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护理体会

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护理体会

一、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飞[1](2021)在《部分脾栓塞术对肝脏血流灌注近期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对肝硬化脾亢患者肝脏血流灌注近期影响,并探讨肝脏血液灌注改变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PSE术后肝脏灌注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共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诊断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并行PSE术患者27例。采集外周血分析术前、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变化,利用CT“一站式”全肝灌注成像检测PSE术前、术后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血容量(BV)、血流量(BF)、肝动脉灌注分数(HAF),于轴位原始图像上测量肝总动脉及脾动脉主干内径变化。同时检测血常规(WBC、PLT)、肝肾功能指标(TBiL、ALB及Cr)、凝血指标(PT及INR),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CT灌注参数、肝总动脉、脾动脉及脾动脉/肝总动脉内径比值,分析CT灌注参数与肝功能之间相关性。[结果]1.肝脏CT灌注的变化术前 HAF 值 0.18±0.17、HAP 值为 16.51±14.6 ml·min-1·(100ml)-1、PVP值为 93.86±52.22 ml·min-1·(100ml)-1、TLP 值为 110.72 ± 49.73ml.min-1·(100ml)-1、BV 值为 18.99±3.86 ml·min-1·100g;术后 7 天 HAF 值为 0.40±0.25、HAP 值为 21.93±12.38 ml·min-1·(100ml)-1、PVP值为36.89±21.22 ml·min-1·(100ml)-1、TLP 值为 58.51±15.14 ml·min-1·(100ml)-1 BV 值为 18.77±4.25 ml·min-1·100g;术后 1 月 HAF 值 0.28±0.18、HAP 值为 25.30±23.15 ml·min-1·(100ml)-1、PVP 值为 63.86±29.38 ml·min-1·(100ml)-1、TLP值为 89.17± 7.96 ml·min-1·(100ml)-1 BV 值为 18.93±4.60 ml·min-1·100 g。与术前比较,PSE术后HAF明显增高,呈显着升高后缓慢下降的动态变化过程,术后7天、1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P术后呈现上升趋势,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与术后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VP及TLP术后明显下降,呈显着下降后缓慢升高,术后7天、1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V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肝总动脉与脾动脉内径的变化术前肝总动脉内径为3.71 ±0.34mm,脾动脉内径为6.20±0.30mm,脾/肝总动脉内径比为1.69±0.25;术后7天肝总动脉内径为4.13±0.15mm,脾动脉内径为5.93±0.24mm,脾/肝总动脉内径比为1.44±0.08;术后1月肝总动脉内径为4.08±0.15mm,脾动脉内径为5.49±0.20mm,脾/肝总动脉内径比为1.35±0.06。PSE术后肝总动脉直径较术前明显增大,术后1月较术后7天有所缩小,但仍大于术前。脾动脉直径及脾/肝总动脉直径比值术后呈明显减小,术后7天、1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肝功能的变化PSE术后3天、7天外周血TBiL及PT均较术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TBiL下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PT较术前稍有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MELD评分为9.15±2.51,术后7天MELD评分为11.18±3.06,术后1月MELD评分为7.32±1.80,MELD评分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术后1月降至稍低于术前。4.PSE术后CT灌注参数与MELD评分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后7天MELD评分与HAP无相关性,MELD评分与PVP及TLP存在负相关关系(HAP:r0.058,P>0.05;PVP:r=-0.751,P<0.05;TLP:r=-0.685,P<0.05)。5.外周血象的变化PSE术前外周WBC为2.41±0.87 × 109/L,术后7天迅速升至最高6.47±4.00× 109/L,术后1月下降至3.45±1.03 × 109/L,呈速升速降;术前外周PLT为43.75±17.98 × 109/L,术后 7 天上升至 108.81±52.69 × 109/L,术后 1 月保持于 100.81±26.06 × 109/L,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结论]1.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存在SASS,PSE术能缓解SASS,改善肝脏循环。2.PSE术后短期肝脏CT灌注参数改变,提示PSE术后肝动脉灌注量增加,门静脉及总肝灌注量降低,PSE引起PVP下降主要不是营养性及功能性肝灌注减少,而是调节性PVP减少,有利于改善门脉高压的肝脏循环障碍。3.PSE术后PVP及TLP一过性减少可能是造成肝功能短期内损伤的因素之一。

陈剑,唐帅[2](2021)在《内镜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内镜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LC)合并脾功能亢进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效果。方法 80例LC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静脉套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SE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外周血象、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止血所需时间(9.15±2.35)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58±3.69)h,止血成功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术后3个月再次出血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联合PSE可有效降低LC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患者的门静脉高压,治疗出血效果显着,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王纳,郝晓静,李雪雁[3](2021)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辅助序贯营养支持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辅助序贯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13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外营养,观察组实施序贯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营养干预后营养生化指标、体质指数(BMI)、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BMI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躯体健康状态、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患者辅助序贯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可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改善生活质量,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医疗保障。

吴安琪,王琳,杨燕茹[4](2021)在《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11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肝脾联合切除术组(观察组,66例)和单纯肝切除术组(对照组,52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手术前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及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型,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手术前1周RBC、WBC、PLT、CD4+、CD8+、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观察组WBC、PL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2个月观察组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胆漏、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10/66),对照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6/5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4,P=0.569);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无瘤生存率为40.91%(27/66),对照组为21.15%(11/52),观察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99,P=0.023)。结论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能有效促进WBC和PLT升高、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远期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辛健,冯韦韦,何彦丰[5](2021)在《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肿瘤学效果及风险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肿瘤学效果及风险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浙江省义乌复元私立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18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行肝脾联合切除术者为联合组,行常规肝切除术者为对照组,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血常规、肝功能、术后并发症、肿瘤效应(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术后1、3和5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着升高[94.92%(56/59)比79.66%(47/59)](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至2019年8月1日,联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着高于对照组(29个月比22个月)(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1、3和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第7天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264.48 ± 75.37) × 109/L比(153.53 ± 42.11) × 109/L、(7.86 ± 1.43) × 109/L比(3.48 ± 1.32) × 109/L](P<0.05);联合组术后第7天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着降低[(49.42 ± 31.88) U/L比(84.22 ± 43.95) U/L、(36.50 ± 21.50) U/L比 (49.98 ± 35.63) U/L](P<0.05)。结论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相比较,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上升及肝功能恢复,且不增加手术风险,长期随访结果更满意。

张珈恺[6](2020)在《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延边地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5例,其中生长抑素治疗组为对照组66例,生长抑素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组为治疗组5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早期止血率,早、近、远期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探讨生长抑素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延边地区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均未在治疗结束72h内观察到再出血征象,在早期、近期再出血率、死亡率方面无显着差异,但远期再出血率方面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的患者共34例(57.63%),其中胸骨后疼痛28例(47.46%)、恶心4例(6.78%)、吞咽困难2例(3.39%);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的患者共27例(45.76%),其中重度和轻度分别为23例和4例,平均复发时间为4.00(2.00-10.00)月;针对朝汉两民族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下段静脉曲张患者与中段及中下段相比,朝鲜族明显多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和0.012);而其他一般资料,早、近、远期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EV复发率、复发时间及复发程度的比较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延边地区朝鲜族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位置与汉族相比较食管下段更为多见。(2)延边地区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在早期止血、近期再出血及死亡率方面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基本相同,但在预防远期再出血方面的成效明显优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

叶建敏[7](2020)在《早期功能锻炼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早期功能锻炼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的机体舒适度及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坠积性肺炎。观察组穿刺处出血血肿、腹痛、下肢静脉血栓、麻痹性肠梗阻及腹腔感染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 d,观察组的机体舒适度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生存质量的各个方面评分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的控制作用,有助于降低相关不适感及改善生存质量,在本类手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魏颖颖[8](2020)在《负荷腹式呼吸对伴肝硬化患者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疼痛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负荷腹式呼吸对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疼痛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此干预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如何减轻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寻找简单有效的方法,并提供数据支持和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符合条件的乙肝肝硬化伴有脾功能亢进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区为单位,一个病区为干预组(共58例),另一病区为对照组(共58例)。对照组按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负荷腹式呼吸训练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长海痛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腹式呼吸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通过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6h的长海痛尺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332,P=0.741,P>0.05;干预组术后的 12h、24h、48h、72h、96h、120h 的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t=1.994、6.223、8.529、10.715、11.212、16.426;P=0.049、0.000、0.000、0.000、0.000、0.000,P<0.05;两组患者疼痛都伴随护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轻,术后48h、72h、96h、120h疼痛程度明显比术后12h、术后24h的轻,P<0.05。3.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20.44±6.42、21.41±6.73分,抑郁评分为22.51±5.29、23.14±7.86分,P>0.05;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 12.53±2.16、19.73±4.86 分,抑郁评分为 14.52±3.48、20.24±5.63 分,与干预护理前相比,P<0.05。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76%、干预组为96.55%,χ2=6.0647;P=0.0015,P<0.05。5.本研究发现干预组排气时间为第(21.05±2.17)h,对照组排气时间为第(36.51±2.64)h,干预组排气时间显着早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t=25.6482,P<0.05)。干预组中重度腹胀发生率12.07%,对照组中重度腹胀发生率43.10%,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1.负荷腹式呼吸可以减轻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伴随护理时间增加疼痛程度越轻。2.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行负荷腹式呼吸锻炼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心理。3.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行负荷腹式呼吸锻炼,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行负荷腹式呼吸锻炼能够将患者排气时间缩短,促进排气,同时能够缓解腹部胀痛的症状,缓解疼痛。

张雪平[9](2020)在《部分脾栓塞术对血清PDGF、TGF-β1及肝纤维四项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肝纤维四项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6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行PSE术患者,采集外周血分析PSE术前、术后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肝纤维四项、血常规、肝功能及免疫指标(NK细胞及Th2淋巴因子IL-6)的变化,同时利用肝脏超声影像和瞬时弹性测量成像检测肝脏硬度(LSM)的变化。[结果]1.PDGF及TGF-β 1的变化对照组:PDGF 值为 98.26±10.12ng/L、TGF-β 1 值为 180.36±12.38ng/L;实验组:术前PDGF值为213.36±15.42ng/L、TGF-β 1值为 263.26±21.47ng/L;术后7天PDGF值为200.04±12.13ng/L、TGF-β 1值为 260.18±17.37ng/L;术后 1 月 PDGF 值为 195.41 ± 14.22ng/L、TGF-β 1 值为 262.43±16.42ng/L;术后 3月 PDGF 值为 198.34± 12.66ng/L、TGF-β 1 值为 261.96±14.75n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亢后PDGF及TGF-β 1明显增高,PSE术后PDGF呈现下降趋势,术后1周、1月、3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β1术后1周、1月、3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肝纤维四项的变化:对照组:HA 值:119.65±9.35ng/L;PcⅢ:4.58±1.20ug/L;LN:107.38±13.67ug/L;Ⅳ-C:7.45±1.18ug/L。实验组:术前 HA 值:231.37±47.28ng/L;PcⅢ:12.25±2.36ug/L;LN:215.11±63.28ug/L;Ⅳ-C:14.96±4.76ug/L;术后7 天 HA:203.25±38.79ng/L;PcⅢ:10.13±1.42ug/L;LN:173.26±54.39ug/L;Ⅳ-C:12.63±3.76ug/L。术后 1 月 HA:186.71±42.36ng/L;PcⅢ:8.73±1.72ug/L;LN:148.02±43.29ug/L;Ⅳ-C:9.40±2.Oug/L;术后 3 月 HA:198.23±35.66ng/L;PcⅢ:9.76±2.25ug/L;LN:168.77±58.67ug/L;Ⅳ-C:10.65±1.91u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前肝纤维化四项(HA、PcⅢ、LN及Ⅳ-C)明显升高,PSE术后肝纤维化四项在PSE术后1周、1月、3月较术前而言均出现明显下降,其中术后1月降至最低,术后3月较术后1月出现升高。3.肝脏硬度值(LSM)的变化正常人群LSM小于7.3Kpa,肝硬化脾亢患者术前LSM达到20.51±6.O1Kpa,术后 1 周为 20.08±5.92Kpa,术后 1 月为 16.50±4.33Kpa,术后 3 月为 17.79±4.04Kpa。肝脏硬度在PSE术后1周稍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3月较术前而言均出现明显下降,术后3月较术后1月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免疫指标的变化(NK细胞及IL-6)NK细胞正常值的范围为90-590个/uL,IL-6正常值的范围1.18-5.30pg/mL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NK细胞术前为61.04±25.29个/uL,术后1周为114.53±31.23 个/uL,术后 1 月为 103.78±36.25 个/uL,术后 3 月为 99.38±27.39 个/uL;IL-6 术前为 9.75±3.25pg/mL,术后 1 周为 73.26±31.59pg/mL,术后 1 月为 13.44±7.65pg/mL,术后3月为5.35±7.51pg/mL。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NK细胞术前明显低于正常值下限,术后1周、1月、3月明显升高。Th1/Th2细胞淋巴因子变化:Th2分泌细胞因子IL-6术前高于正常值上限,术后1周明显升高,术后1月显着下降,3个月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其余Th1/Th2分泌的淋巴因子术后三个时间点(1周、1个月、3个月)较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5.血常规的变化PSE术后1周白细胞迅速升至最高后开始下降,3月后降至正常值以下;术后血小板迅速升高,1周至正常范围内,1月达高峰水平,随后缓慢下降。6.肝功能的变化PSE术后3天、1周、1个月及3月谷丙转氨酶(ALT)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3天、7天AST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天较术后3天谷草转氨酶(AST)有所下降(P<0.05),术后1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天、7天凝血酶原时间(PT)及总胆红素(TBil)明显升高,术后7天较术后3天有所下降,术后1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月明显下降。术后1周,IL-6水平明显升高,肝功能指标(AST、TBil及PT)同样也是增高,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7.TGF-β1、PDGF与血小板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TGF-β 1、PDGF与血小板存在负相关关系(术前:r=-0.594,p<0.05,r=-0.762,p<0.01;术后:r=-0.357,p<0.05,r=-0.685,p<0.01)。[结论]1.肝炎性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致血小板减少,促纤维化因子PDGF、TGF-β 1增多,NK细胞数量下降,IL-6增多:同时肝纤维化四项增高、肝硬度值增高,提示脾功能亢进可导致肝纤维化因子升高,从而可能加重肝纤维化。2.PSE后血小板增加,促纤维化因子PDGF、TGF-β1下降,NK细胞数量增多,IL-6下降;同时肝纤维化四项下降、肝硬度值下降,提示PSE术可以使肝纤维化因子的减少,从而可缓解肝纤维化的进程。3.PSE可对肝功能产生一过性损伤,1周后逐渐恢复,1月恢复至术前水平并逐渐改善,提示PSE可改善肝功能。4.PSE可提高患者外周白细胞及血小板,达到纠正脾亢的目的。

鲍应军[10](2020)在《TIPS术后肝性脑病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患者进行分析,评价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明确不同类型支架在TIPS应用中的效果有无差异。本研究以使用不同支架行TIPS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使用核医学方法对TIPS手术前后门静脉的灌注量进行定量测定,计算TIPS手术对门静脉灌注量的影响及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综合评估肝性脑病与支架类型、门静脉灌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门静脉动态显像的方法评价TIPS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不同支架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8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治疗中心171例行TIPS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使用单纯裸支架后单纯覆膜支架、Fluency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的组合支架或使用Viatorr支架建立肝内分流道。通过对影响患者肝性脑病发病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病率的危险因素;2)对2014年4月至2017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治疗中心行TIPS手术的患者160例。所有患者使用组合支架或Viatorr支架进行分流道的建立,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两组病例在TIPS术后短期疗效级中期疗效方面有无差异。比较TIPS手术前后门静脉灌注量的变化、不同类型支架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不同类型支架手术前后门静脉灌注量的变化、不同类型支架肝性脑病发病率的情况有无差别;3)对拟行TIPS手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通过弹丸式注射锝99m动态扫描的方法,计算手术前后门静脉灌注量的变化以及不同类型支架对TIPS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1)TIPS术后影响肝性脑病发病的因素较多,其中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支架类型是影响肝性脑病发病的主要因素;2)不同类型支架建立分流道后均有发生肝性脑病的风险。但不同类型支架其肝性脑病发病率具有明显差异;3)Viatorr支架建立肝内分流道,可降低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支架类型的不同是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组合支架与Viatorr支架建立分流道后短期内对肝功能的影响无显着差异。Viatorr支架组术后肝性脑病发病率低,可能与不同类型支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同有关;5)TIPS术后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门静脉的灌注量较术前明显增加,肝动脉的灌注量较术前无明显差异。肝脏的总灌注量增加。结论: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支架类型的不同是影响肝性脑病发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类型支架对TIPS手术疗效的影响不同,主要体现在肝性脑病发病率及分流道通常率方面。TIPS术后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将发生明显变化。

二、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部分脾栓塞术对肝脏血流灌注近期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创新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肝脏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内镜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比较
    2.3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2.4 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辅助序贯营养支持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生化指标与BMI指数比较
    2.2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4)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手术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术中情况比较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
    2.3 2组患者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比较
    2.4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5 2组患者术后3年随访比较
3 讨 论

(6)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语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对照组治疗
        2.2.2 治疗组治疗
        2.2.2.1 治疗组术后处理
        2.2.3 治疗效果评估
        2.2.3.1 早期止血
        2.2.3.2 早期再出血
        2.2.3.3 近期再出血
        2.2.3.4 远期再出血
        2.2.3.5 治疗组术后不良反应
        2.2.3.6 朝、汉族EVL治疗效果比较
        2.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早期止血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比较
    3.3 治疗组朝汉两民族患者EVL治疗效果比较
        3.3.1 一般资料比较
        3.3.2 再出血率、死亡率比较
        3.3.3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3.4 EV复发率、复发时间、复发程度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早期功能锻炼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机体舒适度比较
    2.4 两组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8)负荷腹式呼吸对伴肝硬化患者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疼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对照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研究方法
    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原则
    2.8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疼痛比较
    3.3 焦虑抑郁比较
    3.4 两组满意度比较
    3.5 两组患者排气时间与腹胀评分比较
4 讨论
    4.1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负荷腹式呼吸必要性
    4.2 负荷腹式呼吸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4.3 负荷腹式呼吸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4.4 负荷腹式呼吸提高患者疼痛干预满意度
    4.5 负荷腹式呼吸对排气时间及腹胀的影响
    4.6 小结
5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5.1 研究的创新性
    5.2 局限性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式呼吸对患者术后疼痛影响的研究进展
    1 腹式呼吸的概述
    2 腹式呼吸训练的方法
    3 术后疼痛影响因素
    4 疼痛的测评工具
    5 腹式呼吸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脾栓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表2 长海痛尺
    附表3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附表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表5 负荷腹式呼吸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个人简历
致谢

(9)部分脾栓塞术对血清PDGF、TGF-β1及肝纤维四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TIPS术后肝性脑病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观察指标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Viatorr支架与组合支架TIPS术后肝性脑病及临床疗效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门静脉核素显像测定TIPS手术前后门静脉灌注量的变化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部分脾栓塞术对肝脏血流灌注近期影响的研究[D]. 王飞.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内镜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观察[J]. 陈剑,唐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08)
  • [3]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辅助序贯营养支持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J]. 王纳,郝晓静,李雪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08)
  • [4]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J]. 吴安琪,王琳,杨燕茹. 中华全科医学, 2021(02)
  • [5]肝脾联合切除术与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肿瘤学效果及风险比较[J]. 辛健,冯韦韦,何彦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02)
  • [6]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D]. 张珈恺. 延边大学, 2020(05)
  • [7]早期功能锻炼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叶建敏. 中国医学创新, 2020(17)
  • [8]负荷腹式呼吸对伴肝硬化患者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疼痛的影响[D]. 魏颖颖. 郑州大学, 2020(02)
  • [9]部分脾栓塞术对血清PDGF、TGF-β1及肝纤维四项的影响[D]. 张雪平.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TIPS术后肝性脑病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D]. 鲍应军.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