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局绘制物流三年发展蓝图

新疆局绘制物流三年发展蓝图

一、新疆局绘制物流三年发展蓝图(论文文献综述)

贾兴洪[1](2017)在《物流集群演化进程中多主体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物流园区在我国诞生的历史不长,虽然不到二十年,但发展速度很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5年公布的调查数字是1210家,百度地图可以搜索到的物流园更是多达7000余家。原本追求集约化的物流园区建设似乎步入了粗放式野蛮生长轨道。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互动不足、企业交流不畅、园区联系不紧密的现象极为普遍,物流园区的发展建设缺乏更加有效的理论指导。近二十年来,我国学术界人为地割裂了物流园区、物流业空间集聚、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从文献计量结果来看,三者的理论渊源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差异较大。关于物流园区的研究,选址、规模是主流,秉承运筹优化的思想;物流业空间集聚多用区位熵加以衡量,探讨集聚的原因及集聚的效应,分析与本地产业之间的关联;物流产业集群更偏重内部视角,关注集群内企业的关系,并希望通过执行集群战略发挥集群竞争力以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三者融合的文献虽不鲜见,但始终未成为主流。理论上的隔阂制约了指导物流实践的潜力,甚至阻碍了理论自身的发展。合作,向来被视为产业集群发展的要义。本文把物流园区、物流业空间集聚、物流产业集群整合进同一个分析框架,将其视为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存在,共同纳入物流集群的范畴,关注物流集群演化进程中的多主体合作问题,探寻促进合作达成、推动物流集群发展的良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文献回顾,归纳物流集群的内涵、特征、形态及价值。物流集群(类)概念很多,如物流产业集群、物流企业集群、物流产业集聚(区)、物流集群、物流集聚等等,概念混用现象很普遍,也有一些作者比较这些类似概念并试图给出更加清晰的边界。所有该类概念虽然在侧重点上有所差异,但在要素构成上都突出了物流企业(活动)在区域(地理)上的集聚,暗含了相同的竞争优势,作为发展战略则具有相同的目标指向,用“物流集群”涵盖其他类似概念是最为全面和恰当的。由于物流活动具有跨地域、多服务对象、网络化等特点,物流集群也呈现出不同于一般产业集群的特征:区位选择性、设施依赖性、需求驱动性、资源多样性、信息支撑性和功能层次性。物流集群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从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功能在特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到物流服务商及相关机构的竞争、合作,再到物流集群的网络协同,伴随物流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物流集群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在中国物流集群最主要的存在形态应该是数量众多的物流园区,但物流园区并非必然地发展成为物流集群。要想发挥园区的集约效应就需要把园区培育成真正的物流集群,充分利用物流集群的综合优势,将现代物流业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到极致。(2)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物流产业集群演化进程进行多层次考察。从国家、省市、地市、园区等不同层次研究了我国物流业的地位、物流业的空间集聚水平的省内差异、物流集聚区的空间存在及物流园区的分布和区内企业集群状况。研究发现:物流产业增加值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一直高度稳定,物流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却呈缓慢下降的态势,与以三一产业比为表达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反向的变动关系;区域间的物流业集聚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物流业空间集聚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关系;物流企业网点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特征,每个城市都形成了数量不同、规模不一的物流网点集聚区。但整体而言,自发形成的数量庞大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内物流企业网点数较少;物流园区是因制度规制而产生的物流业集聚区,近十年来我国物流园区数量持续增加,与发达国家相比物流园区数量过多,园区规模太小,入驻企业数量有限,集群效应不强,物流园区的吸引力亟待加强。通过相关多主体减少对抗、增进合作以促进物流集聚区和物流园区的进一步集聚,形成密切的集群关系是物流园区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3)基于博弈的视角归纳了物流集群多主体合作的动力、类型和障碍并提出促进合作的综合性策略。通过文献回顾明确了合作的困境及促进个体走向合作的五大机制。联系实际总结了物流领域主体间合作的动力与价值: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组织收益、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使用成本以及缓和竞争。按照物流集群演化进程中多主体间合作时参与主体的差异性对合作类型进行了划分。合作的障碍有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文化价值观的阻碍、管理体制的制约、管理能力的局限、对潜在风险的顾虑及基于个体理性的合作困境,从博弈的收益矩阵的角度来考虑,大体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各种客观条件的局限使得相关主体看不到合作的价值故而不选择合作,或者是彼此合作优于彼此背叛,但由于存在合作困境,自利的理性选择使得合作策略没有生存的空间。针对上述障碍,围绕促进合作的五大机制提出从四个方面促进主体合作的对策: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物流发展观、明确任务、完善角色和细化措施。这些策略要么改变主体的合作认知,令其客观评价合作的收益,要么改变双方共知的博弈的收益矩阵使之走出合作困境。(4)论文第七章对促进物流集群多主体合作的措施进行了细化与延展,创造性地将双边市场理论、演化博弈理论及最优控制方法进行了结合,设计出了最优控制率,并通过数值仿真证明了该措施的有效性。文中以车货匹配平台为例(可视为虚拟物流集群),将平台客户作为具有有限理性的个体,通过不断试错来做出合作或背叛的选择。为了促进车货匹配平台中车源方、货源方双边用户从多归属向单归属演化,提高“合作型”客户比例,提升平台匹配效率和平台企业的价值,以平台经营企业为控制方,设计了基于用户质量指标的促进平台用户单归属比率提升的控制手段:对交易中的行为单归属用户减免交易费、对单归属用户放弃跨平台交易而产生的机会收益损失进行补偿,从而诱导多归属用户向单归属用户演化。研究表明,用户的跨平台机会收益、归属于单一平台而产生的忠诚收益、平台企业给予单归属用户的补贴控制量大小都会影响群体中单归属用户的比率。单归属用户的收益与多归属用户的收益的大小关系将决定用户的演化稳定策略是否存在,比较结果不恒大或恒小时,平台中单归属用户的比率下限由平台企业控制量的下界决定,比率上限由平台企业补贴控制量的上界决定。基于上述控制量与演化稳定策略的关系,文中设计了促进平台用户单归属比率提升的最优控制,并通过仿真展示了最优控制率对最优控制轨迹的影响。该研究为物流园区运营商等物流集群管理方丰富管理手段以促进集群合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借鉴。

卞蓉荣[2](2016)在《西安市纺织城城市化发展研究(1953-2010)》文中提出本文以西安市纺织城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利用相关历史文献、现代着作、内部材料和档案等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对建国以来西安市纺织城城市化发展进行综合研究。论文以时间为轴,对西安市纺织城城市化发展各个阶段中工业、商业金融业、交通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发展状况作初步研究。通过回顾西安市纺织城城市化发展历程并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为西安市纺织城未来更好更快发展做好准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西安纺织城城市化建设经历了从兴起、缓慢发展、繁荣、逐渐衰落继而再生的过程。建国初期,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决定在西安市东郊兴建纺织厂,并在几年内逐渐扩大规模,形成纺织城。受文革影响,纺织城城市化发展进程暂时受到阻碍;但经过国家调整整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纺织城城市化发展迎来了新的辉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纺织城各厂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产品品种单一,加之新时期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需求,逐渐走向破产解体和重组。新时期,纺织城衰落带来的社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发展问题逐渐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对纺织城实行振兴改造,以期能与西安市城市整体发展齐头并进。

张彦虎[3](2015)在《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同时也是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的最大边疆省区。因此,农牧业不仅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广大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疆农牧业发展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以常规现代农业模式为发展取向的绿洲农业日益暴露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不可持续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极为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进一步威胁到绿洲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利用;另一方面,以转场游牧、靠天养畜为特征的新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落后,不仅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牧民定居增收,而且由于缺乏对草场的科学养护改良,直接导致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和大面积退化。因此,从目前新疆农牧业的发展方式来看,都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增收困难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综观国内外各种持续(替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模式,唯有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同时促进农牧业产出和收入稳定增长,还能减少中间能耗和污染、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最符合新疆当前实际的综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以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对此的研究和关注都较为不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梳理,同时结合新疆发展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以及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功能、效益状况以及相应技术支撑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不仅创新运用了非平衡生态理论、单位面积能值比较分析等最新理论方法,而且通过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对草地农业模式这一农牧结合、系统耦合综合农业系统的研究探讨,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创新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具体来说,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现实背景的深入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理论等的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广泛借鉴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在深入揭示草地农业模式内涵、功能及作用的同时,结合新疆区域经济、生态等特点,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城镇景观草坪等的四种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再次,选择新疆典型区域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运用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对当地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牧)业模式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以验证草地农业模式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最后,对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从多个方面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模式选择,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新疆农牧业发展中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严重不足,导致其发展方式与结构严重失衡,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不可持续因素日益累积。因此,急需加快建立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修复治理其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2)草地农业具有多种实践发展模式类型,对此依据新疆发展实际和构建原则,结合新疆不同地区的经济、生态等特点,可以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等的四类主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3)新疆典型地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农业模式比常规农(牧)业模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和比较优势。无论是运用投入产出法还是能值分析法,其比较分析结果都是一致的;(4)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在新疆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对其的政策支持、技术保障急需加强。这也是增强农牧民发展意愿,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重要支撑条件。

崔小璐[4](2015)在《人类生态学视野下城市火灾危险性的社会因素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火灾问题研究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社会科学界已有研究较多关注全国层面或省域层面火灾形势与社会因素之间关系上,主要致力于省市间或地区间的比较研究,具有总体性描述特点,而针对某一城市内存在的火灾结构性问题以及与社会因素之间关系探讨甚少,这种研究状况对我国具体城市或地区的火灾治理和消防资源的分配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尝试从人类生态学视角对上海市火灾社会因素进行田野积累性的实证研究,注重结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以人类生态学为理论分析工具,利用政府公开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已有国内外火灾研究成果和近年来上海市发生火灾实际状况为分析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分别从人口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社会区域环境等方面探讨城市内火灾危险性变化与社会因素之间关系。全文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1)上海市火灾危险性年代变化趋势如何?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状况和人口变化对火灾危险性的年代变化影响怎样?(2)城市内火灾是否存在结构性问题?产生这种火灾结构性问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3)就具体的社会区域而言,这些社会因素是如何导致火灾危险性的?本文研究发现可归纳如下:(1)经济水平对火灾的影响表现出年代差异,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火灾危险性的严重化或改善化,而是由一个地区或城市内的人口、社会经济系统和社会区域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火灾样态的。(2)人口密度与火灾危险性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年代差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口密度与火灾发生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受伤率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但与死亡率关系不大。(3)上海火灾发生数变化呈现出城市内部区域性差异,由中心城区向市郊区域聚集,且聚集趋势不断加强。(4)上海火灾受灾人口的性别、年龄、户籍类型、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健康状况差异性显着。老年人口火灾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受伤率高于户籍人口,18岁以下年龄人口伤亡比例不高。(5)火灾危险性与社会区域环境高度相关,房屋质量、消防设施和力量分布、社会区域类型是火灾危险性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这些结论,建议未来对火灾的预防策略,不应只是针对灾害预测、控制和救援科技上,而应该对易受灾社会群体、受灾区域、社会关系等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

张景礴[5](2014)在《基于“目标系统”的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中小城市也像大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更新的过程,市民对公共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多,大量的公共空间更新项目随之而来,包括旧城区广场,街道,公园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更新改造。中小城市量大面广,它们在经济、社会、人口、资源、文化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已实施或者正在实施的公共空间更新项目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是理论、方法、案例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是个复杂的系统,其更新的目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领域,需要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分析。本研究以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借助现代管理科学中的“目标系统”方法论,结合系统的方法论和城市设计理论方法,构建了较为全面又具可操作性的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系统”体系,并对目标要素进行标准化研究,建立了从理论研究到分析方法构建,再到规划实证应用一整套应对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方法,弥补了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科学程序和相应规范的缺失,解决了规划主观性过强等问题,提高在不同主体参与的市场环境下,更新方案实施的可操作性。研究应用了创新性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对“目标系统”因子进行权值计算、分析和优选,在其中选取相对稳定的量化数据,解决了复杂系统主观判断不一致性带来的结论偏差,使最终的分析结论更具有客观性。最后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本研究进行了应用验证。全文共有七章。第一章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中西方公共空间及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研究重点及研究趋势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三章主要通过对三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以实例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现象、问题和现实目标,提出了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第四章归纳分析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构建了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系统”结构模型,并对目标因子进行标准化研究,建立一个统一的因子模式的平台。第五章详述了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技术路线及目标因子权值计算分析过程。第六章通过长兴县人民广场地块更新项目的实证研究,将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践应用。第七章为总结回顾本文的研究重点与创新点,并对下一阶段研究进行了展望。

胡承江[6](2015)在《基于动态数据分析的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京市永定河平原城市段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以流域为研究尺度,以所能获取最早有效遥感影像数据的时间——1979年为研究起始点,分析了白1979至2013共35年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情况。论文研究区域属于典型的北方城市河流流域,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受到城市发展等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矛盾突出,具有良好的区域代表性。区域具有较好的生态本底及文化底蕴,西部毗邻太行余脉,永定河川流而过且拥有“卢沟晓月”、“宛平夕照”等人文历史景观要素。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重新构建研究区域的“山”、“水”、“乡愁”共有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极具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的梳理,在其基础上提出基于“动态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结合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提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规划优化策略。首先,本文基于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分析1979、1987、2001、2010以及2013年共五个时间节点的确定,分别从时间、空间以及文化内涵方面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规律。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方面,研究区域范围内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而水域、城市林地、居民用地以及其它用地面积总体均有增加;并且区域内植被盖度情况呈反抛物线式发展,植被盖度质量自2001年以来逐渐好转。在空间方面,研究区域各类景观内部的斑块数量虽有所提升但其连通性方面却表现较差;不同景观类型之间均逐渐朝着均质性、聚集性、整合性发展。在文化内涵方面,通过对研究区域各个时期文化载体变化的分析,得出不同时期研究区域所拥有的农业、工业以及生态为主导地位的景观文化格局。为了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本文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对区域尺度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人为因素方面,耕地、城市林地、水域以及居民用地四类景观类型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有明显关系,但耕地景观与其呈负相关关系;林业虽然属于第一产业但城市林地景观却与第一产业产值呈负相关关系;在产业结构上,第一二产业对水域景观发展影响严重,表现为明显的制约性;此外,自然因素对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弱,仅城市林地和水域景观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城市园林建设项目作为行政政策的直接体现,通过对在2010年开始正式实施的“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项目以及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两个城市园林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园林规划建设项目对研究区域景观文化类型的丰富,景观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及综合功能品质的提升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在通过上述工作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分析研究之后,作者基于2013年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现状,通过IDRISI Andes17.0软件平台对2025年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形式进行模拟预测,并与2013年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13至2025年间,在各景观类型面积占比方面,研究区域以居民用地为主的景观类型占比出现较大程度降低,而水域面积增长明显:在空间结构方面,各景观类型内部破碎化程度较2013年有所好转且趋于稳定,但水域景观的割裂程度相对较强。各景观类型之间的破碎化程度有加深趋势且呈均质化发展。最后,在综合了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特点、城市园林事件对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2025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预测分析之后,本研究建议从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城市景观生态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完成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优化实施,从而实现创造和谐生态之城的梦想。

王毅[7](2010)在《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存在内在的空间秩序和特定的空间发展模式。城市的物质空间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规模在不断膨胀,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的展开,城市空间发生着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许多历史城市的个性正在丧失,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和意义深远。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是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方略,引导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南京是我国着名古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与古城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作为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同其它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给古城带来巨大的变化,使古城传统风貌受到影响,导致古城文化逐渐淡化和失落。本文以南京为例,从其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试图厘清其发展轨迹、空间特征、动力机制等。首先分阶段地对南京城市的空间演变进行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其次,对南京城的选址思想、营建模式和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分层次地剖析城市深层结构与物质形态的互动关系,探求其内在机制。然后,分单元地重点研究南京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模式和要素特征。最后,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对未来空间营造的思考和展望,剖析症结,提出对策,以期对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云平[8](2014)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年)》文中指出本文将论述1920—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区分中国汽车工业早期历史中形成的各种模式,探究该产业历史结构的转换以及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来说,汽车是一种舶来品,1920年代,中国开始尝试自造汽车。在1949年之前,尽管中国未能发展出具有真正制造能力的汽车工业,但已能通过进口部件组装汽车,并形成了相关的零件配制产业,为1949年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本土渐进演化模式”打下了基础。此外,民国时代中国工程界对自主汽车工业的构想,已经包含了向苏联学习的内容,这也为新中国建立后移植苏联技术的汽车工业建设模式打下了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汽车工业的创立就成为中央领导人十分重视的议题。起初,政府曾经制订过利用旧中国遗产发展汽车工业的计划,不久之后,随着苏联援华的展开,苏联对中国建设汽车工业的援助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技术上都较利用旧中国遗产为优,故旧方案被废止,代之以全面移植苏联体系的新方案,创立了一汽。一汽的建设可以被称为“苏式体系移植模式”。此后,在被封锁的特殊环境下,中国出于备战的目的创立了重庆重型汽车厂、二汽等企业。在二汽等企业的创办过程中,一汽起到了“包建”的作用,所以二汽的发展模式又可以称为“苏式体系本土化模式”。与“苏式体系移植模式”和“苏式体系本土化模式”不同,以上海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本土渐进演化模式”并非直接由苏联大规模转移现代技术而来,而是以民国时代汽车修配业的基础嫁接现代技术而成。所以,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说,该模式体现为渐进演化,而非整体转移。在1978年之前,上海汽车工业研制了三轮汽车、凤凰牌(上海牌)轿车、载重卡车等各种产品,最典型地展示了“土洋结合”技术发展模式的成功与失败。除了国家大规模投资建设一汽、二汽外,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地区都发展成为了汽车生产基地。尤其是大跃进和“三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曾经“遍地开花”,分布于大江南北,形成地理分布上的散布型格局。而这种“遍地开花”也直接造成此后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结构性弊病,负面影响至今犹在。但从另一方面说,尽管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汽车工业“遍地开花”,其发展模式却相对简单,绝大部分为本土渐进演化模式,一小部分为兼具本土渐进演化色彩的苏式体系本土化模式。本文表明,尽管国家对于汽车工业这一新兴产业采取了推动政策,但总体而言,中国汽车工业早期发展的各种模式恰恰与人口众多、购买力低下的国情相契合,故政策上以载重车和军车而非轿车为发展重点,是符合中国当时的资源比较优势的,并未出现日韩式赶超。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实际上的比较优势战略,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最重要的轿车制造业实质上缺乏政府的有力扶持,加之计划经济抑制了市场发育,作为个人消费品的轿车根本无发展空间,遂导致中国汽车工业错失了最佳发展时机。因此,1978年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发展模式虽广受诟病,但实际上反而体现了政府发展汽车工业的更强烈的意志,而合资发展模式对于技术引进的过度依赖,在此前的历史模式中已然存在。

李飒[9](2014)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研究》文中提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当代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给自身和全球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和灾难,导致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后的几十年乃至近百年中一直在奋力弥补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在新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表现就是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以此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完成现代工业化的伟大使命。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进入21世纪,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人类迈进绿色、智能、创新发展的新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背景,结合中国特色,做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决策。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当前的目标任务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幅提高信息化水平。报告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强调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我国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做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如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中后期,积极推进工业由大变强是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走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主线,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的发展道路。“两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征,也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经阶段。如何实现“两化”融合,怎样更好地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研究方向和重点,也是本文的立意根本。“两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第二章梳理和归纳了国外和国内的相关文献研究:国外研究从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信息化及其演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三个方面进行总结评述;国内研究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及其演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总结评述。在此基础上,论文第三章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为“两化”融合基本分析、三元经济模型和“两化”融合水平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基本分析包括“两化”基本关系,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还包括“两化”融合内涵分析,在充分把握“两化”融合本质、特征、必要性、发展模式、途径等内容的基础上,从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智慧企业、智慧城市六个角度对“两化”融合的内涵进行全面阐释。第二部分通过传统二元经济局限性和简单三元经济模型分析两个层面对“两化”融合的模型进行理论探讨,试图探寻“两化”融合的理论基础,构筑其理论体系。通过追本溯源两化融合被提出的由来和依据,是源于美国20世纪末新经济政策的全球扩散作用,于是从三元经济结构视角对“两化”融合的内涵和本质进行分析,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框架并进行假设证明。第三部分介绍了“两化”融合水平评价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在理论模型的支撑下,第四章对“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分析,涵盖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两化”融合的推进过程,分别经历了2002年—2007年的提出阶段、2008年—2011年的开展试点阶段和2012年以来的迅速发展阶段。第二部分就是实证分析,通过区域融合评价和产业融合评价,对“两化”融合发展攻坚期的全国31个地区和13个代表性产业进行实证评价,对于评价结果,分别从总体分析、水平分析和指标分析三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对中国省域和产业“两化”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分别从第四章划分的发展水平四个梯队和四个级别的层面具体对各个地区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对主要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做法的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中主要选取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型市场经济国家中主要选取老牌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和以计算机和软件业为特色的“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通过对这些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主要做法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两化”融合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三个层面的应用现状比较,得出对于我国发展“两化”融合做法的借鉴。在总结全文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第七章从智慧企业建设、区域融合推进、产业融合推进和政府优势发挥四个角度得出推进企业、区域、产业、全国“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首先,在对“两化”融合基本内涵的把握和诠释上,从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智慧企业和智慧城市六个方面进行具体涵义阐述,这六个方面涵盖了微观、中观和宏观意义上的“两化”融合内涵,涉及到企业研发、制造、管理、销售、服务所有环节的方方面面,而且具有递进特点,企业“两化”融合的实现是区域“两化”融合实现的基础,区域融合又造就了整个社会的“两化”融合实现,相辅相成、环环紧扣。而六方面中的最后两个方面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最高阶段和延伸。其次,论文在梳理归纳国内外关于工业化、信息化和“两化”关系、“两化”融合的文献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两化”融合模型的理论框架,可以说只是理论框架的探索,目前没有官方或较统一、主流的关于“两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和模型,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稍微填充这一领域,也期待后来的研究者们继续探索。再次,对具体区域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依据和有效抓手。论文对全国31个省域和13个代表性产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通过横纵向比较,总体、梯队和指标多维分析,摸清各省域“两化”融合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对于下一步指导“两化”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贾玉梅[10](2014)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三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上取得显着成就。在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人口管理从数量控制转向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有关人口安全的理论命题应运而生。本文借鉴学者已有的人口安全研究成果,期望从新的视角,重点选择带有区域性特点的黑龙江省边境地区进行人口安全专题研究,以期建立评价体系,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并对边境地区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安全相关理论研究做出贡献,这也是本研究的独到构思。本文对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安全的历史和现状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搜集,结合有关理论,采用多种方法,从多个维度,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边境地区自然本底状况、物质积累基础、人文发展水平的调查与评价,研究人口安全的外生基础变量;通过对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发展状况的调查与评价,研究人口安全的内生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居环境适宜性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分析其对人口安全的自然影响;从物质积累水平、人文发展水平包括基础建设水平、交通通达程度、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物质创造能力、人口受教育水平、人口负担状况、人口生活质量等因素,分析其对人口安全的社会影响。并分析人口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探讨边境地区不同生育政策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预测边境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针对该地区潜在的人口安全问题,结合边境地区人口发展变化规律状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自然禀赋状况等选取相应的指标,对边境地区的人口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指出存在的安全问题、危险因素、发展机遇,提出促进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安全的相应对策建议和评价体系。本文综合运用人口经济学、社会统计学、资源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研究,以区位理论、二元经济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协调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安全发展理论、主体功能区理论、人口发展功能区理论等为指导,对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的人口安全进行质性描述;同时利用“五普”、“六普”以及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定量分析和趋势预测。在此基础上,将相关理论与边境地区的人口安全特点结合起来,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国际、国内和黑龙江省三个不同层面对边境地区的人口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来探讨边境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面临的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大系统中去剖析多因素微观变动对人口安全的影响。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界定了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的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系统地分析了黑龙江省两种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效应,为本文的理论建树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拥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国家促进发展的政策体系支持、结构优化的人口条件,使得适逢历史最佳机遇期。但同时人口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人口总量小,且增长缓慢,呈波动性变化,人口安全缺乏数量和质量保障;历史欠账多,原始资本积累不足,经济发展滞后,人口安全缺乏经济支撑;国家投入支持不足,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受限,人口安全缺乏政策保障;地处边远高寒,发展成本高,人口安全缺乏生活幸福保障等。

二、新疆局绘制物流三年发展蓝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局绘制物流三年发展蓝图(论文提纲范文)

(1)物流集群演化进程中多主体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创新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区位理论
        2.1.2 博弈论
    2.2 区域物流文献综述
        2.2.1 区域物流的内涵
        2.2.2 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2.2.3 区域物流中政府的角色研究
    2.3 物流集群的研究状况与最新进展
        2.3.1 产业集群与物流集群
        2.3.2 基于时间维度国内物流集群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3.3 物流集群研究的核心主题
    2.4 多学科交叉的合作理论的研究回顾
        2.4.1 “合作”是个“大问题”
        2.4.2 合作的影响因素
        2.4.3 合作的动力与机制研究
        2.4.4 物流领域合作问题的研究
    2.5 研究评述
        2.5.1 物流集群的概念是模糊的
        2.5.2 物流集群研究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研究领域
        2.5.3 我国物流集群研究发展潜力巨大
        2.5.4 物流集群多主体合作演化研究亟待突破
3 物流集群的内涵、特征、形态及价值
    3.1 物流集群的定义与内涵
        3.1.1 对国内代表性的物流集群定义的梳理
        3.1.2 国外代表性的物流集群定义
        3.1.3 物流集群概念辨析
        3.1.4 物流集群的内涵
    3.2 基于产业属性的物流集群特征分析
        3.2.1 物流产业的属性
        3.2.2 物流集群的特征
    3.3 物流集群的形态
        3.3.1 国际物流集群的一般形态
        3.3.2 国内物流集群的一般形态
    3.4 物流集群的价值
        3.4.1 发挥运作优势,提升资源效率
        3.4.2 支撑产业发展
        3.4.3 创造社会价值
    3.5 物联网环境下物流集群的发展趋势
        3.5.1 高效率集成化的跨企业运作成为主流
        3.5.2 依托枢纽城市的多园区物流集群大量涌现
        3.5.3 跨区域的网络化物流集群模式将成为现实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物流集群演化进程的多层次考察
    4.1 我国物流业增加值的纵向演变
        4.1.1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4.1.2 实证分析
        4.1.3 结论
    4.2 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4.2.1 物流业空间集聚度的测算与分析
        4.2.2 河南省物流业集聚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4.2.3 结论
    4.3 河南省物流企业网点空间分布与集聚区识别
        4.3.1 物流企业网点的城市分布状况
        4.3.2 主城区物流企业网点小尺度空间集聚状况分析
        4.3.3 河南省物流企业网点空间集聚的成因分析
    4.4 我国物流园区数量、空间分布及企业入驻情况的调查
        4.4.1 我国物流园区的数量及空间分布
        4.4.2 我国物流园区企业入驻情况的调查
    4.5 本章小结
5 物流集群演化进程中多主体合作的动力与类型
    5.1 博弈论视角下的合作
        5.1.1 合作行为的广泛性
        5.1.2 关于合作困境的界定
        5.1.3 合作演化的五种机制
    5.2 物流集群演化进程中多主体合作的动力
        5.2.1 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组织收益
        5.2.2 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5.2.3 提升创新能力
        5.2.4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使用成本
        5.2.5 缓和竞争
    5.3 同类主体间的合作
        5.3.1 同级政府间的合作
        5.3.2 物流园区(集群)间的合作
        5.3.3 物流企业间的合作
        5.3.4 其他同类主体间的合作
    5.4 不同类主体间的合作
        5.4.1 不同类主体间合作的多样性
        5.4.2 限定型合作
        5.4.3 开放型合作
    5.5 本章小结
6 物流集群演化进程中多主体合作的障碍及促进对策
    6.1 关于物流企业合作情况的调查
        6.1.1 物流企业合作意愿与合作行为
        6.1.2 物流企业不合作的主要原因
    6.2 合作的障碍
        6.2.1 文化价值观的阻碍
        6.2.2 管理体制的制约
        6.2.3 管理能力的局限
        6.2.4 对潜在风险的顾虑
        6.2.5 个体理性与合作困境
    6.3 基于支付矩阵的合作障碍的解释
        6.3.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6.3.2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6.4 促进多主体合作的对策体系
        6.4.1 尊重发展规律
        6.4.2 明确核心任务
        6.4.3 完善主体角色
        6.4.4 细化管理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物流集群多主体合作演化的控制设计——以车货匹配双边平台为例
    7.1 背景
        7.1.1 问题的提出
        7.1.2 文献回顾
        7.1.3 研究的意义与思路
    7.2 车货匹配平台双边用户博弈模型
        7.2.1 基于用户质量的博弈模型
        7.2.2 博弈模型中的基本假设
    7.3 车货匹配平台中用户行为单归属演化的控制效果与控制设计
        7.3.1 控制作用下车货双边用户的演化稳定策略
        7.3.2 车货双边用户的单归属比率期望与平台控制量设计
    7.4 平台用户单归属比率提升的最优控制设计
        7.4.1 最优控制模型
        7.4.2 最优控制求解
        7.4.3 仿真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西安市纺织城城市化发展研究(1953-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纺织城概况与建设准备
    第一节 纺织城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特征
        三、河流
    第二节 纺织城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一、纺织城历史沿革
        二、民国时期纺织城行政区划
        三、建国后纺织城行政区划
    第三节 西安市纺织城建设前期准备
        一、1950-1952年西安市都市计划
        二、1953-1972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三、西安市纺织城建设选址
第二章 西安市纺织城兴起(1953-1966)
    第一节 纺织城工业发展
        一、西北国营第三棉纺织厂
        二、西北国营第四棉纺织厂
        三、西北国营第五棉纺织厂
        四、西北国营第六棉纺织厂
        五、西北国营第一印染厂
        六、纺织城建设相关工业
    第二节 纺织城商业、金融业起步
        一、商业
        二、金融业
    第三节 纺织城交通事业开端
        一、道路
        二、铁路
        三、公交
        四、其他运输
    第四节 纺织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教育
        二、医疗卫生
        三、文化生活
第三章 西安市纺织城曲折发展(1966-1995)
    第一节 纺织城工业发展
        一、国营纺织企业发展状况
        二、集体纺织企业
        三、重工业企业大量出现
    第二节 纺织城商业、金融业的发展
        一、商业
        二、金融业
    第三节 纺织城交通事业的缓慢发展
        一、道路
        二、公交
    第四节 纺织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教育
        二、医疗卫生
        三、纺织城公园
第四章 西安市纺织城衰落与再生(1995-2010)
    第一节 纺织城的衰落
        一、工厂破产
        二、城市建设滞后
    第二节 纺织城再生
        一、纺织城改造必要性
        二、纺织城综合改造
    第三节 旧纺织城发展经验对新纺织城改造借鉴
        一、旧纺织城发展经验
        二、新纺织城改造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替代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业模式研究现状
        1.2.2 草地农业功能与草原退化治理研究现状
        1.2.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现状
        1.2.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持续农业与循环农业
        2.1.2 生态农业与草地农业
        2.1.3 新疆草地农业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2.1.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能值分析理论
        2.2.5 干旱区草原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与草地农业的作用分析
    3.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环境与经济状况分析
        3.1.1 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3.1.2 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2 当前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当前新疆农牧业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分析
        3.2.2 绿洲农业结构单一,能耗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3.2.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草场超载、退化严重
        3.2.4 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3.3 发展草地农业对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3.3.1 引草入田、草田轮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
        3.3.2 建设人工草地,改良治理草场,支撑发展
        3.3.3 农牧结合,有机循环,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模式构建
    4.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1.1 遵循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发挥综合效益
        4.1.2 因地制宜,科技驱动,以效益与市场为导向
        4.1.3 科学引导,加强服务,扶持农户发展草地农业
    4.2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差异选择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4.2.1 新疆不同地区生态、地理区位差异显着
        4.2.2 新疆不同地区经济、农牧业发展差异显着
        4.2.3 基于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4.3 构建以草田轮作与中低产田种草养殖的种植业生态模式
        4.3.1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提出
        4.3.2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3.3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4 构建以林果草畜共育和有机循环的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
        4.4.1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提出
        4.4.2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4.3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5 构建以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和飞播补种结合的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
        4.5.1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提出
        4.5.2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5.3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6 构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
        4.6.1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提出
        4.6.2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6.3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5.1 绿洲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5.1.1 流域概况及绿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5.1.2 流域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5.1.3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投入比较分析
        5.1.4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5.1.5 基于能值理论的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1.6 农户对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5.1.7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5.2 畜牧业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尼勒克县为例
        5.2.1 尼勒克县概况及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5.2.3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投入比较
        5.2.4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5.2.5 基于能值理论的尼勒克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2.6 牧户对草地农业模式的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5.2.7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实践及模式借鉴
    6.1 美、荷、日、法等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1 美国、荷兰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2 日本、法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3 上述国家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成效及趋势
    6.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的发展演变及模式启示
        6.2.1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6.2.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6.2.3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模式的成效分析
    6.3 我国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1 甘肃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2 广东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3 四川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4 兵团草地农业发展的尝试与目标效果
    6.4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模式借鉴
        6.4.1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模式总结
        6.4.2 发达国家草地农业发展经验及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6.4.3 相关经验及模式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
    7.1 政府扶持农业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依据
        7.1.1 主要理论依据与相关政策依据
        7.1.2 WTO框架下对农业扶持的相关规定
        7.1.3 支持与保护新疆农业的现实必然性
    7.2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扶持体系构建
        7.2.1 政府扶持目标与扶持策略选择
        7.2.2 加大生态补偿与重点扶持力度
        7.2.3 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构建
    7.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技术支撑
        7.3.1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7.3.2 草田轮作与田间管理技术
        7.3.3 林草间作与管理技术
        7.3.4 牧区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7.3.5 饲草料收储加工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8.2.2 加快技术研发推广,支撑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8.2.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组织化水平
        8.2.4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化水平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4)人类生态学视野下城市火灾危险性的社会因素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城市火灾
        二、火灾危险性
        三、人类生态学
        四、社会区域分析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和解释视角
    第一节 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
    第二节 城市灾害的社会学研究
        一、早期社会学的城市灾害研究
        二、人类生态学的城市灾害研究
        三、新城市社会学的城市灾害研究
    第三节 国外关于火灾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火灾危险性与社会区域环境
        二、火灾危险性与人口特征
    第四节 国内关于火灾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国内火灾研究的概况
        二、国内火灾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五节 人类生态学:城市火灾危险性解释视角
第三章 火灾危险性的年代变化
    第一节 上海社会经济变动趋势及相关社会经济要素概况
        一、上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
        二、上海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状况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海火灾危险性及年代比较
        一、火灾危险性年代变化趋势
        二、经济水平、教育状况与火灾危险性的关系
    第三节 人口变化与火灾危险性
        一、人口密度与火灾危险性年代变化趋势
        二、人口结构与火灾危险性年代变化趋势
    第四节 火灾危险性区域差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灾危险性的结构性特征
    第一节 火灾基本特征
        一、火灾类型
        二、火灾起火原因
        三、火灾发生的时序变化
        四、发生火灾的社会经济系统
        五、火灾发生的区域环境特点
    第二节 伤亡火灾的人口特征
        一、性别与伤亡火灾
        二、年龄与伤亡火灾
        三、户籍类型与伤亡火灾
        四、受教育程度与伤亡火灾
        五、职业状况与伤亡火灾
        六、健康状况与火灾伤亡
    第三节 伤亡火灾的场所特征
        一、伤亡直接原因分析
        二、伤亡火灾起火原因分析
        三、受灾人口死亡时间分析
        四、伤亡起火场所分析
        五、伤亡火灾发生时间段分析
    第四节 火灾区域特征
        一、区县火灾空间分析概述
        二、区县火灾变化区域特征分析
        三、火灾指标及社会因素区域分布
        四、各区县火灾指标与社会因素空间集中趋势
    第五节 火灾成因的相关分析
        一、火灾和社会经济指标
        二、各类型火灾与社会因素的相关分析
        三、死亡火灾与社会因素的相关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灾危险性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火灾危险性的社会区域特征
        一、人口特征
        二、社会区域环境特征
    第二节 火灾危险性的社会区域案例分析
        一、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场所
        二、老旧居民场所
        三、私营企业场所
        四、大跨度厂房、仓库
    第三节 火灾的社会治理策略
        一、公共政策制定
        二、居住环境改造
        三、人性化社会区域营造
        四、部门之间合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三节 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国家和上海市颁布的有关消防的法律政策文件
    附录二 我国历次火灾统计标准
    附录三 剔除价格变动后火灾及社会经济指标主要分析数据
    附录四 上海市火灾受灾人口情况统计表(2005_2011年)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基于“目标系统”的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中小城市的飞速发展
        1.1.2.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迫切需求
        1.1.3. 大规模的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建设,问题显现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促进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需要
        1.2.2. 保障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规划与实施需要
        1.2.3. 适应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
        1.3.1. 中小城市
        1.3.2. 公共空间
        1.3.3. 城市更新
        1.3.4. “目标系统”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及综合分析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数理统计法
        1.4.4. 实践参与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3. 研究框架
2 中西方公共空间及城市更新发展历程与理论回溯
    2.1. 公共空间发展历程回溯
        2.1.1. 西方公共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2.1.1.1. 以围合型形态为表征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2.1.1.2. 以构成型形态为表征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
        2.1.1.3. 以功能型形态为表征的近现代时期
        2.1.1.4. 以生态型形态为表征的现代时期
        2.1.2. 中国公共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2.1.2.1. 墙围合限定下的封建时期
        2.1.2.2. 西方城市形态渗透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
        2.1.2.3. 人治化影响下的计划经济时期
        2.1.2.4.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
        2.1.2.5. 精致多元的公共空间发展新阶段
        2.1.3. 公共空间发展历程的启示
    2.2. 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回溯
        2.2.1. 西方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2.2.1.1. 基于形体规划和功能主义思想的重建性开发更新阶段
        2.2.1.2. 基于经济利益主导思想的城市中心土地的强化利用与城市的衰败阶段
        2.2.1.3. 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渐进式整治性开发阶段
        2.2.1.4.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多目标和谐更新阶段
        2.2.2. 中国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2.2.2.1. 小规模改造方式下的城市更新起步期
        2.2.2.2. 拆一建多模式下的城市更新发展期
        2.2.2.3. 多元化特征引领下的城市更新突进期
        2.2.2.4. 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城市更新和谐期
        2.2.3. 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的启示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重点与研究趋势
        2.3.1 国外公共空间理论研究概述
        2.3.2 我国公共空间理论研究重点
        2.3.3 国外城市更新理论概述
        2.3.4 我国城市更新理论概述
        2.3.5 国内外公共空间及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对论文研究的启示
3 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发展问题与思考
    3.1. 研究区域
        3.1.1 浙江城市概况
        3.1.2 城市发展优势
        3.1.3 城市空间形态
        3.1.4 城市宏观经济背景
    3.2. 浙江三个城市的公共空间调查
        3.2.1 长兴县
        3.2.1.1. 背景因素
        3.2.1.2. 城市发展
        3.2.1.3. 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现状及问题
        3.2.2 富阳市
        3.2.2.1. 背景因素
        3.2.2.2. 城市发展
        3.2.2.3. 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现状及问题
        3.2.3 临海市
        3.2.3.1. 背景因素
        3.2.3.2. 城市发展
        3.2.3.3. 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现状及问题
    3.3.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现象分析
        3.3.1 公共空间更新的影响因素
        3.3.2 公共空间更新现象的思考
    3.4.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问题剖析
        3.4.1 快速化的更新——功能结构失衡
        3.4.2 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品质不佳
        3.4.3 生活方式变化——公共活动匮乏
        3.4.4 城市扩张发展——城市特色消失
        3.4.5 非盈利性空间——经济价值弱化
    3.5.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现实目标
        3.5.1 完善空间功能结构
        3.5.2 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3.5.3 满足公共交往需求
        3.5.4 发扬城市文化特色
        3.5.5 挖掘空间经济价值
    3.6. 问题思考与研究思路的提出
4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理论基础及“目标系统”构建
    4.1. 原理依据
        4.1.1. 系统方法论
        4.1.2. “目标系统”方法论
        4.1.3. 城市设计方法论
        4.1.4. 利用“目标系统”解决公共空间更新的必要性
        4.1.5.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的思考
    4.2. 研究对象——中小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4.2.1. 公共空间系统的结构类型
        4.2.1.1. 公共空间系统的结构层级
        4.2.1.2. 宏观层面的公共空间系统
        4.2.1.3. 中观层面的公共空间系统
        4.2.1.4. 微观层面的公共空间系统
        4.2.2. 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要素构成
        4.2.2.1. 物质空间要素
        4.2.2.2. 非物质空间要素
        4.2.3. 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类型
        4.2.3.1. 城市广场
        4.2.3.2. 城市街道
        4.2.3.3. 城市公园
        4.2.3.4. 滨水空间
        4.2.4. 公共空间“目标系统”的复杂性
    4.3. 方法过程——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构建
        4.3.1. 设定“目标系统”的分析方法
        4.3.2. “目标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4.3.3. “目标系统”制定原则
        4.3.4. “目标系统”框架确定途径
        4.3.4.1 、“目标系统”相关主体的确定
        4.3.4.2 、“目标系统”的结构层次
        4.3.4.3 、“目标系统”框架确定过程
        4.3.5. 本课题建立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的特点
    4.4. 指标建构——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因子
        4.4.1. B1:规划控制目标
        4.4.1.1. C1:区位条件
        4.4.1.2. C2:用地指标
        4.4.1.3. C3:配套设施
        4.4.1.4. C4:空间组织
        4.4.2. B2:环境景观目标
        4.4.2.1. C5环境质量
        4.4.2.2. C6绿化景观
        4.4.2.3. C7地域环境
        4.4.2.4. C8环境保护
        4.4.3. B3:社会活动目标
        4.4.3.1. C9:安全性
        4.4.3.2. C10:舒适性
        4.4.3.3. C11:公共性
        4.4.4. B4:文化内涵目标
        4.4.4.1. C12文化价值
        4.4.4.2. C13文化吸引力
        4.4.5. B5:经济效益目标
        4.4.5.1. C14建设开发
        4.4.5.2. C15土地效益
5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及模型计算过程研究
    5.1.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数理基础
        5.1.1. “目标系统”因子量化数理方法
        5.1.1.1. 权重及其在“目标系统”中的应用
        5.1.1.2. 权重计算方法
        5.1.2. “目标系统”因子量化软件基础
    5.2.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技术路线
        5.2.1. “目标系统”因子数据采集阶段
        5.2.2. “目标系统”因子权值计算阶段
        5.2.3. “目标系统”因子权值计算结果优选阶段
        5.2.4.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实施阶段
    5.3. “目标系统”因子数据采集及权重计算方法研究
        5.3.1. 数据的采集
        5.3.1.1. 数据采集基础——层次分析法
        5.3.1.2. 数据采集过程——“专家评价系统”的应用
        5.3.2. 基于群组决策的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
        5.3.2.1. 针对判断矩阵的几何平均法AHP法的权重确定
        5.3.2.2. 加权几何平均综合判断矩阵AHP法的权重确定
        5.3.2.3. Monte Carlo-AHP法的权重确定
        5.3.2.4. 几何平均Monte Carlo-AHP法的权重确定
        5.3.3. 基于概率分布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
        5.3.3.1. 三角模糊数简介
        5.3.3.2. Fuzzy-AHP法的权重确定
        5.3.3.3. PF-AHP法的权重确定
        5.3.4. 模型程序的运算流程
    5.4. “目标系统”因子权重及重要性排序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层次分析法(AHP)的权重确定及指标重要性排序的实验结果
        5.4.2. 几何平均综合判断矩阵法(GMJ)的实验结果
        5.4.3. 加权几何平均综合判断矩阵(WGMJ)的实验结果
        5.4.4. Monte Carlo-AHP法(MCAHP)的实验结果
        5.4.5. 几何平均Monte Carlo-AHP法(GMCAHP)的实验结果
        5.4.6. Fuzzy-AHP法的实验结果
        5.4.7. PF-AHP法的实验结果
    5.5. “目标系统”的因子重要性排序结果比较及优选
        5.5.1. 因子重要性排序实验结果比较
        5.5.2. 对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因子的权重及重要性排序实验结果的分析
        5.5.3. 对公共空间更新“目标系统”因子的权重及重要性排序实际意义的分析
    5.6.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实施
        5.6.1. “目标系统”因子评估值计算基础
        5.6.1.1. SD语义差别法
        5.6.1.2. 针对公共空间更新案例设置评分等级
        5.6.2. “目标系统”因子评估值计算方法
        5.6.2.1 专家评分汇总
        5.6.2.2 因子评估值计算
        5.6.3.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实施过程
6. 规划实证研究
    6.1. 案例选取缘由
    6.2. 总体背景
        6.2.1. 项目背景
        6.2.2. 项目概况及更新前基地现状解读
    6.3. 公共空间更新实施阶段分析过程与结果
        6.3.1. 针对现状评分拟定项目的更新重点
        6.3.1.1. 基于“目标系统”的现状评估值
        6.3.1.2. 结果分析
        6.3.1.3. 根据评估值拟定项目设计要求
        6.3.2. 三个规划方案的比较
        6.3.3. 规划方案优化确定
    6.4. 基于“目标系统”数理模型对建成结果进行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权重值实验结果汇总
附录2:MATLAB程序核心代码
作者简介

(6)基于动态数据分析的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1.2.2. 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
        1.2.3. 大数据下的风景园林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1.4.1.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1.4.2. 研究的相关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1.5.1. 文献的检索与统计
        1.5.2.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1.5.3.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5.4.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5.5. 河流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6.1. 研究的目标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的区域范围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质地貌
        2.2.3. 气象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2.6. 植被条件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行政区划与人口
        2.3.2. 经济概况
    2.4. 永定河的历史变迁
        2.4.1. 河流水系历史变迁概述
        2.4.2. 流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
        2.4.3. 流域历史上的工矿建设
    2.5. 研究区域相关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2.5.1. 相关数据的获取
        2.5.2. Landsat卫星数据预处理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分析
    3.1.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
        3.1.1. 研究区域NDVI指数演变趋势
        3.1.2. 研究区域径流量变化趋势
    3.2. 本研究时间节点的确定
    3.3.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动态演变分析
        3.3.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情况动态演变分析
        3.3.2. 研究区域植被盖度动态演变分析
    3.4.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3.4.1. 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概述
        3.4.2. 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指标的选择
        3.4.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3.5.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文化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3.5.1.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文化格局的研究对象
        3.5.2. 城市景观文化格局演变的趋势
        3.5.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文化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驱动机制分析
    4.1. 驱动力分析方法
        4.1.1. 分析原理
        4.1.2. 相关指标计算
    4.2.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4.2.1. 驱动因子的选取原则
        4.2.2. 驱动因子的分类
        4.2.3. 研究区域驱动因子数据的来源
        4.2.4.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
        4.2.5.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评价
    4.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驱动力分析
        4.3.1. 耕地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3.2. 城市林地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3.3. 水域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3.4. 居民用地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项目对研究区域的影响
    5.1.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是特殊的驱动因素
        5.1.1. 针对性强、效率性高
        5.1.2. 社会性广、影响力大
    5.2. 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
        5.2.1. 项目概况
        5.2.2. 项目建设所面临的难点
        5.2.3. 项目规划设计策略
        5.2.4. 主要设计节点
    5.3.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
        5.3.1. 项目概况
        5.3.2. 规划结构布局
        5.3.3. 重点区域规划设计
    5.4.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项目对研究区域的影响
        5.4.1. 丰富研究区域的景观文化类型
        5.4.2. 优化研究区域的景观空间结构
        5.4.3. 提升研究区域的综合功能品质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预测
    6.1. CA-Markov模型概述
        6.1.1. Markov模型
        6.1.2. CA模拟模型
        6.1.3. CA-Markov模型
    6.2. CA-Markov模型的构建
        6.2.1. 定义元胞及相关概念
        6.2.2. 定义邻域
        6.2.3. 制定转换规则
        6.2.4. 设定预测时间
    6.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类型转移矩阵
    6.4.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预测的精度评价
    6.5. 研究区域2025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模拟结果分析
        6.5.1. 面积占比方面分析
        6.5.2. 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建议
    7.1.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7.1.1. 区域生态资源浪费严重
        7.1.2. 绿色网络格局有待加强
        7.1.3. 居民用地扩张呈无序化
        7.1.4. 水域功能发展瓶颈明显
    7.2.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优化目的
        7.2.1. 研究区域的生态平衡
        7.2.2.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健康
        7.2.3.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7.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原则
        7.3.1. 多样性原则
        7.3.2. 地域性原则
        7.3.3. 可持续性原则
    7.4.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优化策略
        7.4.1. 在政策上加快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
        7.4.2. 在经济上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7.4.3. 在本质上增强城市地域文化内涵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展望
        8.3.1.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8.3.2.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7)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区范围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南京概况
        1.5.1 自然环境
        1.5.2 建置沿革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城市
        2.1.2 空间营造
        2.1.3 城市形态
        2.1.4 城市空间结构
        2.1.5 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2.1.6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复合涵义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进展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理论的进展
    2.3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深层结构
        2.3.1 政治政策结构
        2.3.2 经济技术结构
        2.3.3 社会文化结构
        2.3.4 建设环境结构
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3.1 古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3.1.1 先秦勾吴
        3.1.2 六朝时期
        3.1.3 南唐时期
        3.1.4 明清时期
    3.2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3.2.1 先秦原始聚落
        3.2.2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3.2.3 六朝时期
        3.2.4 南唐时期
        3.2.5 明清时期
    3.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3.3.1 选址思想
        3.3.2 规划模式
        3.3.3 演化轨迹
        3.3.4 动力机制
    3.4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3.4.1 架
        3.4.2 核
        3.4.3 轴
        3.4.4 群
        3.4.5 界面
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4.1 近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4.1.1 晚清时期
        4.1.2 民国时期
    4.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4.2.1 晚清时期
        4.2.2 民国时期
    4.3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4.3.1 规划模式
        4.3.2 演化轨迹
        4.3.3 动力机制
    4.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4.4.1 架
        4.4.2 核
        4.4.3 轴
        4.4.4 群
        4.4.5 界面
5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5.1 现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5.1.1 政治概述
        5.1.2 经济概述
        5.1.3 社会概述
    5.2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5.2.1 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
        5.2.2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5.2.3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5.2.4 "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6年)
    5.3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5.3.1 规划模式
        5.3.2 演化轨迹
        5.3.3 动力机制
    5.4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5.4.1 架
        5.4.2 核
        5.4.3 轴
        5.4.4 群
        5.4.5 界面
6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6.1 当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6.1.1 政治概述
        6.1.2 经济概述
        6.1.3 社会概述
    6.2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6.2.1 调整阶段(1979~1985年)
        6.2.2 探索阶段(1986~1991年)
        6.2.3 更新阶段(1992~2000年)
        6.2.4 突破阶段(2001年至今)
    6.3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6.3.1 规划模式
        6.3.2 演化轨迹
        6.3.3 动力机制
    6.4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6.4.1 架
        6.4.2 核
        6.4.3 轴
        6.4.4 群
        6.4.5 界面
7 结论与展望
    7.1 回顾
    7.2 展望
        7.2.1 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7.2.2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7.2.3 发展设想
        7.2.4 城市风貌保护
        7.2.5 城市空间特色塑造
        7.2.6 环境整治
        7.2.7 综合防灾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前史
    二、理论平议
    三、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构想与现实的落差:中国汽车工业的萌芽
    第一节 近代中国创立汽车工业的构想
        一、创立汽车工业构想的历史脉络
        二、民国工程界鼓吹创立汽车工业的动因
        三、各种构想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汽车工业的萌芽
        一、近代中国创办汽车工业的计划与实践
        二、近代中国汽车修理业与配件制造业的兴起
    小结
第二章 苏式体系移植模式:一汽的创建与成长
    第一节 自主创建汽车工业的方案
        一、重工业部汽车筹备组的成立
        二、《汽车工业建设计划草案》述论
    第二节 苏联对华援助与一汽的创立
        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创立
        二、一汽对苏联技术体系的移植
        三、一汽建成初期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一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运营
        一、外部因素对一汽早期发展的影响
        二、计划经济时代一汽的发展绩效
        三、计划经济时代一汽的产品研发
    小结
第三章 苏式体系本土化模式:二汽的创建
    第一节 自行设计汽车厂的最初尝试
        一、援建古巴汽车配件厂的流产
        二、自主建设重庆重型汽车厂
    第二节 苏式体系本土化与二汽的创建
        一、二汽的早期创建计划及其夭折
        二、二汽的正式上马及其选址问题
        三、二汽建设与苏式体系的本土化
    第三节 二汽的建成投产与早期发展
        一、二汽的建成投产与早期生产状况
        二、文化大革命对二汽的冲击
    小结
第四章 渐进演化模式:上海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
    第一节 上海汽车工业的渐进演化
        一、建国初期上海汽车修配业的改造
        二、计划经济时代上海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上海汽车工业的“土洋结合”
        一、中国汽车工业“土洋结合”运动的兴起
        二、上海汽车工业“土洋结合”技术模式概观
    第三节 上海汽车工业的早期产品研发
        一、三轮汽车研发:“土洋结合”的典范
        二、轿车研发:“土洋结合”的不完全成功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汽车工业散布型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中国汽车工业早期的“遍地开花”
        一、大跃进时期的“遍地开花”
        二、“三五”期间的“遍地开花”
    第二节 几处略具规模的汽车生产基地
        一、起步较早的南京汽车工业
        二、北京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
        三、重型汽车生产基地的分散发展
    小结
结论 中国汽车工业早期发展的启示
    一、国家嵌入产业的演化路径
    二、以技术引进为主导的发展
    三、比较优势战略而非赶超道路
    四、以史为鉴
参考文献

(9)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
        2.1.2 信息化及其演进
        2.1.3 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新型工业化理论
        2.2.2 信息化及其演进
        2.2.3 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
第3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相关理论
    3.1 “两化”融合的基本分析
        3.1.1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关系
        3.1.2 “两化”融合基本内涵
    3.2 三元经济模型框架
        3.2.1 传统二元经济模型的局限性
        3.2.2 简单三元经济模型框架分析
    3.3 “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3.3.1 “两化”融合水平评价的基本原则
        3.3.2 “两化”融合水平评价的基本框架
        3.3.3 “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价方法
        3.3.4 “两化”融合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4章 中国“两化”融合水平的实证分析
    4.1 中国“两化”融合的推进过程
    4.2 “两化”融合水平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融合视角
        4.2.1 区域融合水平的评价结果
        4.2.2 区域融合水平的总体分析
        4.2.3 区域融合水平的梯队分析
        4.2.4 区域融合水平的指标分析
    4.3 “两化”融合水平的实证分析——基于产业融合视角
        4.3.1 产业融合水平的评价结果
        4.3.2 产业融合水平的总体分析
        4.3.3 产业融合水平的级别分析
        4.3.4 产业融合水平的指标分析
第5章 中国“两化”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5.1 主要问题及成因——基于区域融合视角
        5.1.1 分类分析
        5.1.2 总体分析
    5.2 主要问题及成因——基于产业融合视角
        5.2.1 分类分析
        5.2.2 总体分析
第6章 国外主要国家“两化”融合的比较与借鉴
    6.1 城市融合平台
        6.1.1 “两化”融合环境建设
        6.1.2 信息技术促进节能降耗
    6.2 智慧企业
        6.2.1 研发设计信息化
        6.2.2 生产过程信息化
        6.2.3 经营管理信息化
        6.2.4 企业级信息技术综合集成
    6.3 产业融合平台
        6.3.1 产业链级信息技术综合集成
        6.3.2 产业生产模式信息化
    6.4 比较与借鉴
第7章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7.1 以智慧企业建设为核心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7.2 以城市融合平台为保障促进区域融合
    7.3 以产业融合平台为依托推进产业融合
    7.4 发挥政府优势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步伐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关系到国家政策制度安排。
        1.2.2 有助于编制区域发展规划。
        1.2.3 有助于科学评价区域发展程度。
    1.3 研究综述
        1.3.1 人口安全内涵
        1.3.2 人口安全问题
        1.3.3 人口安全指标体系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基本框架
第2章 人口安全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人口发展与人口安全
        2.1.1 人口规模与人口安全
        2.1.2 人口素质与人口安全
        2.1.3 人口结构与人口安全
        2.1.4 人口分布与人口安全
    2.2 边境地区人口安全
        2.2.1 边境地区人口发展的特点
        2.2.2 边境地区人口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区位理论
        2.3.2 二元经济理论
        2.3.3 非均衡增长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5 安全发展理论
        2.3.6 主体功能区理论
        2.3.7 人口发展功能区理论
第3章 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分析
    3.1 边境地区人居环境适宜性
        3.1.1 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
        3.1.2 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
        3.1.3 人居环境一般适宜地区
        3.1.4 人居环境比较适宜地区
    3.2 自然环境差异性
        3.2.1 黑龙江中上游边境地区
        3.2.2 黑龙江中下游边境地区
        3.2.3 乌苏里江流域
        3.2.4 穆棱河、绥芬河流域
    3.3 资源承载力评价
        3.3.1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3.3.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第4章 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发展及特点
    4.1 黑龙江省人口发展历史回顾
        4.1.1 人口快速增长期
        4.1.2 人口波动起伏期
        4.1.3 人口缓慢回落期
        4.1.4 人口相对稳定期
        4.1.5 人口超低水平寸期
    4.2 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分布
        4.2.1 边境地医人口按四类功能区划分
        4.2.2 边境县及人口分布
    4.3 边境地区人口经济特点
        4.3.1 地广人稀,人口增加缓慢
        4.3.2 人均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
        4.3.3 物质积累程度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4.3.4 城镇规模小,聚集效益差
        4.3.5 对俄贸易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具有后发优势
    4.4 黑龙江省内地与边境地区生育政策差异
        4.4.1 生育政策差异对人口总量变化的影响
        4.4.2 生育政策差异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4.4.3 生育政策差异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4.4.4 生育政策差异的比较分析及建议
第5章 黑龙江畨边境地区人口发展趋势及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5.1 人口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5.1.1 人口预测基本方法
        5.1.2 人口预测数据和参数
        5.1.3 人口预测计算方法
    5.2 人口发展趋势预测结果及分析
        5.2.1 人口数量继续缓慢增长,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
        5.2.2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并进入负增长阶段
        5.2.3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5.2.4 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开始逐年下降
        5.2.5 人口呈现净流出和净迁出状态
    5.3 构建边境地区人口安全评价体系
        5.3.1 人口安全评价概述
        5.3.2 人口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5.3.3 人口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
        5.3.4 数据标化处理
        5.3.5 人口安全指数
第6章 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安全面临问题和机遇
    6.1 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6.1.1 人口总量增长缓慢
        6.1.2 人口安全缺乏经济支撑
        6.1.3 边境地区人口安全政策保障不足
        6.1.4 人口安全缺乏生活幸福保障
    6.2 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
        6.2.1 不可替代的区位功能
        6.2.2 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
        6.2.3 促进发展的政策体系
        6.2.4 结构优化的人口条件
    6.3 黑河市瑗珲区人口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6.3.1 黑河市瑗珲区人口现状与问题
        6.3.2 影响人口安全的因素
        6.3.3 完善政策,促进人口经济均衡发展
        6.3.4 提高人口素质,刺激人力资本升值
        6.3.5 关注人口结构变化,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6.3.6 科学引导人口分布,推进人口与产业同步集聚
第7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安全的教训及借鉴
    7.1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经济社会概况
        7.1.1 远东地区人口现状
        7.1.2 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7.2 俄罗斯人口发展政策
        7.2.1 人口政策的历史沿革
        7.2.2 《俄罗斯人口政策构想》的基本内容
    7.3 汲取教训推动双边共同繁荣
        7.3.1 中俄双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7.3.2 边境贸易发展特点和闷题
        7.3.3 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机遇
第8章 防范边境地区人口风险的对策
    8.1 边境地区发展亟待国家政策扶持
        8.1.1 把人口安全纳入国家重点规划
        8.1.2 把边境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管理权限下放到省级
        8.1.3 尽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8.1.4 建立全国性援助边境地区发展的制度
        8.1.5 对边境地匳实施高工资福利政策
    8.2 完善人口政策确保边境地区人口安全
        8.2.1 将黑龙江省边境18个县(市、区)城乡普遍纳入两孩政策
        8.2.2 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吸引人口到边境地区发展
        8.2.3 大力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有序流动
        8.2.4 推进人口聚集,实现点上集中发展
        8.2.5 建立“人口安全预警机制",促进边境地区人口均衡发展
    8.3 加快边境地区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巾的魅力和张力
        8.3.1 集中力量建设以黑河市和绥芬河市为重点的区域中心城市
        8.3.2 统筹“四岛一湖”开发,打造边境地区旅游名牌产品
        8.3.3 突出边境生态优势,打造异国风情名镇
        8.3.4 创办高等院校增强城市吸引力
    8.4 强化生态建设构筑东北地区绿色生态屏障166
        8.4.1 确定生态功能的主导地位,以开放带动开发
        8.4.2 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的人口退出政策
        8.4.3 调整林区产业方向和生产布局
        8.4.4 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走政府、企业、公民共同保护生态的路子
        8.4.5 改革和完善人口迁移政策
        8.4.6 尽快修改《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8.5 加强中俄边境地区合作
        8.5.1 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合作发展
        8.5.2 立足长远谋划,努力构建发展通道
        8.5.3 加强信息沟通,努力创造合作条件
        8.5.4 拓宽合作领域,推进经贸战略升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新疆局绘制物流三年发展蓝图(论文参考文献)

  • [1]物流集群演化进程中多主体合作问题研究[D]. 贾兴洪. 武汉大学, 2017(07)
  • [2]西安市纺织城城市化发展研究(1953-2010)[D]. 卞蓉荣. 西北大学, 2016(05)
  • [3]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彦虎. 石河子大学, 2015(12)
  • [4]人类生态学视野下城市火灾危险性的社会因素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崔小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5]基于“目标系统”的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研究[D]. 张景礴. 浙江大学, 2014(08)
  • [6]基于动态数据分析的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研究[D]. 胡承江.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7]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王毅. 武汉大学, 2010(05)
  • [8]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年)[D]. 关云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9]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研究[D]. 李飒. 辽宁大学, 2014(04)
  • [10]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安全研究[D]. 贾玉梅. 吉林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新疆局绘制物流三年发展蓝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