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谁会失业

新经济时代谁会失业

一、新经济时代谁将失业(论文文献综述)

唐玥[1](2021)在《连云港市G区就业政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董少明[2](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研究指明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高原[3](2018)在《上海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家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业态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就业方式也在随之发生了转变。传统正规就业方式就业人员所占比重逐渐下降,新业态灵活就业方式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新业态企业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用工形式都与传统正规就业差异巨大。一方面,新业态下从业人员就业模式更加灵活,工作时间相对不固定、工作内容与管理方式也没有明确统一的模式。另一方面,灵活就业方式就业的人员在制定合作模式、合同条款、劳动保障等方面没有话语权,与传统正规就业强制缴纳五险一金不同,灵活就业方式从业人员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采取的是自愿原则,因此新业态下灵活就业成为新的就业方式的同时,这部分就业群体的社会养老保险保障问题凸显。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政府通过再分配制度行使其保障社会公平的职责。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不仅关系其本人及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国家社会发展稳定的全局。国家通过制定合理的参保缴费模式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范畴,使灵活就业人员在制度上有权利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通过设置适当的参保缴费基数,使灵活就业人员在经济上有能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公平的职责,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能够公平地享有与正规就业人员同等的社会保障。提高灵活就业群体的参保率,充分保障其权益,实现国家人人参保、老有所养的目标意义重大。本文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础上,以社会保障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框架,确定了影响因素的五个维度和10个假设,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编制了含有26个题项的调查问卷,在相关区域开展问卷调查。并利用特定的数学统计工具,通过分析和访谈,得出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因素,分别为年龄、学历、健康状况、就业状态、收入水平、家庭负担、政策认知、激励机制以及社会互动等因素。最后,基于实证分析和访谈结果,针对性提出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对策思路,即规范该就业群体的用工形式,完善参保缴费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等,促进灵活就业群体公平享有国家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的权益。

郝璐[4](2017)在《中国崛起与世界格局的演化趋向——基于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探讨》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外"中国崛起"及"中国回归"(1)的声音不断,这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总量规模不断壮大,以及世界对中国应对区域和世界经济危机能力的共同见证。始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革命的信息通信技术革命浪潮为全球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异,导致中国与美国引领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面对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资本主义发展所引致的社会问题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并在基础设施领域展开了新一轮的角逐。信息通信技术革命还催生并带动了共享经济的发展,进而产生了建立新价值观导向的客观需求。这带来了中国崛起的现实希望,并昭示着世界格局未来的演化趋向。

梁婧玉[5](2015)在《美国两党国情咨文(19462014)的隐喻架构分析》文中指出政治语篇已逐渐成为语言研究的一种特定话语类型。目前,学术界主要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政治语篇,部分学者侧重于政治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视角,少数国外学者则着眼于跨学科综合视角。前人的研究各有千秋,尽管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政治语篇已有一定认知转向,但是从受众的视角、从思维与认知的层面分析政治语篇并探究其接受度的研究颇为少见,对美国国情咨文进行系统比较和历时分析的研究也不多。架构理论是Lakoff近十年来研究政治语篇的最新理论,隐喻架构有助于我们从受众的视角、从思维和认知的层面更好地分析政治语篇,同时,对于政党有效地运用语言策略,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具有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运用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对1946年至2014年美国两党的国情咨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问世,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的本质是用较具体的事物理解较抽象的事物,其运作机制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架构(frame)原为人工智能学概念,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概念隐喻理论,Lakoff(2002,2004,2008)将Goffman(1974)社会学领域和Fillmore(1975)语言学领域的“架构”概念引入认知语言学,并将其运用于政治语篇的理解与分析之中,在语言学界、思想界和政治学界均产生了较大影响。事实上,架构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的拓展与延伸,概念隐喻中的源域和目标域相当于两个架构,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可理解为从一个架构到另一个架构的映射。架构是我们用来理解事物的某种特定场景,可分为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其运作机制是架构互动。在政治话语中,最高层级的架构是道德。本研究以1946年至2014年12位美国总统每一年国情咨文(口语版)为语料,以国情咨文中关于教育、就业、税收和医保四个内政方面的内容为分析对象,收集到国情咨文共71篇,总词数为446810词,其中,民主党的国情咨文为35篇,共262947词,共和党的国情咨文为36篇,共183863词。在国情咨文中,按照教育、就业、税收和医保四个方面演说的关键词进行语料的提取。提取后,教育方面的总词数为25861词,其中,民主党15985词,共和党9876词;就业方面的总词数为32876词,其中,民主党21476词,共和党11400词;税收方面的总词数为31998词,其中,民主党16162词,共和党15836词;医保方面的总词数为23397词,其中,民主党14510词,共和党8887词。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下:(1)两党国情咨文中隐喻性表层架构是否具有丰富性?(2)两党国情咨文关于教育、就业、税收和医保的演说中,在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上分别有何异同?原因何在?是否能够分别体现两党不同的道德观?(3)在1946年至2014年间,同一党派在教育、就业、税收和医保方面的政治模式有何演变历程?(4)在两党国情咨文关于教育、就业、税收和医保的演说中,深层架构的使用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原因何在?(5)在政治语篇中,隐喻和架构是否兼具劝说力与解释力?本研究主要从表层和深层两个层级提取架构。其中表层架构又分为非隐喻性表层架构和隐喻性表层架构。非隐喻性表层架构直接由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生成。对于隐喻性表层架构,本研究采用Pragglejaz团队(2007)的隐喻识别程序(MIP)来识别语言中的隐喻。隐喻识别参与者有两位,分别为识别者A和识别者B。对国情咨文中的隐喻识别的准确度,本研究效仿Cienki (2005)的方法,使用SPSS软件中的Kappa系数进行检验。经检验,架构提取的一致性较好。本研究中深层架构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由表层架构激活,另一类则存在于国情咨文关于教育、就业、税收和医保演说的表达中。本研究主要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性表层架构所涉及的概念隐喻进行详细分析;同时,运用架构理论对两党的表层架构进行总体比较分析、分时期比较分析和历时性分析,对深层架构进行总体比较分析。通过对1946年至2014年美国历届总统国情咨文隐喻架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国情咨文中,美国历届总统较为丰富地使用了隐喻架构。在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分布和隐喻疏密度上,两党国情咨文中关于教育、就业和税收方面的演说中,旅程架构均占主导地位,在医保方面,商业架构占主导地位,在其他架构的使用方面存在差异性。共和党的隐喻疏密度略大于民主党。(2)通过对美国两党国情咨文的表层架构进行总体比较,我们发现,国情咨文中,两党关于教育、就业、税收和医保方面的隐喻性表层架构,均没有凸显出道德模式方面的区别。尽管在各个方面架构中的词语使用上,有个别词语能够体现其道德观,但所占比例甚少;两党关于教育、就业、税收和医保的非隐喻性表层架构共性较多,无显着差异。通过对两党国情咨文分时期的表层架构分析,发现两党在国情咨文的隐喻性表层架构和非隐喻性表层架构的使用上,并不总是体现不同的道德模式,尤其是在隐喻性表层架构的使用中很不明显。通过对两党国情咨文深层架构的比较,发现在深层架构上共和党体现了其严父模式道德观,民主党体现了其慈亲模式道德观。(3)通过对两党国情咨文中的隐喻性表层架构和非隐喻性表层架构的历时分析,本研究发现国情咨文中的隐喻性表层架构和非隐喻性表层架构随着时间推移,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变化。(4)通过对两党国情咨文深层架构的比较,探析两党政治演说接受度的高低及其原因,我们发现民主党使用的架构不够稳定,容易陷入共和党的圈套,而共和党不论是在谈及自身党派时,还是在谈论民主党时的架构使用上,都能合理激活容易赢得受众支持的架构,架构驾驭能力高于民主党,因此,其架构接受度更高。(5)通过对两党国情咨文的深层架构比较分析,说明隐喻架构具有极强的劝说功能,同时,对政治语篇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践方面均有一定启示。在理论上,本研究将认知科学的前沿理论: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运用于政治语篇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情咨文的认识,而且可以拓宽政治语篇研究的视野。在方法上,本研究对1946年至2014年12位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进行了分别分析、总体比较分析、分时期比较分析和历时性分析的多维度研究,这一方法拓展了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的研究空间。在实践上,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政治语篇,同时,也为政客在宣传其政治主张时对语篇的构建提供了借鉴。

赵频[6](2012)在《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分为消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两种。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一种收入补偿政策,主要包括失业保险,以及不就业就能享受的津贴给付。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并不是单纯的收入补偿,而是为劳动者创造条件以促进他们的就业。其目的一是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二是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提高劳动者供求匹配效率。因此,它包含一系列提高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劳动力的供给措施,为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的需求措施,以及劳动力供求匹配服务。从国际视角看,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在劳动力市场中作为直接的政府干预的一套工具由来已久。而在现代形式上,作为通过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重新分配工作的方式来增强结构性变迁的工具,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在1950年代末在瑞典重新获得生机,成为着名的“瑞典模式”的一部分,为保证瑞典的充分就业及社会稳定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在1990年代成为各国纷纷效仿的对象,并逐渐被引入欧洲议程。尽管失业率在不同时期有所波动,特别是在1990年代初期瑞典失业率处于该国最高水平,但与绝大多数国家相比较,瑞典始终处于较低的失业率水平,这是否得益于所奉行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呢?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有赖于学界对于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认识和把握。然而,迄今为止,对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产生及蓬勃发展的经济和政治条件、理论和实践背景、政策发展历程以及政策效应的评价还未有研究进行深入系统地涉及,无法了解个中缘由。此外,中国自21世纪初才逐步形成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历经周期不长,比中国劳动力市场政策早了近50年的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在不断调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经验以及评价方法,无疑对中国积极就业政策的推行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政策过程的阶段途径的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对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背景、政策制订与实施,以及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整理和总结;采用文献研究的分析方法,对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评价;采用比较研究的分析方法,将中国和瑞典劳动力市场状况和政策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全文分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使用的核心概念。认为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政策目标是提高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供求匹配效率,实现劳动力的便利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调整;政策工具是运用劳动力的需求政策、供给政策及就业服务;政策效果是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社会就业率及劳动者收入,反对社会排斥和社会疏离进而实现了社会凝聚。第二部分,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制订。阐述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经济背景、政治背景、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第三部分,分阶段阐述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归纳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内涵。包括政策体系构成、执行系统及特点。第五部分,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应进行评价。在对1980-1990年代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应。第六部分,中国的借鉴。在比较瑞典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基础上,提出瑞典经验对中国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杨静[7](2011)在《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国社会保障体制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先河,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并对德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两德重新统一。统一后,原民主德国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政治制度进行了转轨。与此同时,原民主德国在经济制度上也实行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的转变。政治制度的转轨对德国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德国的社会保障体制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缓慢、财政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失业率不断攀升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政府采取了改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措施来促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新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成就。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且,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关键时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与启示意义。

佟雪铭[8](2009)在《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经济增长仍然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方式为主,增长方式亟待转变。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也呈现出与粗放增长相对应的有限的、静态的特征。要实现经济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开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论文基于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吸收经济学、人口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规范和实证、国内和国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和研究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问题。论文的研究工作基本沿着四方面内容展开:第一部分是关于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基础理论(第二章)。这是全文分析的立论基础与逻辑基点。第二部分是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分析(第三、四、五章)。第三章从相关概念入手,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第四章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入手,分析在该方式下采取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分别从招聘、培训、配置、使用及激励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模式进行了简要评价。第五章分析了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和在此种方式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开发模式,同样从上述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集约型增长方式下所采取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简要评价。第三部分是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第六章)。采用发达国家的数据与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测定出中国各地区样本省份的经济增长的集约度,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集约度下的人力资源开发指标,并将年度的集约度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不同。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结论(第七章)。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从中得出粗放型增长方式下所采用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难以为继,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需要以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为根本,从招聘、培训、配置、使用、激励五个方面进行创新,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包括:(1)构建了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体系框架;(2)构建了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3)以主成分分析法和静态指标评价法揭示出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和使用效益具有随集约度不同而变化的差异性。

荣艳红[9](2008)在《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研究(1917-2007)》文中提出1917年《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出台后,美国形成了联邦资助高等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结构。90多年来,在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引导和推动下,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早已经步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为不同时期美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公平和个体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发展变迁的过程,对依法推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90多年来,根据不同时期美国国家的需要,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不断调整自身目标,先后经历了以国家目标为主、以个人就业目标为主、以个人能力终身发展目标为主的三个历史时期,同时,在资助理念、资助对象、资助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等方面也不断推陈出新,整体体现了从分离到融合、从封闭到开放、从硬性到弹性等特征。研究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变迁,不仅可以看到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目标与美国国家、州和个人职业技术教育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同时还可以看到美国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立法之间的相互影响,体会到美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之间的息息相关性,同时,通过对立法主体、程序、实施、监督和实现的进一步研究,还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制度内在的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以上思路,本论文主要由引言和正文两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重点、方法和研究价值。正文部分主要由四章组成:前三章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主要解决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发展变迁的历史脉络问题。由于任何的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为了突出各时期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关注点、资助方法、管理手段等变迁的实质,作者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法案,从立法变迁的内在机制入手,着力刻画了三个历史时期推动立法出台的时代背景、制度基础、立法过程等内容,以推动立法出台的内外因素带动立法的出台,以立法的出台和实施回应整体时代精神的变迁,同时,论文还对不同时期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修正案和其他相关法案作了随文介绍。在第四章中,作者站在全球竞争的高度,运用法学、政治学、制度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推动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变迁的动因进行了概括、总结和提升。

孙强[10](2007)在《中美失业治理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伴随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相当复杂,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因此,失业治理将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美国是失业治理较为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之一,在失业治理方面有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失业现象是一个历史现象,是随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避免的经济现象。失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同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现象相联系。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失业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大规模的失业已经成为当今资本主义国家首要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本研究的理论命题是:基于不同社会体制的失业治理模式和机制有何异同。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失业治理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社会主义失业与资本主义失业的共趋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本研究在比较总结两国失业治理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失业治理机制模型。研究结果将是对现有失业治理理论的有益补充。此外,本研究对有效治理中国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失业治理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在比较分析中美失业治理政策和失业治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失业治理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日趋严重的失业问题,可供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以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以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支撑,基于经济学不同流派提出的失业理论,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两国基于不同制度环境、经济体制以及不同人口素质的失业问题的特点、成因和失业治理政策,揭示了社会主义失业与资本主义失业的共趋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构建了中国失业治理机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失业治理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包括八个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外学者关于失业治理问题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第二部分:中美失业治理比较研究的基础理论。阐述了本研究的重要支撑理论,包括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第三部分:中美失业统计方法比较。首先比较中美两国学者和官方政府对失业的界定,然后对两国的失业统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全面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中美失业问题比较。分析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失业状况、特点及主要原因,分析美国70年代以来的失业状况、特点及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比较两国在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失业问题的原因和特点,探讨两国失业的共趋性问题以及差异性问题。第五部分:中美失业治理政策比较。比较分析中美两国的失业治理政策,具体包括社会保险政策、就业服务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和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第六部分:中美失业治理机制比较。对中美两国的失业治理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美国失业治理机制的特点及其启示,构建中国失业治理机制模型。第七部分:中国失业治理的对策与建议。在总结中美两国失业治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当前我国失业治理政策的实际效果,提出未来我国应采取的反失业政策和措施。第八部分: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第一,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中国和美国失业的共趋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第二,构建了中国失业治理机制模型;第三,借鉴美国失业治理的经验,针对我国失业的焦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既是对现有失业理论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为中国的失业治理实践提供了有一定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二、新经济时代谁将失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经济时代谁将失业(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一、研究范畴界定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一、国企成功脱困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择
        二、数据来源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二、变量趋势分析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二、面板数据模型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一、横向重组模式
        二、纵向重组模式
        三、混合重组模式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二、完善法律制度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上海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灵活就业人员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灵活就业
        二、灵活就业人员
        三、灵活就业人员特点
    第二节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安排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要素
        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比较
第三章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
    第一节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沿革
        一、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沿革
        二、上海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
    第二节 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及参保率
        一、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
        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
第四章 研究模型构建及问卷编制
    第一节 研究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构建
    第二节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编制
        一、编制思路
        二、参考依据
    第三节 调查对象、方法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样本容量
        四、项目区分度分析
        五、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章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一、相关分析
        二、回归分析
        三、参保意愿与参保行为关系分析
        四、访谈分析
    第二节 灵活就业人员未参保的原因分析
        一、灵活就业人员比正规就业人员保障水平低
        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偏高
    第三节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修正模型
第六章 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策
    第一节 规范用工管理,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
        一、进一步规范灵活就业用工管理
        二、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多渠道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
        二、依托互联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加大对社保基金运营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中国崛起与世界格局的演化趋向——基于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 全球产业分工体系调整和新生产方式的诞生
        1. 跨国巨头的“减重”与外包发展。
        2. 原料使用和产品生产方式的颠覆性革命。
     (二) 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和小微企业的机遇
        1. 定制化生产与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
        2. 个人和小微企业前所未有的创业和发展机遇。
     (三) 生产生活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散化发展趋势
三、大变革时代中西选择之比较
     (一) 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中的选择
     (二) 战略引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方向
     (三) 就业难题的破解之道
     (四) 基础设施领域的角逐
四、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和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反思
五、结论与展望

(5)美国两党国情咨文(19462014)的隐喻架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全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政治语篇
    2.2 政治语篇分析
        2.2.1 修辞学视角
        2.2.2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
        2.2.3 功能语言学视角
        2.2.4 语用学视角
        2.2.5 认知语言学视角
        2.2.6 其他视角
        2.2.7 跨学科综合视角
    2.3 国情咨文研究现状
    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概念隐喻理论
        3.1.1 概念隐喻的提出及其分类
        3.1.2 概念隐喻的特征
        3.1.3 概念隐喻的本质及其运作机制
        3.1.4 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具身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
    3.2 架构理论
        3.2.1 架构理论的提出
        3.2.2 架构与思维
        3.2.3 架构运作的基本机制
        3.2.4 架构使用的基本原则
        3.2.5 架构的层级
        3.2.6 架构与决策
        3.2.7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治道德模式
    3.3 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问题
    4.2 语料的选择与提取
    4.3 架构的提取
    4.4 隐喻识别与一致性检验
        4.4.1 隐喻识别
        4.4.2 一致性检验
    4.5 概念隐喻分布和隐喻疏密度分析
    4.6 隐喻架构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美国两党国情咨文(1946~2014)的表层架构分别分析
    5.1 美国两党国情咨文中隐喻使用情况
        5.1.1 隐喻分布情况
        5.1.2 两党国情咨文隐喻疏密度分析
    5.2 隐喻性表层架构
        5.2.1 杜鲁门
        5.2.2 艾森豪威尔
        5.2.3 肯尼迪
        5.2.4 约翰逊
        5.2.5 尼克松
        5.2.6 福特
        5.2.7 卡特
        5.2.8 里根
        5.2.9 老布什
        5.2.10 克林顿
        5.2.11 布什
        5.2.12 奥巴马
    5.3 非隐喻性表层架构
        5.3.1 杜鲁门
        5.3.2 艾森豪威尔
        5.3.3 肯尼迪
        5.3.4 约翰逊
        5.3.5 尼克松
        5.3.6 福特
        5.3.7 卡特
        5.3.8 里根
        5.3.9 老布什
        5.3.10 克林顿
        5.3.11 布什
        5.3.12 奥巴马
    5.4 小结
第六章 美国两党国情咨文(1946~2014)的表层架构总体比较分析
    6.1 隐喻性表层架构
        6.1.1 教育方面
        6.1.2 就业方面
        6.1.3 税收方面
        6.1.4 医保方面
    6.2 非隐喻性表层架构
        6.2.1 教育方面
        6.2.2 就业方面
        6.2.3 税收方面
        6.2.4 医保方面
    6.3 小结
第七章 美国两党国情咨文(1946~2014)的表层架构分时期比较分析
    7.1 黄金时期
        7.1.1 教育方面
        7.1.2 就业方面
        7.1.3 税收方面
        7.1.4 医保方面
    7.2 滞涨时期
        7.2.1 教育方面
        7.2.2 就业方面
        7.2.3 税收方面
        7.2.4 医保方面
    7.3 经济复苏和稳定增长期
        7.3.1 教育方面
        7.3.2 就业方面
        7.3.3 税收方面
        7.3.4 医保方面
    7.4 新的经济衰退期
        7.4.1 教育方面
        7.4.2 就业方面
        7.4.3 税收方面
        7.4.4 医保方面
    7.5 小结
第八章 美国两党国情咨文(1946~2014)的表层架构历时分析
    8.1 隐喻性表层架构
        8.1.1 民主党
        8.1.2 共和党
    8.2 非隐喻性表层架构
        8.2.1 民主党
        8.2.2 共和党
    8.3 小结
第九章 美国两党国情咨文(1946~2014)的深层架构比较分析
    9.1 教育方面
        9.1.1 关于教育标准
        9.1.2 关于教育竞争
        9.1.3 关于教育投资
        9.1.4 关于教育费用
        9.1.5 关于政府角色
        9.1.6 关于教育中责任
        9.1.7 架构驾驭的比较
    9.2 就业方面
        9.2.1 关于提供就业
        9.2.2 关于政府干预
        9.2.3 关于就业竞争
        9.2.4 关于就业和失业
        9.2.5 关于政府角色
        9.2.6 关于职业技能
        9.2.7 架构强化的比较
    9.3 税收方面
        9.3.1 关于减税(增税)目的
        9.3.2 关于减税对象
        9.3.3 关于个人和集体
        9.3.4 关于税收惩罚
        9.3.5 架构驾驭的比较
    9.4 医保方面
        9.4.1 关于医保责任方
        9.4.2 关于医保费用
        9.4.3 关于购买医保
        9.4.4 关于医保覆盖率
        9.4.5 关于独立和依赖
        9.4.6 架构驾驭的比较
    9.5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10.1 本研究的结论
    10.2 本研究的创新
    10.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隐喻性表层架构中词语频率表
    附录2: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中词语频率表
    附录3:国情咨文中架构标注样本
    附录4:1946年至2014年美国总统及其国情咨文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辨析
        1.2.1 劳动力市场
        1.2.2 劳动力市场政策
        1.2.3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学者的研究
        1.3.2 国外学者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目标和难点
        1.4.1 主要研究目标
        1.4.2 本研究的难点
    1.5 主要研究方法和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分析框架
        1.5.3 研究路线
2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制定背景
    2.1 瑞典概况
        2.1.1 瑞典人口
        2.1.2 瑞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2.2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制订的经济和政治背景
        2.2.1 经济背景
        2.2.2 政治背景
    2.3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制订的理论背景
        2.3.1 失业治理理论
        2.3.2 雷恩—麦德内尔模型
    2.4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制订的实践基础
        2.4.1 失业保险制度
        2.4.2 工作救济计划
        2.4.3 就业服务
        2.4.4 从“战后计划”到直接管制再到宏观经济政策
    2.5 本章小结
3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历程
    3.1 初创阶段(1948年-1950年代末)
        3.1.1 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环境
        3.1.2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3.1.3 小结
    3.2 形成阶段(1950年代末-1970初期)
        3.2.1 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环境
        3.2.2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3.2.3 小结
    3.3 迅速发展阶段(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末)
        3.3.1 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环境
        3.3.2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3.3.3 小结
    3.4 从扩张到改革(1990年-至今)
        3.4.1 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环境
        3.4.2 1990年代初期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扩张
        3.4.3 1990年代中后期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改革
        3.4.4 小结
    3.5 本章小结
4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内涵
    4.1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的构成
        4.1.1 需求导向的项目
        4.1.2 供给导向的项目
        4.1.3 就业服务
    4.2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执行系统
        4.2.1 管理组织体系
        4.2.2 实施途径
        4.2.3 技术手段
        4.2.4 经费来源与使用
    4.3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特点
        4.3.1 政策功能方面
        4.3.2 政策设计方面
        4.3.3 政策投入方面
        4.3.4 政策实施方面
    4.4 本章小结
5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效应评价
    5.1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效应评价的一般方法选择
        5.1.1 微观层面的定量分析
        5.1.2 总体影响分析
        5.1.3 成本收益分析
        5.1.4 定性分析
        5.1.5 评价方法小结
    5.2 与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评价相关的背景
        5.2.1 评价难度
        5.2.2 微观经济评价和宏观经济评价
        5.2.3 治疗效应与负效应
    5.3 对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微观经济评价及结论
        5.3.1 供给导向项目的效应
        5.3.2 需求导向项目的效应
        5.3.3 就业服务的效应
        5.3.4 青年人项目的效应
        5.3.5 对失业者个体搜寻行为和雇主态度的效应
    5.4 对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宏观经济评价及结论
        5.4.1 匹配过程效率
        5.4.2 替代效应的估计
        5.4.3 劳动力市场参与效应
        5.4.4 正规就业效应的简化估计
        5.4.5 工资决定效应
    5.5 主要结论
        5.5.1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项目的相对效应
        5.5.2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5.6 本章小结
6 对中国制订及实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借鉴启示
    6.1 中瑞劳动力市场的社会背景比较
        6.1.1 经济背景
        6.1.2 政治背景
        6.1.3 劳动力市场状况
    6.2 中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及中瑞劳动力市场政策比较
        6.2.1 中国劳动力市场政策
        6.2.2 中瑞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比较
    6.3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借鉴及启示
        6.3.1 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存在的不足
        6.3.2 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对中国的借鉴及启示
    6.4 结语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7.1.1 首次对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
        7.1.2 深入评价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7.1.3 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借鉴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状况
    第三节 本文的逻辑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二章 德国政治制度转轨与经济体制变化
    第一节 德国政治制度转轨
        一、德国政治制度转轨的背景因素分析
        二、德国政治制度转轨
    第二节 德国政治制度转轨产生的影响
        一、对政治的影响
        二、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三、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德国政治制度转轨下的经济体制变化
        一、建立货币联盟,一步到位实行西德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二、激进、快速实现经济全盘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和稳定化
        三、政府给与大量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支持经济体制转轨
第三章 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面临的新问题
    第一节 德国社会保障体制概述
        一、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历史沿革
        二、德国社会保障体制基本框架概述
    第二节 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面临的新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带来的挑战
        二、政治制度转轨后,社会福利开支负担更加沉重
        三、社会保障体制高福利的弊端日益凸显
        四、失业问题严重
        五、社会人口结构转变
第四章 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改革措施及成效分析
    第一节 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改革措施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三、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第二节 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成效分析
第五章 德国社会保障体制对我国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二、立足中国国情,更多体现中国特色
        三、切实遵循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德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实践意义
        一、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实践意义
        二、德国失业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实践意义
        三、德国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实践意义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分析框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 2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2.1 人力资本理论
    2.1.1 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2.1.3 人力资本理论的最新进展
2.2 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因素
    2.3.2 新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因素
    2.3.3 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人力资本研究的最新进展
2.4 国内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
    2.4.1 理论探讨类
    2.4.2 实证研究类
本章小结 3 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人力资源开发的机理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内涵
    3.1.2 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3.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3.2.1 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战略和机制的影响
    3.2.2 对人力资源开发方式的影响
    3.2.3 对人力资源开发路径的影响
本章小结 4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4.1 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
    4.1.1 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效率
    4.1.2 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社会效益
4.2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有限开发模式
    4.2.1 人力资源招聘
    4.2.2 人力资源培训
    4.2.3 人力资源配置
    4.2.4 人力资源使用
    4.2.5 人力资源激励
4.3 对粗放型增长方式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评价
本章小结 5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建立
5.1 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特征
    5.1.1 生产要素效率
    5.1.2 企业制度
    5.1.3 技术的应用
    5.1.4 投入与规模
    5.1.5 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5.1.6 生态环境
5.2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
    5.2.1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原理
    5.2.2 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动态优化模式
    5.3.1 人力资源招聘
    5.3.2 人力资源培训
    5.3.3 人力资源配置
    5.3.4 人力资源使用
    5.3.5 人力资源激励
5.4 对集约型增长方式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评价
本章小结 6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开发关系的实证研究
6.1 经济增长方式分析
    6.1.1 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分析
    6.1.2 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域分析
6.2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系分析
    6.2.1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培训关系的国际比较分析
    6.2.2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培训关系的区域比较分析
6.3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关系分析
    6.3.1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配置关系的国际比较分析
    6.3.2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配置关系的区域比较分析
6.4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使用的关系分析
    6.4.1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使用关系的国际比较分析
    6.4.2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使用关系的区域比较分析
6.5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激励的关系分析
    6.5.1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激励关系的国际比较分析
    6.5.2 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源激励关系的区域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9)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研究(1917-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1917-1963年,以服务国家目标为主的时期
    1.1 《史密斯—休斯法案》的出台与实施
        1.1.1 《史密斯—休斯法案》颁布的时代背景
        1.1.1.1 国家之间的竞争
        1.1.1.2 工业化带来的挑战
        1.1.1.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诱因
        1.1.2 《史密斯—休斯法案》的制度基础
        1.1.2.1 公立学校手工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型
        1.1.2.2 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基础
        1.1.3 《史密斯—休斯法案》出台的过程
        1.1.3.1 关于创建分离还是融合的管理机构的论争
        1.1.3.2 来自社会团体的支持与国家资助职业教育委员会报告
        1.1.3.3 来自议员、总统的努力与法案的出台
        1.1.4 《史密斯—休斯法案》的内容、实施与影响
        1.1.4.1 《史密斯—休斯法案》的内容
        1.1.4.2 《史密斯—休斯法案》的实施
        1.1.4.3 《史密斯—休斯法案》的影响
    1.2 沿袭《史密斯—休斯法案》理念的系列扩展法案
        1.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系列立法
        1.2.1.1 《史密斯—席尔斯法案》
        1.2.1.2 《史密斯—费斯法案》
        1.2.2 经济萧条期前后的系列立法
        1.2.2.1 《乔治—里德法案》
        1.2.2.2 《乔治—埃利泽法案》
        1.2.2.3 《乔治—迪安法案》
        1.2.3 服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系列立法
        1.2.3.1 《国防训练法案》
        1.2.3.2 《退伍军人再调整法案》
        1.2.3.3 《乔治—巴登法案》
        1.2.3.4 《国防教育法案》
    1.3 1917-1963年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总体特征及实施效果
        1.3.1 1917-1963年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总体特征
        1.3.2 1917-1963年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实施效果
第2章 1963-1984年,以服务个人就业目标为主的时期
    2.1 1963 年《职业教育法》的出台与实施
        2.1.1 1963 年《职业教育法》出台的时代背景
        2.1.1.1 冷战与科技、经济实力的竞争
        2.1.1.2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力培训需求
        2.1.1.3 民权运动、对贫困宣战以及弱势群体的利益
        2.1.2 1963 年《职业教育法》出台的制度基础
        2.1.2.1 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衔接
        2.1.2.2 人力资本理论及系列人力资源开发立法
        2.1.3 1963 年《职业教育法》产生的过程
        2.1.3.1 肯尼迪总统和国会成员的努力
        2.1.3.2 来自众多协会团体的支持
        2.1.3.3 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报告
        2.1.4 1963 年《职业教育法》的内容与实施
        2.1.4.1 1963 年《职业教育法》的内容
        2.1.4.2 1963 年《职业教育法》的实施
    2.2 1963 年《职业教育法》系列修正法案
        2.2.1 1968 年《职业教育修正案》
        2.2.1.1 国家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1968年报告
        2.2.1.2 1968 年《职业教育修正案》
        2.2.2 1976 年《职业教育修正案》
        2.2.2.1 1976 年《职业教育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2.2.2.2 1976 年《职业教育修正案》实施中的问题
    2.3 生涯教育运动及其立法
        2.3.1 生涯教育运动
        2.3.2 美国联邦生涯教育立法
    2.4 1963-1984年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总体特征与实施效果
        2.4.1 1963-1984年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总体特征
        2.4.2 1963-1984年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实施效果
第3章 1984年以来,以服务个人能力终身发展为主的时期
    3.1 1984 年《卡尔·D·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的出台与实施
        3.1.1 1984 年《卡尔·D·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的立法环境
        3.1.1.1 冷战格局中保持美国霸主地位的客观需要
        3.1.1.2 知识经济时代对个人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
        3.1.1.3 世界终身教育思潮及行动的影响
        3.1.2 1984 年《卡尔·D·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的制度基础
        3.1.2.1 1980 年代美国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
        3.1.2.2 联邦政府公共管理思想的转变
        3.1.3 1984 年《卡尔·D·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的产生过程
        3.1.3.1 1981 年国家教育协会终期报告
        3.1.3.2 里根政府及国会成员的态度
        3.1.3.3 —些社会团体的支持与努力
        3.1.4 1984 年《卡尔·D·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的内容与实施
        3.1.4.1 1984 年《卡尔·D·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的主要内容
        3.1.4.2 1984 年《卡尔·D·帕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案》的实施
    3.2 系列修正案对1984年法案的深化和拓展
        3.2.1 1990 年《卡尔·D·帕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教育法案》
        3.2.2 1998 年《卡尔·D·帕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案》
        3.2.3 2006 年《卡尔·D·帕金斯生涯技术教育好转法案》
    3.3 人力资源开发系列法案的补充、强化和推动
        3.3.1 1973 年《综合教育和培训法案》
        3.3.2 1982 年《工作培训合作法案》
        3.3.3 1994 年《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
        3.3.4 1998 年《劳动力投资法案》
    3.4 1980 年代后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总体特征与实施效果
        3.4.1 1980 年代后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总体特征
        3.4.2 1980 年代后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实施效果
第4章 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发展变化的动因分析
    4.1 协调多种关系促进美国国家目标的实现
        4.1.1 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目标与国家目标的一致性
        4.1.1.1 国家目标及其体现
        4.1.1.2 服务于美国国家目标的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
        4.1.2 州与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目标与国家目标的一致性
        4.1.2.1 美国联邦、州与地方三级权力结构及其发展形态
        4.1.2.2 促进州与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目标与国家目标的一致性
        4.1.3 个人职业技术教育目标与国家目标的辩证统一
        4.1.3.1 法律对个人目标与国家目标的一致性追求
        4.1.3.2 促进个人与国家目标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立法
    4.2 影响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内外部因素考察
        4.2.1 影响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外部因素分析
        4.2.1.1 国际竞争形势与他国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影响
        4.2.1.2 美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对立法的影响
        4.2.2 影响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内在因素分析
        4.2.2.1 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主体
        4.2.2.2 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程序
        4.2.2.3 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实施
        4.2.2.4 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监督
        4.2.2.5 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中美失业治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失业原因的相关研究
        1.2.2 失业治理的相关研究
        1.2.3 失业问题的比较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资料来源
第2章 中美失业治理比较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产业经济学
    2.2 发展经济学
    2.3 制度经济学
    2.4 人力资本理论
第3章 中美失业统计方法比较
    3.1 中美关于失业的界定
    3.2 中美失业人口统计方法比较
        3.2.1 中国的失业人口统计方法
        3.2.2 美国的失业人口统计方法
        3.2.3 中美失业统计方法的异同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失业问题比较
    4.1 中国失业状况分析
        4.1.1 中国失业问题的历史回顾
        4.1.2 中国失业的特点与成因
    4.2 美国失业状况分析
        4.2.1 美国失业问题的历史回顾
        4.2.2 美国失业的特点与成因
    4.3 中美失业问题的异同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失业治理政策比较
    5.1 中国的失业治理政策
        5.1.1 失业保险政策
        5.1.2 就业服务政策
        5.1.3 财政税收政策
        5.1.4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5.2 美国的失业治理政策
        5.2.1 失业保险政策
        5.2.2 就业服务政策
        5.2.3 财政税收政策
        5.2.4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5.3 中美失业治理政策的异同分析
        5.3.1 中美失业保险政策的异同分析
        5.3.2 中美就业服务政策的异同分析
        5.3.3 中美财政税收政策的异同分析
        5.3.4 中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异同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美失业治理机制比较
    6.1 中国的失业治理机制
    6.2 美国的失业治理机制
    6.3 美国失业治理机制的特点及启示
    6.4 中国失业治理机制模型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失业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7.1 治理总量过剩型失业的对策与建议
    7.2 治理结构性失业的对策与建议
    7.3 治理转轨型失业的对策与建议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新经济时代谁将失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连云港市G区就业政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唐玥.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3]上海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研究[D]. 高原.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4]中国崛起与世界格局的演化趋向——基于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探讨[J]. 郝璐.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6)
  • [5]美国两党国情咨文(19462014)的隐喻架构分析[D]. 梁婧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6]瑞典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D]. 赵频. 武汉大学, 2012(06)
  • [7]政治制度转轨后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研究[D]. 杨静.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佟雪铭.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9)
  • [9]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研究(1917-2007)[D]. 荣艳红. 河北大学, 2008(04)
  • [10]中美失业治理比较研究[D]. 孙强.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新经济时代谁会失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