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法抑制钛酸铝热分解的研究

复合法抑制钛酸铝热分解的研究

一、复合方式抑制钛酸铝热分解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嘉亮,罗旭东[1](2020)在《氧化物添加剂对钛酸铝陶瓷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文中指出综述了单一氧化物添加剂和复合氧化物添加剂改善钛酸铝(Al2TiO5)陶瓷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并展望了钛酸铝陶瓷未来发展的关注点。

陈之伟[2](2019)在《钛酸铝莫来石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钛酸铝(aluminum titanate)多孔陶瓷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较低的热导率,较高的熔点,以及优异的抗腐蚀性和抗热震性等优点,在催化剂载体和过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通过微生物发泡法和淀粉原位固化法来制备了不同孔径、不同孔形貌的钛酸铝莫来石(Al2TiO5:AT,Mullite:M)多孔陶瓷,并对其成孔机理、孔隙率、孔径分布、烧结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除此之外,由于固废粉煤灰含有大量的氧化铝和氧化硅,尤其还含有一定的氧化铁,因此我们也采用固废粉煤灰为原料制备了钛酸铝莫来石多孔陶瓷。对于高温流体应用的诸多领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在课题组以往钛酸铝的研究基础之上,为了优化AT-M多孔陶瓷材料的性能,研究了淀粉原位固化法的成型工艺以及多孔陶瓷的干燥工艺和烧结工艺,并系统分析了造孔剂和固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烧结温度为1400℃,产品的的主相为钛酸铝和莫来石相,添加10wt%玉米淀粉制备得到的AT-M多孔陶瓷,其抗折强度为11.5 MPa,显气孔率为54.7%,孔径的范围为1~15 μm。耐腐蚀性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从1400℃升至1450℃时,样品在热H2SO4溶液和NaOH溶液中腐蚀10h,其质量损失率分别从1.03%下降到0.36%和4.39下降到2%,具有更加优异的耐酸腐蚀性。对采用微生物发泡-淀粉固化-冰浴法制备多级孔结构大孔隙钛酸铝莫来石多孔陶瓷的成孔机理和孔结构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数据对比显示:样品的气孔率显着被提高,达到了 58.77%~76.74%的孔隙率。样品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级别的气孔,一级孔为具有高的三维贯通性和几百微米级孔径的大孔,由酵母菌发酵发泡形成,孔径介于200~400 μm,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样品基体内;二级孔的孔径在2.44 μm左右,均匀分布于大孔的孔壁上,主要由淀粉燃烧分解后形成。固含量、面粉的含量和酵母菌的含量都影响了孔径分布。尤其是酵母菌含量对孔结构的均匀性产生了显着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的显气孔率为58.77%~76.74%,抗压强度为3.2~13.98 MPa,大孔的孔径分布范围为 200~400μm,微孔的孔径为2.44 μm左右。由于制备的样品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贯通性、良好的抗压强度和可控的孔径分布,因此,它们有望在工程应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考虑到资源的可再生和环保问题,以固废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淀粉固化法制备AT-M复合多孔陶瓷,并且对合成路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1350℃烧结保温2h,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约为52.8%,孔径分布范围为0.16~2.9 μm,抗折强度为29.6 MPa。耐腐蚀性数据显示,样品在NaOH溶液和H2SO4溶液腐蚀1 0h的质量损失率仅仅分别为0.42%和2.19%。腐蚀8h后,样品的平均抗折强度分别保持在21.6±0.53和20.84±0.6 MPa。这些结果表明,这些AT-M复合多孔陶瓷具有更好的耐碱腐蚀性能。

陈为为[3](2019)在《钛酸铝柔性陶瓷的制备、性能与表征》文中认为钛酸铝材料具有热膨胀系数低、熔点高、抗热震性能好、热导率低等优异性能,在化工、冶金、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钛酸铝晶体的热膨胀系数各向异性,钛酸铝陶瓷烧结后在冷却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微裂纹,使材料机械强度降低,制约了其推广应用。但是,利用钛酸铝这一“特性”可以制备一种类似于可弯砂岩微裂纹结构的柔性陶瓷。首先,本论文以钛酸铝粉体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钛酸铝柔性陶瓷,详细研究了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对陶瓷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对样品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但烧成温度的影响更为显着。其中,微裂纹的状态主要影响样品的弯曲柔性。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样品内部晶粒增大,微裂纹逐渐宽化,宽化的微裂纹允许晶粒在承受外加载荷时发生更大的位移,从而使样品的弯曲柔性逐渐增强。烧成时间的延长也得到相似的结果。同时微裂纹的存在也会影响样品的抗弯强度。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三种不同柔性样品(即NF(Non Flexible),F(Flexible),VF(Very Flexible))的烧结性能、微观结构与弯曲柔性,在1550℃烧结12 h的VF样品,其弯曲柔性最好,形变量达到0.53 mm(三点弯曲时两支撑点距离为30 mm),抗弯强度为13.38 MPa。其次,本论文以Al2O3和TiO2为原料,辅以三种添加剂(MgO、Fe2O3和SiO2),利用添加剂法制备了钛酸铝柔性陶瓷。详细研究了单元添加剂及多元添加剂对钛酸铝柔性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添加剂用量及组成配方(Al2O3 56 wt%、TiO2 44 wt%、MgO 4 wt%、Fe2O3 4 wt%,即引入二元添加剂MgO-Fe2O3的ATFM样品)。系统研究了烧成温度、保温时间对ATFM试样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二元添加剂MgO-Fe2O3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引入MgO和Fe2O3能够有效降低钛酸铝的形成温度,同时促进内部长棒状晶粒以及晶界微裂纹的形成,使样品具有较好的弯曲柔性,并且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ATFM样品的弯曲柔性逐渐增加,但抗弯强度在逐渐下降。保温时间对1400℃烧成的陶瓷的弯曲柔性具有促进作用,而对更高温度烧成的陶瓷效果反而不好。1500℃保温2 h的ATFM样品具有较好的性能,其形变量为0.55 mm(三点弯曲时两支撑点距离均为30 mm),抗弯强度高达19.57 MPa。最后,本论文对上述两种原料体系制备的性能较优异的柔性陶瓷样品(VF样品和ATFM样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剂法制备的ATFM样品烧结温度更低(1500℃),保温时间更短(2 h),得到的样品抗弯强度更高(19.57 MPa),形变量更大(0.55 mm,三点弯曲时两支撑点距离均为30 mm),弯曲循环性能也更优异。因此,添加剂法制备的柔性陶瓷在保证较高形变量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本论文利用添加剂法通过固相烧结创新地制备了钛酸铝柔性陶瓷,提高了柔性陶瓷的性能,改善了制备工艺条件,为柔性陶瓷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实用途径,对拓宽陶瓷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李海舰[4](2018)在《原位生成致密钛酸铝陶瓷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钛酸铝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低膨胀系数、低导热系数、耐腐蚀、高熔点和良好的抗热冲击性等,是目前已知的同时具有耐高温性和低膨胀的极少的材料之一,因此,在高温耐火材料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钛酸铝材料存在的力学强度低和中温分解两大缺点,使该材料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国内外对钛酸铝材料的固有缺点的解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加入添加剂的方法抑制钛酸铝的中温分解,其二是通过加入第二相组分的手段提高钛酸铝的强度。添加剂的加入,虽然提高了热稳定性,但对材料强度提高贡献不大;复合陶瓷的研制,虽然提高了钛酸铝陶瓷的强度,但一般都会使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增加。在制备工艺方面,通常采用的是部分合成法和部分分解法,这两种方法均为二次合成法,具有工艺流程多、生产成本高等不足。原位生成工艺可以很好地解决二次合成工艺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采用了固相原位生成的方法制备了致密钛酸铝陶瓷。探索了原位生成Al2TiO5陶瓷的工艺可行性,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原位生成钛酸铝陶瓷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阐明了烧结过程及热分解过程中的相变机制及钛酸铝陶瓷致密化的微观机理。原位生成钛酸铝陶瓷工艺研究中,通过对粒度、体积密度和DSC/TG分析,确定了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对陶瓷的物相组成、晶格常数、微观结构、致密度、热膨胀性、弯曲强度等的分析,研究了原位生成钛酸铝工艺中MgO添加剂对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原位生成钛酸铝陶瓷热稳定性的研究中,通过分析热稳定性试验前后陶瓷物相组成和晶格常数的变化,对MgO、SiO2和MgO+SiO2等不同添加剂对钛酸铝陶瓷热分解的抑制情况进行了探讨;通过热分解后试样的背散射电镜图分析了钛酸铝陶瓷热分解的原因,认为分解过程中首先在晶界上析出TiO2,造成了Al2TiO5成分的偏析,分解后的产物是Al2O3和MgAl2O4的混合物。在热稳定性较好的配方基础上,通过对加入滑石后陶瓷的物相组成、晶格常数、微观结构、致密度、气孔分布、热膨胀性、弯曲强度等的分析,结果表明,滑石中的Mg2+会与Al2TiO5发生固溶,配方中加入适量的滑石可以制备出弯曲强度较高、热膨胀系数较低的致密度钛酸铝陶瓷。本文首次提出制备钛酸铝陶瓷的原位生成工艺,通过加入多种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制备出了低膨胀系数、热稳定性良好、具有高致密度和较高强度的钛酸铝陶瓷,以实现其在多种行业中的应用。

聂达[5](2016)在《钛酸铝蜂窝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因为发动机尾气而产生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发动机尾气净化变得格外重要。目前在发动机尾气净化领域应用比较广泛有堇青石蜂窝陶瓷和碳化硅蜂窝陶瓷,尽管堇青石热膨胀系数较低,但是其熔点低不适合在1100℃以上长期工作,碳化硅陶瓷熔点较高,但是其热膨胀系数较高,且成本较高。钛酸铝蜂窝陶瓷是目前所知道耐高温材料中热膨胀系数最低的一种,有比堇青石更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较高的熔点。但是钛酸铝具有两个缺点:一是在850℃-1300℃范围内容易发生分解,二是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微裂纹使其强度降低,严重制约了钛酸铝的应用。本文在参考了钛酸铝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用锶长石、镁长石、钙长石、莫来石等作为稳定剂来解决钛酸铝容易发生热分解和强度低的缺点。实验证明:(1)使用氧化锶、氧化硅、氧化钙作为添加剂能够制备出具有较低热膨胀系数的钛酸铝蜂窝陶瓷,但是其机械强度较低。使用氧化钡、氧化钙、以及氧化硅的组合作为复合添加剂加入到钛酸铝中所合成的钛酸铝蜂窝陶瓷仍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使用镁铝硅酸盐、氧化钡、氧化硅制备的钛酸铝蜂窝陶瓷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是其热膨胀系数较差。使用镁铝硅酸盐和氧化硅作为复合添加剂所制备的400目钛酸铝蜂窝陶瓷具有热膨胀系数低、机械强度大、挤压简单等优点,镁铝硅酸盐和氧化硅的加入有效减轻了钛酸铝的热分解,同时在低热膨胀系数和高机械强度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制备出了热膨胀系数小于0.7×10-6(室温-1000℃)的钛酸铝蜂窝陶瓷,同时其轴向抗压强度达到32Mpa,但是随着镁铝硅酸盐含量的增加其热膨胀系数逐渐升高。(2)为了提高钛酸铝蜂窝陶瓷的孔隙率,使用镁铝硅酸盐、氧化硅作为添加剂,以马铃薯淀粉和石墨作为造孔剂制备出了多孔钛酸铝蜂窝陶瓷,所制备的多孔钛酸铝蜂窝陶瓷强度有所降低,其热膨胀系数略有增大。所制备的400目钛酸铝蜂窝陶瓷抗压强度达到20Mpa,其孔隙率达到33%,吸水率达到14%。在以氧化铝和氧化钛为主要原料,镁铝硅酸盐、氧化硅作为稳定剂合成钛酸铝的基础上,向其中添加钛酸铝粉能够有效降低其烧结温度。这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还可以解决因为高温烧结过程中液相填充孔隙而造成的造孔难问题。

刘智彬[6](2012)在《凝胶注模成型钛酸铝陶瓷工艺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钛酸铝陶瓷(Al2TiO5)具有低热膨胀系数、高熔点、优良的抗热震性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由于成型技术的制约,难以制备形状复杂且尺寸精准的陶瓷部件。此外,该材料强度较低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易分解的缺陷又限制了其应用。本课题的目的是采用低毒性凝胶体系以研究钛酸铝陶瓷材料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并对该材料的强度和热稳定性进行改性探讨。本文以α-Al2O3、TiAl2O3(金红石型)以及添加剂为原料,采用甲基丙烯酰胺体系开展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通过研究高固相、低粘度Al2O3-TiAl2O3浆料的流变性,确定了分散剂含量、PH值、球磨制度等制浆工艺参数;通过测量坯体、烧结体的体积密度和抗弯强度及试样断口扫描电镜分析(SEM),优化浆料成型、坯体排胶与烧成工艺;通过测量烧结体试样的抗弯强度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钛酸铝陶瓷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分散剂含量、PH值、固相体积分数、球磨制度对Al2O3-TiAl2O3浆料流变性能影响很大,而有机单体含量对其影响很小。随分散剂含量的增加,浆料粘度先减后增,加入量为1.4wt%时浆料的粘度值最小;浆料PH值为7时粘度最大,PH值为13时粘度最小;随着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浆料粘度逐渐增加,且固相体积分数越大,其粘度增加幅度也越大;球磨制度为165r/min,2.5h时所得浆料粘度最小;有机单体含量从2.4wt%增至3.4wt%过程中,浆料粘度值仅增加25mPa s。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参数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大小次序为:PH值>固相体积分数>分散剂含量>球磨时间>有机单体含量。(2)有机单体含量和抽真空时间对试样的强度和密度存在一定影响。当有机单体含量为2.6wt%时,试样坯体强度为20.81MPa,烧结体强度为28.86MPa。抽真空时间越长,坯体体积密度越大,合理的抽真空时间约为15min。(3)引发剂、催化剂的加入会显着影响浆料的凝胶化时间,当引发剂和催化剂加入量分别为2.5vol%、0.8vol%时,凝胶化时间为5~10min。此外,还根据差热失重分析制定了合理的排胶升温曲线。(4)烧成温度、固相体积分数会影响钛酸铝陶瓷的密度和强度。当烧成温度为1560℃时,钛酸铝陶瓷的体积密度和抗弯强度最高;当固相体积分数逐渐增加时,坯体和烧结体的强度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随后出现小幅度下降。(5)MgO、SiO2以及MgO+富钇稀土复合添加剂,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钛酸铝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热稳定性。MgO对抑制钛酸铝热分解的效果优于SiO2和MgO+富钇稀土复合添加剂,但后两种添加剂更有利于提高钛酸铝的抗弯强度。综合实验分析认为,当MgO含量为X=0.15时,钛酸铝陶瓷抗弯强度为27.99MPa,热分解率为3.13%,其综合性能良好。

刘智彬,戴斌煜,商景利,尹志冬,王薇薇[7](2011)在《钛酸铝陶瓷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钛酸铝(Al2TiO5)陶瓷具有低热膨胀、高熔点(1860℃)、优良的抗热震性等特点,被公认是制作低压铸造升液管、汽车发动机上排气阀、活塞头等对抗热震和隔热要求较高的组件最为理想的候选材料;然而其难以获得高强度产品及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易分解的特点又限制了其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材料工作者在粉料组成及粒度、添加剂、烧结温度等方面改善钛酸铝陶瓷材料性能所做的研究,并对钛酸铝材料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周林平[8](2010)在《钛酸铝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钛酸铝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集低膨胀性和耐高温性于一体的结构材料。它在850℃-1280℃时会分解成Al2O3和TiO2,而且其强度也很低,这两个弱点严重制约它的使用范围。本文分别以无机盐为原料固相法合成钛酸铝粉以及利用醇盐相比于固相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了钛酸铝,较系统地研究了MgO,CeO2,A3S2粉,A3S2纤维,SiC等材料与钛酸铝复合的烧结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热膨胀性及抗热震性,研究了烧成工艺与材料性能的关系。本文在回顾了钛酸铝陶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在实验室通过α-Al2O3和化学纯TiO2按等摩尔比混合均匀在1450℃保温2小时合成了较为纯净的钛酸铝。通过引入添加复合稳定剂MgO与CeO2,研究钛酸铝复合材料的性能。MgO的引入可以减少微裂纹的产生,提高钛酸铝致密化过程,从而增加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还可以抑制钛酸铝晶粒的异常长大。加入了3%的MgO的钛酸铝与纯的钛酸铝的抗弯强度相比,从13.07MPa马上到了32.60MPa,提高了约为2.5倍。但随后MgO含量的增加,抗弯强度的增加趋于平缓。单独添加CeO2对钛酸铝的稳定性和抗弯强度作用不大,而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效果也不明显。在MgO和CeO2复合改性钛酸铝复相陶瓷制备过程中,添加剂CeO2的引入可以降低材料的低共熔温度,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液相,促进材料的烧结,提高样品的致密度。加入3%MgO+4%CeO2是比较合适的改性钛酸铝的配方,在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维持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三个方面能较好的统一。本文还尝试利用以(C4H9O)4Ti和AlCl3及C2H5OH等为原料用非水解sol-gel在750℃下在实验室合成了钛酸铝,比一般固相法合成降低了500-600℃温度,为将来低温制备钛酸铝产业化打下一定的基础。在750℃保温2小时可以得到纳米级的钛酸铝粒子,随着温度的升高,钛酸铝粒子的尺寸也逐渐由纳米级向微米级过渡,粒子的形貌也逐渐趋于完整,形成表面针状的球形。莫来石(A3S2)与钛酸铝复合材料体系中,含量20%的A3S2的试样的热膨胀系数最小,而且有较高的热震强度保持率。随着A3S2粉的加入量增加,试样的致密度是逐步提高的,试样的晶粒也有逐步细化的趋势。A3S2的加入,在复合材料的烧成过程中有抑制钛酸铝晶粒长大的作用,再加上A3S2本身强度高,从而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SiC+Al2O3+AT体系中,随着SiC含量在体系中的增加,试样表面的氧化越来越严重,在试样的表面来看逐渐变的致密,试样的力学强度也逐渐增强。A3S2纤维与钛酸铝复合材料在1400℃保温2小时后试样断面中纤维保持完好,与钛酸铝基体材料没有很紧密的烧结在一起,1500℃保温2小时后纤维与基体材料熔和消失,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A3S2纤维与钛酸铝复合材料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试样收缩率逐渐增大,抗弯抗压强度也逐渐提高。

高媛,马建丽,叶峰,郝红蕊[9](2009)在《钛酸铝陶瓷及其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钛酸铝陶瓷的最新研究进展,推动钛酸铝的研究,本文综述了钛酸铝陶瓷的易分解和低强度机理,着重介绍了采用添加剂法、复合相法以及新的合成、成形、烧结等工艺改善钛酸铝陶瓷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最新的应用研究进展作出简单的介绍,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钛酸铝陶瓷的发展动向。

周林平,王家邦,杨辉[10](2009)在《固相法合成与改性钛酸铝研究》文中提出设计了一系列对比实验,以三氧化二铝和锐钛矿型二氧化钛为基本原料,研究了复合添加剂氧化铈和氧化镁对钛酸铝合成与稳定的影响,探讨了复合添加剂对钛酸铝的稳定机理,并在合成的基础上,对钛酸铝材料进行了烧结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添加剂能使钛酸铝材料保持较好的综合性能,氧化镁比氧化铈对钛酸铝的合成及稳定具有更好的作用,烧结后钛酸铝材料保持低热膨胀系数。

二、复合方式抑制钛酸铝热分解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方式抑制钛酸铝热分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氧化物添加剂对钛酸铝陶瓷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Al2Ti O5陶瓷晶体结构与性能
2 氧化物添加剂对Al2Ti O5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2.1 单一氧化物添加剂对Al2Ti O5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2.2 复合氧化物添加剂对Al2Ti O5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3 氧化物添加剂对Al2Ti O5陶瓷热稳定性的影响
    3.1 单一氧化物添加剂对Al2Ti O5陶瓷热稳定性的影响
    3.2 复合氧化物添加剂对Al2Ti O5陶瓷热稳定性的影响
4 总结与展望

(2)钛酸铝莫来石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钛酸铝陶瓷概述
    1.3 钛酸铝陶瓷的组成与结构
    1.4 钛酸铝陶瓷的基本性质
    1.5 多孔陶瓷概述
    1.6 钛酸铝多孔陶瓷研究现状
    1.7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8 课题的研究内容
    1.9 材料的研究方法
2 淀粉固化法制备AT-M多孔陶瓷
    2.1 引言
    2.2 实验过程
    2.3 烧结温度对AT-M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2.4 造孔剂加入量对AT-M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2.5 孔径分析
    2.6 结论
3 微生物发泡法制备多级孔结构AT-M多孔陶瓷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3 烧结温度对AT-M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3.4 酵母菌加入量对AT-M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3.5 面粉加入量对AT-M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3.6 固含量对AT-M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3.7 微生物发泡法制备其他种类多孔陶瓷
    3.8 结论
4 粉煤灰为原料制备AT-M多孔陶瓷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烧结温度对AT-M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4.4 造孔剂加入量对AT-M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4.5 AT-M多孔陶瓷的耐腐性分析
    4.6 结论
5 淀粉固化法制备其他体系的多孔陶瓷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烧结温度对氧化铝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5.4 造孔剂加入量对氧化铝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5.5 添加剂SiO_2和MgO加入量对氧化铝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5.6 孔径分析
    5.7 氧化铝多孔陶瓷的耐腐性分析
    5.8 结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钛酸铝柔性陶瓷的制备、性能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柔性陶瓷的研究进展
        1.2.1 提高陶瓷材料断裂韧性以改善其脆性
        1.2.2 超塑性纳米陶瓷材料
        1.2.3 基于三维网络的多孔纳米柔性陶瓷材料
        1.2.4 模仿可弯砂岩结构制备的柔性陶瓷材料
    1.3 钛酸铝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1.3.1 钛酸铝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1.3.2 钛酸铝材料的性质
        1.3.3 钛酸铝材料的改性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测试表征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原料和设备
        2.1.2 钛酸铝柔性陶瓷的制备工艺
    2.2 测试表征
        2.2.1 粒度分布
        2.2.2 体积密度与显气孔率测定
        2.2.3 热分析
        2.2.4 物相组成分析
        2.2.5 显微结构分析
        2.2.6 力学性能分析
        2.2.7 抗热震性能测定
第三章 钛酸铝柔性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原料粉体的物相分析
        3.2.2 原料粉体的形貌分析
        3.2.3 原料粉体的热分析
        3.2.4 钛酸铝柔性陶瓷的制备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3.3.1 烧成温度对陶瓷样品物相组成的影响
        3.3.2 烧成温度对陶瓷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3.3.3 烧成温度对陶瓷样品烧结性能的影响
        3.3.4 烧成温度对陶瓷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
        3.3.5 保温时间对陶瓷样品物相组成的影响
        3.3.6 保温时间对陶瓷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3.3.7 保温时间对陶瓷样品烧结性能的影响
        3.3.9 保温时间对陶瓷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
        3.3.10 三种表现不同弯曲柔性的陶瓷样品的对比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添加剂法制备钛酸铝柔性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利用单元添加剂制备钛酸铝柔性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4.2.1 利用单元添加剂制备钛酸铝柔性陶瓷的前期过程
        4.2.2 利用单元添加剂制备钛酸铝柔性陶瓷的成型与烧结
        4.2.3 利用单元添加剂制备钛酸铝柔性陶瓷的性能研究
    4.3 利用多元添加剂制备钛酸铝柔性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4.3.1 利用多元添加剂制备钛酸铝柔性陶瓷的前期过程
        4.3.2 利用多元添加剂制备钛酸铝柔性陶瓷的成型与烧结
        4.3.3 多元添加剂制备钛酸铝柔性陶瓷的性能研究
    4.4 引入二元添加剂MgO-Fe_2O_3 制备钛酸铝柔性陶瓷的系统研究
        4.4.1 温度对ATFM陶瓷样品物相组成的影响
        4.4.2 温度对ATFM陶瓷样品微观结构和烧结性能的影响
        4.4.3 温度对ATFM陶瓷样品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4.4.4 保温时间对ATFM陶瓷样品微观结构和烧结性能的影响
        4.4.5 保温时间对ATFM陶瓷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两种原料体系制备的柔性陶瓷样品的性能对比研究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原位生成致密钛酸铝陶瓷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钛酸铝的理论研究
        1.3.1 钛酸铝材料的结构
        1.3.2 钛酸铝材料低膨胀性的解释
        1.3.3 钛酸铝的热滞后性
        1.3.4 钛酸铝材料热分解的理论研究
        1.3.5 钛酸铝材料添加剂的研究
        1.3.6 钛酸铝陶瓷强度的研究
    1.4 钛酸铝的工艺研究
        1.4.1 工艺参数对钛酸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1.4.2 钛酸铝陶瓷粉体的合成
        1.4.3 钛酸铝陶瓷的制备工艺
        1.4.4 钛酸铝陶瓷研究的新方向
    1.5 钛酸铝陶瓷的应用研究
        1.5.1 致密陶瓷
        1.5.2 蜂窝/多孔陶瓷
        1.5.3 涂层材料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钛酸铝材料体系
        2.1.1 钛酸铝材料中添加剂的作用
        2.1.2 Al_2O_3-TiO_2与MgO-TiO_2相图分析
        2.1.3 试验用主要原材料、仪器设备
    2.2 制备工艺
    2.3 材料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
        2.3.1 差热-热重分析
        2.3.2 热膨胀性能
        2.3.3 材料致密度分析
        2.3.4 材料气孔分布的分析
        2.3.5 热稳定性分析
        2.3.6 晶格常数的测定
        2.3.7 粒度分析
        2.3.8 常温弯曲强度分析
    2.4 材料微观结构分析方法
        2.4.1 XRD物相分析
        2.4.2 扫描电镜分析
第3章 原位生成钛酸铝陶瓷的工艺研究
    3.1 原位生成Al_2TiO_5 陶瓷的成分设计
    3.2 制备工艺过程及参数的确定
        3.2.1 研磨时间对粒度的影响
        3.2.2 成型压力对坯体密度的影响
        3.2.3 升温制度的确定
    3.3 原位生成Al_2TiO_5 陶瓷的物相组成和晶格常数
        3.3.1 物相组成
        3.3.2 晶格常数
    3.4 原位生成Al_2TiO_5 陶瓷的热稳定性
        3.4.1 热稳定性试验后的物相组成
        3.4.2 原位生成Al_2TiO_5 的热分解率
        3.4.3 热稳定性试验后Al_2TiO_5 的晶格常数
    3.5 原位生成Al_2TiO_5 陶瓷的微观结构
        3.5.1 MgO含量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3.5.2 温度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3.6 原位生成Al_2TiO_5 陶瓷的致密度
    3.7 原位生成Al_2TiO_5 陶瓷热膨胀性
    3.8 原位生成Al_2TiO_5 陶瓷的强度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添加剂对原位生成钛酸铝陶瓷物相组成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4.1 SiO_2 作为添加剂对原位生成钛酸铝陶瓷热稳定性的影响
        4.1.1 含SiO_2的配方设计
        4.1.2 物相组成
        4.1.3 晶格常数
        4.1.4 热稳定性
    4.2 复合添加剂的引入及配方设计
    4.3 复合添加剂对原位生成钛酸铝陶瓷热稳定性的影响
        4.3.1 正交试验结果
        4.3.2 复合添加剂中MgO含量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4.3.3 复合添加剂中SiO_2含量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4.4 原位生成钛酸铝陶瓷的热分解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钛酸铝材料的致密化及性能分析
    5.1 致密钛酸铝陶瓷的试验设计
        5.1.1 烧结助剂的选择
        5.1.2 含烧滑石的配方设计
        5.1.3 制备工艺
    5.2 含烧滑石原位生成Al_2TiO_5 陶瓷的结果分析
        5.2.1 滑石含量对物相组成的影响
        5.2.2 滑石含量对晶格常数的影响
        5.2.3 滑石加入量对致密度的影响
        5.2.4 加入滑石前后气孔分布的变化
        5.2.5 滑石对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5.2.6 滑石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2.7 微观结构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钛酸铝蜂窝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汽车尾气的危害
    1.3 多孔陶瓷简介
        1.3.1 多孔陶瓷的分类
        1.3.2 多孔陶瓷的性能
        1.3.3 多孔陶瓷的应用
        1.3.4 多孔陶瓷的制备
        1.3.5 多孔陶瓷的干燥
    1.4 发动机尾气催化净化用蜂窝陶瓷简介
    1.5 钛酸铝材料的简介、晶体结构
        1.5.1 钛酸铝简介
        1.5.2 钛酸铝蜂窝陶瓷简介
        1.5.3 Al_2O_3-TiO_2体系和钛酸铝晶体结构
        1.5.4 钛酸铝的合成
    1.6 蜂窝陶瓷的挤压成型
        1.6.1 蜂窝陶瓷挤压模具设计
        1.6.2 影响挤压成型的因素
        1.6.3 蜂窝陶瓷的挤压成型过程
    1.7 钛酸铝陶瓷的研究现状的未来发展趋势
        1.7.1 钛酸铝的制备方法
        1.7.2 钛酸铝的改性
        1.7.2.1 单一添加剂
        1.7.2.2 复合添加剂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所用的原料
    2.3 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
    2.4 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2.4.1 实验工艺流程
        2.4.2 钛酸铝蜂窝陶瓷制备
    2.5 检测与表征
        2.5.1 激光粒度分析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3 扫描电镜分析(SEM)
        2.5.4 压汞仪
        2.5.5 力学强度
        2.5.6 热膨胀仪
        2.5.7 吸水率的测定
第三章 不同添加剂稳定的钛酸铝蜂窝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使用氧化锶、氧化钙、氧化硅做稳定剂制备的钛酸铝蜂窝陶瓷
        3.2.1 钛酸铝挤压泥料的制备
        3.2.2 钛酸铝蜂窝陶瓷挤压成型烧结
        3.2.3 钛酸铝蜂窝陶瓷的XRD分析
        3.2.4 钛酸铝蜂窝陶瓷的SEM分析
        3.2.5 钛酸铝蜂窝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分析
    3.3 镁铝硅酸盐、氧化硅作添加剂制备钛酸铝蜂窝陶瓷
        3.3.1 钛酸铝挤压泥料的制备
        3.3.2 钛酸铝蜂窝陶瓷挤压成型烧结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3.3.4 扫描电镜分析
        3.3.5 热膨胀系数分析
        3.3.6 孔径分布
        3.3.7 其他物理性能
    3.4 使用氧化钡、镁铝硅酸盐、氧化钙和氧化硅作为添加剂制备钛酸铝蜂窝陶瓷
        3.4.1 钛酸铝挤压泥料的制备
        3.4.2 钛酸铝蜂窝陶瓷挤压成型烧结
        3.4.3 X射线衍射分析
        3.4.4 扫描电镜分析
        3.4.5 热膨胀系数分析
        3.4.6 孔径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烧结制备多孔钛酸铝蜂窝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多孔钛酸铝蜂窝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2.1 钛酸铝挤压泥料的制备
        4.2.2 钛酸铝蜂窝陶瓷挤压成型烧结
        4.2.3 烧结多孔蜂窝陶瓷X射线衍射分析
        4.2.4 烧结多孔钛酸铝蜂窝陶瓷SEM分析
        4.2.5 烧结多孔钛酸铝蜂窝陶瓷孔隙分析
        4.2.6 烧结多孔钛酸铝蜂窝陶瓷热膨胀系数分析
        4.2.7 烧结多孔钛酸铝蜂窝陶瓷其他物理性能分析
    4.3 低温烧结钛酸铝蜂窝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3.1 钛酸铝挤压泥料的制备
        4.3.2 钛酸铝蜂窝陶瓷挤压成型烧结
        4.3.3 烧结多孔蜂窝陶瓷X射线衍射分析
        4.3.4 烧结多孔钛酸铝蜂窝陶瓷SEM分析
        4.3.5 烧结多孔钛酸铝蜂窝陶瓷热膨胀系数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凝胶注模成型钛酸铝陶瓷工艺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钛酸铝的基本性质
        1.1.1 钛酸铝相图及其晶体结构
        1.1.2 钛酸铝陶瓷的基本性质
    1.2 陶瓷材料胶态成型技术简介
        1.2.1 传统胶态成型技术
        1.2.2 新型胶态成型技术
    1.3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1.3.1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原理
        1.3.2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过程及关键技术
        1.3.3 凝胶注模成型用凝胶体系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2章 实验过程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工艺过程
        2.2.1 浆料制备与粘度测量
        2.2.2 试样坯体制备与干燥
        2.2.3 试样坯体排胶及烧成
    2.3 性能表征及测试
        2.3.1 浆料流变性和粘度
        2.3.2 Zeta 电位测量及等电点判定
        2.3.3 凝胶化时间测量
        2.3.4 体积密度测量
        2.3.5 热重分析(TG)、差热分析(DTA)
        2.3.6 干坯、烧结体强度测量
        2.3.7 断口形貌分析
        2.3.8 热稳定性分析
第3章 Al2O3-TiO2浆料性质的研究
    3.1 陶瓷浆料的稳定分散机制
        3.1.1 静电稳定机制
        3.1.2 空间位阻稳定机制
        3.1.3 静电位阻稳定机制
    3.2 Al2O3-TiO2浆料流变性研究
        3.2.1 分散剂含量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3.2.2 PH 值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3.2.3 固相体积分数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3.2.4 球磨制度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3.2.5 有机单体含量对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3.2.6 浆料制备的参数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Al2O3-TiO2浆料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
    4.1 单体、交联剂用量的确定
    4.2 抽真空时间的确定
    4.3 引发剂、催化剂用量的确定
        4.3.1 MAM/MBAM 凝胶反应机理
        4.3.2 引发剂、催化剂对凝胶化时间的影响
    4.4 试样坯体的干燥
    4.5 坯体的排胶与烧成
        4.5.1 排胶和烧成时升温制度的确定
        4.5.2 烧成温度对钛酸铝陶瓷密度和强度的影响
    4.6 固相体积分数对强度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添加剂对钛酸铝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
    5.1 概述
    5.2 添加剂对钛酸铝陶瓷抗弯强度的影响
        5.2.1 MgO 的影响
        5.2.2 SiO2的影响
        5.2.3 MgO+富钇稀土复合的影响
    5.3 添加剂对钛酸铝陶瓷热稳定性的影响
        5.3.1 钛酸铝的晶格常数与热稳定性的关系
        5.3.2 添加剂对钛酸铝晶格常数及物相的影响
        5.3.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钛酸铝陶瓷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粉料组成及粒度
    1.1 粉料组成
    1.2 粉料粒度
2 添加剂
    2.1 单一添加剂
        2.1.1 氧化镁 (MgO)
        2.1.2 氧化硅 (Si O2)
        2.1.3 氧化铁 (Fe2O3)
    2.2 复合添加剂
        2.2.1 Fe2O3、莫来石
        2.2.2 Si O2、MgO
3 烧结温度
4 钛酸铝陶瓷的应用

(8)钛酸铝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课题研究背景
    1.2 钛酸铝的晶体结构与性质
        1.2.1 钛酸铝的相图
        1.2.2 晶体结构
    1.3 钛酸铝的性能与改性
        1.3.1 钛酸铝改性的方法
        1.3.2 钛酸铝的性能及改性机理
    1.4 钛酸铝的晶体结构与性能
        1.4.1 微裂纹和晶粒的关系
        1.4.2 显微结构对强度、断裂韧性的影响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研究方法
    2.1 本实验所用到的主要原料和性能
    2.2 实验材料的研究方法
        2.2.1 显气孔率的测定
        2.2.2 体积密度的测试与计算
        2.2.3 钛酸铝合成率的测试与计算
        2.2.4 差热-热重分析(DTA-TGA)
        2.2.5 热膨胀系数的测试与计算
        2.2.6 物相分析(XRD)
        2.2.7 抗弯强度的测试
        2.2.8 微观结构分析(SEM)
        2.2.9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第三章 钛酸铝固相法制备及改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
        3.2.2 配方组成设计
        3.2.3 混合
        3.2.4 成型
        3.2.5 干燥
        3.2.6 烧成
        3.2.7 实验过程
    3.3 烧成制度
    3.4 MgO单独改性钛酸铝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3.5 MgO对材料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3.5.1 钛酸铝的晶格常数及其稳定性的关系
        3.5.2 引入添加剂对钛酸铝的晶格常数和分解率的影响
        3.5.3 钛酸铝热稳定性的热力学分析
        3.5.4 MgO与烧成温度对钛酸铝稳定性的影响
        3.5.5 ATM固溶体的简化热力学模型
    3.6 MgO含量与钛酸铝材料的机械性能
    3.7 MgO对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3.8 CeO_2对钛酸铝材料的稳定性的影响
    3.9 CeO_2对钛酸铝机械性能的影响
    3.10 MgO和CeO_2分别作添加剂对材料烧结尺寸的影响
    3.11 MgO和CeO_2复合添加改性钛酸铝的稳定性
    3.12 复合添加剂对钛酸铝机械性能的影响
    3.13 复合添加剂对复合钛酸铝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3.1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相法低温制备钛酸铝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的选择
        4.2.2 实验主要设备
        4.2.3 实验的原理
        4.2.4 实验配方设计
        4.2.5 实验流程
        4.2.6 XRD测试
        4.2.7 实验优化
    4.3 用氧化钛溶胶和氧化铝溶胶制备钛酸铝
        4.3.1 实验原料
        4.3.2 实验步骤
        4.3.3 DTA-TG分析
        4.3.4 XRD测试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钛酸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5.1 钛酸铝-莫来石体系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结果与讨论
    5.2 钛酸铝-碳化硅体系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配方
        5.2.3 实验步骤
        5.2.4 结果与分析
    5.3 钛酸铝-莫来石长纤维体系
        5.3.1 实验的原料和配方
        5.3.2 实验的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4 钛酸铝-碳化硅-莫来石纤维复合体系
        5.4.1 实验原料和配方
        5.4.2 实验步骤
        5.4.3 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阶段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9)钛酸铝陶瓷及其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钛酸铝陶瓷的易分解和低强度机理
3 改善钛酸铝陶瓷热稳定性和强度的途径
    3.1 引入添加剂改善钛酸铝陶瓷性能的进展
        3.1.1 引入单一添加剂
        3.1.2 引入复合添加剂
    3.2 复合相方法改善钛酸铝陶瓷性能的进展
    3.3 新工艺对钛酸铝陶瓷性能改善的进展
4 钛酸铝陶瓷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5 结束语

(10)固相法合成与改性钛酸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验
    2.1 试样制备
    2.2 试样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复合添加剂对钛酸铝稳定性的影响
    3.2 添加加对复合钛酸铝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4 结论

四、复合方式抑制钛酸铝热分解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氧化物添加剂对钛酸铝陶瓷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J]. 赵嘉亮,罗旭东. 耐火材料, 2020(03)
  • [2]钛酸铝莫来石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陈之伟.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3]钛酸铝柔性陶瓷的制备、性能与表征[D]. 陈为为.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原位生成致密钛酸铝陶瓷的工艺研究[D]. 李海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5]钛酸铝蜂窝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聂达.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6]凝胶注模成型钛酸铝陶瓷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 刘智彬. 南昌航空大学, 2012(01)
  • [7]钛酸铝陶瓷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 刘智彬,戴斌煜,商景利,尹志冬,王薇薇. 中国陶瓷工业, 2011(02)
  • [8]钛酸铝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D]. 周林平. 浙江大学, 2010(08)
  • [9]钛酸铝陶瓷及其研究新进展[J]. 高媛,马建丽,叶峰,郝红蕊. 佛山陶瓷, 2009(07)
  • [10]固相法合成与改性钛酸铝研究[J]. 周林平,王家邦,杨辉. 陶瓷学报, 2009(01)

标签:;  ;  ;  ;  ;  

复合法抑制钛酸铝热分解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