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铜在犬猫手术中的应用

氯胺铜在犬猫手术中的应用

一、氯胺铜在犬猫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昕昕[1](2021)在《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对犬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文中指出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为动物麻醉临床上常用的注射型麻醉剂,但采用单一麻醉方法时均有一定的弊端。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应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麻醉效果更强效、速效,麻醉苏醒期短,动物安全系数高,且对重要器官无永久性损伤,因此推断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应用于犬,同可以达到应用低剂量麻醉药物可得到延长麻醉维持时间,加强麻醉深度,增强麻醉、肌松、镇痛效果,提高麻醉安全性,降低麻醉风险性。故本试验麻醉方式采用复方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静肌复合麻醉应用于犬,并采取不同的监护手段,包括生理性方法和机械性方法,对犬进行心肺监护、神经系统监护等,记录和统计分析试验犬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通过观察生物反射评价疼痛等级、麻醉深度等,从多方面综合评估该麻醉方法的可行性,为小动物临床麻醉的使用方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试验的方法是选取25只健康青壮年犬,将其随机平均分为5组,第一组:复方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5 m L/kg;第二组:速眠新Ⅱ组,肌内注射8 mg/kg(0.08 m L/kg)速眠新Ⅱ;第三组:复合Ⅰ组,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25 m L/kg,且肌内注射2 mg/kg(0.02 m L/kg)速眠新Ⅱ;第四组:复合Ⅱ组,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25 m L/kg,且肌内注射4 mg/kg(0.04 m L/kg)速眠新Ⅱ;第五组:复合Ⅲ组,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25 m L/kg,且肌内注射6 mg/kg(0.06m L/kg)速眠新Ⅱ。各组麻醉时间与镇痛时间试验结果分别为:复方氯胺酮组58.92±1.63 min;40.77±8.25 min。速眠新Ⅱ组41.51±3.01 min;36.50±2.14 min。复合Ⅰ组29.00±3.21 min;25.66±1.34min。复合Ⅱ组40.17±2.28 min;36.30±4.10 min。速眠新Ⅱ组试验犬麻醉期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与麻醉前相比具有差异极显着性。复合Ⅲ组麻醉时间为61.75±8.25 min;41.22±6.13 min,试验犬麻醉后心率和体温(T)与麻醉前相比具有差异显着性。本试验中筛选出的最佳复合组为复合Ⅲ组,并将其麻醉方法与剂量,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25 m L/kg,且肌内注射6 mg/kg(0.06 m L/kg)速眠新Ⅱ应用于延边大学动物医院犬外科临床。经一年的临床验证,该麻醉方法良好的麻醉质量与效果得以验证,手术验证成功。并在春季30例外科病例中选取两例临床常发经典病例详细阐述,病例一、二,分别为膀胱结石和卵巢子宫绝育。综合分析,试验表明采用复方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的复合麻醉方法于犬较单一麻醉方法复方氯胺酮或者速眠新Ⅱ的麻醉效果更强效、速效。在临床中,复合Ⅲ组的麻醉方法与剂量,静脉注射复方氯胺酮0.025 m L/kg,肌内注射6 mg/kg(0.06 m L/kg)速眠新Ⅱ,相较于其他组麻醉效果更优,安全性高、危险系数低等优势,可满足犬的临床麻醉的要求。因此,本试验应用复方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的复合麻醉方法,麻醉剂量为最低安全剂量的一半,得到更佳的麻醉效果,麻醉维持时间延长,减少不良反应等优势。该麻醉剂量的应用对临床小动物麻醉用药剂量有进一步探索发展,为小动物麻醉临床用药提供了确切而科学的理论依据。

郎佳宝[2](2019)在《舒泰与速眠新Ⅱ对绵羊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及应用》文中指出舒泰与速眠新Ⅱ作为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单独使用时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有报道显示,将这两种麻醉药复合应用于犬可以得到更好的麻醉、镇痛及肌松效果,还可以减少用药量及其各自的不良反应。但将其应用于羊的相关试验却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将舒泰与速眠新配合,采用静肌复合麻醉的方法对羊进行麻醉,并在麻醉过程中监测其呼吸、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及疼痛反应等各项生理指标,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为羊的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本次试验选取9只健康的成年绵羊,将这9只绵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分别为复合A组、复合B组及复合C组。其中复合A组为静脉注射1 mg/kg(0.02 mL/kg)舒泰、肌肉注射0.5 mg/kg(0.005 mL/kg)速眠新Ⅱ,复合B组为静脉注射1mg/kg(0.02mL/kg)舒泰、肌肉注射1mg/kg(0.01mL/kg)速眠新Ⅱ,复合C组为静脉注射1 mg/kg(0.02 mL/kg)舒泰、肌肉注射2 mg/kg(0.02 mL/kg)速眠新Ⅱ。结果显示复合A组、复合B组和复合C组的镇痛时间分别为19.00±2.65 min、52.67±1.53 min和60.00±12.12 min;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复合A组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无显着性差异;复合B组血氧饱和度无显着性差异,呼吸频率及心率均在麻醉前期呈显着性差异;复合C组呼吸频率呈显着性差异,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在麻醉10 min呈显着性差异;复合A组、B组及C组体温均在麻醉50 min后呈显着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于羊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按照舒泰1 mg/kg(0.02 mL/kg)静脉注射、速眠新Ⅱ1 mg/kg(0.01 mL/kg)肌肉注射的剂量进行麻醉时,可以达到52.67±1.53 min的完全麻醉时间,相较于其他剂量组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可以满足临床手术的要求。临床应用方面,将复合B组的麻醉剂量应用在了绒山羊股骨滑车骨膜破坏动物模型中,结果表明此种麻醉剂量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术后绒山羊苏醒良好,能够满足羊临床手术的麻醉要求。

周生浩[3](2017)在《不同麻醉药对犬麻醉的效果评估及心电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兽医临床上,犬用麻醉药品种有限。这些麻醉药物主要作为犬的镇静镇定、麻醉前的用药、诱导麻醉以及维持麻醉来使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氯胺酮、赛拉嗪和右旋美托咪定等;但每种药物单独用于麻醉时,很难对犬产生良好的麻醉的效果,并且副作用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药物对麻醉效果及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以期为上述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1.氯胺酮对犬麻醉的效果评估及心电图的影响本试验以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氯胺酮对犬进行静脉注射给药,记录麻醉过程中的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苏醒时间,注射前及注射后每隔5 min监测犬的心率(HR)、呼吸数(R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和直肠温度(RT),评价其对镇痛、镇静和肌松产生的影响,并监测6个导联心电图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的氯胺酮均具有提升HR和RR的作用,MAP呈先高后低变化趋势。中、高剂量的氯胺酮有更好的麻醉评分,但氯胺酮无良好的肌松效果;氯胺酮可导致麻醉犬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各个间期缩短。结果提示,氯胺酮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具有兴奋作用,但单独使用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欠佳,无法满足更高的麻醉需要。2.赛拉嗪、右旋美托咪定对犬麻醉的效果评估及心电图的影响赛拉嗪与右旋美托咪定是临床上小动物常用麻醉药。本试验对犬静脉注射给予赛拉嗪(1.0 mg·kg-1体重)和右旋美托咪定(0.01 mg·kg-1体重),记录麻醉过程中的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苏醒时间,注射前及注射后每隔5 min监测犬的HR、RR、SpO2、MAP和RT,评价其对镇痛、镇静和肌松产生的影响,并监测6个导联心电图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赛拉嗪无明显的麻醉作用,赛拉嗪与右旋美托咪定均降低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右旋美托咪定有更好的麻醉评分。赛拉嗪与右旋美托咪定可导致麻醉犬心电图窦性心率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各个间期的延长。表明赛拉嗪和右旋美托咪定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有明显抑制作用。3.不同复方麻醉剂对犬麻醉的效果评估及心电图的影响各种麻醉药单一使用很难对犬产生理想的麻醉状态,因此临床上经常将两种药物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本试验以赛拉嗪+氯胺酮组合、右旋美托咪定+氯胺酮组合、舒泰和舒眠宁Ⅱ四组复合麻醉药对犬静脉注射给药,记录麻醉过程中的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苏醒时间,注射前及注射后每隔5 min监测犬的HR、RR、SpO2、MAP和RT,评价其对镇痛、镇静和肌松产生的影响,并监测6个导联心电图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组复合麻醉药经犬静脉注射给药后,氯胺酮分别与赛拉嗪、右旋美托咪定组合使用后,麻醉效果提升,通过各项指标比较,对心率和呼吸系统均有抑制作用,舒泰可兴奋心血管系统,舒眠宁Ⅱ对心血管系统抑制作用不明显,对呼吸系统有轻微抑制。结论:组合后的麻醉药麻醉效果提升,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减弱。

张舟[4](2016)在《隆朋与氯胺酮对犬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氯胺酮是环己酮衍生物,该药诱导迅速,安全范围大,价格低廉,麻醉苏醒时间短,同时会产生肌肉紧张等副作用;隆朋是中枢性的肌肉松弛保定药物,价格低廉,肌松效果好,毒性低,安全范围大,无蓄积作用,在国外依旧被广泛应用,但隆朋会产生对呼吸循环系统抑制等副作用;复合麻醉是将两种药物进行最佳组合,从而降低其副作用,增强药效,并减少用药剂量。本试验将隆朋与氯胺酮配合,同时肌注,观测各项生物反射,镇静、镇痛、肌松效果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等对氯胺酮配合隆朋的麻醉效果作出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将试验犬分为6组,分别为隆朋定量1.749mg/kg,与氯胺酮2.5mg/kg、5mg/kg、10mg/kg配合;氯胺酮定量10mg/kg,与隆朋0.43725mg/kg、0.8745mg/kg、1.749mg/kg配合。隆朋定量1.749mg/kg,氯胺酮分为2.5mg/kg、5mg/kg、lOmg/kg三组,每组3只,给药后记录麻醉诱导期、麻醉期和苏醒期时间;以肌肉松弛为初始时间,分别在30s、5min、10min、20min、30min、40min以及出现疼痛反射、苏醒期等各时相试验犬的呼吸、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生物反射情况,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依据。氯胺酮定量10mg/kg,隆朋0.43725mg/kg、0.8745mg/kg.1.749mg/kg三组,每组3只,给药后记录麻醉诱导期、麻醉期和苏醒期时间;以肌肉松弛为初始时间,分别在30s、5min、10min、20min、30min、40min以及出现疼痛反射、苏醒期等各时相试验犬的呼吸、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生物反射情况,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0mg/kg氯胺酮与1.749mg/kg隆朋,可以产生28.6min的完全麻醉效果,可以应用于临床所需时间较短的外伤处置、去势术等。

李金玉[5](2016)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静脉持续输注对犬麻醉效果的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吸入麻醉可控性强,麻醉效果均衡确实,麻醉安全性高,能够满足多数手术的需要,但易产生空气污染,其费用昂贵。注射麻醉无需特定的设备,费用低,但麻醉的可控性差,麻醉效果不平稳,常需要多次重复给药,且多数注射麻醉剂受国家管制。因此,急需一种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无污染、血药浓度稳定、麻醉效果平稳确实、可控性好、安全性高的麻醉方式。本试验以丙泊酚(PROF)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右美托咪啶(DEX)进行复合,通过静脉持续输注的方式对犬进行麻醉,以期筛选出最佳的麻醉复合剂量,为兽医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推广性强的麻醉方式。试验内容:(1)诱导麻醉剂量的筛选:实验分为4组,诱导麻醉前每组的犬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DEX,30min后应用PROF进行麻醉诱导,并进行气管插管,在不同时间点监测犬呼吸循环系统指标变化,并记录PROF用量。(2)维持麻醉剂量的筛选:实验分为五组,对犬进行诱导麻醉和静脉输注麻醉进行维持,在不同时间点监测犬常规指标变化,并进行麻醉评分、苏醒恢复评分,筛选出最佳维持麻醉剂量。(3)实验室监测:应用获得的诱导麻醉剂量和维持麻醉剂量对犬进行麻醉,于不同时间点监测犬呼吸循环系统指标、血常规指标、部分生化指标及动脉血气指标。(4)手术验证试验:应用获得的麻醉剂量对犬进行麻醉,进行剖腹探查术、肠吻合术、母犬绝育术、肝创伤模型手术、立耳术、断尾术、髌骨脱位整复术,记录犬术中呼吸循环系统指标变化,并进行麻醉评分。试验结果:(1)诱导麻醉剂量的筛选试验结果显示:D5组、D10组和D15组较NS组的PROF用药量分别减少了27.12%、47.49%和48.93%(p<0.05),各组Sp O2、T、RR和HR之间无差异显着(p<0.05),结合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以及成本角度考虑,D10组为最优组。(2)维持麻醉剂量的筛选结果显示:B组、D组的麻醉评分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但B组RR在30min时明显低于D组(p<0.05),D组PROP用量明显低于低于B组(p<0.05),故D组为最优组。(3)最佳麻醉剂量麻醉效果观察的结果:犬呼吸系统各项指标变化均不显着(p>0.05),SBP、DBP、MBP在5min和10min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之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血常规指标、生化指标变化均不显着(p>0.05),动脉血气指标中,仅p H值在0min明显高于其他值(p<0.05),其他血气指标变化均不显着(p>0.05)。(4)最佳麻醉剂量的手术验证结果显示:犬术中基本生理指标变化均在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不显着(p>0.05),麻醉效果均衡确实,镇痛、镇静、肌松效果良好。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得出:(1)通过丙泊酚的用药量和犬的基本生理指标的监测,获得诱导麻醉剂量为肌肉注射DEX 10μg/kg复合PROF 2.13mg/kg静脉输注。(2)通过麻醉评分和犬的基本生理指标的监测,获得维持麻醉剂量为1.4μg/(kg?h)DEX复合8mg/(kg?h)PROF对犬的静脉持续输注。(3)通过实验室监测和手术验证试验证明筛选的麻醉剂量对犬进行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具有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肖慧君[6](2016)在《B超引导下对犬重要器官的活组织穿刺检查初探》文中研究指明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运用活检穿刺针经皮穿刺取出少许内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一种微创检查的手段,它对于明确病理诊断、探讨临床与病理形态学之间的联系、研究内脏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相比别的活检方法,超声引导下的操作不仅提高了精确率,而且在速度和安全性方面也有着极大的优势。在国内小动物临床通过B超引导活检穿刺试验才刚刚起步,技术还未成熟。因此本试验通过在犬身上运用细针抽吸和弹簧式半自动活检枪,经皮穿刺取出少许肾脏、肝脏、脾脏组织和胆汁进行病理学检查,判断小动物临床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对试验犬只全身麻醉后,B超扫查脏器使目标活检区域在影像中视野良好,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FM)避开较大的血管,稍微施加压力使活检脏器靠近腹壁且位置游离性小。确定各自的最佳穿刺位点后,在B超引导下刺穿腹壁,使穿刺针成功到达肝、胆囊、脾、肾脏目标活检区域,并运用细针抽吸技术采集样品进行细胞学、病理学检查;以及在表皮做小切口,用弹簧式半自动空芯活检穿刺枪对肝、脾、肾脏进行活体采样,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通过细针抽吸试验确定了肝、脾、肾的最佳穿刺方位。利用弹簧式半自动活检穿刺枪,在最佳穿刺位点成功采集了肝、脾、肾组织样本,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上述组织样品具有完整肝、脾、肾的组织结构。肝脏切片可以清晰观察到门管区和肝小叶,但是犬的肝小叶间结缔组织不发达,所以分界不清;肝细胞核大而圆,肝小叶中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肝索整齐,肝血窦明显;门管区内有小叶间静脉,管腔大而不规则;小叶间动脉管腔小而壁厚;小叶间胆管壁单层立方上皮排列整齐。脾脏切片可以明显区别脾脏的白髓、红髓、边缘区,红髓中髓静脉管腔较大,横截面清晰可见,且部分红髓处于充血状态。肾脏切片可清楚观察到肾皮质的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成球形,肾小体中有一团弯曲的毛细血管,肾小体外围有两层囊壁形成肾小囊腔,与肾小管近曲小管相通;近曲小管管径粗,管腔小且不规则,管壁上皮细胞细胞界限不清,腔面有刷状缘;远曲小管管腔大而规则,管壁上皮细胞为立方形,腔面无刷状缘。结论:本试验通过B超引导在犬身上运用细针抽吸和弹簧式半自动活检枪,成功经皮穿刺取出少许肾脏、肝脏、脾脏组织和胆汁,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获得预期结果,操作方法无潜在并发症,且恢复良好。进一步确定了这个微创诊断手段是可行的、安全的。

雷梦尧[7](2015)在《不同剂量乙酰丙嗪对犬镇静效果及其与赛拉嗪复合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酰丙嗪具有中度镇静作用,能减少动物的自主活动,具有抗惊厥、止吐等作用,能预防麻醉过程中动物出现心律失常,但此药没有明显的镇痛及肌松作用。对于过度兴奋或具有攻击性犬乙酰丙嗪并不是最优选择。赛拉嗓具有深度的镇静及镇痛作用,可用于兴奋且具有攻击性犬,其作用具有可逆性,可被α2-肾上腺素受体颉颃剂颉颃。但该药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抑制,诱使动物产生心律失常,肌注后易引起犬、猫呕吐。肌注赛拉嗪通常在15 min内出现最大效应,而乙酰丙嗪皮下或肌肉注射以后最大效应在3060 min出现。本试验评价了不同剂量乙酰丙嗪、赛拉嗪与乙酰丙漆合用后对犬镇静效果、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的影响。本试验将乙酰丙嗪按照0.05 mg · kg-1体重(A1)、0.1 mg · kg-1体重(A2)、0.2 mg.kg-1体重(A3)体重三组不同剂量对犬进行肌肉注射给药,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30、60、90、120、150及180 min对犬镇静效果进行评分,监测犬各项生理参数,包括心率(HR)、呼吸率(RR)、平均动脉压(MAP)、直肠温度(RT)。结果表明,A1组对犬心率影响不明显,A2和A3组心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三组均可降低呼吸频率、体温及MAP,其剂量越大则降低越明显,A3组中有5只犬在60 min时MAP低于60mmHg(P<0.05)。三组最大镇静效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均出现在用药后30min,但随着剂量的增加,镇静作用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赛拉嗪与乙酰丙嗪是兽医临床上小动物常用的镇静剂。另一试验将两者组合应用,监测其镇静效果以及对心率、呼吸及体温的影响,并与单独使用两药进行比较,评价三者之间的差异。将乙酰丙嗪0.05 mg · kg-1体重(A)、赛拉嗪0.5 mg · kg-1体重+乙酰丙嗪0.05 mg · kg-1体重(AX)、赛拉嗪0.5 mg · kg-1体重(X)体重分别对犬进行肌肉注射,监测犬用药前和用药后15、30、60、90、120、150及180 min时的基本生理参数,包括心率(HR)、呼吸率(RR)、直肠温度(RT),并对犬镇静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X组比A组及X组镇静作用更强(P<0.05),平均起效时间比A组短(P<0.05),镇静作用持续时间比X组长且副作用较少(P<0.05)。结果提示,高剂量的乙酰丙嗪并未增大对犬的镇静作用,但延长了镇静时间,也增加了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将赛拉嗪与乙酰丙嗪合用,可产生更快更高质量的镇静效果,产生了比单独使用两药时更强的镇静效果,减少了赛拉嗪诱发心率失常的副作用。

柯肖[8](2014)在《新舒眠宁注射液的研制、麻醉效果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兽医临床用于犬麻醉的药物并不多。单一的麻醉药达不到理想的麻醉效果,故临床上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以达到降低剂量、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目的。然而,目前已有复合麻醉剂麻醉效果不甚理想,急需研制出一种麻醉效果确实、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犬用麻醉剂。替来他明、赛拉嗪和咪达唑仑是小动物临床常用药,能用于犬麻醉前用药、诱导以及维持麻醉,但各药单用时,难以使动物进入理想的麻醉状态,且副作用较大。本研究旨将3种药物合理配伍,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复合麻醉剂。在预试验的基础上,确定3种药物的大致有效剂量。通过对小白鼠进行正交试验,正交决定性验证试验最终确定最佳组方值为替来他明(4 g.100 mL-1)、赛拉嗪(0.85 g.100 mL-1)和咪达唑仑(0.2 g.100 mL-1)。进行了急性毒性、静脉刺激性以及溶血性等安全性试验,测定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和治疗指数分别为108.12 mg.kg-1、27.38 mg.kg-1和3.95,对静脉具有轻度刺激性,无溶血性,命名为新舒眠宁。新舒眠宁静注比格犬后,起效迅速平稳,诱导时间为21±5.10s,麻醉过程中,镇痛、镇静和肌松效果良好,麻醉维持时间为29.36±7.21 min,苏醒过程平稳较快,苏醒时间为35.28±6.85 min。整个麻醉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采用监护仪对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氧饱和度、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各项生理参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一些时间点的生理参数虽然差异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但均在麻醉状态下正常麻醉生理范围内,并通过手术试验验证了新舒眠宁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和肌松效果,能满足临床手术麻醉要求。新舒眠宁静注比格犬后,在不同的时间点采血,测定血药浓度,研究3种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建立了一种可同步测定犬血浆中3种药物的LC-MS法,替来他明在100~5 00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1),赛拉嗪在10~2 50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7),咪达唑仑在10~2 50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3种药物的主要动力学参数为:替来他明Vc=0.81±0.106 L.kg-1 T1/2α=3.54±0.65 min,T1/2β=68.089±18.767 min,AUC=184.016±35.677 μg.min.mL-1,CL(s)=0.022 4±0.004 28 L.min-1.kg-1;赛拉嗪 Vc=0.837±0.154 L.kg-1,T1/2α=4.12±1.52 min,T1/2β=47.34±13.66 min,AUC=20.065±2.602 μg.min.mL-1,CL(s)=0.030 3±0.004 03 L.min-1.kg’1 咪达唑仑 Vc=0.3±0.039 L.kg-1,T1/2α=3.29±0.16 min,T1/2β=45.08±4.15 min,AUC=14.944±0.681 μg.min.mL-1,CL(s)= 0.010 5±0.000 5 L.min-1.kg-1。结论:本研究成功研制出一种复合麻醉剂,命名为新舒眠宁。通过建立3种药物液质联用测定法,初步研究了新舒眠宁药代动力学,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本复合麻醉剂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犬临床麻醉。

刘澜[9](2013)在《舒眠宁对幼年犬麻醉效果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氯胺酮、赛拉嗪和咪达唑仑是兽医临床常用的三种麻醉药,尤其更常用于小动物临床的麻醉。但是,单用一种麻醉药常难达到理想的麻醉状态,且有明显的副作用。舒眠宁注射液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小动物疾病学实验室研制的复合麻醉剂,由氯胺酮、塞拉嗪及咪达唑仑三种药物组成。本试验将舒眠宁注射液用于幼年犬,研究其在幼年犬的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的影响。给幼年犬肌肉注射舒眠宁和舒泰,比较和评价两药的麻醉效果及存在问题;通过临床手术病例静脉用药,进一步验证舒眠宁麻醉效果及其对犬肝肾功能的影响,为本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数据和参考。幼年犬8只,未麻醉前用药,60s内静脉推注0.01mL·kg-1舒眠宁。幼年犬静脉推注舒眠宁后起效迅速,其麻醉起效时间、维持麻醉、苏醒时间分别为21.4±2.1s、28.0±1.1min、18.0±1.4min;麻醉后血压先升高后缓慢降低,但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心率和体温随麻醉时间延长而缓慢下降。5min时呼吸频率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显着(P<0.05),但很快恢复到正常生理范围;血氧饱和度在1min时低于正常生理范围,但5min后恢复到正常值,这说明舒眠宁对幼年犬有短暂的呼吸抑制;血液生化指标始终在生理范围内,说明舒眠宁对幼年犬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麻醉过程中无呕吐、大量流涎等不良反应。健康幼年犬分舒眠宁麻醉组(8只)和舒泰麻醉组(8只),肌肉注射给药,所有幼年犬麻醉前给予阿托品。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别,舒泰(T)组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长于舒眠宁(M)组。舒眠宁组镇静肌松效果好于舒泰组,差异极显着(P<0.01),而两组镇痛分数无显着差异(P>0.05)。舒眠宁组所有幼年犬均能进行气管插管,未发生流涎和胃肠臌气;舒泰组幼年犬难以进行气管插管,仍有吞咽反射、喉头反射及眼睑反射,麻醉过程中幼年犬大量流涎,个别犬出现胃肠臌气。舒眠宁组和舒泰组体温、呼吸数、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无差异。两组对幼年犬心率和血压影响水平不同,舒眠宁组其心率和血压先升高后缓慢降低,但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舒泰组则发生心动过速。舒眠宁注射液用于门诊手术病犬60例,其手术时间(T3)、苏醒时间(T4、追加麻醉次数(N)及总用药量(SUM)依手术类型、动物身体状况及体型大小而定。首次麻醉维持时间为23.8±8.1min,苏醒时间为32.2±12.9min。手术麻醉效果为优级51/62(85.0%),良级7/60(11.7%),可级2/60(3.3%)。苏醒质量评分为3.8±0.5,苏醒期平稳,无共济失调,术后恢复良好。麻醉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较麻醉前差异极显着(P<0.01)。从临床病犬手术麻醉效果看,舒眠宁注射液适用于犬的临床麻醉,麻醉效果确实,苏醒过程平稳。

王欢[10](2011)在《小型猪新型复合麻醉剂 ——舒眠宁II静脉给药麻醉效果、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尚无一种理想的猪专用静脉麻醉剂。氯胺酮、赛拉嗪和咪达唑仑是兽医临床麻醉常用的3种药物,可用于猪的麻醉前用药、化学保定、诱导和维持麻醉,但各药单用时,往往麻醉效果不确实且副作用较大。本试验针对小型猪的生理特点,将氯胺酮、咪达唑仑及赛拉嗪组成猪专用静脉复合麻醉制剂—舒眠宁Ⅱ。本试验以广西巴马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在无麻醉前用药的情况下,研究舒眠宁Ⅱ静脉推注对巴马小型猪的麻醉效果及对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的影响,并通过临床手术对舒眠宁Ⅱ的麻醉效果进行验证;研究3种药物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小型猪静脉注射舒眠宁Ⅱ后,起效平稳、迅速,外科麻醉期较长,苏醒较快且平稳。在麻醉过程中镇痛制动效果良好;心率、血压、呼吸率、体温、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呼气末血氧饱和度在麻醉后5-10min内低于正常生理范围,血液生化指标也均在生理范围内,说明舒眠宁Ⅱ对小型猪存在短暂的呼吸抑制;血液生化指标始终在生理范围内,说明舒眠宁Ⅱ对小型猪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药代动力学试验表明,氯胺酮、赛拉嗪和咪达唑仑3种成份在小型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均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氯胺酮Vss=3.177±0.720L·kg-1, T1/2a=3.685±0.462min, T1/2B=77.882±12.699min, AUC=155.792±11.658μg·min·ml-1, CL=0.115±0.025L·min-1·kg-1;赛拉嗪Vss=4.046±0.807L·kg-1, T1/2a=4.927±1.640min, T1/2B=88.083±37.860min, AUC=74.116±25.380μg·min·ml-1, CL=0.0388±0.0181L· min-1·kg-1;咪达唑仑Vss=1.175±0.242L·kg-1, T1/2a=3.359±1.741min, T1/2B=42.489±13.088min, AUC=10.951±2.189μg·min·ml-1, CL=0.022±0.004L·min-1·kg-1。舒眠宁Ⅱ用于巴马小型猪膀胱切开术的静脉麻醉,麻醉过程平稳,麻醉效果良好;整个手术过程中,无体动,吟叫等干扰手术操作的现象,且对心血管、呼吸系统影响较小,仅存在短暂的呼吸抑制,麻醉90min后出现低体温,苏醒期短,无不良反应。故舒眠宁Ⅱ满足小型猪一般临床手术麻醉需要。

二、氯胺铜在犬猫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胺铜在犬猫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对犬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麻醉的概述
        1.1 麻醉的概念
        1.2 麻醉的发展史
        1.3 动物麻醉的分类
    2 复合麻醉
        2.1 复合麻醉的发展
        2.2 动物临床常用的复合麻醉
    3 复方氯胺酮概述
    4 速眠新Ⅱ概述
    5 麻醉前后风险评估
        5.1 病史
        5.2 患病动物临床体征
        5.3 患病动物临床检查
        5.4 患病动物实验室检查
    6 麻醉监护及意义
        6.1 神经系统监护
        6.2 心肺监护
    7 试验目的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药品
    2 方法
        2.1 试验动物分组
        2.2 试验准备
        2.3 试验方法
        2.4 试验监测指标
    3 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手术验证试验
        3.1 病例一犬膀胱结石
        3.2 病例二母犬绝育
    4 数据处理方法
结果
    1 各组间诱导、镇痛和麻醉时间的比较
    2 临床生理指标的监测结果
        2.1 试验犬呼吸的监测结果
        2.2 试验犬心率的监测结果
        2.3 试验犬体温的监测结果
        2.4 试验犬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
    3 手术验证试验结果
        3.1 临床手术过程
        3.2 临床应用麻醉效果分析
讨论
    1 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犬呼吸系统的影响
        1.1 对呼吸频率的影响
        1.2 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2 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犬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 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对犬体温的影响
    4 麻醉效果比较
    5 单一麻醉方法的不足
    6 复合麻醉方法的优势
    7 临床中复合麻醉的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作者简介)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2)舒泰与速眠新Ⅱ对绵羊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动物全身麻醉的概述
        1.1 吸入全身麻醉
        1.2 静脉全身麻醉
        1.3 全身复合麻醉
    2 羊的全身麻醉研究现状
    3 动物麻醉监测及意义
        3.1 麻醉深度的监测
        3.2 临床生理指标的监测
    4 舒泰的概述
    5 速眠新Ⅱ的概述
    6 实验目的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器材
        1.3 试验药品
    2 方法
        2.1 试验分组
        2.2 试验准备及麻醉方法
        2.3 试验监测指标
    3 数据分析
    4 临床应用
        4.1 绒山羊股骨滑车骨膜破坏动物模型的建立
        4.2 动物模型的分组与准备
        4.3 术式
        4.4 建模麻醉效果观察
结果
    1 镇痛、麻醉与苏醒时间的监测结果
    2 临床生理指标的监测结果
        2.1 试验羊呼吸的监测结果
        2.2 试验羊心率的监测结果
        2.3 试验羊体温的监测结果
        2.4 试验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
    3 临床应用结果
        3.1 临床手术的过程
        3.2 临床应用的麻醉效果分析
讨论
    1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对羊呼吸系统的影响
        1.1 对呼吸频率的影响
        1.2 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2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对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 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对羊体温的影响
    4 麻醉效果比较
    5 临床应用麻醉效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作者简介)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不同麻醉药对犬麻醉的效果评估及心电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绪论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小动物临床常用麻醉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 小动物临床常用非吸入麻醉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1 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
        1.2 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
        1.3 分离麻醉药(Dissociative anesthetics)
        1.4 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Alpha2-adrenoceptor agonists)
        1.5 丙泊酚(Propofol)
        1.6 速眠新Ⅱ
        1.7 舒泰(Zoletil/Telazol)
        1.8 舒眠宁Ⅱ
        2 小动物临床常用吸入麻醉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第二章 小动物心电图学在临床上的研究进展
        1 心电图学发展简史
        2 心电图学导联系统
        3 心电电路传导及组成的名称
        4 心电图各项指标的解读
        5 心电图学检查的目的
        6 国内外小动物心电图学现状
    参考文献
下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氯胺酮对犬麻醉的效果评估及心电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氯胺酮对犬麻醉时间的影响
        2.2 氯胺酮对犬生理指标的影响
        2.3 氯胺酮对犬麻醉效果的影响
        2.4 氯胺酮对犬心电图各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赛拉嗪、右旋美托咪定对犬麻醉的效果评估及心电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赛拉嗪、右旋美托咪定对犬麻醉时间的影响
        2.2 赛拉嗪、右旋美托咪定对犬生理指标的影响
        2.3 赛拉嗪、右旋美托咪定对犬麻醉效果的影响
        2.4 赛拉嗪、右旋美托咪定对犬心电图各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复合麻醉剂对犬麻醉的效果评估及心电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复合麻醉剂对犬麻醉时间的影响
        2.2 不同复合麻醉剂对犬生理指标的影响
        2.3 不同复合麻醉剂对犬麻醉效果的影响
        2.4 不同复合麻醉剂对犬心电图各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4)隆朋与氯胺酮对犬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动物全身麻醉概述
        1.1 镇痛性麻醉药
        1.2 镇静类麻醉药
        1.3 肌肉松弛药
    2 复合麻醉的概述
        2.1 复合麻醉的临床价值
        2.2 复合麻醉的原则
        2.3 常用复合麻醉方法
    3 动物麻醉监测项目及意义
        3.1 麻醉期的监测
        3.2 生物反射活动的监测
        3.3 临床生理指标的监测
    4 氯胺酮概述
    5 隆朋的概述
    6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药品
    2 方法
        2.1 试验分组
        2.2 试验前准备
        2.3 试验方法
        2.4 监测指标
        2.5 统计分析
结果
    1 麻醉期监测结果
    2 生物反射监测结果
    3 镇静效果监测结果
    4 镇痛效果监测结果
    5 肌肉松弛效果监测结果
    6 临床生理指标监测
        6.1 隆朋定量1.749mg/kg配合氯胺酮2.5mg/kg组监测结果
        6.2 隆朋1.749mg/kg,氯胺酮5mg/kg组监测结果
        6.3 隆朋1.749mg/kg,氯胺酮10mg/kg组监测结果
        6.4 氯胺酮10mg/kg,隆朋0.43725mg/kg组监测结果
        6.5 氯胺酮10mg/kg,隆朋0.8745mg/kg组监测结果
讨论
    1 氯胺酮隆朋配合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 氯胺酮隆朋配合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1 对呼吸频率的影响
        2.2 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3 氯胺酮隆朋配合对体温的影响
    4 氯胺酮隆朋配合对麻醉时期的影响
    5 氯胺酮隆朋配合的副作用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谢辞
作者简介

(5)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静脉持续输注对犬麻醉效果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动物全身麻醉的概述
        1.1.1 吸入麻醉
        1.1.2 非吸入麻醉
    1.2 犬复合麻醉概述
    1.3 动物麻醉监测概述
    1.4 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的研究进展
        1.4.1 丙泊酚的研究进展
        1.4.2 右美托咪定研究进展
    1.5 试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药品
    2.2 试验方法
        2.2.1 诱导麻醉剂量的筛选
        2.2.2 维持麻醉剂量的筛选
        2.2.3 实验室监测
        2.2.4 手术验证试验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诱导麻醉剂量的筛选
        3.1.1 诱导麻醉中丙泊酚的用药量
        3.1.2 基本生理指标
    3.2 维持麻醉剂量的筛选
        3.2.1 麻醉评分
        3.2.2 基本生理指标
    3.3 实验室监测结果
        3.3.1 血常规
        3.3.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监测
        3.3.3 无创血压和心电图
        3.3.4 血液生化检测
        3.3.5 动脉血气分析
    3.4 手术验证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对犬的诱导麻醉效果的对比
    4.2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对犬的维持麻醉效果对比
    4.3 实验室监测
        4.3.1 对血常规的影响
        4.3.2 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的影响
        4.3.3 对无创血压和心电图的影响
        4.3.4 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3.5 对动脉血气的影响
    4.4 手术验证试验结果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B超引导下对犬重要器官的活组织穿刺检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超声波基础知识和操作
        1.1.1 医用超声波原理与物理特性
        1.1.2 分辨率的分类
    1.2 B超在兽医临床的发展
    1.3 B超在兽医临床的应用
        1.3.1 B超在生殖系统的应用
        1.3.2 B超在消化系统的应用
        1.3.3 B超在泌尿系统的应用
        1.3.4 B超在免疫系统的应用
        1.3.5 B超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
        1.3.6 B超在其他方面疾病的应用
    1.4 兽医临床上超声引导下的细针抽吸活检技术
        1.4.1 设备准备
        1.4.2 动物准备
        1.4.3 操作方法
        1.4.4 活检穿刺针的选择和使用
        1.4.5 潜在的并发症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定位与细针抽吸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仪器及辅助材料
        2.1.2 试验动物及前期处理
    2.2 B超探查及穿刺位置的确定
        2.2.1 肝脏
        2.2.2 胆囊
        2.2.3 脾脏
        2.2.4 肾脏
    2.3 B超引导下细针抽吸穿刺试验
        2.3.1 肝脏穿刺
        2.3.2 胆囊穿刺
        2.3.3 脾脏穿刺
    2.4 穿刺后护理
    2.5 组织与胆汁处理
        2.5.1 细胞学检查
        2.5.2 胆汁处理
    2.6 结果
        2.6.1 肝脏抹片
        2.6.2 胆汁
    2.7 讨论
    2.8 小结
第三章 B超引导下半自动活检枪穿刺
    3.1 前言
    3.2 半自动活检枪穿刺试验
        3.2.1 肝脏
        3.2.2 脾脏
        3.2.3 肾脏
    3.3 术后护理
    3.4 组织处理
    3.5 结果
        3.5.1 肝脏石蜡切片
        3.5.2 脾脏石蜡切片
        3.5.3 肾脏石蜡切片
    3.6 讨论
    3.7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不同剂量乙酰丙嗪对犬镇静效果及其与赛拉嗪复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动物镇静安定类药物研究进展
        1 动物镇静安定药概述
        2 动物临床常用镇静安定类药物
        2.1 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
        2.1.1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2.1.2 乙酰丙嗪(acepromazine)
        2.1.3 异丙嗪(promethazine)
        2.2 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
        2.3 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
        2.3.1 地西泮(diazepam)
        2.3.2 咪达唑仑(midazolam)
        2.4 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alpha_2-Adrenoceptor Agonists)
        2.4.1 赛拉嗪(xylazine)
        2.4.2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3 国内外镇静安定类药物的复合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下篇 试验研究
    第二章 不同剂量乙酰丙嗪对犬镇静效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品
        1.1.2 实验动物
        1.1.3 试验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动物的准备
        1.2.2 镇静效果监测
        1.2.3 生理指标监测
        1.3 动物体况评估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镇静效果监测结果
        2.2 生理指标监测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乙酰丙嗪与赛拉嗪复合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品
        1.1.2 实验动物
        1.1.3 试验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动物的准备
        1.2.2 镇静效果监测
        1.2.3 生理指标监测
        1.3 动物体况评估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镇静效果监测结果
        2.2 生理指标监测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8)新舒眠宁注射液的研制、麻醉效果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小动物麻醉的研究进展
        1 动物临床常用非吸入麻醉药
        1.1 噻吩嗪类
        1.2 苯二氮类
        1.3 a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1.4 阿片类药物
        1.5 巴比妥类
        1.6 丙泊酚
        1.7 分离麻醉药
        1.8 依托咪酯
        1.9 阿法沙龙
        1.10 小动物复方麻醉制剂现状
        2 动物临床常用吸入麻醉药
    第二章 动物麻醉的临床监护进展
        1 生命体征的监测
        1.1 循环指标
        1.1.1 心率
        1.1.2 心律
        1.1.3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1.1.4 血压
        1.1.5 脉搏强度
        1.2 氧合指标
        1.2.1 黏膜颜色
        1.2.2 血氧饱和度
        1.3 通气指标
        1.3.1 呼吸频率
        1.3.2 潮气量
        1.3.3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1.4 体温指标
        2 麻醉深度的评估
        2.1 反射
        2.1.1 吞咽反射
        2.1.2 眼睑反射
        2.1.3 足反射
        2.1.4 角膜反射
        2.1.5 瞳孔光反射
        2.2 麻醉深度的其他指标
        2.2.1 自主运动
        2.2.2 肌肉紧张度
        2.2.3 眼球位置
        2.2.4 瞳孔大小
        2.2.5 唾液和泪液分泌
    参考文献
下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新舒眠宁注射液配方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药品
        1.2 实验动物
        1.3 试验方法
        1.3.1 正交试验
        1.3.2 正交决定性验证试验
        1.3.3 急性毒性试验
        1.3.4 静脉刺激性试验
        1.3.5 溶血性试验
        2 结果
        2.1 正交试验结果
        2.2 正交决定性验证试验
        2.3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2.4 静脉刺激性试验结果
        2.5 溶血性试验结果
        2.6 新舒眠宁注射液制备工艺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新舒眠宁注射液比格犬麻醉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品
        1.1.2 实验动物
        1.1.3 主要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麻醉方法
        1.2.2 麻醉时间监测
        1.2.3 生理指标监测
        1.2.4 镇痛、镇静和肌松效果的监测
        1.2.5 手术验证试验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麻醉时间的监测结果
        2.2 生理指标监测结果
        2.3 镇痛、镇静和肌松监测结果
        2.4 手术验证试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新舒眠宁在比格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
        1.1.3 实验动物
        1.2 试验方法
        1.2.1 麻醉方法及样品采集
        1.2.2 样品处理
        1.2.3 色谱-质谱条件
        1.2.4 标准溶液和标准曲线的制备
        1.2.5 回收率试验
        1.2.6 精确度、准确度及稳定性试验
        1.2.7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方法专属性
        2.2 标准曲线
        2.3 回收率
        2.4 精密度和准确度
        2.5 稳定性
        2.6 药代动力学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论文创新之处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申请
致谢

(9)舒眠宁对幼年犬麻醉效果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犬、猫复合麻醉研究进展
        1 概述
        2 复合麻醉的应用原则
        2.1 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剂量
        2.2 准确的判断麻醉深度
        2.3 优化复合用药方案
        2.4 加强麻醉期间的管理
        2.5 坚持个体化原则
        2.6 不同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
        3 犬、猫临床常用的复合麻醉方法
        3.1 静吸复合麻醉
        3.1.1 静脉诱导
        3.1.2 吸入诱导
        3.1.3 吸入麻醉维持法
        3.1.4 静吸复合麻醉维持
        3.1.5 静吸复合麻醉研究进展
        3.2 全凭静脉麻醉
        3.2.1 全凭静脉麻醉分类
        3.2.2 全凭静脉麻醉的优点与缺点
        3.2.3 全凭静脉麻醉研究进展
        3.3 全凭肌肉复合麻醉
        3.3.1 肌注麻醉法
        3.3.2 全凭肌肉复合麻醉研究进展
        3.4 肌肉吸入复合麻醉
        3.4.1 肌肉注射诱导
        3.4.2 肌肉吸入复合麻醉研究进展
        3.5 静肌复合麻醉
        4 国内外临床上常用的复合麻醉制剂
        4.1 国内临床上常用的复合麻醉制剂
        4.1.1 846合剂
        4.1.2 犬眠宝合剂
        4.1.3 舒眠宁
        4.1.4 噻胺酮
        4.1.5 鹿眠宁
        4.1.6 保定宁
        4.1.7 新保定灵系列
        4.2 国外临床上常用的复合麻醉制剂
        4.2.1 舒泰
        4.2.2 保定灵系列
        4.2.3 英诺佛合剂
        5 国内复合麻醉制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5.1 麻醉药品来源受限
        5.1.1 管理观念过于保守
        5.1.2 管理方式落后
        5.2 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5.2.1 健全管理制度
        5.2.2 实行分类管理
        5.3 犬、猫专用麻醉制剂缺乏
    参考文献
下篇 试验研究
    第二章 幼年犬单次静脉注射舒眠宁麻醉效果的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试验试剂
        1.1.3 试验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麻醉方法
        1.2.2 生理指标监测方法
        1.2.3 麻醉时期监测
        1.2.4 麻醉效果的评估方法
        1.2.5 血液生化及血常规检测
        1.3 数据分析及统计
        2 结果
        2.1 麻醉时期
        2.2 HR、SAP、MAP及DAP的变化
        2.3 RR、P_(ET)CO_2、SpO_2及RT的变化
        2.4 镇痛、镇静及肌松效果评分
        2.5 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变化
        3 讨论
        3.1 舒眠宁注射液对幼年犬麻醉效果评价
        3.2 舒眠宁注射液对幼年犬HR、SAP、MAP及DAP的影响
        3.3 舒眠宁注射液对幼年犬RR、P_(ET)CO_2及SpO_2的影响
        3.4 舒眠宁注射液对幼年犬RT的影响
        3.5 舒眠宁注射液对幼年犬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的影响
        4 小结
        ABSTRACT
    第三章 幼年犬舒眠宁与舒泰麻醉效果对比试验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1.1.2 试验试剂
        1.1.3 试验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麻醉方法
        1.2.2 生理指标监测方法
        1.2.3 麻醉时期监测
        1.2.4 麻醉效果评估方法
        1.3 数据分析及统计
        2 结果
        2.1 麻醉时期监测
        2.2 RT、HR、DAP、SAP及MAP参数变化
        2.3 RR、P_(ET)CO_2及SpO_2参数变化
        2.4 镇痛、镇静及肌松监测结果
        3 讨论
        3.1 舒眠宁和舒泰对幼年犬的麻醉进程的比较
        3.2 舒眠宁与舒泰对幼年犬HR、SAP、MAP及MAP的比较
        3.3 舒眠宁与舒泰对幼年犬RT的比较
        3.4 舒眠宁与舒泰对幼年犬RR、P_(ET)CO_2及SpO_2的比较
        3.5 舒眠宁与舒泰对幼年犬的镇痛、镇静及肌松效果的比较
        4 小结
        ABSTRACT
    第四章 舒眠宁对临床病例犬静脉麻醉效果的评价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试验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麻醉方法
        1.2.2 手术内容
        1.2.3 手术过程麻醉记录
        1.2.4 手术麻醉效果的监测
        1.2.5 生命指征监测
        1.2.6 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测
        1.2.7 病情危重程度评估
        1.2.8 苏醒质量的监测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过程监测结果
        2.2 舒眠宁注射液对手术的麻醉效果
        2.3 手术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2.3.1 HR和RT的变化
        2.3.2 RR及SpO_2的参数变化
        2.4 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变化
        3 讨论
        3.1 临床麻醉效果
        3.2 对HR及RT的影响
        3.3 对RR及SpO_2的影响
        3.4 对苏醒期的影响
        3.5 麻醉期副反应
        4 小结
        ABSTRACT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之处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小型猪新型复合麻醉剂 ——舒眠宁II静脉给药麻醉效果、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猪麻醉与临床监测的研究进展
        1 猪的生理解剖特点及麻醉特殊性
        2 猪的局部麻醉
        2.1 表面麻醉
        2.2 局部浸润麻醉
        2.3 区域阻滞
        2.4 神经传导麻醉
        2.5 静脉内局部麻醉
        2.6 脊椎麻醉
        3 猪的全身麻醉
        3.1 麻醉前准备
        3.2 诱导麻醉
        3.3 吸入麻醉
        3.4 非吸入麻醉
        4 猪的几种特殊的麻醉方式
        4.1 中药麻醉
        4.2 针刺麻醉
        4.3 激光麻醉
        4.4 低温麻醉
        5 镇痛药和肌松药
        5.1 镇痛药物
        5.2 肌松药物
        6 小型猪麻醉的研究进展
        6.1 吸入麻醉
        6.2 非吸入麻醉
        7 猪临床麻醉监测
        7.1 麻醉时期
        7.2 循环系统
        7.3 呼吸系统
        7.4 体温
        7.5 肝肾功能监测
        7.6 血气
        7.7 脑功能监测
        7.8 麻醉深度监测
        7.9 猪麻醉监测的特殊性
        8 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术后护理
        9 猪恶性高热及怀孕母猪的麻醉
        9.1 猪恶性高热及其防治
        9.2 怀孕母猪的麻醉
        10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下篇 试验研究
    第二章 小型猪单次静脉注射舒眠宁Ⅱ麻醉效果的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麻醉时期
        2.2 心率及血压的变化
        2.3 呼吸系统及体温的变化
        2.4 生物反射活动监测结果
        2.5 镇痛、镇静、肌松、听力感应和姿势评分
        2.6 对血液生化的影响
        3 讨论
        3.1 麻醉时间分析
        3.2 麻醉方法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3.3 对呼吸的影响
        3.4 对体温的影响
        3.5 对血液生化的影响
        3.6 猪静脉推注舒眠宁Ⅱ麻醉效果评价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型猪舒眠宁Ⅱ静脉注射药代动力学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法特异性
        2.2 灵敏度
        2.3 标准曲线
        2.4 回收率和精密度
        2.5 药代动力学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小型猪舒眠宁Ⅱ静脉注射的临床应用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过程监测结果
        2.2 手术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3 讨论
        3.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2 呼吸系统的影响
        3.3 对体温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status of anesthesia ofShumianning II Administered with Intravenous Bolusin Bama Minipigs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之处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氯胺铜在犬猫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对犬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D]. 刘昕昕. 延边大学, 2021
  • [2]舒泰与速眠新Ⅱ对绵羊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及应用[D]. 郎佳宝. 延边大学, 2019(01)
  • [3]不同麻醉药对犬麻醉的效果评估及心电图的影响[D]. 周生浩.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隆朋与氯胺酮对犬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D]. 张舟. 延边大学, 2016(02)
  • [5]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静脉持续输注对犬麻醉效果的观察[D]. 李金玉.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6]B超引导下对犬重要器官的活组织穿刺检查初探[D]. 肖慧君. 广西大学, 2016(02)
  • [7]不同剂量乙酰丙嗪对犬镇静效果及其与赛拉嗪复合应用研究[D]. 雷梦尧.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8]新舒眠宁注射液的研制、麻醉效果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柯肖.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7)
  • [9]舒眠宁对幼年犬麻醉效果及临床应用的研究[D]. 刘澜.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10]小型猪新型复合麻醉剂 ——舒眠宁II静脉给药麻醉效果、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D]. 王欢.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氯胺铜在犬猫手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