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甲氧基萘乙基酮的生产工艺及应用

6-甲氧基萘乙基酮的生产工艺及应用

一、6-甲氧基萘乙酮的生产工艺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启繁[1](2021)在《不同树种木材气味释放特性与图谱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材被广泛使用于室内家具、地板及装饰用材,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异味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有针对性地破解木质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问题,帮助人们了解木质材料气味产生的来源,同时扩展木材气味物质数据库,本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scopy-Olfactometry,GC-MS-O),以气味的视角展开,对广西11种人造板、家具原料树种木材和东北5种家具原料树种木材释放的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识别和鉴定,实现木材气味特征图谱表达和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溯源。同时研究并探索含水率、环境条件和涂饰处理等影响木材气味释放的因素。对比分析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技术(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scopy-Olfactometry,TD/GC-MS-O)与木材抽提物气味成分萃取稀释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在掌握木材基本VVOC/VOC和气味释放特性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利用数学建模构建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同时运用Qt计算机技术开发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人工智能软件,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涂饰木材健康等级快速评定和比较。本文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部分木材气味研究领域的空白,帮助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木质材料产生气味的来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针对性地破解木材及木质装饰制品“异味”及对健康影响问题。对保证居住者身心健康、促进木质家具及其饰品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木材气味特性研究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1)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在气味强度指数的基础上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比较矩阵分析、单排序权向量计算以及矩阵总排序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对16种不同树种木材的主要气味源化合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到不同树种木材关键气味源物质。根据神经学科学家相关研究结果整理而成的不同类型气味轮廓,发现不同树种木材的气味轮廓图谱具有其各自的特点。美食调是本试验使用16种木材的主要气味轮廓香调,其次为花香调和柑橘调。木质调、绿叶调、化学物调、苷苔调、果香调和刺鼻调也共同构成了不同木材的气味基础轮廓。鉴定得到的高气味强度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板栗、马尾松、酸枣木、香椿、香樟木和柞木。16种南北方不同树种木材释放的气味活性化合物的气味强度主要集中于1.0-2.0。(2)采用单因素法对呈现较大气味特性的木材—酸枣、马尾松和香樟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释放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含水率对三种木材VOC/VVOC和各气味组分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含水率变化过程中的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主导性气味组分和气味轮廓。发现木材VOC/VVOC成分和气味的释放与水在木材中的运动直接相关。随着含水率的下降,木材中组分随水分的蒸发和迁移而释放,导致三种不同树种木材总组分浓度随之下降,其变化在含水率由60%下降至30%时最为显着。含水率下降对酸枣木花香调、绿叶调和美食调轮廓强度的影响较大,对马尾松和香樟木美食调和木质调轮廓强度影响较大。(3)使用GC-MS-O技术探究了聚氨酯涂料(PU)、紫外光固化涂料(UV)和水性涂料(Water)饰面对酸枣木、水曲柳和柞木气味释放成分及气味强度的影响。VOC是PU涂料饰面材和水性涂料饰面材的主要释放组分,VVOC是UV涂料饰面材的主要气味成分。涂饰板材气味释放浓度及释放特性受板材本身特性影响较大。PU、U V和水性涂料涂饰对三种木材释放的部分气味活性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释放。三种实木板中,PU涂料和UV涂料饰面板材的主要气味轮廓特征为花香调、美食调和果香调。水性涂料饰面板材的主要气味轮廓特征为木质调、化学物调、美食调和花香调。(4)通过TD/GC-MS-O结合微池热萃取仪,探索了环境条件变化对水曲柳气味活性化合物的影响。发现温湿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以显着促进板材中部分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释放,增强了部分气味特征。升高相对湿度能够较好的抑制水曲柳中丁烷、丙酮和庚醛三种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释放。随着空气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的升高,水曲柳素板6种关键特征的气味强度值呈降低趋势。空气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对水曲柳关键气味特征的影响相比于温度和相对湿度更加显着。为加速水曲柳组分释放,建议将其放置于高温、高湿以及高空气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的环境条件。(5)应根据不同试验目的和应用场景选择最适宜的气味分析方法。TD/GC-MS-O在探究木质材料日常释放气味组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可分析研究不同状态及环境条件木材气味释放情况,适用于探究木材及室内“气味源”。木材抽提物气味成分萃取稀释技术适用于木材气味化合物表征的基础性研究,能够较全面地识别木材中含有的气味成分。在采用木材抽提物气味成分萃取稀释技术对欧洲白桦中气味活性物质的研究中,发现欧洲白桦样品的气味愉悦度被评为中性偏愉悦。通过夏皮洛-威尔克(Shapiro-Wilk,S-W)联合柯尔莫戈洛夫-斯米诺夫(Kolmogorov-Smirnov,K-S)统计学分析,发现6种欧洲白桦样品气味强度/愉悦等级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欧洲白桦样品的10种气味属性分别为似泥土香、似铅笔香、似软木塞/发霉的、似青草香、似脂肪香、果香、似绿茶香、似草药香、似香草香和醋香。大多数气味属性均能够很好的匹配到鉴定得到的气味活性化合物。发现抽提物中脂肪酸降解产物(包括饱和和不饱和醛、酮、和酸类化合物)是欧洲白桦气味化合物中最多的一类成分。此外,气味活性化合物也来源于抽提物中和萜烯类化合物和木质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苯基化合物。(6)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构建了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在灰色关联度分析矩阵(GRA)的基础上,建立隶属度判断矩阵。根据归一化后的综合评价矢量,在最大隶属度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标准和健康评价程序实现了对材料健康等级的最终判定。运用Qt技术和后端开发,开发设计一款运行于Windows 10上的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人工智能软件,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涂饰木材健康等级的快速评定和比较。

曾彬[2](2021)在《南方常用树种木材不同含水率和涂饰下TVOC与气味研究》文中指出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材料,被广泛用于能源生产、家具材料、造纸等领域,随着木质材料的广泛使用,其散发的气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木质家居的主要气味一方面来自木材本身所含的抽提物,另一方面源于表面装饰涂料及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添加剂,因此对木材本身所释放的气味组分及涂饰后板材的气味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解决木材作为室内装饰材料使用时所散发的“异味”问题。本研究以南方常用的十一种树种木材(马尾松、巨尾桉、板栗、桂花、白楠、香樟、阴香、酸枣、构树、苦楝、香椿)为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GC-MS/O)对十一种树种木材的心、边材在不同含水率下释放的TVOC和特征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分析,探索十一种树种木材在不同含水率下所释放TVOC的规律与气味差异;同时将这十一种达到平衡含水率后的树种木材进行涂饰(PU涂饰面,UV涂饰面,水性涂饰面),探究涂饰后板材释放气味的差异及涂饰面对木材气味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树种随含水率的下降TVOC的释放下降率不同且TVOC的最佳释放期差异显着。白楠木心、边材TVOC的最佳释放期均在含水率初降期间(55%~45%),而马尾松心材TVOC的最佳释放期为含水率下降到纤维饱和点阶段,边材则在含水率由纤维饱和点下降至大气平衡状态期间TVOC的释放效果最佳;酸枣木在含水率由纤维饱和点下降到大气平衡状态期间为心材TVOC的最佳释放期,而在含水率下降到纤维饱和点之前,均为边材TVOC的主要释放等。(2)含水率对不同树种的整体气味特征影响不一。马尾松随含水率的下降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均以薄荷刺激味与清香芳香味为主,而桂花木心、边材在纤维饱和点之前的整体气味特征由果香味与其它特殊味共同作用形成,当含水率下降到纤维饱和点之后,花香甜味成为桂花木心、边材整体气味特征的主导性气味组分。并且,由于同一木材在不同含水率下气味特征化合物的释放速率不同以及各气味特征化合物之间的协同拮抗作用,同一木材在不同含水率下的整体气味也有显着差异,如构树心材的整体气味在含水率70%与5%时以芳香味与甜花香味为主,在含水率50%、30%与10%时,整体气味以果香味与特殊刺激味共同作用形成;苦楝木心材在纤维饱和点至大气平衡状态期间整体气味特征以果香味与芳香味为主,当含水率降至5%时,整体气味特征以花香甜味与芳香味主导,边材的在纤维饱和点时以果香味为主,当含水率降至大气平衡状态后,整体气味特征以清香芳香味为主;此外,同一树种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如板栗木心材所释放果香味的相对气味强度较强而边材所释放的其它异味化合物的相对气味强度较强,香樟木心材在含水率50%时整体气味特征以樟脑味与花香甜味为主而边材在含水率50%时整体气味特征基本由果香味、樟脑味与其它特殊味三者共同作用决定。(3)不同涂饰面对不同树种TVOC的释放影响不一。三种涂饰面对马尾松TVOC的释放量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巨尾桉与苦楝木经三种涂料涂饰后TVOC释放量则出现增加现象;板栗木经UV漆涂饰处理后TVOC的释放量减少,而经PU漆与水性漆处理后TVOC的释放量出现增加现象。并且,不同涂料对木材VOC的影响与其对木材的整体气味特征及整体气味强度的影响差异显着。如板栗木经水性漆处理后TVOC的释放量急剧增加,但水性漆板栗木的整体气味强度明显减弱;UV漆对马尾松TVOC的抑制效果最佳,但马尾松经水性漆涂饰后整体气味强度最弱;白楠木经UV漆涂饰后,甲苯的浓度急剧升高,但整体气味强度在三种白楠涂饰板材中最低。因此,涂饰涂料对TVOC释放量大的树种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但对本身所释放TVOC较低的树种而言,涂饰处理反而会增加板材TVOC及各类VOC的释放量。因此,在对木材进行涂饰时应该综合考虑涂饰板材VOC与整体气味的变化,在降低TVOC释放量的同时减少涂饰后产生的“异味”问题。

陈鑫[3](2021)在《载铜纤维素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胺化反应合成生物碱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胺化反应在合成中是一项决定性工作,因为C-N键这种结构单元在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中无处不在。通常,构建C-N键的反应是使用贵金属催化剂进行的。然而,较高的价格,以及这些金属的毒性较大促使人们寻找替代物,尤其是基于非贵金属的催化剂。除铁、锰、钴和镍外,金属铜具有更经济、毒性更小、含量更丰富的优点,利于催化使用。铜催化的胺化反应可用于合成新型的含N杂环化合物,像一些由于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抗氧化等许多生理活性的生物碱,如吲哚类和咔唑醌类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在人类健康保护和疾病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可再生资源纤维素作为生物基聚合物中最有潜力的原料,其结构主要由平行链的晶体阵列组成,而且具有超分子有序域,表面可被其它官能团(如卤素,氰基,胺基,酯基,羧基等)修饰,因此科研人员可将其用作催化剂载体的功能材料。以经济性和高效性为出发点,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负载廉价铜粒子不仅能有效地参与各种类型的有机转化(如C-X键的构建、环加成、氧化、还原、光催化降解、电催化等),而且循环使用寿命高,解决了均相催化剂的诸多弊端,实现了生物质材料参与的绿色化学反应。。本文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为基础,构建铜粒子催化体系,催化胺化反应合成吲哚类生物碱和咔唑醌类生物碱,实现了含N杂环化合物的高效转化。本文不仅包含对新型非均相负载型铜催化剂的制备表征,还提出了合成吲哚、咔唑醌等生物碱合成路线的机理路径,扩大了底物的应用范围,比较了催化剂的均相反应和异相反应效率。与当今科学界“原子经济性”与“步骤经济性”的主题相一致,提倡绿色化学合成,对于高效的能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纤维素衍生物(Cell-OPPh2)负载铜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以粉状微晶纤维素为初始材料,将化合物二苯基氯化膦(Ph2PCl)滴加到纤维素的吡啶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得到白色固体Cell-OPPh2功能化纤维素,再与无水醋酸铜颗粒进行固载,成功地构建了纤维素铜催化体系。采用XRD,FT-IR,TG,SEM,TEM,XPS和ICP-AES对这种新型的纤维素Cu催化配合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纤维素已经成功地负载铜粒子,其中铜元素主要是以二价的形式存在,而且相较于Cell-OPPh2裂解温度有所上升,可达到245℃;最后,分析样品ICP-MS计算并得出纤维素型铜催化剂的铜元素含量4.76%。同时考察了在此催化剂的参与下,一些经典的铜催化胺化反应(Chan-lam反应,Ullmann反应)的反应效率,以及催化剂的使用活性。首先,对其中的Cu/Cell-OPPh2催化剂在Chan-Lam偶联反应中进行了试验,不仅收率高(96%),而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了八次,其催化活性受到的影响较小,证明其稳定性较好。同时,Ullmann偶联反应也以93%的优异收率得到产物1-苯基咪唑,可循环使用六个周期。2.纤维素衍生物(Cell-OPPh2)负载铜催化合成吲哚类生物碱。本文以芳香硼酸和烯胺为原料,通过纤维素型铜催化试验分子间串联Chan-Lam偶联反应与分子内脱氢C-C偶联反应,以“一锅”的方法实现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采用(Z)-3-苯基-3-氨基丙烯酸乙酯作为底物,通过和苯硼酸进行一系列条件控制变量,确定了该方法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在100℃的DMF中,在纤维素铜催化剂/三叔丁基膦四氟硼酸盐存在下,以肉豆蔻酸为添加剂,KMnO4为氧化剂,KHCO3为碱,先进行初始的Chan-Lam芳基化反应24 h,得到酯(Z)-3-芳基氨基丙烯酸酯中间体。这些芳基化的中间体并不需要提纯出来,而可以在130℃的混合溶剂(DMF/DMSO=2:1)中继续反应进行分子内氧化交叉脱氢偶联过程,得到C3官能化的多取代吲哚衍生物,实现“一锅法”。通过对催化剂活性和普适性的考察,Cell-OPPh2-Cu催化剂可循环使用6个周期,并成功以40%~60%的产率实现了 25种多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该法具有方法新颖、创新性强、区域选择性高、催化剂可循环再用等特点,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在有机合成和生物材料的研究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纤维素衍生物(Cell-OPPh2)负载铜催化合成咔唑醌类生物碱。本文通过纤维素型铜催化苯并咔唑二酮底物的C-N键形成,开发了一种新的一锅法,用于多种咔唑醌衍生物的合成。整个过程是铜催化的分子内氧化胺化过程,在绿色氧化剂O2的条件下,有助于反应的发生,无疑为该方法增加了亮点。同时,本文将纤维素型Cu催化剂与传统均相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及对比,可使反应的产率提升至74%。最后在优化的条件下,考察了底物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拥有良好的普遍适用性,共合成32种咔唑醌衍生物,最高产率可达93%,且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医药特性,并可用于新药骨架的合成研究。

楼江丽[4](2020)在《鞘氨醇单胞菌来源的新型P450单加氧酶的异源表达及催化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分布广泛且催化能力强,被称为自然界中底物广谱性最强的生物催化剂,参与人体多种内源性物质及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并在体外也能够催化多种反应。本实验室为开发更多高效稳定的细胞色素P450,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库中检索了维氏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wittichii RW1)来源的P450基因(简称P450SpMO),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然后对其酶学性质及催化特性开展了基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基因工程将P450SpMO质粒重组,然后将P450Sp MO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得到86 kDa的可溶性目的蛋白。发现6His-tag设计在N端时,目的蛋白的表达效果较好。(2)P450SpMO是属于VII类的CYP116B亚家族的新型P450,具有典型的P450吸收光谱。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重组P450SpMO酶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35°C,并且在30°C时有良好稳定性。测得米氏常数Km为0.626 mmol/L,Vmax值为0.0169μmol/(mg·min)。(3)重组P450SpMO酶的体外催化研究表明,该酶不仅能够催化硫醚的氧化,还能使含甲氧基化合物发生O-脱烷基化反应,并且电子共轭效应和空间位阻等因素会影响P450SpMO酶的催化活性。以上实验表明P450SpMO酶是一种多功能P450单加氧酶,在有机合成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毛佳怡[5](2020)在《加卤技术对卤豆干风味品质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传统卤豆干是以大豆为原料,经磨浆、煮浆、点浆、蹲脑、压榨等工序制成白胚,再对白胚进行卤煮、调味、烘烤等加工得到的产品。传统卤豆干存在生产耗时长、卤煮不均匀、长卤变形易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卤豆干规模化生产。如何实现卤豆干品质稳定、风味突出、尤其是缩短卤制时间成为企业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立足于企业技术需求——改良传统卤煮工艺,拟设计加卤与压榨成型耦合新技术生产卤豆干,并对其进行感官、营养、卫生学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探索加卤新工艺对卤豆干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揭示其对卤豆干蛋白凝胶形成的作用,从而解析验证新工艺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为卤豆干规模化生产、节能增效、提升品质提供前期研究数据及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加卤新工艺研究及工艺参数优化:对传统卤豆干生产加工方式进行改良,将传统工艺中白胚在卤汁中卤煮8~12 h工序改良为豆花加卤,混匀浸渍10 min,再压榨成型工艺。加卤成型新工艺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时间,且新塑形改良豆干内部色泽均匀、具良好的卤品风味与质地。进一步对新工艺正交优化获得最佳工艺参数:加卤比例为卤汁:豆花=1:1,食盐添加量1.5%,混匀浸渍10 min,重新塑型压榨制备豆干;此优化方案生产的卤豆干色泽褐黄均匀,滋香味突出,口感细腻,咀嚼绵柔有劲道,感官评分达90.42分。2.加卤新工艺对豆干食味品质的影响:改良后卤豆干感官品质显着提升,相较于传统豆干,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无显着性差异,但含盐量大幅降低,由36.35 mg/100g降低至24.01 mg/100g。色差分析显示改良豆干内部亮度值L*43.13±0.73显着低于传统豆干内部亮度值L*59.50±2.73;传统豆干内部红绿值a*与传统豆干表面和改良豆干相比均低,而改良豆干内外色差不显着,这表明传统豆干卤煮不透、存在内外色差,而新工艺很好解决了卤煮不均,色度存异的这一难题。质构分析中,改良豆干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显着优于传统豆干,适口性更好。对豆干所含游离氨基酸进行分析,改良豆干相较于传统豆干,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17.52%),限制氨基酸含量无差异。从呈味氨基酸分析,改良豆干显着被优化,其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且改良豆干中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0.54%),含硫氨基酸越高则豆干蛋白凝胶硬度越强。3.加卤新工艺对豆干风味品质的影响:卤豆干香气成分主要由醇类、醛类、烃类、呋喃类、酚类等物质构成;白胚中共检出7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卤汁、传统豆干及改良豆干分别检出117、117、11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醛类物质总含量在卤汁中占18.50%,传统豆干中9.25%,而改良豆干为11.49%,其中香辛料桂皮主效成分反式肉桂醛于卤汁中含11.14%,传统豆干中含0.37%,改良豆干则含0.50%;酮类物质含量在传统豆干仅为3.34%,改良豆干则保留量达7.99%,其中茴香酮(茴香主体风味)达1.21%;香料八角主效成分茴香脑在传统豆干中为0.18%,而改良豆干中含0.33%;加卤新工艺能更有效保留卤汁特有香气成分,极大地提升卤豆干特色。4.加卤新工艺对豆干凝胶体系形成的影响:对豆干不同加工工段及成品进行SDS凝胶电泳研究获悉,豆粉、豆浆与豆干蛋白组成基本相同,7S与11S亚基条带清晰可见;但传统豆干11S亚基含量为39.39%,改良豆干为57.49%,而蛋白凝胶强度与11S/7S比例有关,改良豆干11S/7S达1.82,显着优于传统豆干(p<0.05)。对蛋白溶解度分析,白胚、传统豆干、改良豆干溶解度小于豆粉与豆浆,表明大豆蛋白在制作豆干过程中发生了聚集与变性;大豆经粉碎煮浆后,氢键作用力、二硫键作用力、疏水相互作用均加强,但经点浆、压榨、卤制等环节后,二硫键作用力、疏水相互作用降低;改良豆干氢键和二硫键交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交互作用与传统豆干相比,均显着增强(p<0.05),这为改良豆干口感与质构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对豆干微观结构观察得出,白胚表面较为平滑,孔径较小,无团状块;传统豆干因卤煮时间长,表面变粗糙、凹凸不平,结构松散,有大量絮状、团状块,且空隙增大;而加卤新工艺很好地避免了长时间卤煮对产品质构的影响,微观结构反应出产品表面更为光滑,孔径较小、结构较紧致,蛋白质断裂面少,无团状、絮状物,因而赋予豆干良好的韧性和咀嚼感。综上,加卤新工艺在保持豆干优良理化品质基础上,丰富了产品风味,缩短了生产时间、提升了产品品质,从理论和技术实施上均可行。

李阳[6](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酿造酱油、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文中研究指明酱油和食醋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酿造历史,富含多种风味物质和活性物质,不仅可以改善食物的味道,还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已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已有很多研究者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对酿造酱油的成分进行了研究,不过,却鲜少有研究者对不同种类的酿造食醋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所以,本研究基于代谢组学的技术,采用液质联用方法对不同种类分组的酱油、食醋样品进行检测,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寻找生抽与老抽、不同等级酱油、不同产地食醋、不同颜色食醋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在此基础上,又加了3种市面上售卖的散装酱油样品,并分析其品质。本实验主要有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是对酱油样品进行的代谢组学分析,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UHPLC-Q Exactive Obitrap MS)对酱油样品进行初步分析,得到样品的总离子流图,然后将该质谱数据导入Compound Discoverer2.1软件,对生抽、老抽及散装酱油样品和不同等级的酱油样品分组,分别进行分析,并手动筛选合适的ratio值,寻找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并结合二级质谱数据的搜库结果,对这些物质进行定性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食醋样品的代谢组学分析,与酱油样品处理同样的条件,依据不同产地(山东、山西、江苏)和不同醋体颜色(无色、浅色、浓色)对食醋进行分组并分析,手动筛选合适的ratio值,寻找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并结合二级质谱数据的搜库结果,对这些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第一部分实验结果中,找到了生抽酱油与老抽酱油之间的21种差异性代谢物,主要为酯类、酸类、醇类、酮类化合物,生抽酱油样品中多为氨基酸及其反应物,老抽酱油样品多为香豆素衍生物等,根据这些差异性代谢物推测,老抽酱油在复晒阶段加入了一些含有小茴香、丁香、龙蒿等香辛料的调味液,并且复晒阶段的美拉德反应已将部分氨基酸转化;不同等级酱油的分组结果中,特级酱油与一级酱油中筛选了5种差异性代谢物,有酯类、杂环化合物和羧酸类化合物,特级酱油与三级酱油中筛选了17种差异性代谢物,主要有酮类、酯类、酸类及杂环化合物,一级酱油与三级酱油中筛选了11种差异性代谢物,主要为酮类和酸类化合物,在该分组中氨基酸类物质和活性物质含量与数量依照等级逐次递减,特级酱油好于一级酱油,一级酱油好于三级酱油,也印证了不同等级酱油生产过程中,“头抽油”与“二抽油”的添加要求;散装酱油不论在哪个分组中,氨基酸类物质和活性物质差异性都十分巨大,且口感中除了咸味,鲜少有其他香味。第二部分实验结果中,江苏食醋与山东食醋筛选出了8种差异性代谢物,有羧酸类、酮类、酰胺类和脂类物质,山东食醋与山西食醋有14种物质,包括羧酸类、酰胺类、酯类、酮类、醚类和杂环类物质,江苏食醋与山西食醋的差异性代谢物有13种物质,包括羧酸类、杂环化合物、酰胺类、酯类物质,江苏食醋样品中的镇江恒顺食醋与其他产地食醋差异最大,原料主要为恒顺地区优质糯米和粳米,由差异性代谢物推测,其还可能添加了豆类、中药或香草香料及麦麸等辅料,山东食醋样品原料主要为大米,还添加了小麦、小麦粉等含蛋白质的辅料,山西食醋样品原料主要为高粱,蛋白溶解度低,可能是造成山西食醋样品氨基化合物低于其他食醋的主要原因,另外,1-呋喃基-β-咔啉-3-羧酸是江苏食醋区别于山东食醋与山西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浓色食醋与浅色食醋有15种差异性代谢物,含有羧酸类、酯类、醇类、酰胺类、酮类物质和杂环化合物,浅色食醋与无色食醋有14种差异性代谢物,包括羧酸类、酰胺类、胺类和酯类物质,浓色食醋、无色食醋样品的差异性代谢物有17种物质,包括酰胺类、羧酸类、酯类、胺类、酮类及醇类物质,浓色食醋可能比浅色食醋在原料上含有多一些的豆类物质,但是无色食醋与这两组差异性都非常大,可能是因为白醋酿造较陈醋与米醋要简单,以大米和食用酒精为原料发酵制得,发酵时间也短,其他物质含量较少,未知化合物3477是浓色食醋区别于其他两组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2-甲氧基-5-甲基苯胺、L-苯丙氨酸、缬氨酰脯氨酸、亮氨酰脯氨酸、4760、米多君、(3S,8aS)-3-(4-羟基苄基)六氢吡咯[1,2-a]吡嗪-1,4-二酮和美索比妥这8种物质是陈醋与米醋中共有,且区别于白醋或白米醋的标志性代谢物。

李锦[7](2020)在《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椒风味油是从花椒中提取呈香、呈味物质于植物油中的一种重要调味油产品,其香味浓郁,麻味强烈,广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花椒风味油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植物油热浸提法,而浸提条件是影响花椒风味油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花椒风味油的热浸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制取油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较为精准的检测分析及综合品质进行分析,以期生产出满足食用安全、营养健康、更具香麻味和调味性能的花椒风味油。目前,在花椒生产时,未成熟的果实采摘后在阳光下暴晒使皮、籽分离,花椒籽作为花椒香辛料生产的副产物因得不到重视和储存不当,致使其中脂肪在高温和脂肪酶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所制取花椒籽油的酸价高、色泽深,后续的精炼损耗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花椒籽制油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资源丰富的花椒籽得以高值化利用,本文对采摘后的新鲜花椒进行皮、籽分离后用新鲜花椒籽制取花椒籽油,将其品质与市售花椒调味油进行对比分析,为花椒籽油高值化利用开发提供支持。花椒油树脂是采用萃取法从花椒中提取的具有花椒独特香气和麻感的油状制品,可直接或稀释后用于调制产生花椒的特有香气,是食品加工业和香料行业的调香原料。目前,国内外对花椒油树脂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得率的条件优化方面,而对影响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工艺条件优化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对制取花椒油树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花椒油树脂后续的开发利用研究奠定基础。(1)以花椒果皮为原料,采用大豆油热浸法制取花椒风味油,以花椒风味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椒风味油和大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备花椒风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0 min、花椒果皮添加量15%,在此条件下花椒风味油香气浓郁、麻味足、色泽好且感官评分最高,其酸价(KOH)为0.40 mg/g,过氧化值为5.07 mmol/kg,感官评分为9.1分。花椒风味油中维生素E总量为1869.86 mg/kg,远高于大豆油中的742.09 mg/kg;甾醇含量相较于大豆油几乎不变;脂肪酸组成与大豆油基本相同,花椒风味油中共鉴定出9类8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大豆油共鉴定出8类2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花椒风味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是烯烃类和醇类(相对含量86.98%),大豆油中主要是烯烃类和醛类(相对含量87.25%);花椒风味油中醇类18种占总量的40.96%,大豆油中醇类仅1种占总量的1.74%;花椒风味油中醛类物质含量仅为1.91%,而大豆油中醛类物质含量12.71%。可以看出,花椒皮中进入花椒风味油的不是甘油酯,而是其他挥发性风味成分;由此也可证实在对花椒皮进行热浸过程中只是将花椒皮中挥发性成分萃取出进入大豆油中。(2)以当季采摘的新鲜花椒为原料,将其进行皮、籽分离,分别采用压榨和正己烷浸出两种方法从花椒籽中提取花椒籽油,并对两种花椒籽油分别进行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处理。分析检测4种花椒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维生素E、酰胺类化合物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含量,并与市场采购的8个花椒油的品质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8个市售花椒油样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0.522.72mg KOH/g,1.8710.8mmol/kg。两种新鲜花椒籽油的酸价稍高,为5.947.37mg KOH/g,但过氧化值很低,为0.591.13mmol/kg。经过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处理后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中一级花椒籽油的指标要求。8个市售花椒油中共检测到了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总量为979.322874.45mg/kg,压榨花椒籽油检测到了4种生育酚和3种生育三烯酚,总量为147.35385.09mg/kg。8个市售花椒风味油中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为7.9219.11mg/g,四种花椒籽油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为7.829.80mg/g,平均含量为8.55mg/g,远远高于DB51/T493-2005《花椒油》中花椒酰胺类化合物≥1.5mg/g的标准。实验室采用不同工艺制取的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大体一致,烯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是两者的特征性风味成分。4种花椒籽油中,压榨花椒籽油A的感官评价得分较高,C次之,总体风味表现出麻味和香味。因此,采用新鲜花椒籽制取的花椒籽油与采用花椒皮制取的花椒风味油有相同的风味特征,花椒籽也可以用作花椒风味油的原料,这对提升花椒籽的综合利用价值有重要意义。(3)以花椒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花椒油树脂,以花椒油树脂的品质为考察指标,包括花椒油树脂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研究不同溶剂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对花椒油树脂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取花椒油树脂的品质对比研究,得出花椒油树脂最佳风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萃取溶剂正己烷、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6h。在此条件下,花椒油树脂中特征性花椒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都较高,得率为10.5%,酰胺类化合物含量279.31mg/g。此外通过对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研究发现,酰胺类化合物受萃取温度的影响较大,且随萃取温度的升高和萃取时间的延长含量呈依此降低趋势。因此在花椒油树脂生产中应选取合适温度来提高其麻味的保留率。

徐军[8](2019)在《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白酒历史悠久,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中国地域广阔,不同省份的酿酒工艺各有特点,使得中国白酒具有多种类型和风格。根据生产工艺、糖化发酵剂、贮存容器、发酵容器等不同将白酒香型分: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及其他香型等共10种。其中,浓香型白酒市场占有率最大,每年消费量到达70%左右。浓香型枝江白酒产于我国长江中游,是浓香型白酒的新名酒品牌,是市场全国化的白酒产品。因此对枝江白酒香味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对掌握浓香型白酒呈香呈味物质,提高白酒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枝江浓香型白酒作为研究对象,对浓香型原酒香味成分及其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浓香型枝江白酒中的香味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4种分析方法总结得出了浓香型白酒重要特征风味物质,掌握了原酒中31种重要香味成分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枝江酒的特征风味进行提炼,由此建立了枝江白酒风味特征指纹图谱,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性研究针对浓香型枝江白酒中香味成分的含量及性质特点,建立了系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性分离浓缩,根据极性分离浓缩,直接进样分析,一次性液液萃取浓缩等方法,精确地完成了对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分离浓缩,并采用GC-MS对各色谱峰进行了定性分析。在选取的浓香型枝江原酒样品中共检测出908种香味成分。其中182种酯类化合物,78种醇类化合物,59种芳香类化合物,45种脂肪酸类,23种醛类化合物,29种缩醛类化合物,29种酮类化合物,11种萜烯类化合物,22种硫化物,23种呋喃类化合物,8种吡啶及吡咯类化合物,12种吡嗪类化合物,其他类化合物108种,279种有色谱峰,尚不能确定的未知化合物。2、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量研究在对浓香型枝江白酒定性研究基础之上,针对香味成分在酒样中的含量范围应用不同分析方法对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采用气相色谱(GC)毛细管直接进样定量分析色谱骨架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质联用定量分析复杂微量风味成分;采用气质联用(GC-MS)定量分析含硫化合物;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相结合分析含氮化合物;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法定量分析有机酸和多元醇。使用以上方法对浓香型枝江白酒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定量香味成分156种。其中,能定量检出132种,大部分香味成分含量低于1mg/L,另有24种未检出或风味含量低于检出限。对定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统计,酯类含量最高约占香味成分总量的69.26%,其次是脂肪酸类,约占香味成分总量的14.42%,醇类化合物占总量的9.43%,羰基类化合物占总量的5.75%。其中己酸乙酯含量占总酯的41.96%,乳酸乙酯占总酯的28.27%,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4种酯类总含量占总酯的93.82%。乙酸、己酸、乳酸、丁酸4种酸类约占总酸量的91.60%。3、浓香型枝江白酒呈香化合物的研究研究了酒样前处理技术,包括酸碱分离、稀释等方法,并采用GC-O对浓香型枝江白酒进行分析,嗅闻到风味活性成分94种。总结出了这些风味成分的呈香特征。计算了浓香型枝江白酒风味成分的OAV值,得出23种浓香型枝江白酒的重要香气成分。综合原酒直接进样分析、Osme分析法、AEDA分析法与OAV值分析方法等4种方法的结果,确定浓香型枝江白酒重要呈香物质为: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酯己酸、乙缩醛、乙酸、丁酸乙酯、丁酸、乳酸乙酯、2-乙基-6-甲基吡嗪、异戊醇、乙酸乙酯、戊酸乙酯、异戊酸乙酯、异戊酸、苯乙醛、2-甲基丁酸乙酯、正丙醇、己酸甲酯、异丁酸乙酯等共19种。结果发现辛酸乙酯OAV值仅次于己酸乙酯,这个结果对研究浓香型白酒重要呈香物质是一个重要发现和补充。4、不同酒度浓香型枝江白酒贮存过程中香味成分变化的研究按照生产中白酒馏出时间顺序,摘取了72.7%vol,65.3%vol,55.8%vol三个酒样。对酒样中的31种重要的香味成分,跟踪检测27个月。结果表明:摘酒度数愈高,其主要醛类、醇类、直链低级脂肪酸乙酯的含量就愈高,但其主要酸类物质含量反而愈低。总结为:“酒头”中醛类、醇类、直链低级脂肪酸乙酯含量高,“酒尾”中酸类物质含量高。不同酒度的酸、醛、醇和酯在贮存过程中各自的变化趋势大致是相同的,不会随摘酒度数变化而改变。整体来说低级脂肪酸乙酯在贮存期内含量是逐渐增加的,醇类物质含量绝大多数都呈上升趋势,大部分酸的含量在第24个月后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乳酸含量在检测期间含量上升了4倍。乳酸乙酯在贮存期内含量下降幅度较大,由此推断白酒在贮存过程中发生了水解和酯化反应。5、浓香型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创新性的以嗅味觉在白酒中建立风味指纹图谱。以5种枝江白酒为研究对象,根据品酒师对酒样的品鉴和评分,确定了窖香、酯香、多粮香、醇甜味、回味、陈酒味、绵柔感、爽净感、丰满感、协调感等10项主要风味特征,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风味指纹图谱,并开发设计出了特有的“风味特征分值判定评分表”和“产品相似性判定评分表”。通过建立的风味指纹图谱并结合酒样中主要常规成分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对白酒真伪鉴定和判定产品品质稳定性以及等级等方面进行了生产实践应用。对产品的风格特点的描述,产品缺陷的改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李佳昊[9](2019)在《山西金源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组分加氢》文中指出当前高温煤焦油(HTCT)的加工大部分以蒸馏方式进行,通过控制蒸馏温度切割馏分进而达到分离目的,此种方式的缺陷主要是得到的产品纯度较低且能耗较大。本文以山西金源高温煤焦油为原料,探索不同的加工利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对金源高温煤焦油轻质组分(Jinyuan L-HTCT)进行分离,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为主要分析手段,在常温条件下,通过二级柱层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对Jinyuan L-HTCT使用制备的羰基镍(Ni/AP)催化剂加氢得到金源高温煤焦油轻质组分加氢产物(Q-L-HTCT),对柱层析分离得到的馏分催化加氢后得到馏分加氢产物(LQ-L-HTCT),探索Q-L-HTCT和LQ-L-HTCT的最优分离条件后,采用柱层析分离方法对其分离。首先选择粒径为40μm的硅胶作为填料,以石油醚(沸程6090 oC)为展开剂对L-HTCT进行一级柱层析分离,经过GC/MS检测分析后发现,部分物质的富集效果较为明显,但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分离提纯达到工业要求,这是因为L-HTCT中所含物质的种类繁杂且存在较多极性相似的物质。对一级柱层析分离得到的富集效果明显的L1-L4的四个馏分进行进行二级柱层析实验,得到萘(92.5%)、连邻亚苯(93.1%)、联苯(98.3%)、芘(97.9%)、菲(95.2%)、蒽(96.9%)、萤蒽(99.98%)等相对含量较高的馏分,分离提纯的效果达到预期。通过二级柱层析得到的一系列相对含量和收率较为可观的物质,说明采用柱层析法对金源HTCT进行精细分离,从中获取高纯度化学品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加工方法。通过制备的Ni/AP加氢催化剂,得到Q-L-HTCT和LQ-L-HTCT两种加氢产物,分别对其进行分离色谱条件的探索,包括选择检测波长、固定相填料类型、展开剂类型、展开剂比例、洗脱时间等。并根据探索得到的最优条件对两种加氢产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含十六氢芘(87.7%)、十六氢萤蒽(85.6%)、十四氢菲(91.6%)、十氢萘(100%)二十氢苝(83.2%)、十八氢屈(97.9%)等物质的馏分,其分离提纯的效果明显,此方法通过控制分离及加氢顺序可以得到不同产品,使分离得到的产品更加灵活,是高温煤焦油分离的一种新思路。该论文有图47幅,表50个,参考文献103篇。

许桂芬[10](2019)在《雷美替胺关键中间体合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雷美替胺(Ramelteon),化学名为(S)-N-[2-(1,2,6,7-四氢-8H-茚并[5,4-b]呋喃-8-基)]丙酰胺。雷美替胺有助于调节睡眠周期,改善睡眠质量,安全性高无成瘾性。FDA未将其归入管制药物之列,这在催眠药物中属于第一例。本论文针对雷美替胺关键中间体2-(2,6,7,8-四氢-1H-茚并[5,4-b]呋喃-8-基)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进行改进。目前已有的文献报道2-(2,6,7,8-四氢-1H-茚并[5,4-b]呋喃-8-基)乙酸乙酯的合成过程是以2,3-二氢苯并呋喃为起始原料,通过Vilsmeier-Haack反应、Wittig-Horner反应、氢化反应、双溴代保护、水解、氯化、分子内Friedel-Crafts反应、脱溴、Wittig-Horner反应、氢化等十一步合成。虽然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但是合成路线长,效率低(总收率为14-18%),同时在合成路线中有许多反应不具备绿色化学合成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以廉价易得1,3-二甲氧基苯为起始原料,经过与环氧乙烷反应、关环、Friedel-Crafts反应、三氟甲磺酸保护、羰基还原、Heck反应、溴化、自由基关环八个步骤;发展了一种合成路线短、选择性高、收率高(21.1%)的2-(2,6,7,8-四氢-1H-茚并[5,4-b]呋喃-8-基)乙酸乙酯合成新方法。关键中间体2-(2,6,7,8-四氢-1H-茚并[5,4-b]呋喃-8-基)乙酸乙酯合成路线更绿色、更经济,可为合成雷美替胺其他关键中间体提供借鉴,也为进一步推进产业化奠定基础。

二、6-甲氧基萘乙酮的生产工艺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甲氧基萘乙酮的生产工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树种木材气味释放特性与图谱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采样分析
        1.1.2 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VOC)
    1.2 木材VOC/VVOC及气味释放研究现状
        1.2.1 木材VOC/VVOC释放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木材气味释放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选题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2 基于GC-MS-O技术的木材气味释放组分研究及特征图谱表达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采样方法
        2.2.2 VOC/VVOC分析方法
        2.2.3 气味分析与识别方法
    2.3 木材释放气味活性化合物鉴定及气味强度分布
        2.3.1 南方不同树种木材释放气味组分分析及强度分布
        2.3.2 北方不同树种木材释放气味组分分析及强度分布
        2.3.3 木材释放气味活性化合物分布及气味特征分析
    2.4 层次分析法(AHP)主要气味源化合物分析
        2.4.1 气味强度指数计算
        2.4.2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2.4.3 AHP模型的实现过程
        2.4.4 不同木材关键气味源化合物分析
    2.5 木材气味轮廓图谱表达
        2.5.1 气味特征轮廓分类
        2.5.2 南方不同树种木材气味物质特征及气味轮廓图谱的表达
        2.5.3 北方不同树种木材气味物质特征及气味轮廓图谱的表达
    2.6 本章小结
3 含水率对木材释放VOC/VVOC组分及气味活性化合物轮廓组成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3.2.2 采样方法与准备
        3.2.3 TD/GC-MS-O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含水率对木材释放VOC/VVOC及气味组分影响
        3.3.2 不同含水率下木材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表征
        3.3.3 含水率对木材整体气味轮廓组成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环境因素对木材释放VOC/VVOC及气味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4.2.2 采样方法
        4.2.3 TD/GC-MS-O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影响表征
        4.3.2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VOC/VVOC释放浓度及气味强度的影响
        4.3.3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释放VOC/VVOC组分浓度的影响
        4.3.4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关键气味特征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涂饰木材气味特性研究及异味主控物质清单建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5.2.2 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涂饰处理对木材释放气味成分及气味强度的影响
        5.3.2 涂饰木材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鉴定及对比分析
        5.3.3 涂饰木材气味轮廓图谱表达
        5.3.4 涂饰木材异味物质主控清单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6 木材抽提物萃取气味化合物及溯源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化学试剂
        6.2.1 试验样品
        6.2.2 化学试剂
    6.3 思路与方法
        6.3.1 试验思路
        6.3.2 SAFE-OEDA/GC-MS-O技术
        6.3.3 感官嗅觉评价试验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欧洲白桦样品气味评价与属性表达
        6.4.2 欧洲白桦气味活性化合物鉴定
        6.4.3 基于OEDA技术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表征
        6.4.4 欧洲白桦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
    6.5 气味整体属性与气味活性化合物关联性探究
    6.6 欧洲白桦木气味来源分析
    6.7 木材气味鉴别技术的差异分析与选择
    6.8 本章小结
7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模型
    7.1 引言
    7.2 相关环境评价标准
        7.2.1 LCI危害评估值
        7.2.2 德国AgBB法规限定标准与评估程序
    7.3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性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7.4 基于GRA-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型构建
        7.4.1 相关概念
        7.4.2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的来源与基本原理
        7.4.3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性综合评价基本步骤
        7.4.4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矩阵模型(GRA)权重的确定
        7.4.5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性综合评价模型实例验证
    7.5 GRA-FCE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软件的开发设计
        7.5.1 开发目的、应用环境及软件的功能技术特点
        7.5.2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软件用户手册
        7.5.3 软件使用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7.5.4 木材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计算程序应用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南方常用树种木材不同含水率和涂饰下TVOC与气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化合物气味的产生机理与其特征性
        1.2.1 气味产生机理
        1.2.2 气味形成理论
    1.3 化合物气味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气味检测与分析手段
        1.4.1 气味检测方法
        1.4.2 气味分析手段
    1.5 木质家居气味的释放来源与影响因素
    1.6 国内外木材气味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不同含水率下不同树种木材心边材TVOC及气味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实验条件
        2.1.2 实验设备
        2.1.3 分析方法
    2.2 构树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2.1 不同含水率构树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2.2 不同含水率构树心边材释放特征气味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2.3 不同含水率下构树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3 马尾松心边材TVOC及气味分析
        2.3.1 不同含水率马尾松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3.2 不同含水率马尾松心边材释放特征气味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3.3 不同含水率下马尾松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4 巨尾桉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4.1 不同含水率巨尾桉心边材释放TVOC及其组分的分析
        2.4.2 不同含水率巨尾桉心边材释放特征气味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4.3 不同含水率下巨尾桉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5 桂花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5.1 不同含水率桂花木心边材释放TVOC及其组分的分析
        2.5.2 不同含水率桂花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5.3 不同含水率下桂花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6 板栗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6.1 不同含水率板栗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6.2 不同含水率板栗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6.3 不同含水率下板栗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7 白楠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7.1 不同含水率白楠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7.2 不同含水率白楠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7.3 不同含水率白楠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8 香樟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8.1 不同含水率香樟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8.2 不同含水率香樟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8.3 不同含水率香樟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9 酸枣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9.1 不同含水率酸枣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9.2 不同含水率酸枣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9.3 不同含水率酸枣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10 苦楝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10.1 不同含水率苦楝木心边材TVOC及组分分析
        2.10.2 不同含水率苦楝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10.3 不同含水率苦楝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11 阴香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11.1 不同含水率阴香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11.2 不同含水率阴香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11.3 不同含水率下阴香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12 香椿木心边材TVOC及其气味分析
        2.12.1 不同含水率香椿木心边材TVOC及其组分分析
        2.12.2 不同含水率香椿木心边材释放气味特征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2.12.3 不同含水率香椿木心边材的整体气味组成
    2.13 十一种树种TVOC与气味差异对比
    2.14 本章小结
3 涂饰对十一种树种木材TVOC及气味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2 不同涂饰马尾松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2.1 不同涂饰马尾松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2.2 不同涂饰马尾松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2.3 不同涂饰马尾松的整体气味组成
    3.3 不同涂饰巨尾桉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3.1 不同涂饰巨尾桉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3.2 不同涂饰巨尾桉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3.3 不同涂饰巨尾桉的整体气味组成
    3.4 不同涂饰桂花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4.1 不同涂饰桂花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4.2 不同涂饰桂花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差异分析
        3.4.3 不同涂饰桂花木得整体气味组成
    3.5 不同涂饰板栗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5.1 不同涂饰板栗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5.2 不同涂饰板栗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5.3 不同涂饰对板栗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6 不同涂饰白楠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6.1 不同涂饰白楠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6.2 不同涂饰白楠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6.3 不同涂饰白楠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7 不同涂饰酸枣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7.1 不同涂饰酸枣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7.2 不同涂饰酸枣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7.3 不同涂饰酸枣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8 不同涂饰香椿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8.1 不同涂饰香椿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8.2 不同涂饰香椿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其差异分析
        3.8.3 不同涂饰香椿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9 不同涂饰构树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9.1 不同涂饰构树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9.2 不同涂饰构树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差异分析
        3.9.3 不同涂饰构树的整体气味组成
    3.10 不同涂饰香樟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10.1 不同涂饰香樟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10.2 不同涂饰香樟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差异分析
        3.10.3 不同涂饰香樟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11 不同涂饰阴香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11.1 不同涂饰阴香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11.2 不同涂饰阴香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整体差异分析
        3.11.3 不同涂饰阴香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12 不同涂饰苦楝木TVOC及气味释放差异
        3.12.1 不同涂饰苦楝木TVOC及其组分的释放差异
        3.12.2 不同涂饰苦楝木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及差异分析
        3.12.3 不同涂饰苦楝木的整体气味组成
    3.1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载铜纤维素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胺化反应合成生物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铜催化胺化反应的介绍和发展趋势
        1.1.1 铜催化Chan-Lam胺化反应
        1.1.2 铜催化氧化胺化反应
        1.1.3 铜催化Ullimann胺化反应
        1.1.4 铜催化胺化反应合成咔唑和吲哚类生物碱
    1.2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负载Cu的催化应用
        1.2.1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负载铜催化构建C-N键
        1.2.2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负载铜催化的其他反应类型
    1.3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2 纤维素衍生物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分析仪器
        2.2.2 主要化学试剂
        2.2.3 功能化纤维素负载铜催化剂的合成
        2.2.4 纤维素型铜催化C-N键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纤维素型铜催化剂的表征
        2.3.2 纤维素型Cu催化偶联反应
        2.3.3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2.4 本章小结
3 纤维素衍生物负载铜催化合成吲哚类生物碱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分析仪器
        3.2.2 主要化学试剂
    3.3 反应底物的制备
        3.3.1 苯甲酰乙酸乙酯类底物的合成方法
        3.3.2 烯胺类底物的合成方法
    3.4 模板反应中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3.4.1 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3.4.2 结构表征与解析
    3.5 反应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3.6 催化剂活性及反应普适性的研究
        3.6.1 芳香硼酸的适用范围
        3.6.2 芳香烯胺底物适用范围
    3.7 反应机理探讨
    3.8 物质的结构表征及物理性质
    3.9 本章小结
4 纤维素衍生物负载铜催化合成咔唑醌类生物碱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分析仪器
        4.2.2 主要化学试剂
    4.3 反应底物的制备及表征
        4.3.1 2-氨基萘醌类衍生物的制备及表征
        4.3.2 2-氨基-3-芳基萘-1,4-二酮的制备
        4.3.3 其他萘醌底物的制备
    4.4 模板反应中咔唑醌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4.4.1 咔唑醌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4.4.2 结构表征与解析
    4.5 反应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4.6 催化剂活性及反应普适性的研究
    4.7 反应机理探讨
    4.8 咔唑醌类生物碱的结构表征
    4.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鞘氨醇单胞菌来源的新型P450单加氧酶的异源表达及催化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简介
        1.1.1 P450的命名原则
        1.1.2 P450的分类
        1.1.3 P450的结构
        1.1.4 P450的催化机理
        1.1.5 P450催化反应类型简述
    1.2 细胞色素P450的应用
        1.2.1 P450在合成药物方面的应用
        1.2.2 P450在合成药物代谢物方面的应用
        1.2.3 P450在合成其他精细化学品方面的应用
        1.2.4 P450在生物修复方面的应用
        1.2.5 P450在应用中主要遇到的问题
    1.3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
        1.3.1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的研究历程
        1.3.2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的优势
    1.4 鞘氨醇单胞菌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细胞色素P450_(SpMO)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菌株和质粒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设备
        2.2.4 培养基及缓冲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琼脂糖凝胶的配制、使用及回收
        2.3.2 CaCl_2 法制备感受态TOP10和BL21(DE3)
        2.3.3 PCR扩增P450_(SpMO)基因与载体片段
        2.3.4 Infusion连接
        2.3.5 质粒抽提
        2.3.6 蛋白表达及纯化方法
        2.3.7 聚丙烯凝胶电泳的配制及使用
        2.3.8 重组P450_(SpMO)酶的光谱学表征
        2.3.9 酶活力测定及HPLC条件
        2.3.10 温度和pH对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2.3.11 重组P450SpMO酶的动力学常数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一级结构分析与进化树构建
        2.4.2 P450_(SpMO)酶的表达与纯化
        2.4.3 构建重组P450_(SpMO)质粒
        2.4.4 重组P450_(SpMO)酶的表达与纯化
        2.4.5 重组P450_(SpMO)酶的光谱学特征
        2.4.6 温度和pH对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2.4.7 重组P450_(SpMO)酶的动力学曲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细胞色素P450_(SpMO)在氧化硫醚方面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条件优化
        3.3.2 底物扩展
        3.3.3 化学方法合成硫醚衍生物
        3.3.4 化学方法合成亚砜产物
        3.3.5 产物检测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条件优化
        3.4.2 酶催化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胞色素P450_(SpMO)在O-脱烷基化方面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条件优化
        4.3.2 底物扩展
        4.3.3 HPLC条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条件优化
        4.4.2 酶催化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液相图谱

(5)加卤技术对卤豆干风味品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卤豆干生产现状及问题
        1.1.1 卤豆干传统生产工艺
        1.1.2 不同加工工艺对卤豆干品质的影响
        1.1.3 卤豆干行业现存问题
    1.2 卤豆干挥发性风味物质
        1.2.1 卤豆干风味物质来源
        1.2.2 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
    1.3 豆腐凝胶研究
        1.3.1 大豆蛋白组成对豆腐凝胶形成的影响
        1.3.2 氨基酸对豆腐凝胶形成的影响
        1.3.3 分子间作用力对豆腐凝胶形成的影响
    1.4 立题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卤豆干工艺改良及优化
        1.5.2 加卤新工艺对卤豆干食味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1.5.3 加卤新工艺对大豆蛋白凝胶形成影响
第二章 卤豆干工艺改良及优化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卤汁制备
        2.2.2 白胚及卤豆干制备
        2.2.3 单因素试验
        2.2.4 正交试验
        2.2.5 感官评定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传统卤豆干生产工艺改良
        2.3.2 卤汁与豆花浸渍比对豆干感官品质影响
        2.3.3 卤汁浸渍时间对豆干感官品质影响
        2.3.4 食盐添加量对豆干感官品质影响
        2.3.5 正交优化加卤工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卤新工艺对卤豆干食味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总蛋白含量测定
        3.2.2 脂肪含量测定
        3.2.3 豆腐得率测定
        3.2.4 含水量测定
        3.2.5 保水率测定
        3.2.6 NaCl含量
        3.2.7 色差分析
        3.2.8 质构检测
        3.2.9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3.2.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3.2.11 挥发性成分分析
        3.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豆干理化品质
        3.3.2 豆干得率、含水量与保水性
        3.3.3 豆干色度
        3.3.4 豆干质构
        3.3.5 豆干游离氨基酸
        3.3.6 豆干呈味氨基酸及呈味特征
        3.3.7 豆干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3.3.8 豆干挥发性风味成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卤新工艺对大豆蛋白凝胶形成影响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4.2.2 化学作用力分析
        4.2.3 豆干微观结构观察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蛋白浓度
        4.3.2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蛋白组成
        4.3.3 蛋白溶解度
        4.3.4 蛋白作用力
        4.3.5 豆干微观结构观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校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酿造酱油、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酱油
        1.1 酱油起源
        1.2 酱油的功能性
        1.3 酱油的分类
        1.4 研究现状
    2 食醋
        2.1 食醋起源
        2.2 食醋的功能性
        2.3 食醋的分类
        2.4 研究现状
    3 代谢组学
        3.1 代谢组学
        3.2 代谢组学技术
        3.3 应用范围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代谢组学寻找酱油的标志性代谢物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样品预处理
        1.4 色谱与质谱条件
        1.5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实验提取剂及质谱离子源极性的选择
        2.2 实验重现性检验
        2.3 寻找酱油样品的标志性代谢物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寻找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样品预处理
        1.4 色谱与质谱条件
        1.5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食醋提取剂的选择
        2.2 实验重现性检验
        2.3 寻找食醋样品的标志性代谢物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花椒简介
        1.1.1 花椒资源概况
        1.1.2 花椒的化学成分
        1.1.3 花椒籽的化学成分
    1.2 花椒风味油的研究现状
    1.3 花椒籽油的营养功能
    1.4 花椒籽油的研究现状
    1.5 花椒油树脂研究现状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6.2 课题研究内容
2 大豆油热浸法制取花椒风味油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椒风味油制取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2.2.2 正交实验
        2.2.3 风味油中维生素E、甾醇含量及脂肪酸组成
        2.2.4 花椒风味油和大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对比分析
    2.3 小结
3 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花椒的主要组分含量测定
        3.2.2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理化性质
        3.2.3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维生素E含量
        3.2.4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
        3.2.5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比分析
        3.2.6 花椒籽油和市售花椒油的感官评价
    3.3 小结
4 花椒油树脂的制取及品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和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正己烷萃取所得花椒油树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分含量
        4.2.2 乙醇萃取所得花椒油树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分含量
        4.2.3 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油树脂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
        4.2.4 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油树脂的得率
    4.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中国白酒概述
    2 白酒的生产过程研究情况
        2.1 白酒的生产及蒸馏过程
        2.2 白酒发酵过程研究进展
        2.3 白酒的贮存过程研究进展
        2.3.1 白酒贮存的作用及意义
        2.3.2 白酒贮存老熟原理研究
        2.3.3 白酒贮存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变化研究
    3 白酒香味成分的研究进展
        3.1 白酒中香味成分的种类
        3.2 白酒中香味成分的作用
    4 白酒香味成分分析技术的发展
        4.1 白酒中香味成分定性定量技术的发展
        4.1.1 气相色谱技术在白酒香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4.1.2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白酒香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4.1.3 GC-MS在白酒香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4.2 白酒中呈香化合物分析技术的发展
    5 白酒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 主要研究内容
        7.1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性研究
        7.2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量研究
        7.3 浓香型枝江白酒呈香化合物的研究
        7.4 不同酒度枝江浓香型白酒贮存过程中香味成分变化的分析研究
        7.5 浓香型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
第二章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性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1.2 仪器与标样
        1.2.1 仪器及仪器条件
        1.2.2 实验用标样
        1.3 实验方法
        1.3.1 根据香味成分酸碱性分离浓缩酒样
        1.3.2 根据微量组分沸点及极性分离浓缩酒样
        1.3.3 液液萃取浓缩与直接进样分析
        1.3.4 香味成分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组分定性分析图谱
        2.2 浓香型枝江原酒香味成分定性分析结果
        2.2.1 脂肪酸类物质定性分析结果
        2.2.2 酮类物质定性分析结果
        2.2.3 醛类和缩醛类物质定性分析结果
        2.2.4 醇类物质定性分析结果
        2.2.5 酯类物质定性分析结果
        2.2.6 萜烯类和硫化物定性分析结果
        2.2.7 芳香类定性分析结果
        2.2.8 其他类定性分析结果
        2.2.9 吡嗪、吡啶及呋喃类定性分析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3.1 实验条件优化
        3.2 样品前处理方法
        3.3 定性分析准确性
        3.4 定性分析结果与其他品牌白酒比较
        3.5 白酒中香味成分作用讨论
第三章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量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酒样
        1.2 实验标准品
        1.3 仪器设备及分析方法
        1.3.1 GC-FID定量分析色谱骨架成分
        1.3.2 HS-SPME结合GC-MS定量分析复杂香味成分
        1.3.3 GC-MS定量分析硫化物
        1.3.4 GC-MS定量分析含氮化合物
        1.3.5 离子色谱定量分析有机酸
        1.3.6 离子色谱定量分析多元醇
    2 结果与分析
        2.1 枝江原酒中色谱骨架成分结果分析
        2.1.1 酒样中色谱骨架成分GC-FID图
        2.1.2 酒样中色谱骨架成分定量分析结果
        2.2 枝江原酒中复杂香味成分结果分析
        2.2.1 酒样中复杂香味成分GC-MS总离子扫描图
        2.2.2 酒样中复杂香味成分定量分析结果
        2.3 枝江原酒中硫化物结果分析
        2.3.1 酒样中硫化物GC-MS扫描图
        2.3.2 酒样中硫化物定量分析结果
        2.4 枝江原酒中含氮化合物定量结果分析
        2.4.1 酒样中含氮化合物GC-MS扫描图
        2.4.2 酒样中含氮化合物定量分析结果
        2.5 枝江原酒中有机酸定量结果分析
        2.5.1 酒样中有机酸离子色谱图
        2.5.2 酒样中有机酸定量分析结果
        2.6 枝江原酒中多元醇定量结果分析
        2.6.1 酒样中多元醇离子色谱图
        2.6.2 酒样中多元醇定量分析结果
        2.7 枝江原酒香味成分结构分析
        2.7.1 酒样中香味成分构成比例
        2.7.2 酒样中同类香味成分含量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定量分析方法讨论
        3.2 定量分析香味成分的含量与其他品牌白酒比较
        3.3 分析方法的评价
第四章 浓香型枝江白酒呈香化合物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1.3 试剂与标样
        1.4 分析方法
        1.4.1 直接进样GC-O分析酒样重要呈香化合物
        1.4.2 Osme法分析酒样重要呈香化合物
        1.4.3 AEDA法分析酒样重要呈香化合物
        1.4.4 OAV值法分析酒样重要呈香化合物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酒直接进样GC-O分析结果
        2.2 Osme法进样分析结果
        2.3 AEDA法进样分析结果
        2.4 OAV值分析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3.1 枝江原酒分析结果与其他品牌白酒对比
        3.2 Osme法分析结果讨论
        3.3 AEDA法分析结果讨论
        3.4 OAV值分析结果讨论
        3.5 风味物质呈香特征及作用
第五章 枝江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香味成分的变化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酒样准备与处理
        1.3.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醛类物质贮存过程中变化曲线
        2.2 醇类物质贮存过程中变化曲线
        2.3 酸类物质贮存过程中变化曲线
        2.4 酯类物质贮存过程中变化曲线
        2.4.1 低级脂肪酸乙酯变化曲线
        2.4.2 直链高级脂肪酸乙酯变化曲线
    3 小结与讨论
        3.1 酒度与香味成分含量的关系
        3.2 贮存过程中香味成分的变化规律
        3.3 基酒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第六章 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品的采集
        1.2.2 浓香型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数据的采集
        1.2.3 风味指纹图谱的数据分析
        1.2.4 样品气相色谱分析
        1.2.5 风味指纹图谱的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枝江白酒风味特征品评结果
        2.2 风味特征品评结果图谱分析
        2.3 五种白酒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2.4 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建立与分析
        2.5 风味指纹图谱的应用探讨
    3 小结与讨论
        3.1 风味指纹图谱建立方法
        3.2 风味指纹图谱的应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性结论
    2 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定量结论
    3 浓香型枝江白酒呈香化合物的研究结论
    4 不同酒度枝江浓香型白酒贮存过程中香味成分变化的研究结论
    5 浓香型枝江白酒“风味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
    6 主要创新点
    7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山西金源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组分加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高温煤焦油加工技术现状
    1.3 高温煤焦油主要分离方法
    1.4 高温煤焦油主要加氢方法
    1.5 高温煤焦油主要分析方法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2实验
    2.1 原料的预处理及分析
    2.2 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步骤
    2.4 实验原料GC/MS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金源高温煤焦油轻质组分一级柱层析分离
    3.1 一级分离L1 馏分分析
    3.2 一级分离L2 馏分分析
    3.3 一级分离L3 馏分分析
    3.4 一级分离L4 馏分分析
    3.5 一级分离L5 馏分分析
    3.6 一级分离L6 馏分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金源高温煤焦油轻质组分二级柱层析分离
    4.1 L1 的分离分析
    4.2 L2 的分离分析
    4.3 L3 的分离分析
    4.4 L4 的分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高温煤焦油轻质组分及一级柱层析馏分加氢
    5.1 催化剂的表征
    5.2 加氢产物GC/MS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高温煤焦油轻质组分及分离馏分加氢产物柱层析分离
    6.1 待分离物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6.2 色谱条件的选择
    6.3 样品分离
    6.4 本章小结
7 结果和相关创新
    7.1 结果
    7.2 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雷美替胺关键中间体合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药物化学及药物工艺
        1.1.1 药物化学
        1.1.2 药物工艺
    1.2 失眠以及临床治疗药物
        1.2.1 失眠概述
        1.2.2 失眠的临床治疗药物
    1.3 雷美替胺
        1.3.1 雷美替胺的作用机制
        1.3.2 雷美替胺合成的研究进展
        1.3.3 雷美替胺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
第2章 雷美替胺关键中间体合成条件的优化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 雷美替胺关键中间体合成条件的优化
        2.2.1 1,3-二甲氧基苯到化合物a的反应过程优化
        2.2.2 化合物a到化合物b的反应过程优化
        2.2.3 化合物b到化合物c的反应过程优化
        2.2.4 化合物c到化合物d的反应过程优化
        2.2.5 化合物d到化合物e的反应过程优化
        2.2.6 化合物e到化合物f的反应过程优化
        2.2.7 化合物f到化合物g的反应过程优化
        2.2.8 化合物g到目标化合物SM1 的反应过程优化
    2.3 雷美替胺关键中间体的最优合成
        2.3.1 化合物a的最优合成
        2.3.2 化合物b的最优合成
        2.3.3 化合物c的最优合成
        2.3.4 化合物d的最优合成
        2.3.5 化合物e的最优合成
        2.3.6 化合物f的最优合成
        2.3.7 化合物g的最优合成
        2.3.8 目标化合物SM1 的最优合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雷美替胺关键中间体的表征
    3.1 主要仪器及试剂
    3.2 雷美替胺关键中间体的核磁共振表征
        3.2.1 化合物a的核磁共振表征
        3.2.2 化合物b的核磁共振表征
        3.2.3 化合物c的核磁共振表征
        3.2.4 化合物d的核磁共振表征
        3.2.5 化合物e的核磁共振表征
        3.2.6 化合物f的核磁共振表征
        3.2.7 化合物g的核磁共振表征
        3.2.8 目标化合物SM1 的核磁共振表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6-甲氧基萘乙酮的生产工艺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树种木材气味释放特性与图谱表达研究[D]. 王启繁.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2]南方常用树种木材不同含水率和涂饰下TVOC与气味研究[D]. 曾彬.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载铜纤维素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胺化反应合成生物碱的研究[D]. 陈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鞘氨醇单胞菌来源的新型P450单加氧酶的异源表达及催化特性分析[D]. 楼江丽. 江南大学, 2020(01)
  • [5]加卤技术对卤豆干风味品质影响研究[D]. 毛佳怡. 贵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酿造酱油、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D]. 李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D]. 李锦.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8]浓香型枝江白酒香味成分的分析研究[D]. 徐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山西金源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组分加氢[D]. 李佳昊.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10]雷美替胺关键中间体合成方法研究[D]. 许桂芬. 华侨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6-甲氧基萘乙基酮的生产工艺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