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纤维残留硫含量测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粘胶纤维残留硫含量测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测定粘胶纤维残硫量应注意掌握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秋艳[1](2011)在《硫酸盐竹浆制备人纤浆的研究》文中提出黏胶纤维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黏胶纤维的生产原料主要来自棉浆粕及木浆粕。众所周知,现今森林资源匮乏,而棉花产量锐减,造成了浆粕生产原料供不应求,黏胶纤维的生产企业生存发展受到威胁。因此,合理开发利用竹材制备人纤浆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粘胶纤维的生产原料开辟了新渠道,促进竹子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提高纺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竹子在我国具有种植面积广、种类繁多、蓄积量大等特点,且生长周期短,种植3-5即可成林砍伐,可满足于粘胶纤维生产企业的原料需求。竹材纤维细长,纤维素含量接近木材,是制备人纤浆的优质原料。本论文以福建省资源丰富的麻竹为原料,通过硫酸盐法制浆(KP),两段氧脱木素(OO)、木聚糖酶处理(X)、二氧化氯漂白(D)、碱处理(E)、酸处理(A)的无元素氯(ECF)漂白工艺制备出适用于黏胶纤维生产的高级溶解浆。论文对两段氧脱木素、木聚糖酶处理、二氧化氯漂白、冷碱处理、酸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漂白过程中溶解浆化学组成、纤维形态及超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一)两段氧脱木素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段,NaOH用量3.0%、氧压0.9MPa、温度80℃、时间40min、MgSO40.5%、浆浓10%;二段,NaOH用量2.0%、氧压0.3MPa、温度100℃、时间60min、MgSO40.5%、浆浓10%。在此优化条件下的浆料性能:聚戊糖12.68%,α-纤维素90.83%,卡伯值7.2,白度44.2%ISO,黏度44.55mPa.s,灰分1.28%;(二)木聚糖酶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27.2IU.g-1,浆浓4%,时间40min, pH值9.0,温度55℃。在此优化条件下的浆料性能是:聚戊糖13.77%,α-纤维素87.58%,白度87.74%ISO,黏度17.96mPa.s,灰分0.133%;(三)二氧化氯漂白最优工艺为:ClO2用量1.52%,NaOH用量0.76%,温度75℃,浆浓10%,时间120min。在此优化条件下的浆料性能:聚戊糖12.96%,α-纤维素93.92%,卡伯值1.34,白度76.9%ISO,黏度36.34mPa.s,灰分0.76%;(四)碱处理优化后的工艺为:用碱量10.0%,温度60℃,时间60min,浆浓10%。在此优化条件下的浆料性能为:聚戊糖8.80%,α-纤维素92.80%,卡伯值4.6,白度59.0%ISO,黏度14.15mPa.s,灰分0.45%;(五)酸处理优化后的工艺为:pH值3.0,温度50℃,时间30min,浆浓5%,DTPA用量0.5%。在此优化条件下的浆料性能:聚戊糖14.86%,α-纤维素86.45%,白度88.6%ISO,黏度11.41mPa.s,灰分0.013%。硫酸盐竹浆经无元素氯漂白后,α-纤维素含量为95.19%,满足人纤浆粕要求,且聚戊糖降至6.52%、灰分有效降低至0.14%,白度提高至86.8%ISO,黏度下降至11.80mPa.s。氧脱木素、二氧化氯漂白能够高效的除去浆中的木素,木素下降率分别是62.5%、69.6%。X-ray分析结果表明,氧脱木素及漂白处理后竹浆粕晶型结构未发生改变,属于纤维素Ⅰ型;在KP-OO-X-D1-E处理的过程中,随着半纤维素、木素、树脂、果胶等杂质的除去,纤维素结晶度由59.77%提高至70.26%。

郑元生[2](2010)在《基于镀银纤维的抗菌织物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镀银纤维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金属化功能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开发出的抗菌功能面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系统的研究镀银纤维及其产品的性能,开发镀银纤维抗菌功能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镀银纤维的理化性质包括镀银纤维的银含量、摩擦性能、各种化学试剂处理后纤维的断裂强度,以及镀银纤维的抗菌性能。基于对镀银纤维的性能的研究分析,设计并且纺制和织造了不同的镀银抗菌功能纱线及织物,并对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镀银纤维的临界用量、配伍纤维对镀银纤维抗菌性的影响以及镀银纤维不同分布状态下织物的抗菌性能,作为修正不同纤维分布状态下、不同纤维配伍组分抗菌纱线的镀银纤维临界混纺比的依据,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以及二次修正,提出了镀银纤维抗菌织物的设计开发技术路线。测试研究表明镀银纤维表面的银为溶出性抗菌剂,镀银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性能,抑菌率均在99%以上。通过对不同镀银纤维含量的织物抗菌性能测试分析得知当镀银纤维含量在4.9%时,镀银纤维织物能达到抗菌要求。不同的配伍纤维会对镀银纤维的抗菌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开发抗菌织物时要区别对待。由于镀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溶出性,在保证抗菌纤维用量达到织物抗菌性所需的临界用量后,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将含有镀银纤维的抗菌纱线以不同的比例与其它纱线间隔使用,并不影响织物的抗菌性。利用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标准中的振荡法,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法,可以确定抗菌纤维的理论临界用量和与具体配伍纤维的实际临界用量,应用实例表明,这是一种快速、低耗、有效的抗菌纤维临界用量确定技术,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利用镀银纤维开发抗菌织物,赛络菲尔纺纱和包芯纱工艺是两种技术经济的工艺路线,前者适合于织物表面显现镀银纤维颜色的设计,后者适用于“隐藏”镀银纤维颜色的设计。

杜群[3](2010)在《棉/功能性粘胶交织面料及家纺床品的应用性开发与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从功能性高档家纺面料和家纺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市场化销售出发,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品质,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功能性负离子纺织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应用为课题开发研究的目标,经过科学分析与实验,最终确定了采用9.7tex (60S)纯棉经纱与14.5tex (40S)负离子粘胶纬纱交织工艺技术,设计开发了宽幅细特高密棉/负离子功能性粘胶交织织物,并从功能、风格、性能、款式、色彩、图案、规格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研究开发了系列配套功能型家纺床品。本文还对产品所选用的负离子功能性粘胶短纤维及其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负离子释放功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针对负离子粘胶纤维强伸度较低,纺纱、织造比较困难等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棉/负离子粘胶经纬交织工艺,以及相应的纺纱、织造、后整理等生产工艺技术,并对棉/负离子粘胶交织面料及其成品的物理机械性能、负离子释放功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开发与研究实践表明,床品面料采用细特棉做经纱,细特负离子粘胶纱作纬纱,避免了细特负离子粘胶纺纱难度大、作经纱强力不足的问题,既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又有利于实现高效率织造,使细密高档功能性床品的规模生产和应用推广成为可能。所设计开发的棉/负离子粘胶交织织物及其家纺产品,设计比较合理,花型色彩贴近时尚,成本控制恰当,负离子释放功能与综合性能良好,较好地适应了当前家纺行业中高端市场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规模化生产可行性和市场推广前景,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于斌[4](2010)在《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及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车速的提升、交通流量的日益增长、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的比例不断增加,对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投资效益,纤维沥青路面以其技术性能优良、施工简单、经济合理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多种纤维(包括木质素纤维、德兰尼特纤维、玄武岩矿物纤维)的纤维沥青胶浆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研究了纤维作用机理,分析填料种类、纤维种类、纤维掺量、老化程度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纤维使用原则。对多种纤维和不同矿料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大量室内研究,系统分析了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纤维沥青胶浆流变性能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和相关分析,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综合评价了级配类型、纤维掺量和纤维种类对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纤维沥青混合料设计建议。通过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相关性分析可知,纤维沥青胶浆的流变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可以根据纤维沥青胶浆的流变性能来预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闫军[5](2009)在《秸秆连续挤出蒸汽爆破处理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各种低成本、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由于植物纤维具有天然、可再生等特性,因此利用植物纤维转化为人们所需的能源和其它化工产品,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蒸汽爆破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将植物纤维转化为人们需要的能源的预处理技术。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实现对蒸汽爆破技术的研究,其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均靠经验而来,然后制成设备。这样,就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来确定合适的参数。因此,开展对蒸汽爆破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本课题中,提出并建立了蒸汽爆破建压段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专用的-CFD软件FLUENT对建压段流道流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得到了流道流场中的压力分布云图,并就建压段几何参数和挤出机操作参数对建压段压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课题的研究为蒸汽爆破设备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即利用CAE技术。借助于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以获得建压段压力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可以减少实验所造成的浪费,又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进而缩短设备的设计、制造周期和成本。

李竟菲[6](2008)在《煤油对含铜金精矿热压酸浸工艺过程浸铜渣回收单质硫的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含铜金精矿尾矿浸铜渣中含有约15%的单质硫,此部分单质硫S0如果不回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后处理氰化单元氰化钠耗量增大,影响提金过程。此外,尾矿若直接露天堆存,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工业界利用化学法回收硫,通常采用有机溶剂为媒介。但以煤油、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为媒介的提硫工艺研究较少。实验进行了以煤油、四氯乙烯、二甲苯、环己烷为溶剂的某含铜金精矿尾矿浸铜渣的提硫过程,采用实验法对溶硫过程的溶剂进行筛选研究。考察了煤油溶硫的多个影响因素,并对煤油溶硫法二段法工艺条件进行了摸索;着重考察了开、闭路条件下煤油的性质对于溶硫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煤油二段浸取法,当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3、温度140℃、加热40分钟,单质硫的回收率为98.4%、纯度达99%以上。对浸铜渣尾矿中硫的回收,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采用煤油为溶媒,是一种有效、环保的清洁生产过程,可以提高贵金属及伴生硫的综合回收率,易于工业应用。研究显示,合适的、性能良好的有机溶剂作媒介,对该矿样有较高的回收率,操作条件简单温和、回收硫质量好;媒介可循环使用,对环境友好。但由于有机溶剂的固有物质特性,加强工艺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尤为重要。

李伟[7](2007)在《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但是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交通量增大、轴载增加、交通流的渠化等,对路面结构和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沥青路面、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成为当前道路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回顾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发展史,沥青路面的发展和改革,实际上是路面材料变革的历史。经过国内外多年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管理实践,沥青路面在技术和质量上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还存在着道路的耐久性和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问题。目前,探索新型路面材料以更好的改善路面性能,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纤维是近年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外加剂。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入聚酯纤维,能很好的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是解决路面早期破坏问题的好方法。本文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中空聚酯纤维,分析了中空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首先对原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检验,使原材料的各项指标都能满足规范要求,再利用马歇尔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最后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冻融循环劈裂试验来评价对沥青混合料冻融循环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车辙试验来评价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空聚酯纤维的加入,使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

姚淑琴[8](2004)在《锦纶6帘子线FDY油剂的研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阐述了适用于锦纶6帘子线高速纺丝工艺的油剂KG的研制过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首先以表面活性剂的分离与鉴定为基础,采用化学分析与近代仪器分析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相结合的方法对德国进口油剂FDY-371进行初步实验,油剂FDY-371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柱色谱分离方法对油剂进行分离,优选出分离条件后进行制备柱色谱分离与各组份的定量;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方法,对所分离各组份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判定;其次,在参照对油剂FDY-371剖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单体设计;采用高压合成釜合成油剂各单体,通过对聚合反应条件的研究得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并对所合成各单体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最后,在参照对油剂FDY-371剖析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各单体的性能测试结果及分离组份的定量进行了油剂配方设计;通过对所设计配方的应用性能测试与分析,优选出配方G-3并对其热分解性能通过添加热分解调整剂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配方KG;通过对油剂FDY-371与配方KG的各项性能指标对比研究,表明所研制油剂KG的各项性能指标与油剂FDY-371相当。

苗建平[9](2001)在《测定粘胶纤维残硫量应注意掌握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粘胶纤维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在成形过程中,由于硫酸和纺丝溶液内一些杂质发生一系列的副反应,从而产生了硫酸盐、单质硫和二硫化碳等一些物质。经水洗能去掉硫酸盐,但单质硫仍残留在纤维中,虽经脱硫工序也不能把纤维内的残余硫全部脱净。

二、测定粘胶纤维残硫量应注意掌握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定粘胶纤维残硫量应注意掌握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硫酸盐竹浆制备人纤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竹子制人纤浆粕的开发利用
        1.2.1 竹原料的化学组成分析
        1.2.2 竹原料的纤维形态分析
        1.2.3 开发利用竹材制人纤浆粕的重要意义
    1.3 人造纤维浆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硫酸盐竹浆制人纤浆粕的研究
    1.5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1.5.1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两段氧脱木素工艺的研究
    2.1 原料与实验方法
        2.1.1 原料
        2.1.2 实验方法
        2.1.2.1 两段氧脱木素(OO)
        2.1.2.2 分析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用碱量对两段氧脱木素效果的影响
        2.2.2 氧压对两段氧脱木素效果的影响
        2.2.3 温度对两段氧脱木素效果的影响
        2.2.4 时间对两段氧脱木素效果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碱性木聚糖酶处理工艺的研究
    3.1 原料与实验方法
        3.1.1 原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酶活性的测定
        3.1.2.2 酶(X)处理
        3.1.2.3 分析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碱性木聚糖酶活性测定
        3.2.1.1 标准曲线绘制
        3.2.1.2 求试样中木糖浓度
        3.2.1.3 影响碱性木聚糖酶活性因素及酶活计算
        3.2.2 碱性木聚糖酶对浆料处理效果的影响
        3.2.2.1 酶用量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
        3.2.2.2 酶处理时间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
        3.2.2.3 浆浓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氧化氯漂白工艺的研究
    4.1 原料与实验方法
        4.1.1 原料
        4.1.2 实验方法
        4.1.2.1 二氧化氯漂白(D)
        4.1.2.2 分析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用碱量对二氧化氯漂白效果的影响
        4.2.2 Cl0_2 用量对二氧化氯漂白效果的影响
        4.2.3 温度对二氧化氯漂白效果的影响
        4.2.4 时间对二氧化氯漂白效果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碱处理工艺的研究
    5.2 原料与实验方法
        5.2.1 原料
        5.2.2 实验方法
        5.2.2.1 碱处理(E)
        5.2.2.2 分析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用碱量对碱处理效果的影响
        5.3.2 温度对碱处理效果的影响
        5.3.3 时间对碱处理效果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酸处理工艺的研究
    6.1 原料与实验方法
        6.1.1 原料
        6.1.2 实验方法
        6.1.2.1 酸处理(A)
        6.1.2.2 分析测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pH 值对酸处理效果的影响
        6.2.2 温度对酸处理效果的影响
        6.2.3 时间对酸处理效果的影响
        6.2.4 浆浓对酸处理效果的影响
        6.2.5 螯合剂对酸处理效果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无元素氯漂白竹浆粕的性能及其表征
    7.1 原料与实验方法
        7.1.1 原料
        7.1.2 实验方法
        7.1.2.1 硫酸盐法蒸煮(KP)
        7.1.2.2 漂白与精制
        7.1.2.3 物化性能测试
        7.1.2.4 扫描电镜测试
        7.1.2.5 红外光谱测试
        7.1.2.6 X 射线衍射分析
    7.2 结果与讨论
        7.2.1 浆粕制备工艺及制备过程中的性能变化
        7.2.2 竹浆粕制备过程中的形貌变化
        7.2.3 红外光谱分析
        7.2.4 X-射线衍射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未来研究的展望与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镀银纤维的抗菌织物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抗菌材料的分类
    1.2 抗菌纺织品加工方法
        1.2.1 抗菌纤维
        1.2.2 后整理加工法
    1.3 银系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及银的抗菌机制
        1.3.1 银系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1.3.2 银的抗菌机制
    1.4 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方法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2章 镀银纤维性质测试与研究
    2.1 镀银纤维银含量测定
        2.1.1 密度法测定镀层纤维金属含量的原理
        2.1.2 操作步骤
        2.1.3 实验结果
    2.2 镀银纤维摩擦性能测试及纺纱油剂研究
        2.2.1 镀银纤维摩擦性能测试
        2.2.2 镀银纤维纺纱油剂配方设计
        2.2.3 镀银纤维纺纱油剂用量确定
    2.3 镀银纤维理化性质研究
        2.3.1 实验测试
        2.3.2 结果与讨论
    2.4 镀银纤维抗菌性测试
        2.4.1 镀银纤维抗菌性定性检测
        2.4.2 镀银纤维抗菌性定量检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镀银纤维抗菌纱线和织物的设计与加工
    3.1 镀银纤维(长丝)纱线设计与加工
        3.1.1 镀银/棉抗菌功能纱的设计
        3.1.2 镀银/棉抗菌功能纱的纺制
        3.1.3 混纺纱纺制过程出现的问题与解决
        3.1.4 成纱质量测试与分析
    3.2 镀银纤维织物设计与织造
        3.2.1 纬编针织物的设计与织造
        3.2.2 机织物的设计与织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镀银纤维抗菌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镀银纤维抗菌织物镀银纤维最低用量的确定
        4.1.1 实验材料、方法
        4.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 不同配伍纤维对镀银纤维抗菌性影响的研究
        4.2.1 实验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镀银纤维分布均匀性对织物抗菌性的影响
        4.3.1 抗菌纤维在织物中的分布状态及其对抗菌性的影响
        4.3.2 镀银纤维及其纱线的抑菌性测试
        4.3.3 镀银纤维分布均匀性对织物抗菌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抗菌织物的综合设计
    5.1 抗菌纤维临界用量的确定方法
        5.1.1 抗菌纤维理论临界用量的确定方法
        5.1.2 理论临界用量的修正
        5.1.3 应用实例
        5.1.4 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5.2 镀银纤维抗菌织物设计、开发技术路线综合讨论
        5.2.1 镀银纤维特征对抗菌织物设计的影响
        5.2.2 镀银纤维抗菌织物加工技术路线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5.2.3 镀银纤维抗菌织物设计方案优选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棉/功能性粘胶交织面料及家纺床品的应用性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负离子的概念与作用
    1.2 负离子纺织品的功能
    1.3 负离子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1.3.1 负离子纺织品的开发途径
        1.3.2 负离子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1.4 课题的背景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2章 负离子粘胶纤维与纱线的开发及其性能测试分析
    2.1 负离子纤维产品的开发与研究现状
        2.1.1 负离子纤维的生产
        2.1.2 负离子纤维产品的开发与研究现状
    2.2 负离子粘胶纤维的开发
    2.3 负离子粘胶纤维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2.3.1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与分析
        2.3.2 负离子释放功能检测与分析
    2.4 棉/负离子粘胶混纺纱的开发
        2.4.1 产品规格及要求
        2.4.2 原料选配
        2.4.3 纺纱工艺流程
    2.5 棉/负离子粘胶混纺纱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2.5.1 50/50棉/负离子粘胶混纺纱的性能测试
        2.5.2 单纱性能指标对比分析
第3章 棉/负离子粘胶交织床品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3.1 整体设计构思
    3.2 织物规格设计
    3.3 色彩与图案设计
    3.4 组织结构设计
    3.5 装造与上机工艺设计
    3.6 纹织CAD处理
    3.7 棉/负离子粘胶交织面料的生产要点
        3.7.1 面料生产工艺流程
        3.7.2 面料生产工艺要点
    3.8 棉/负离子粘胶交织面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3.8.1 织物物理性能指标测试与分析
        3.8.2 织物功能性指标检测与分析
第4章 棉/负离子粘胶交织面料床品的开发与技术经济分析
    4.1 床品套件规格款式与面料裁剪排版设计
        4.1.1 床品六件套规格尺寸
        4.1.2 面料裁剪排版设计
        4.1.3 款式设计要点
    4.2 床品套件的技术经济分析
        4.2.1 床品六件套增加原纱成本核算
        4.2.2 产品经济分析
第5章 结语
    5.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
    5.2 后续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织物及床品效果图1
附录 织物及床品效果图2
致谢

(4)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及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纤维沥青胶浆特性研究现状
        1.2.2 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现状
        1.2.3 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机理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纤维的种类及物理力学特性
    2.1 纤维的种类
    2.2 纤维的常规性能指标
    2.3 纤维的耐热性能
    2.4 纤维的吸湿性能
    2.5 纤维的吸油性能
    2.6 纤维的选择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与纤维增强机理研究
    3.1 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评价试验方法
        3.1.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3.1.2 弯曲梁流变试验
    3.2 纤维沥青胶浆高温流变特性研究
        3.2.1 纤维的影响
        3.2.2 矿粉的影响
        3.2.3 纤维与矿粉交互作用影响
        3.2.4 纤维矿粉在沥青中的形态结构
    3.3 纤维沥青胶浆低温流变特性研究
        3.3.1 纤维的影响
        3.3.2 矿粉的影响
    3.4 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3.4.1 填料种类的影响
        3.4.2 纤维种类的影响
        3.4.3 纤维掺量的影响
        3.4.4 老化程度的影响
    3.5 纤维沥青胶浆增强作用机理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4.1 原材料
        4.1.1 沥青
        4.1.2 集料
        4.1.3 矿粉
        4.1.4 纤维
        4.1.5 纤维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4.2 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4.2.1 车辙试验分析
        4.2.2 CPN车辙试验分析
        4.2.3 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增强机理
    4.3 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
        4.3.1 小梁弯曲试验分析
        4.3.2 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增强机理
    4.4 纤维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研究
        4.4.1 浸水马歇尔试验分析
        4.4.2 冻融劈裂试验分析
        4.4.3 纤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增强机理
    4.5 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与混合料路用性能相关性研究
        4.5.1 与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4.5.2 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5.1 级配影响
        5.1.1 级配类型
        5.1.2 级配影响
    5.2 纤维类型对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的分析
        5.2.1 SMA-13型沥青混合料
        5.2.2 AC-16型沥青混合料
    5.3 纤维掺量对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的分析
        5.3.1 高温稳定性
        5.3.2 抗水损害性能
        5.3.3 低温抗裂性能
    5.4 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5.4.1 正交试验设计
        5.4.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研究结论
    2.主要创新点
    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秸秆连续挤出蒸汽爆破处理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秸秆资源研究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国内秸秆利用技术工作基础和存在的基础
        1.1.2 国外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1.1.3 发展趋势
    1.2 纤维素原料组分分离常用处理方法及评价标准
        1.2.1 物理方法
        1.2.2 化学方法
        1.2.3 蒸汽爆破法
        1.2.4 纤维素原料组分分离评价标准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课题的来源
        1.3.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植物纤维的组成及结构
    2.1 纤维素
        2.1.1 纤维素的分子结构
        2.1.2 纤维素的聚集态结构
        2.1.3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2.1.4 纤维素的用途
    2.2 半纤维素
        2.2.1 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2.2.2 半纤维素的聚集态结构
        2.2.3 半纤维素的理化性质
        2.2.4 半纤维素的利用
    2.3 木质素
        2.3.1 木质素化学结构
        2.3.2 木质素的理化特性
        2.3.3 木质素的工业应用
    2.4 灰分
        2.4.1 灰分的主要成分
        2.4.2 灰分对酶解的影响
    2.5 其他成分
        2.5.1 有机液剂抽出物
        2.5.2 果胶质
第三章 蒸汽爆破技术
    3.1 蒸汽爆破技术的特点
    3.2 蒸汽爆破技术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3.3 汽相蒸煮物理化学变化
    3.4 蒸汽爆破过程
    3.5 蒸汽爆破的能耗
        3.5.1 耗气量
        3.5.2 蒸汽爆破功率分析
    3.6 影响蒸汽爆破的主要因素
    3.7 蒸汽爆破设备
        3.7.1 间歇式蒸汽爆破设备
        3.7.2 连续蒸汽爆破设备
    3.8 蒸汽爆破的应用领域
第四章 有限体积法及标准k-ε模型
    4.1 有限体积法及其求解
        4.1.1 有限体积法的基本思想
        4.1.2 有限体积法的求解
    4.3 流场数值计算的主要方法
        4.3.1 耦合式解法
        4.3.2 分离式解法
    4.4 标准k-ε模型
        4.4.1 标准k-ε方程模型的定义
        4.4.2 标准k-ε模型的有关计算公式
        4.4.3 标准k-ε模型的控制方程组
第五章 挤出机建压段流场的数值模拟
    5.1 流场分析模型的建立
        5.1.1 数学模型
        5.1.2 物理模型
        5.1.3 有限元模型
    5.2 挤出机建压段流道的流场计算
        5.2.1 流道流场模拟的各参数条件
        5.2.2 计算结果
第六章 各参数对建压段流场的影响
    6.1 结构参数对建压段流场的影响
        6.1.1 建压段长度对建压段流场的影响
        6.1.2 螺杆根径对建压段压力的影响
        6.1.3 出口间隙对建压段压力的影响
    6.2 挤出机操作参数对建压段压力的影响
        6.2.1 入口处加水量对建压段压力的影响
        6.2.2 建压段外部加热温度对建压段压力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7.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结论
        7.1.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7.1.2 主要结论
    7.2 本课题的主要贡献
    7.3 遗留问题及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煤油对含铜金精矿热压酸浸工艺过程浸铜渣回收单质硫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与文献综述
    1.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问题
    1.2 元素硫的性质
    1.3 元素硫的用途
    1.4 元素硫的资源现状及消费情况
    1.5 元素硫的回收途径
        1.5.1 从原油中回收元素硫
        1.5.2 从低浓度二氧化硫回收元素硫
        1.5.3 湿法冶金渣中回收元素硫
    1.6 湿法冶金渣中回收元素硫的方法
        1.6.1 物理法
        1.6.2 化学法
        1.6.3 生物法
    1.7 课题的研究内容
        1.7.1 课题的提出
        1.7.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原料分析
        2.1.1 多元素分析
        2.1.2 矿样分析
    2.2 原理分析
        2.2.1 浸出过程的历程及原理分析
        2.2.2 煤油法原理分析
    2.3 计算方法
    2.4 样品分析仪器
第三章 煤油法浸取元素硫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试剂、设备及装置
        3.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3.1.2 实验装置
    3.2 一段法实验部分
        3.2.1 开路条件下一段法实验流程及实验步骤
        3.2.2 开路实验
        3.2.3 闭路实验
        3.2.4 正交实验分析
        3.2.5 煤油法溶浸动力学初步分析
    3.3 一段法实验结果分析
        3.3.1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
        3.3.2 一段法小结
    3.4 二段法实验部分
        3.4.1 二段法实验流程及实验步骤
        3.4.2 开路实验
        3.4.3 闭路试验
    3.5 二段法实验结果分析
        3.5.1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
        3.6.2 二段法小结
    3.6 小结
        3.6.1 煤油法工艺条件的优化和验证
        3.6.2 煤油法总结
第四章 其他有机溶剂提硫
    4.1 实验试剂、设备及装置
        4.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4.1.2 实验装置
    4.2 二甲苯实验部分
    4.3 四氯乙烯实验部分
    4.4 环己烷实验部分
    4.5 小结
第五章 工艺过程安全及环保
    5.1 单质硫的工艺操作安全和质量保证
    5.2 有机溶剂操作安全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外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发展概况
    1.3 国内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发展概况
    1.4 立题的目的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步骤
2 纤维及纤维沥青混凝土简介
    2.1 常用的路用纤维
    2.2 中空聚酯纤维
    2.3 纤维沥青混凝土
    2.4 中空聚酯纤维掺量的确定
3 纤维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机理综述
    3.1 粘弹性力学与复合材料原理
    3.2 纤维-沥青机体界面的特殊结构
    3.3 纤维的稳定作用
    3.4 纤维对裂纹扩展的阻滞作用
    3.5 纤维对疲劳性能的改善作用
    3.6 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4 试验方案与试验研究方法
    4.1 试验方案设计
    4.2 试验研究方法
        4.2.1 沥青及其主要指标的试验
        4.2.2 矿料指标试验
        4.2.3 马歇尔试验方法
        4.2.4 冻融循环及劈裂试验方法
        4.2.5 车辙试验方法
5 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5.1 矿料配合比设计
        5.1.1 矿料配合比的确定
    5.2 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
        5.2.1 成型马歇尔试件
        5.2.2 测定试件的体积参数
        5.2.3 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5.2.4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5.2.5 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
        5.2.6 本章小结
6 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检验
    6.1 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循环稳定性
        6.1.1 水损害概述
        6.1.2 水损害破坏类型
        6.1.3 沥青路面水损害产生的机理与原因
        6.1.4 冻融循环劈裂试验结果与分析
    6.2 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
        6.2.1 高温稳定性分析
        6.2.2 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6.2.3 车辙试验
        6.2.4 车辙试验结果
        6.2.5 车辙试验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探讨
    7.1 概述
    7.2 施工工艺和方法
        7.2.1 纤维的添加工艺
        7.2.2 施工准备阶段注意事项
        7.2.3 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7.2.4 接茬处的碾压操作要求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锦纶6帘子线FDY油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锦纶帘子线油剂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
    1.2 课题的提出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章 理论部分
    2.1 帘子线应用概述
    2.2 帘子线FDY油剂的技术特点及性能要求
        2.2.1 平滑性
        2.2.2 抱合性
        2.2.3 抗静电性
        2.2.4 润湿渗透性
        2.2.5 与橡胶的粘着性(H抽出力)
        2.2.6 乳液稳定性
        2.2.7 油膜强度
        2.2.8 热分解性
    2.3 帘子线FDY油剂的配方设计概述
        2.3.1 锦纶帘子线的特点
        2.3.2 锦纶帘子线纺丝工艺概述
    2.4 油剂单体的选择
        2.4.1 平滑剂
        2.4.2 抱合剂
        2.4.3 抗静电剂
        2.4.4 乳化剂
        2.4.5 其它添加剂
    2.5 油剂作用机理概述
        2.5.1 平滑性作用机理
        2.5.2 油剂的流变性对抱合性的影响
        2.5.3 油剂的流变性对静电性的影响
        2.5.4 油剂的流变性对动态润湿性的影响
    2.6 油剂的柱色谱分离原理
    2.7 聚醚的合成机理
        2.7.1 碱催化机理
        2.7.2 酸催化机理
        2.7.3 聚醚合成中的副反应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锦纶6帘子线FDY油剂的初步分析
        3.2.1 理化性能
        3.2.2 燃烧和灼烧试验
        3.2.3 挥发份测定
        3.2.4 离子型鉴别
        3.2.5 元素定性分析
        3.2.6 官能团实验
        3.2.7 全组份红外光谱(IR)分析
        3.2.8 全组份的紫外光谱(UV)分析
    3.3 油剂各组份的分离分析
        3.3.1 挥发份的分离
        3.3.2 柱色谱分离
    3.4 油剂各组份结构解析
        3.4.1 各组份IR谱图分析各分离组份
        3.4.2 各组份~1H NMR谱图分析
    3.5 聚醚的合成
        3.5.1 工艺流程
        3.5.2 操作步骤
    3.6 性能测试
        3.6.1 邻苯二甲酸酐法测平均分子量
        3.6.2 表面张力
        3.6.3 粘度
        3.6.4 浊点
        3.6.5 润湿渗透性
        3.6.6 热分解性
    3.7 锦纶6帘子线FDY油剂的配方设计
    3.8 进口油剂FDY-371与所研制油剂KG的性能比较
        3.8.1 摩擦系数
        3.8.2 比电阻
        3.8.3 稳定性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锦纶帘子线FDY油剂的初步分析
        4.1.1 理化性能
        4.1.2 燃烧和灼烧试验
        4.1.3 挥发份的测定
        4.1.4 离子型鉴别
        4.1.5 元素定性分析
        4.1.6 官能团实验
        4.1.7 全组份IR谱图分析
        4.1.8 全组份的UV谱图分析
    4.2 油剂各组份的分离分析
        4.2.1 挥发份的分离
        4.2.2 柱色谱分离
    4.3 油剂各组份结构解析
        4.3.1 各组份IR谱图分析
        4.3.2 各组份~1H NMR谱图分析
        4.3.2.1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的结构分析
        4.3.2.2 聚醚的结构分析
        4.3.2.3 聚醚共聚方式的确定
    4.4 聚醚的合成
        4.4.1 预处理
        4.4.2 聚合反应
    4.5 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4.5.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5.2 反应温度的影响
        4.5.2.1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5.2.2 温度对聚醚加成部分结构的影响
        4.5.3 反应压力的影响
        4.5.4 中和反应的影响
        4.5.5 副反应的影响
        4.5.6 小结
    4.6 合成单体技术指标
    4.7 油剂单体性能测试及分析
        4.7.1 油剂单体性能指标
        4.7.2 油剂单体性能分析
        4.7.2.1 分子量可控性研究
        4.7.2.2 表面张力
        4.7.2.3 粘度
        4.7.2.4 浊点
        4.2.7.5 润湿渗透性
        4.2.7.6 热分解性
    4.8 锦纶帘子线油剂的配方设计
    4.9 复配油剂热分解性能的解决
    4.10 油剂KG的主要技术指标
    4.11 进口油剂FDY-371与所研制油剂KG的性能比较
        4.11.1 润湿性能
        4.11.2 粘温性能
        4.11.3 摩擦性能
        4.11.4 抗静电性能
        4.11.5 热分解性
        4.11.6 稳定性
    4.1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测定粘胶纤维残硫量应注意掌握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硫酸盐竹浆制备人纤浆的研究[D]. 陈秋艳.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2)
  • [2]基于镀银纤维的抗菌织物设计与开发[D]. 郑元生. 河北科技大学, 2010(02)
  • [3]棉/功能性粘胶交织面料及家纺床品的应用性开发与研究[D]. 杜群. 苏州大学, 2010(01)
  • [4]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及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于斌. 长安大学, 2010(02)
  • [5]秸秆连续挤出蒸汽爆破处理的机理研究[D]. 闫军.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
  • [6]煤油对含铜金精矿热压酸浸工艺过程浸铜渣回收单质硫的工艺研究[D]. 李竟菲. 厦门大学, 2008(08)
  • [7]中空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D]. 李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5)
  • [8]锦纶6帘子线FDY油剂的研制[D]. 姚淑琴. 天津工业大学, 2004(03)
  • [9]测定粘胶纤维残硫量应注意掌握的几个问题[J]. 苗建平. 纤维标准与检验, 2001(01)

标签:;  ;  ;  ;  

粘胶纤维残留硫含量测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