一、远程武术教学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袁若薇,徐强,沈云峰[1](2021)在《耗散结构视域下武术教学的自组织发展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合理引导武术教学发展,推动武术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运用系统科学和文献资料法,立足于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机制等自组织系统的特征,挖掘中小学武术教学自组织发展的路径,旨在探讨武术教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武术教学体系发展的主要路径。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系统科学的特征,得出要打破传统武术教学的壁垒,实现内外联动的教学机制;专注学生武德教育,重视民族文化传承;优化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资源;以教学方式的创新,带动武术教学的活力四个方面的武术教学自组织发展路径。
韦吉年[2](2021)在《在线课程《中国武术·武当与少林》的运行与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董京[3](2021)在《中学生武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微传播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的出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及生活方式。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正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之中。微课资源日渐成熟,以精致化、系统化、形象化,便携性强,易操作的优势极大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通过对中学生武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弥补和完善传统武术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实现学校武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系统设计法、专家评定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依据现实问题总结适用于中学武术教学的微课解决方案。结合微课特点按设计步骤选定并制作《功夫青春》第一节和第二节微课案例,通过专家评定法对微课案例的内容设计与技术设计进行权威评定,再将评定修改后的微课案例传送给随机抽取的100名中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将学习后所反馈的问卷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使微课案例更加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武术微课在微传播时代背景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改善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专项教师紧缺、教学时间空间受限、教辅资源分散滞后,以及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2)微课案例通过对运动技能、文化认知和功能价值三个不同层面的挖掘、扩展与延伸,使中学生武术微课在教学要素的展示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中具有一定优势。学生运用听、视觉感知器官,可以轻松做到同步模仿,并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进行重复性的回放与暂停。为学生个性化的技能学习提供了学习便捷性。(3)微课案例的设计步骤包含内容选取、目标设定、环节设计、视频脚本四方面内容,遵循微课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具备完整与合理的应用形式,能够为后续的武术微课应用研究提供较为科学的设计范例与经验基础。(4)经专家与学习者两个维度的评价,微课案例在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设计上具有创新性,结构上具有实用性。在交互性方面仍需补充与完善。
冯加付[4](2021)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认为群众性体育赛事是广大民众参与健身活动、切磋运动技艺、挑战自我极限、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制度,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落实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办赛程序、吸引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近几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数量有了显着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参与主体的权责、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第一,探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第二,揭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第三,实现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效应。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治理缘起、治理政策与治理困境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继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验证,最后提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优化策略。经综合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曲折,政府一元化管理(1949—1965);停滞与异化,深受“文革”运动影响(1966—1976);恢复与转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1977—1992);协作与探索,多元治理萌芽(1993—2012);协同与完善,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2013—)等5个历史阶段。并表现为办赛宗旨从“为国”到“为民”,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办赛手段从行政到综合,办赛效益从“输血”到“造血”,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等5个演变特征。(2)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结构主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于深化改革所趋、政府管理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和体育产业驱动等;国家和地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一定政策支持,并正在完善过程当中;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正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政府部门权责模糊、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3)研究所构建的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由办赛环境、办赛主体、参与动因、协同引擎、互动行为和协同结果6个核心范畴构成,6个核心范畴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中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此外,每个具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生命历程表现为“协同开启——协同过程——协同完成”3个阶段。(4)将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同国内外其它领域协同治理模型、以及相关支撑理论进行理论对话,试图将实质理论发展为形式理论,发现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其领域特殊性,尚不具备从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升华的条件,扎根理论以建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实质理论而结束。(5)案例验证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与赛事实践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该理论模型有较高的外部效度。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环境、办赛目标、办赛过程、主体结构、参与动因、互动关系等千差万别,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同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赛事协同治理过程,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前文的综合分析,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面临的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的启示,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和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等6条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郭寅[5](2021)在《汉语学习者线上课堂教学需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国际中文教学的核心研究都是围绕传统的课堂教学展开的。2020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传统的国际中文教学一时间全部转变为线上课堂教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线上教学面临的困难:(1)时差、网速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教学平台不够完善。(3)课堂的互动性不及线下课堂。(4)网络学习资源庞杂,在选择上依赖老师的帮助。(5)成绩考核方面存在困难。基于这一教学现状,本文对2020年参与汉语线上课堂学习的留学生进行了课堂教学需求分析,调查学生在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方面的需求。其中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平台、辅助软件、学习资源。教学环境包括周课时量、课程时长、编班方式、语言环境、班级人数。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补充学习材料和文化活动的内容。教学方式包括教学模式、教辅工具、课堂互动方式、教学行为、文化活动组织方式。考评方式包括考试频率和考试方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总体、性别、汉语水平三个维度考察留学生在上述五个层面的选择分布情况,问卷收集完毕后通过SPSS工具进行频次统计和卡方检验,并结合访谈对数据结果进行说明。通过卡方检验,我们发现:从总体上看,学习者在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关的各项选择中存在显着差异。在教学环境这一维度中,学习者除了在“编班方式”的选择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其他项目均存在显着差别;在考评方式这一维度中,学习者在“考试方式”的选择上亦出现了平均分布的态势,其他项目差异明显。从性别上看,我们发现男生和女生在补充学习材料、文化活动的内容、教学行为、考试方式的局部选项中呈现了显着差异。从汉语水平上看,不同汉语水平学习者在课堂语言环境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教学平台、学习资源、教辅工具、课堂互动方式、教师行为、文化活动方式、考试方式中的局部选项中存在明显差别。通过频次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在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五个方面的需求分布总体趋势。通过与前人对传统课堂的需求分析结果对比,我们发现在教学环境这一维度下,学习者在周课时量、班级人数设置、编班方式上的需求与之前有所不同;在教学内容方面,学习者在文化活动的选择上发生了变化;在教学方式上,学习者在文化活动方式上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考评方式的选择上,亦表现出了不同。文章的最后,我们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提出了建议。教学管理者应该根据学习者需求适时调整班级教学环境,在选择教学平台时,对平台的性能做调研。对教师而言,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应更具针对性;对于学习者的考评应采取多样化手段等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体现情感色彩的材料作为补充材料等等。
崔梦丽[6](2021)在《新时代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高等教育机构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实现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本论文主要研究主题是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基础与条件及路径探析。文章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首先通过描述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揭示目前国内外在武术教学资源方面研究的进展、问题以及趋势。在总结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仔细分析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的必要性、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与条件,并为高校武术教学资源提出了相关的共享路径,对于推动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提升高校武术教学质量具有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即高校对其拥有的为保持高校武术教育正常开展而投入的、以及在高校武术活动开展中形成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打破现有界限,实行共同享用的形式。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的内容主要包括高校武术教师资源的共享、高校武术场地资源的共享和高校武术信息资源的共享。(2)新时代高校中的各种武术教学资源校际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整体武术教学资源稀缺的现象严重。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可以有效解决武术教学资源的不均衡现象,克服武术教学资源的稀缺性,从而提高武术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3)武术教学资源共享属于新时代先进技术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特殊产物。目前,稳固的政策推进,夯实的经济基础现存的社会文化环境、良好的技术条件以及已取得的成就与经验皆是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与条件。(4)面对高校武术教学资源现存窘境,文章以图书馆联盟的成功共享案例为典型范式,总结经验,分别提出构建信息资源库、改革武术教师管理模式、构建“互联网+场馆共享”运营模式等措施,促进高校武术教学信息资源、教师资源以及场地资源的全面共享。
张珍[7](2021)在《情感化设计视角下的太极拳微课研究》文中认为无论是对武术发展、文化弘扬,还是对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建设来说,在网络不断升级的自媒体时代,对刚刚开始但颇具发展潜力的太极拳微课进行研究,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运用网络民族志、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当今中国太极拳微课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梳理,从情感化设计视角也即本能层设计、行为层设计和反思层设计三个层面对现有太极拳微课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太极拳微课的开展概况:现有太极拳微课按照传播形式与特点的不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介绍性、训练性、讲授性三种类型。三类微课在传播发展情况、受众群体数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2.情感化设计理论对现有太极拳微课的启示:(1)本能层设计中,可通过画面色彩与明度的搭配、背景音乐与音效的变换更好地营造微课主题风格,增加课程的条理性与审美性;围绕教学者的优势与特色,如年龄特点、门派身份等,对其进行形象打造;利用大众心理预期进行微课的风格设计。(2)行为层设计的功能定位,既要突出其健身性与实用性,又要突出其专业性与罕有性;教学计划与程序应突出易理解性;教学内容与方式应突出易学性;教学辅助功能设计要注重使用感。(3)反思层设计可在课程宣传中,推出适宜的太极拳习练者的“形象代言人”;完善微课鼓励与互动机制,丰富太极拳微课的多元价值。3.对照情感化设计理论对现有太极拳微课的启示,认为现有太极拳微课设计有以下优点:(1)讲授性微课在反思层设计中的思想文化传达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2)介绍性微课在本能层的外观要素设计与大众心理预期运用方面有着较好的表现。(3)训练性微课在行为层的基础功能实现、易理解性、易学性方面有着较为理想的设计。4.对照情感化设计理论对现有太极拳微课的启示,认为现有太极拳微课设计所存问题及解决思路为:(1)本能层设计普遍在画面美感、教师形象、风格定位方面存在欠缺;欲解决此类问题,应提高相关教师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并围绕风格主题进行外观要素的设计。(2)行为层设计普遍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流程的规划以及应用功能的体验方面有所不足;欲解决此类问题,应从受众需求视角进行微课的功能定位、内容选择与教学安排。(3)反思层设计普遍在思想内涵体现、鼓励与互动机制方面有待完善;欲解决此类问题,需对内提高课程内容的文化品味,对外增强鼓励与互动机制的完善,提升学习者成就感获得的频率与课程完成的概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1.明确太极拳微课的商品属性,从受众需求、受众情感视角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包装,尽可能地满足现代人的多元需求。2.太极拳微课设计者应加强情感化设计等相关理论学习,明白设计原理、掌握设计技巧、提高设计能力。3.加强跨界学习,对标在大众传播方面发展较好的成功案例,不断地改进太极拳微课的设计方案。4.在太极拳微课设计者与推广者之间形成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机制,加强优质资源的融合与成功经验的交流,将分布在不同微课中的个人优点扩展为整个太极拳微课设计中的集体智慧。
郝伟可[8](2021)在《基于SPOC的普通高校武术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2月20日,教育部发布的文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把学习革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的新形态,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在这种政策和社会背景下,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我们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贡献一些力量。MOOC是2008年推出的在线课程教育,但存在弊端。在MOOC的基础上,2013年又推出SPOC的新型在线课程教育。而完全的线上教学和学习方式,以及传统的线下教学和学习方式,对于部分课程的教授和学习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于是,SPOC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以基于SPOC的普通高校武术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选取咸阳师范学院60名男生为实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旨在探索基于SPOC的普通高校武术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并分析其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实现SPOC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为武术教学工作关于SPOC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提供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组无论是在技能考核部分,还是理论考试部分,都比对照组的成绩好。表明SPOC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适用于武术教学,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到了显着的效果。(2)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都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新型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态度和自主探究能力。(3)大多数同学均认可该教学模式,并希望该教学模式能够正式投入应用。(4)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线上进行预习和复习,线下进行面对面练习,更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王纳[9](2020)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传统体育养生教学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推广普及,不断进入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教学提出新要求。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重要课程,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养生知识和技能养成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在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使用研究还不完善。本文通过在传统体育养生教学中应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为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成绩测试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教学法,利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传统体育养生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实验对象是烟台大学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选取1班(24人)和2班(26人)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取基于钉钉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经过一学期实验教学研究,结果显示:(1)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传统体育养生混合教学,实验班在兴趣/乐趣、主观能力、努力/重要性、压力/紧张、价值/有用性、相关性维度有显着差异,实验班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具有积极的内部学习动机,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2)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传统体育养生混合教学,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传统体育养生理论知识和功法技能方面分析,实验班对传统养生理论知识掌握更深刻,养生功法技术动作掌握更正确、顺畅。(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传统体育养生混合教学,实验班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指标,如体重、胸围、心率、血压、肺活量等有显着变化,身体素质更加健康。通过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对学生课程学习内动力、体质健康有积极作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为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提供科学参考。
王玉林[10](2020)在《探索“后疫情时代”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变革》文中提出回顾、总结疫情下一个学期的线上武术教学实践,结合清华大学学校在线教学调查、在线体育教学调查,以及武术专项体育教学调查,后疫情时代学校体育教学重要发展变化:(1)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将成为重要体育模式;(2)交互式教学软件运用,将丰富的体育教学理念,即数据支持下,交互为体,成效为道的体育教学设计;(3)体育师资队伍培训常态化,提高体育师资综合知识素养,势在必行;(4)贯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民族体育之武术的健身、文化价值更加凸显。
二、远程武术教学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程武术教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耗散结构视域下武术教学的自组织发展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 |
2 武术教学耗散结构分析 |
2.1 武术教学系统的熵与熵模型建立 |
2.2 武术教学系统的影响因素与耗散结构分析 |
2.2.1 武术教学形成耗散结构的前提条件:保持开放性 |
2.2.2 武术教学体系形成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远离平衡态 |
2.2.3 武术教学体系形成耗散结构的内在基础:非线性相互作用 |
2.2.4 武术教学体系形成耗散结构的发展基础:涨落机制 |
3 中小学武术教学体系自组织发展路径探析 |
3.1 专注学生武德教育,重视民族文化传承 |
3.2 以教学方式的创新,带动武术教学的活力 |
3.3 打破传统武术教学的壁垒,实现内外联动的教学机制 |
3.4 优化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资源 |
4 结语 |
(3)中学生武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互联网教学趋势的兴起 |
1.1.2 微课在武术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 |
1.1.3 中学生武术教学改革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国外微课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微课研究现状 |
1.4.4 微课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
1.4.5 关于学校武术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系统设计法 |
2.2.4 专家评定法 |
2.2.5 问卷调查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中学生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微课解决方案 |
3.1.1 中学生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
3.1.2 中学生武术教学的微课解决方案 |
3.2 中学生武术微课的教学案例设计 |
3.2.1 主体内容的选取 |
3.2.2 微课的目标设定 |
3.2.3 微课的环节设计 |
3.2.4 微课视频脚本设计 |
3.3 中学生武术微课教学案例的开发 |
3.3.1 武术微课教学案例的制作 |
3.3.2 武术微课案例的应用过程 |
3.3.3 中学生武术微课案例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 |
附件2 |
附件3 《功夫青春》第一节、第二节示范动作拍摄脚本 |
附件4 《功夫青春》微课案例专家评价表 |
附件5 中学生武术微课案例教学反馈问卷 |
附件6 专家效度检验 |
(4)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步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增加 |
1.2.2 面对新环境: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迎来机遇与挑战 |
1.2.3 治理新格局: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驱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论 |
1.5.2 具体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1.6.1 研究内容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
2.1.2 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3 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4 协同治理模型构建相关研究 |
2.1.5 研究述评 |
2.2 核心概念 |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 |
2.2.2 协同 |
2.2.3 治理 |
2.2.4 治理机制 |
2.2.5 理论模型 |
3 理论基础 |
3.1 协同治理理论 |
3.1.1 协同治理的概念 |
3.1.2 协同治理的内涵 |
3.1.3 协同治理的本土化 |
3.1.4 协同治理的实践应用 |
3.2 其它相关的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2 协同优势理论 |
3.2.3 资源依赖理论 |
3.2.4 委托代理理论 |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历史阶段划分 |
4.1.1 起步与曲折阶段(1949—1965):政府一元化管理 |
4.1.2 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深受“文革”运动影响 |
4.1.3 恢复与转型阶段(1977—1992):政社合作关系形成 |
4.1.4 协作与探索阶段(1993—2012):多元治理萌芽 |
4.1.5 协同与完善阶段(2013—):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
4.2 新中国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演变特征 |
4.2.1 赛事宗旨:从“为国”到“为民” |
4.2.2 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
4.2.3 管理手段:从行政到综合 |
4.2.4 赛事效益:从“输血”到“造血” |
4.2.5 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
5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现实审视 |
5.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 |
5.1.1 制度改革: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增加与各种问题并存 |
5.1.2 赛事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 |
5.1.3 改革转型:传统的赛事管理路径出现“政府失灵” |
5.1.4 多元融合:协同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亟待理顺 |
5.1.5 产业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 |
5.2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 |
5.2.1 政府:监管服务与部门协调 |
5.2.2 市场:资源配置与经费扩充 |
5.2.3 社会:公益服务与技术支持 |
5.2.4 个人:民众参与与资源整合 |
5.3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 |
5.3.1 国家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2 地方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3 基于公共政策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分析 |
5.4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困境 |
5.4.1 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 |
5.4.2 政府部门权责模糊 |
5.4.3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 |
5.4.4 治理过程协同不足 |
6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6.1 理论模型构建研究设计 |
6.1.1 方法选择 |
6.1.2 样本选取 |
6.1.3 分析工具 |
6.2 理论模型构建过程 |
6.2.1 产生研究问题 |
6.2.2 资料收集 |
6.2.3 资料分析——实质性编码 |
6.2.4 理论建构——理论性编码 |
6.2.5 理论应用 |
6.3 理论模型阐释 |
6.3.1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整体性阐释 |
6.3.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核心要素阐释 |
6.4 关于理论模型严谨性的说明 |
7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1 案例研究设计 |
7.1.1 案例验证思路 |
7.1.2 资料来源与收集 |
7.2 验证案例介绍 |
7.2.1 案例一: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 |
7.2.2 案例二:陈仓区周末篮球联赛 |
7.3 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3.1 办赛环境 |
7.3.2 办赛主体 |
7.3.3 参与动因 |
7.3.4 协同引擎 |
7.3.5 互动行为 |
7.3.6 协同结果 |
7.4 案例验证结果与启示 |
8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
8.1 双管齐下: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 |
8.2 政社共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
8.3 定权定责: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 |
8.4 互监互督: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 |
8.5 软硬兼施: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 |
8.6 精准施策: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 |
9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
附件2: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访谈提纲 |
附录3:调研照片 |
附录4:调研访谈内容节选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汉语学习者线上课堂教学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需求分析理论 |
2.1.1 需求的定义和分类 |
2.1.2 需求分析模型 |
2.2 线上教学的界定 |
2.3 需求分析研究现状 |
2.3.1 国内英语界需求分析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汉语界需求分析现状 |
2.4 汉语线上教学研究现状 |
2.4.1 2020年以前的汉语线上教学研究 |
2.4.2 新形势下汉语线上教学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设计 |
3.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3.2 问卷的收放及数据分析 |
第四章 调查结果 |
4.1 基本信息 |
4.2 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平台 |
4.2.2 学习辅助软件 |
4.2.3 学习资源 |
4.2.4 小结 |
4.3 教学环境 |
4.3.1 周课时量 |
4.3.2 课程时长 |
4.3.3 课堂语言环境 |
4.3.4 编班方式 |
4.3.5 线上班级人数 |
4.3.6 小结 |
4.4 教学内容 |
4.4.1 补充学习材料 |
4.4.2 文化活动 |
4.4.3 小结 |
4.5 教学方式 |
4.5.1 教学模式 |
4.5.2 教辅工具 |
4.5.3 课堂互动 |
4.5.4 教学行为 |
4.5.5 文化活动方式 |
4.5.6 小结 |
4.6 考评方式 |
4.6.1 考试方式 |
4.6.2 考试频率 |
4.6.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汉语学习者课堂教学资源需求分析 |
5.2 汉语学习者线上教学环境需求分析 |
5.3 汉语学习者线上课堂教学内容需求分析 |
5.4 汉语学习者线上课堂教学方式需设置求分析 |
5.4.1 教学模式的需求分析 |
5.4.2 教辅工具的需求分析 |
5.4.3 课堂互动的需求分析 |
5.4.4 线上教师教学行为需求分析 |
5.4.5 文化活动方式需求分析 |
5.5 考评方式需求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6.1 教学建议 |
6.1.1 对教学管理者的建议 |
6.1.2 对教师的建议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中英文)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6)新时代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有关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 |
2.1.2 有关教学资源共享途径的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新时代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2 有关高校武术教学的研究 |
2.2.3 有关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的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思路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新时代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实现共享的必要性分析 |
4.1.1 高校武术教学资源的发展现状 |
4.1.2 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的价值体现 |
4.2 新时代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的前期基础与条件支撑 |
4.2.1 前期基础:已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4.2.2 条件支撑: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的PEST分析 |
4.3 新时代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路径探析 |
4.3.1 资源共享的成功案例分析——图书馆联盟 |
4.3.2 案例对本研究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
4.3.3 高校武术教学资源的共享路径寻绎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情感化设计视角下的太极拳微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视角 |
2.3 研究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网络民族志 |
2.4.2 文献资料法 |
2.4.3 专家访谈法 |
3 文献综述 |
3.1 关于微课的研究 |
3.2 体育领域的微课研究 |
3.3 武术领域的微课研究 |
3.4 太极拳领域的微课研究 |
3.5 微课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
4 太极拳微课的开展概况 |
5 情感化设计视角的太极拳微课分析 |
5.1 分析过程 |
5.1.1 对太极拳微课的本能层分析 |
5.1.2 对太极拳微课的行为层分析 |
5.1.3 对太极拳微课的反思层分析 |
5.2 结果总结 |
5.2.1 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启示 |
5.2.2 太极拳微课设计的优点 |
5.2.3 太极拳微课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SPOC的普通高校武术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
1.1.2 武术人才培养的需求 |
1.1.3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SPOC的定义 |
2.1.2 翻转课堂的定义 |
2.1.3 MOOC、SPOC、微课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SPOC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翻转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3 基于SPOC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 |
2.2.4 我国武术教学研究现状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掌握学习理论 |
2.3.3 混合式学习理论 |
2.3.4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教学实验法 |
3.3 技术路线 |
4 课程设计与实施 |
4.1 设计原则 |
4.1.1 系统性原则 |
4.1.2 开放性原则 |
4.1.3 互动性原则 |
4.1.4 针对性原则 |
4.2 SPOC课程设计前端分析 |
4.2.1 教学对象分析 |
4.2.2 教学内容分析 |
4.2.3 教学目标分析 |
4.2.4 学习环境分析 |
4.3 基于SPOC的武术课翻转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1 课程章节 |
4.3.2 课程资料 |
4.3.3 课程通知以及作业 |
4.3.4 课程考试以及统计 |
4.3.5 活动区 |
4.4 SPOC课堂教学评价 |
4.4.1 形成性评价 |
4.4.2 总结性评价 |
4.5 基于SPOC的武术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 |
4.5.1 基于SPOC的武术课翻转课堂的课前预习 |
4.5.2 基于SPOC的武术课翻转课堂的课中纠错 |
4.5.3 基于SPOC的武术课翻转课堂的课后反思 |
4.6 传统武术课教学实施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两种教学模式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对比分析 |
5.2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武术学习情况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5.2.1 实验前两班学生武术学习情况对比分析 |
5.2.2 实验前后两班学生武术学习情况对比分析 |
5.2.3 实验后两班学生武术学习情况对比分析 |
5.3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武术技术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理论知识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5.5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课程效果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6 基于SPOC的武术课翻转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
5.6.1 优点 |
5.6.2 存在的不足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传统体育养生教学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传统体育养生概念与课程教学相关研究 |
2.1.1 传统体育养生概念 |
2.1.2 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教学思想 |
2.1.3 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传统教学问题 |
2.2 网络教学平台概念及教学优势相关研究 |
2.2.1 网络教学平台概念 |
2.2.2 网络教学平台教学优势 |
2.3 课程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融合相关研究 |
2.3.1 课程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融合理论 |
2.3.2 课程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融合教学实践 |
2.3.3 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 |
2.4 总结与启示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成绩测试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比较分析法 |
3.2.6 实验教学法 |
4 实验过程 |
4.1 实验假设 |
4.2 实验对象与分组 |
4.3 实验时间与地点 |
4.4 实验测量指标 |
4.5 实验控制 |
4.6 教学安排 |
4.7 教学步骤设计 |
4.7.1 对照班教学步骤 |
4.7.2 实验班教学步骤 |
4.8 实验教学案例 |
5 实验结果 |
5.1 实验前测结果收集与分析 |
5.1.1 实验前两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5.1.2 实验前两班学生测试成绩结果 |
5.1.3 实验前两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
5.2 实验后测结果收集与分析 |
5.2.1 实验后两班学生内部动机结果 |
5.2.2 实验后两班学生测试成绩结果 |
5.2.3 实验后两班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性检验 |
5.3 实验班前后测结果对比 |
5.3.1 实验班前后测试成绩对比 |
5.3.2 实验班前后测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
6 讨论与分析 |
6.1 网络教学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影响 |
6.2 网络教学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对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教学效果影响 |
6.3 网络教学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影响 |
6.3.1 网络教学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
6.3.2 网络教学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
6.4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传统体育养生混合教学促使教师角色和能力改变 |
6.4.1 教师角色改变 |
6.4.2 教师能力改变 |
6.5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传统体育养生混合教学优势 |
6.5.1 优化教学结构 |
6.5.2 丰富教学手段 |
6.5.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6.5.4 促进教与学交互沟通 |
6.5.5 有效补充传统教学方法 |
6.6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传统体育养生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总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探索“后疫情时代”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讨论与分析 |
3.1、多单元、多内容、体验化在线体育教学特点 |
3.2、知行合一的线上体育教学特点 |
3.3、“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课内、课外体育结合新面貌 |
3.4、线上体育教学有优势,却不可替代线下体育教学 |
4、研究结论 |
四、远程武术教学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耗散结构视域下武术教学的自组织发展路径探析[J]. 袁若薇,徐强,沈云峰.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1(04)
- [2]在线课程《中国武术·武当与少林》的运行与应用效果研究[D]. 韦吉年.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 [3]中学生武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 董京.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4]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D]. 冯加付.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汉语学习者线上课堂教学需求分析[D]. 郭寅.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6]新时代高校武术教学资源共享路径研究[D]. 崔梦丽.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7]情感化设计视角下的太极拳微课研究[D]. 张珍.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8]基于SPOC的普通高校武术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郝伟可.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9]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传统体育养生教学设计与应用[D]. 王纳. 吉林体育学院, 2020(12)
- [10]探索“后疫情时代”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变革[J]. 王玉林.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