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1,6二磷酸治疗严重颅脑损伤

果糖1,6二磷酸治疗严重颅脑损伤

一、1,6二磷酸果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岳增文,孔德钦,徐莉[1](2013)在《高压氧舱在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目的高压氧舱技术作为一种较新的治疗手段,已在康复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确切疗效,尤其在治疗一些缺氧性疾病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文就其在缺氧性疾病治疗中的一些新进展进行归纳阐述。方法通过重点查阅近年来最新文献资料,总结高压氧舱技术及其在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明确高压氧舱的应用价值。结果高压氧对急性高原病、重型颅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以及脑卒中等缺氧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显着,且安全、可靠。结论高压氧舱的应用在缺氧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方面发挥着显着的作用,其疗效肯定,值得广泛推广。

王静恩,蔡金芳,王志华,盛鹰,朱念,瞿炜[2](2011)在《1,6-二磷酸果糖对颅脑损伤炎症介质浓度的影响和预后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重度颅脑创伤患者炎症介质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6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ICU的急性重症颅脑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常规重型颅脑创伤治疗原则处理,治疗组(50例)入院当日给予1,6-二磷酸果糖(FDP)10 g/d,静脉点滴,对照组(50例)按常规重型颅脑创伤治疗原则处理。两组入院1、3、5、7 d分别检测脑引流液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的浓度。统计两组患者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入住ICU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入院时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TNF-α、IL-1β、IL-6、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 d后炎症介质浓度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CS评分明显改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8 d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FDP可以通过对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善,稳定细胞内环境和膜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浓度,以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卢峥俏,李宏[3](2009)在《1,6-二磷酸果糖对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1,6-二磷酸果糖(FDP)是一种重要的葡萄糖能量代谢的中间产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脑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FDP能调节、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稳定细胞内钙离子,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有害物质的合成,在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辅助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早期应用FD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能是保护神经的好措施。

戢翰升,汪林涛,徐峰,唐振刚[4](2005)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温度、时机和时程对疗效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最佳温度、时机和时限。方法对208例重型颅脑损伤用正交实验设计,以GOS评分颅内压和并发症为指标观察亚低温治疗的不同温度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温度、,、、。<33℃组334.5分,33~35.5℃组393.1分。伤后开始治疗时间<12h组389.3分,>12h组338.3分。低温持续72h以内组335.6分,持续72h以上组392.0分。复温后维持36℃体温72h以内组348.1分,维持36℃72h以上组379.5分。ABCD组合组57.6分,2122ADCD组合组56分,ABCD组合组24分和ABCD组合组39分。不同条件组之间以及最佳组合组和最差组合组之间均相212112111212差显着(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最佳温度宜控制在33~35.5℃,尽早(12h内)实施,持续72h以上,缓慢复温并维持36℃体温72h以上,可以得到较好的脑保护并减少亚低温的并发症。亚低温治疗中静脉给予1,6二磷酸果糖可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

吴蕊,徐颖,保健媛[5](2004)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4年第16卷关键词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苏亦兵,富壮[6](2002)在《1,6二磷酸果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 1,6二磷酸果糖 (FDP)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伤后 8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6 0例 ,以基本同等伤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FDP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 ,还接受FDP治疗 ,10g/d ,静脉滴注 ,疗程 10d。对照组常规治疗 ,不用FDP。比较两组死亡率、GCS、GOS等神经功能指标 ,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生化因子水平。结果 FDP组死亡率 (16 % )明显低于对照组 (2 9% ) ,FDP组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改善 ,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 ,从而改善了微循环 ,降低了血液粘度 (P <0 .0 1)。生化水平分析显示FDP能明显升高脑内保护性生长因子SOD水平 ,有助于神经元保护。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早期应用FDP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能有效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黄皓,谢静,黎景光,肖友良,禹琦[7](2002)在《1,6-二磷酸果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96例》文中提出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9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B组按常规治疗。按GCS评分进行临床观察。结果:A、B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0.8%、68.2%,A组较B组GCS≤14分维持时间明显缩短。结论:1,6-二磷酸果糖能改善脑细胞的能量供应,提高脑细胞ATP浓度,减轻脑水肿,切断脑水肿的恶性循环,促进病人苏醒,较大幅度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死致残,并缩短受损脑组织恢复时间。

韩桂锋,刘霞[8](2008)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使用常规急性脑梗死药物的同时,加用1,6-二磷酸果糖10g,每日1次,15d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3d,共用两个疗程。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示,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差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6-二磷酸果糖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的药物。

刘颖,师建国[9](2006)在《1.6-二磷酸果糖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颅脑损伤病例的疗效。方法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颅脑损伤病例61例,另设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各组总有效率为治疗组90.1%、对照组88.3%,治愈者为治疗组45.9%、对照组27.9%。结论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治疗颅脑损伤应用1.6-二磷酸果糖(FDP)临床效果显着。

汤华军,袁琼兰[10](2006)在《开放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文中指出

二、1,6二磷酸果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6二磷酸果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氧舱在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压氧舱技术特点
    1.1 高压氧舱的分类
    1.2 高压氧舱技术原理
    1.3 高压氧舱技术的应用意义
    1.4 高压氧舱的使用注意事项
2 在预防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
3 在治疗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
    3.1 重型颅脑损伤
    3.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3 一氧化碳中毒
    3.4 其他方面的应用
4 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2)1,6-二磷酸果糖对颅脑损伤炎症介质浓度的影响和预后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资料与分组情况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GCS评分、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比较,见表2。
    2.2 两组颅脑引流液和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3 讨论

(4)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温度、时机和时程对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及设备
    1.3 正交设计[4]方法和因素
    1.4 临床结果评定和统计学方法
2结果
3 讨论

(6)1,6二磷酸果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疗效评判
    二、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变化
    三、自由基清除率
讨 论

(10)开放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入院前的急救
2 纠正休克
3 及时彻底清创, 早期清除颅内血肿, 变开放性损伤为闭合性损伤
4 控制脑水肿
5 氧自由基清除剂
6 亚低温治疗
7 钙离子拮抗剂
8 营养支持疗法
9 催醒疗法
10 颅内压监护的应用
11 其他治疗

四、1,6二磷酸果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氧舱在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岳增文,孔德钦,徐莉. 中国疗养医学, 2013(08)
  • [2]1,6-二磷酸果糖对颅脑损伤炎症介质浓度的影响和预后观察[J]. 王静恩,蔡金芳,王志华,盛鹰,朱念,瞿炜. 中国医学创新, 2011(05)
  • [3]1,6-二磷酸果糖对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卢峥俏,李宏. 医学综述, 2009(19)
  • [4]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温度、时机和时程对疗效的影响[J]. 戢翰升,汪林涛,徐峰,唐振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01)
  • [5]《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4年第16卷关键词索引[J]. 吴蕊,徐颖,保健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12)
  • [6]1,6二磷酸果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J]. 苏亦兵,富壮. 北京医学, 2002(06)
  • [7]1,6-二磷酸果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96例[J]. 黄皓,谢静,黎景光,肖友良,禹琦. 中国厂矿医学, 2002(05)
  • [8]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疗效观察[J]. 韩桂锋,刘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08(19)
  • [9]1.6-二磷酸果糖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 刘颖,师建国. 基层医学论坛, 2006(15)
  • [10]开放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J]. 汤华军,袁琼兰.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6(02)

标签:;  ;  ;  ;  ;  

果糖1,6二磷酸治疗严重颅脑损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