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ising plasma nociceptin level during development of HCC:A case report(论文文献综述)
刘大鹏[1](2020)在《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学习效率及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针灸治疗偏头痛具有一定的优势,可预防偏头痛的复发及慢性化进程、减少偏头痛发作天数、降低发作频率、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等,因此被推荐为治疗偏头痛的重要非药物治疗方式之一。尽管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优势,但我们发现仍有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难以提高,这说明患者之间存在疗效差异,对于针刺治疗偏头痛而言,产生不同疗效差异的个体原因尚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个体疗效差异,或许能从另一方面揭示针刺镇痛及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达到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靶向性治疗。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偏头痛的研究,我们发现偏头痛患者存在疼痛调节相关脑区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而针刺治疗可以调节相关脑区的异常功能。同时亦有研究支持偏头痛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并在脑功能上有所体现。目的:通过比较针刺治疗后不同疗效的患者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探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以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靶向性治疗。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招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60例,进行为期4周的相同的针刺治疗,每周3次,共计12次,同时采集患者基线期和治疗结束后的脑rs-fMRI数据和临床数据(包括头痛天数、VAS评分、HIT-6、BAI、BDI-Ⅱ、MMSE、MoCA、PSQI)。治疗结束后以头痛天数减少50%为评价指标,将患者分为有效组、无效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差异以及临床数据的差异,并将脑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数据分析显示:①有效组与无效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便无显着差异;②两组受试者基线期的偏头痛天数、HIT-6、VAS评分、BDI-Ⅱ、BAI、MMSE、MoCA、PSQI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③在经过4周相同治疗后,有效组受试者的头痛天数、HIT-6、PSQI评分明显低于无效组。④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HIT-6、BAI均有显着下降,MMSE有显着提升;且有效组受试者VAS评分及HIT-6的变化较无效组更显着。⑤针刺治疗后,有效组受试者的头痛天数、BDI-Ⅱ、PSQI明显降低,MoCA明显升高,而这些变化在无效组受试者中并不显着。rs-fMRI数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无效组受试者相比,有效组受试者左侧PAG与左侧小脑前叶(IX)的功能连接明显较弱,右侧PAG与右侧小脑后叶(CrusI)、右侧额上/中回、左侧额上/中回的功能连接明显较强。偏相关分析显示,经Bonferroni校正后,基线期脑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无显着性相关。②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PAG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值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右侧PAG与右侧额上/中回、右侧旁扣带回(辅助运动区)/前扣带回、左侧旁扣带回(内侧额上回/辅助运动区)3个脑区的功能连接的差值具有显着性差异。偏相关分析显示,经Bonferroni校正后,右侧PAG与右侧额上/中回、右侧旁扣带回/前扣带回、左侧旁扣带回的功能连接的差值与偏头痛天数的差值呈显着正相关。结论: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受试者针刺治疗后头痛天数、头痛程度明显降低,情绪、认知、睡眠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同针刺疗效的患者不仅在头痛天数的响应方面具有差异,在其余临床指标的响应方面也有差异,且头痛天数减少≥50%的患者整体临床改善更好。针刺治疗对不同疗效的患者脑功能的调节不同,这些不同可能存在于对疼痛下行抑制系统的调节存在差异、对偏头痛预期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助感的调节作用不同。在针刺预后方面,单纯的人口学指标及临床量表评分对于区分不同针刺疗效患者的灵敏度不高,即无法通过简单的患者信息及临床量表评分敏锐地预测本组选穴治疗偏头痛的预后;不同针刺疗效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就存在脑功能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说明无效组受试者的疼痛下行抑制系统受损更加明显,有效组受试者在疼痛抑制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两者对疼痛感觉及疼痛认知的调节功能不同。
唐玉芝[2](2020)在《艾炷灸改善RA患者抗炎镇痛效应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艾炷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β-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1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炷灸改善RA的抗炎镇痛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把64例纳入的RA受试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甲氨蝶呤片(7.5-15mg/周)、叶酸片(10mg/周)或来氟米特片(10mg/天)。试验组:除口服常规西药外,在足三里、肾俞、阿是穴施用艾炷灸疗法。每周2次,每3天治疗1次,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RA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症状、常规检验指标(RF、CRP、ESR)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的含量。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数据。结果:1.基线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情相关资料、临床症状(VAS评分、晨僵评分、DAS28评分)、常规检验指标(RF、ESR、CRP)及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的含量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2.艾炷灸对RA受试者临床症状(VAS评分、晨僵评分、DAS28评分)和常规检验指标(RF、ESR、CRP)的影响:(1)组内比较:两组RA受试者各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指标、常规检验指标均有改善(P<0.05)。(2)组间比较:两组RA受试者治疗后,试验组各项临床症状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常规检验指标两组间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3.艾炷灸对RA受试者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含量的影响:(1)组内比较:试验组RA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的含量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RA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的含量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镇痛相关因子和炎性相关因子改善更为明显。(2)组间比较:两组RA受试者治疗后,试验组血清中β-EP、Dyn、TNF-α、1L-1β的含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治疗后镇痛相关因子和炎性相关因子改善更为明显。4.β-EP、Dyn与TNF-α、1L-1β的相关性分析:试验组治疗前后受试者血清中β-EP、Dyn的差值与TNF-α、1L-1β的差值均存在相关性,且主要为负相关(r<0)。5.安全性评价结果:对照组出现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者4例,症状持续1周左右。艾炷灸试验组出现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者1例,症状持续3天左右,继续艾炷灸后,胃肠不良反应消失。结论:1.常规西药能稳定RA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艾炷灸能增强常规西药对RA患者关节疼痛的减轻,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肿胀程度。2.试验组临床症状的改善、疼痛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能与艾炷灸增强了常规西药对RA患者血清中β-EP、Dyn含量的影响,以及对炎性因子TNF-α、1L-1β含量的影响有关。3.艾炷灸增强了常规西药对RA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其抗炎镇痛的效应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影响炎性因子起到抗炎作用,通过影响β-EP、Dyn起到镇痛作用。但其机制还需更全面、更深入的探讨。4.艾炷灸治疗RA安全有效,且可能减轻常规西药的副作用。
李丽辉[3](2019)在《肌筋膜触发点的蛋白组学研究及针刺和静态拉伸治疗后的改变》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课题将基于TMT/PRM蛋白组学质谱技术研究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机理及干针治疗结合或不结合静态拉伸对MTr Ps差异蛋白的表达,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入地探索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机理及针刺拉伸的治疗机制,以期寻找特异性和可药性的组合药靶治疗奠定基础,为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供全新的理论指导思路。研究方法将72只平均体重220-250g的6周龄SPF级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G)、模型组(MG)、针刺触发点组(DG)、假针刺组(NDG)、拉伸组(SG)及针刺联合拉伸组(SDG),每组各12只。除CG组外,其他各组每周一次采用钝挫打击加离心跑台训练的方式进行干预8周,慢性恢复期4周。之后采用触诊和肌电图进行模型验证。模型建立成功后,对相应组别进行针刺和(或)拉伸治疗4周并检测疼痛阈值的变化。治疗及检测结束分离腓肠肌并后提取蛋白,采用TMT(6-plex)定量蛋白质组学鉴定和评估肌筋膜触发点大鼠模型及针刺拉伸干预的总体蛋白。对CG与MG、DG与MG、NDG与MG、SG与MG、SDG与MG两组间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注释和富集分析,包括聚类分析、基因本体(GO)、KEGG信号通路和蛋白间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根据生信结果结合治疗效果选取六个兴趣蛋白进行平行反应监视PRM和Western blot双重验证。研究结果1.与造模前(基线值)相比,造模后未治疗的情况下(0-week treatment)各模型组(MGDGNDGSGSDG)的机械阈值均显着下降(p<0.05);在治疗的第四周,除了假针刺组(NDG)无显着性效果外,其他治疗组(DGSGSDG)的机械阈值与未治疗的情况下(0-week treatment)相比均显着提高(p<0.05),且DG组和SDG组治疗效果显着优于单独SG拉伸组(p<0.05)2.CG和MG组之间差异表达蛋白总数量为180(上调n=75,下调n=105);DG和MG组之间差异表达蛋白总数量为158(上调n=86,下调n=72);NDG和MG组之间差异表达蛋白总数量为93(上调n=62,下调n=31);SG和MG组之间差异表达蛋白总数量为47(上调n=30,下调n=17);SDG和MG组之间差异表达蛋白总数量为107(上调n=47,下调n=6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之间显着差异表达的目标蛋白质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和精确筛选。3.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G组分别与CG、DG组相比,System process proteins,Muscle system process proteins,Muscle contraction proteins等重要生物学过程,Cytoskeletal protein binding,Action binding,Structural constituent of muscle等分子功能,Supramolecular fiber,Supramolecular polymer,Supramolecular complex等定位蛋白质,发生了显着性变化。MG组与SDG组相比,Glycogen catabolic process,Single-organism Carbohydrate catabolic process,Carbohydrate catabolic process等重要生物学过程,Glycogen phosphorylase activity,Integrin binding,Tropomyosin binding等分子功能,Myofibril,Contractile fiber,Supramolecular fiber等定位蛋白质,发生了显着性变化。4.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G组分别与CG组、DG组相比,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Glucagon signaling pathway,HIF-1 signaling pathway,Cardiac muscle contraction等重要通路发生了显着变化。MG组与SDG相比,Glucagon signaling pathway,Tight junction,Sulfur metabolism等重要通路发生了显着变化。5.CG和MG组间在PPI网络中5个最高关联度的关键蛋白包括Pyruvate kinase PKM,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 A,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Troponin I type 2,Actin alpha。MG和SDG组间在PPI网络中2个最高关联度的关键蛋白为Actinin alpha 3和Type 2X myosin heavy chain。6.PRM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MG组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肌肉同工酶(Pyruvate kinase muscle isozyme,PKM)、肌肉糖原磷酸化酶(Muscle isoform of glycogen phosphorylase,PYGM)下调及肌原调节蛋白2(Myozenin 2,MYOZ 2)上调;与MG组相比,DG组PKM和PYGM表达上调及MYOZ 2的上调,NDG组的这三个蛋白均无任何显着改变;经针刺结合静态拉伸治疗后辅肌动蛋白α3(Actinin alpha 3,Actnα3)、肌集钙蛋白1(Calsequestrin-1,Casq1)、小清蛋白α(Parvalbumin alpha,Pvalbα)的表达显着上调。研究结论本研究首次从大规模的蛋白组学角度分析了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生机理、精准针刺及静态拉伸灭活触发点的治疗机制。共鉴定到正常健康组相比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生导致180个蛋白质及26条信号通路发生了显着性改变,精准针刺治疗导致158个蛋白和23条信号通路发生了显着性改变。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和紧密连接信号通路(Tight junction pathway)两条通路分别在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和针刺联合静态拉伸的治疗机制中起关键作用,间接验证和扩充了触发点的“整体假说”和“ATP能量危机假说”。六个兴趣蛋白PKM、PYGM、MYOZ 2、Actnα3、Casq1和Pvalbα的验证结果与原始质谱数据在各组间对比的差异倍数上基本一致,支持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尽管在该初步研究中选择的六种候选蛋白不一定是最佳靶标,但总体蛋白质组学数据可以为更好地理解肌筋膜疼痛诊疗机理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邱晓,华艳,白玉龙[4](2019)在《神经源性炎症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是一组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神经源性炎症可能是CRPS发病中最先触发的机制,经多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级联反应,贯穿于CRPS的整个发病过程。文中就近年来神经源性炎症在CRP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针对神经源性作用机制选择治疗靶点可能是CRPS治疗的新方向。
李宁飞[5](2019)在《基于SP/NK-1R轴研究清肝凉血解毒方对银屑病的干预作用》文中认为背景:银屑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认为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由于多数患者初次发病及复发时,均报告有明显的应激事件发生,此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身心疾病。目前临床上系统性治疗药物虽能消除疾病的症状,却不能完全治愈疾病,而传统中药历史悠久,在治疗复杂慢性疾病方面具有独到的疗效和较小的毒副作用。按照中医的情志致病理论我们提出从肝论治银屑病的思想,在北京中医医院临床常用经验方凉血解毒方的基础上加入清解肝经郁热药物,形成了优化方清肝凉血解毒方,临床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建立焦虑复合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明确心理应激对小鼠银屑病皮损的影响,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方对该模型皮损的干预作用;进一步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清肝凉血解毒方的主要成分,明确方药改善模型皮损的作用靶点及机制,为清肝凉血解毒方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实验一:空瓶刺激造模2周后,联合IMQ刺激构建焦虑复合银屑病样小鼠模型,每周进行一次行为学评估,在涂抹IMQ的第4、7、14天分别取材,观察小鼠模型皮损变化情况,并进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皮损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中P物质(Subtance P,SP)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及皮损中神经肽相对表达量;对表皮厚度与神经肽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RT-PCR法检测皮损中炎症因子mRNA。实验二: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方对焦虑复合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的干预作用;观察皮损变化及PASI评分;HE染色观察皮损形态学改变并测量表皮厚度;检测皮损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SP 阳性表达;检测脾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11c/CD1 1b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及皮损中神经肽。实验三:通过文献挖掘、数据库收集构建清肝凉血解毒方化学分子数据库;计算机方法辅助评价药物分子的ADME性质,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excretion),获取有效化学成分;利用开发的计算机模型预测药物有效分子的直接靶标;构建药物-靶标-通路网络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建立整合通路,通过不同的通路治疗模块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结果:实验一:经过空瓶刺激后的应激小鼠在咪喹莫特诱导下产生的银屑病皮损与普通小鼠相比较行为学有明显改变(p<0.05),旷场实验显示ES组进入中央区运动时间百分比(central time%)及距离百分比(central distance%)小于Ctrl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显示ES组进入开臂时间百分比(Open time%)及频率百分比(Open Freguency%)均小于Ctrl组。皮损相关研究显示,空瓶刺激复合IMQ组表皮厚度增加(p<0.01),PASI评分及HE染色显示皮损表现加重。PCR及WB实验结果显示皮损中神经肽SP及炎症因子IL-1β、IL-17A、IL-22表达均高于单纯IMQ模型组(p<0.05),表明空瓶刺激对皮损具有潜在的加重作用。实验二:经过PASI评分及皮损石蜡切片HE染色发现,清肝凉血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对于复合模型组皮损及单纯IMQ模型皮损均有改善,且表皮厚度也均有所降低。清肝凉血解毒方能降低脾脏指数,减少CD11c+/CD11b+阳性细胞数目,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清肝凉血解毒方能够抑制造模后PCNA 阳性细胞数目。此外,清肝凉血解毒方还能显着降低皮肤SP和NK-1R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实验三:收集清肝凉血解毒方中有效化合物建立数据库,之后筛选出药物靶标并通过建立药物-靶标、靶标-疾病、靶标-通路、疾病-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对药物-靶标进行GOBP分析,列出了清肝凉血解毒方潜在靶标与银屑病的密切相关的前23个富集的GOBP条目。许多靶标与银屑病发病的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如炎性反应(inflammatory response)、NF-κB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positive regulation of NF-kappa B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免疫反应(immune response)、MAP激酶活性的正调控(positive regulation of MAP kinase activity)、白细胞介素-6产生的正调控(positive regulation of interleukin-6production)等。利用Cytoscape软件可视化化合物和靶点的激活或抑制关系,最终得到了一个由315个节点(151个化合物和164个潜在靶标)和1095条边组成的化合物-靶点互作网络。为探究药物在通路水平的生物效应,我们通过文献挖掘和整理,构建了一个“银屑病疾病通路”。结果显示,清肝凉血解毒方的靶标主要参与了MAPK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四个主要信号通路。我们构建了清肝凉血解毒方治疗银屑病相关信号通路模式图,大量靶标参与了上述四个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如TLR4,TNFR,TGFBR,MEK1/2,ERK等。结论:空瓶刺激能够加重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皮损情况,而清肝凉血解毒方干预后,能够改善复合模型小鼠皮损情况,降低表皮厚度,抑制炎症因子和神经肽SP的表达,其具体机制可能涉及NK-1R受体及相关信号。此外,清肝解毒凉血方是一个多成分、多靶标药物,其具体协同作用机制经过网络药理学分析,亟待进一步实验验证。
何芮[6](2018)在《咖啡因抑制人体急性痛模型针刺镇痛效应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明确咖啡因摄入对人体急性痛模型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mg咖啡因组、100mg咖啡因组(每组30人);采用钾离子透入法诱发人体急性痛模型;干预措施为一次性饮用250mL咖啡(分别含有0mg、50mg、100mg咖啡因)和针刺左侧足三里穴;采用钾离子测痛仪检测左侧足三里、右侧足三里、左侧合谷穴的痛阈值(检测时间点为:基线、喝咖啡30分钟、针刺30分钟、取针30分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咖啡因和副黄嘌呤含量;用Graphpad 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咖啡因对痛阈的影响:(1)痛阈变化率组内比较:对照组:在左侧足三里、左侧合谷、右侧足三里处,喝咖啡后,痛阈基本没变化,针刺后痛阈快速增高,在针刺30分钟时痛阈达到峰值,取针休息后逐渐下降。50mg咖啡因组和100mg咖啡因组:左侧足三里、左侧合谷、右侧足三里穴,喝咖啡后痛阈下降,针刺后无回升,取针30分钟后痛阈仍在下降,所有时间点较基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痛阈变化率组间比较:左侧足三里穴,喝咖啡30分钟后,50mg咖啡因组和100mg咖啡因组痛阈均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30分钟和取针30分钟后对照组痛阈仍高于咖啡因组,但50mg咖啡因组和100mg咖啡因之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合谷穴,对照组各时间点痛阈均高于50mg咖啡因组和100mg咖啡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mg咖啡因组和100mg咖啡因组之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侧足三里处,对照组各时间点痛阈均高于50mg和100mg咖啡因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浆中咖啡因含量结果:对照组喝完无咖啡因的咖啡后,血浆中没有测量到咖啡因,50mg组喝咖啡后血浆咖啡因浓度一直增高,取针30分钟达到峰值1.3μg/mL,100mg组血浆咖啡因浓度在取针30分钟后达到峰值2.45μg/mL,三个组在每个检测点测得的血浆咖啡因浓度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中副黄嘌呤含量结果:对照组血浆中没有检测到副黄嘌呤,50mg和100mg咖啡因组在饮用咖啡30分钟后开始检测到副黄嘌呤,在取针30分钟达到峰值,分别为1.62μg/mL和1.71μg/mL,两组间的血浆副黄嘌呤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0mg咖啡因和100mg咖啡因摄入可抑制人体急性痛模型针刺镇痛效应,但两组之间的作用无差异;2.饮用50mg和100mg咖啡因后,血浆中副黄嘌呤含量和摄入咖啡因的量无直接关系。
税杰[7](2017)在《基于5-HT信号通路研究痛泻要方白芍防风组分缓解IBS-D内脏高敏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脑-肠轴中的5-HT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分析5-HT信号通路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内脏高敏感之间的关系,以此研究痛泻要方中“抑木”组—白芍防风组分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内脏高敏感的机制。方法:1、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IBS-D患者随机分为白芍防风组、陈皮白术组和全方组,每位患者按规定服用对应组分药物四周。2、观察记录每位IBS-D患者入组时及治疗后的每月正常排便维持时间及腹痛/腹部不适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3、采取每位IBS-D患者入组时及治疗后的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分解后提取出血清和血浆;并使用PA Xgene TM全血RNA管采取全血标本。最后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血浆进行检测;采用PCR基因检测技术对血清和全血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测。4、统计每位IBS-D患者每月正常排便维持时间及腹痛/腹部不适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提取基因检测原始数据中5-HT信号通路重要基因(SLC6A4、HTR3A、HTR4、HTR7)的表达值;提取血浆生物分子检测中5-HT含量的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各组IBS-D患者均存在腹痛/腹部不适、每月正常排便维持时间较短、轻度或中度的焦虑抑郁情况。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腹痛/腹部不适、焦虑抑郁情况明显缓解,每月正常排便时间明显增长(P<0.05)。其中,白芍防风组和全方组疗效更明显,与陈皮白术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3、各组之间治疗前血浆中5-HT的含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白芍防风组和全方组IBS-D患者的血浆5-HT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而陈皮白术组较治疗前下降不显着(P>0.05)。4、各组5-HT信号通路的SLC6A4mRNA表达值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HTR3AmRNA表达值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HTR4mRNA和HTR7mRNA表达值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白芍防风组和全方组的SLC6A4mRNA表达值显着上调(P<0.05),HTR3AmRNA表达值显着下调(P<0.05);而陈皮白术组的SLC6A4mRNA表达值上调和HTR3AmRNA表达值下调不显着(P>0.05)。结论:1、痛泻要方能有效缓解IBS-D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白芍防风组分是缓解IBS-D症状的主要成分;2、脑-肠轴中5-H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IBS-D内脏高敏的形成;3、痛泻药方中白芍防风组分可能是通过调节5-HT信号通路缓解IBS-D的内脏高敏感状态,从而达到缓解IBS-D的临床症状。
肖兴会[8](2017)在《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研究痛泻要方及其拆方缓解IBS-D内脏高敏性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痛泻要方及其拆方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内脏高敏性的作用机制。从现代医学的分子层面、基因信号通路层面进一步解释痛泻要方“抑木培土”的科学内涵。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三组,分别为抑木组(即白芍、防风组);培土组(即陈皮、白术组);全方组(即痛泻要方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口服根据痛泻要方的组成比例制作而成的免煎颗粒。连续服药4周后,从临床层面,观察各组服药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从分子层面,运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各组血浆脑肠肽VIP、CGRP含量变化的比较;从基因表达层面,通过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MAPK-ERK信号通路指标ERK1m RNA、ERK2m RNA、c-fosm RNA表达的差异性,并按照统计学要求分析相关数据。从以上三个层面分析探讨痛泻要方及其拆方缓解IBS-D患者内脏高敏性的作用机制。结果:1.临床层面(1)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每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焦虑自评量表(SAS)积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比较:白芍防风组、陈皮白术组及痛泻要方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白芍防风组与陈皮白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腹痛/腹部不适症状积分比较:白芍防风组、陈皮白术组及痛泻要方组治疗后IBS-D患者腹痛/腹部不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白芍防风组与陈皮白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正常排便维持时间比较:白芍防风组、陈皮白术组及痛泻要方组治疗前后正常排便的维持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白芍防风组与陈皮白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子层面:(1)血管活性肽VIP:白芍防风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脑肠肽VIP含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皮白术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脑肠肽VIP含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泻要方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脑肠肽VIP含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白芍防风组、陈皮白术组及痛泻要方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脑肠肽CGRP含量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基因层面:MAPK-ERK信号通路指标ERK1m RNA、ERK2m RNA、c-fosm RNA表达量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芍防风组、陈皮白术组、痛泻要方组中ERK1mRNA、ERK2m RNA、c-fosm RNA的表达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各组药物干预后各组内比较,白芍防风组、陈皮白术组及痛泻要方组治疗前后比较ERK1m RNA、ERK2m RNA、c-fosm RNA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痛泻要方能明显改善IBS-D患者焦虑、抑郁、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其拆方中白芍防风组疗效较陈皮白术组更明显。(2)患者血浆中脑肠肽VIP和CGRP含量变化可作为反映IBS-D病情轻重的一个参考指标。(3)痛泻要方可能通过降低IBS-D患者血浆中脑肠肽VIP、CGRP的含量变化,从而缓解IBS-D的内脏高敏性。(4)MAPK-ERK信号通路可能是IBS-D内脏高敏性形成的机制之一。(5)痛泻要方可能是通过调控MAPK-ERK信号通路以缓解IBS-D的内脏高敏性,从而达到改善IBS-D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
郭宇[9](2016)在《基于代谢组学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属于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病,具有病程漫长、病情易反复等临床特点,约有15%-20%的FD患者相关临床症状难以缓解。然而,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抑酸药、促动力药、抗焦虑抑郁药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等,临床疗效有限。约达50%的患者有寻求其他疗法,如补充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的帮助。中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M)治疗FD在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魏玮教授基于20多年临证经验,遵循辛开苦降法,创立中药胃康宁,经临床试验证实具有良好疗效。同时基于动物实验、体外分子实验及蛋白质组学等研究,证实中药胃康宁具有促进胃肠运动、调节内脏高敏感、调节胃壁肌电活动与自主神经功能以及改善抗氧化能力、能量代谢及线粒体的功能等作用。系统评价(system review, SR)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及最佳证据来源,而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作为系统评价的研究类型之一,为临床研究及实践提供高等级证据支持,已为临床医学各专业广泛使用。代谢组学(metabonomics)作为系统生物学领域内研究生物体在不同因素影响下整体功能状态变化的一门科学,其所特有的整体观、动态观与中医复方研究中的指导思想,如整体观念、系统生物学的思考模式、复杂性科学等观念相契合,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传统中医药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技术,逐渐成为中药复方研究领域内的新热点。研究目的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夹尾刺激FD模型大鼠血清及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初步探索辛开苦降法代表方胃康宁干预FD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及系统评价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综述FD中西医临床论治及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领域内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采用荟萃分析对中药复方治疗F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具体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数据库中口服中药复方干预FD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质量,并使用Review Manager V.5.2.7软件进行Meta分析。2.代谢组学研究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对模型组大鼠采用夹尾刺激法进行FD模型复制,连续7天。模型成功后,随机抽取模型组中半数大鼠构成胃康宁中药组,参照临床剂量给予药物干预:胃康宁中药组给予胃康宁中药溶液灌胃14天,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14天。分别在造模第0、4、7天及灌胃第4、7、11、14天经代谢笼留取大鼠尿液,在造模14天后经腹主动脉取血留取大鼠血清。采用VARIAN 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分别对大鼠尿液、血清样品进行检测,MestReNova7.1.0软件对核磁图谱进行处理,SIMCA-P+12.0软件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选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以及正交偏最小二成判别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同时联合使用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值、相关系数进行差异代谢物的筛选。研究结果1.文献综述及系统评价FD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其中以生活方式调整、抑酸剂、促动力药为一线治疗,以抗焦虑抑郁药、CAM为二线治疗,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建议行根除治疗;中医药物治疗则主要从经典方剂、自拟效方、辨证施治、中西药结合等方面论治;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领域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基于中医证型、西医病症、病证结合研究以及针对药效机制、配伍规律、毒性评价、煎煮方法等研究。共纳入14篇文献(1424例患者),进行合并处理后,总计10篇研究纳入荟萃分析。(1)疗效评价总体症状缓解率中药高于安慰剂对照(RR 1.45,95% CI[1.31-1.60];Z= 7.29,P<0.00001)、中药对于中医证候的总体改善优于安慰剂(RR 1.36,95%CI[1.23-1.50];Z=6.17,P<0.00001)、中药较安慰剂能更好改善FD患者生活质量(SMD 0.30, 95%CI[0.15-0.45];Z=3.80,P=0.0001);(2)安全性评价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在中药治疗组与安慰剂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RR 1.06,95%CI[0.66-1.70];Z=0.23,P=0.82)。2.代谢组学研究尿液代谢分析发现:在夹尾刺激FD大鼠模型复制过程中,模型组与正常组尿液代谢轮廓相较,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亮氨酸、乳酸、丙氨酸、二甲胺、苯乙酰甘氨酸、马尿酸、尿囊素、胞啶、酪氨酸、咪唑及苯丙氨酸,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有乙酸、乙酰谷氨酸、琥珀酸、α-酮戊二酸、柠檬酸及三甲胺。在中药胃康宁干预FD的过程中,中药胃康宁组与模型组尿液代谢信息相较,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乙酰谷氨酸、葡萄糖、肌酸、马尿酸、葫芦巴碱及甲酸,下调的生物标志物有α-羟基戊酸、亮氨酸、丙氨酸、己二酸、甘氨酸、顺乌头酸及苯丙氨酸。血清代谢分析发现:在夹尾刺激FD大鼠模型复制过程中,模型组与正常组尿液代谢轮廓相较,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及甲醇,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有葡萄糖。在中药胃康宁干预FD的过程中,中药胃康宁组与模型组尿液代谢信息相较,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葡萄糖,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有脯氨酸、谷氨酸、β-羟丁酸、柠檬酸、蛋氨酸、甘油、1-甲基组氨酸、苯丙氨酸及甲酸。在应激FD模型复制过程中,内源性代谢信息的扰动主要影响的代谢通路涉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苯丙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以及酪氨酸代谢。在中药胃康宁干预FD过程中,内源性代谢信息网络变化涉及的代谢通路有: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以及甘油酯代谢。研究结论1.通过文献综述、系统评价,认为FD有效药物治疗需整合中医、西医及循证医学证据等,实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以有效改善FD,同时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研究领域内应用前景广泛。2.夹尾刺激FD模型大鼠的血清及尿液代谢信息与正常大鼠相较,主要发生能量代谢、应激相关代谢及肠道菌群等方面的代谢信息改变;经辛开苦降法代表方胃康宁干预后,夹尾刺激FD模型大鼠被扰动的代谢信息向正常状态发生转归,提示中药胃康宁对FD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能量代谢、应激相关代谢及肠道菌群等多个代谢通路,调节代谢紊乱,从而起到对于FD的治疗作用。
万赖思琪[10](2013)在《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文献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及评价方法,对近年来国内针灸方法辅助静脉全麻手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评价针灸辅助静脉全麻手术的镇痛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指导科研、临床研究。2.临床研究:(1)通过耳穴贴压疗法辅助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研究,观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病人麻醉用药量;(2)运用简便有效的耳穴贴压疗法,于围手术期给予持续治疗,观察其辅助镇痛效果;(3)观察耳穴贴压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干预效果,研究该法对麻醉和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作用;(4)探讨该法是否能通过神经递质、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机体适应麻醉及手术,以期能扩大耳穴贴压疗法的应用范围;(5)基于研究结果,总结出一套简便有效的耳穴贴压辅助气管插管全麻的操作方法。方法:1.文献研究:以“针灸”OR“针刺”AND“静脉全麻”OR“全凭静脉麻醉”AND“随机”为检索策略,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其中中国知网包括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不能获取的全文,则辅以手工检索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适宜文献,进行Meta分析。2.临床研究:(1)分组方法:采用SPSS18.0随机序列生成模块将受试者分为3组:(1)耳贴安慰对照组(对照组),40例;(2)耳穴贴压组(耳穴1组),40例;(3)耳穴前后对贴组(耳穴2组),40例。(2)实验步骤:①全部病例入院抽血检验(血常规、β-EP、TNF-α、MDA)。②同时给与中医分型。可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湿瘀阻络三型。③术前一日观察患者耳廓,用拇指和食指牵拉耳廓,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视诊,由内向外,从上而下,观察其是否有皮肤破损、脱屑。再利用耳穴探测器,选取双侧子宫、心、肺、胃、脾、肝、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等穴位,再在穴区内探查最敏感点。耳穴1组:常规75%酒精双耳消毒,贴压磁珠。采用磁疗贴藉其机械压迫和磁场效应刺激耳穴。以拇指、食指对压耳穴,按压穴位力度逐渐加大,一松一紧,使之产生痛、麻、胀、热的感觉,以局部发红、患者自觉发热可耐受为度。术中操作者每30分钟按压1次,每次按压频率为60次/分,每个穴位按压30秒,用力均匀。术后按压耳穴,每日按压5次,3日后去除耳穴贴。并嘱患者应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如有患者易胶布过敏,则换用抗过敏胶布。耳穴2组:在耳穴1组的贴压部位的耳背面对贴,其他操作和耳穴1组一样。对照组:在探查到的耳穴敏感点敷贴同样外观和数量的无磁珠胶布,并不行任何刺激,其他操作同上。④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30分钟均常规注射苯巴比妥钠(鲁米那)0.1克、阿托品0.5毫克。入室后抽取静脉血3毫升静置。⑤开通静脉后常规连接多功能监测仪(Marquette EA-GLE3000)、并连接脑电意识深度监测仪(德国Narcotrend-comPact),以监测患者术中麻醉镇静深度、血压、心电图、手指脉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等参数。手术行气管插管全麻,呼吸机(德国德尔格Fabius GS),诱导用药: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维持用药:异丙酚,根据手术需要追加舒芬太尼。维持患者的心率、血压、波动在±15%水平,脑电Narcotrend值为40-60。术中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输液速度统一为8ml·kg-1·h-1,如失血较多,按失血量补充晶体:胶体为1:1的液体。术毕待病人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返病房。⑥手术操作:三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后常规消毒腹部及外阴、阴道,放置导尿管和根据手术需要放置举宫器(无性生活史者则不放置举宫器)。患者平卧位,进行人工气腹,于肚脐穿刺气腹针进入腹腔,连接自动CO2气腹机,l~2L/min流速进行CO2充气,当充气1L后,调整患者体位至头低臀高位(倾斜约15-25。),继续充气,使腹腔内压力达12mmHg,拔去气腹针,放置腹腔镜,接好CO2气腹机,术中维持腹腔内压在12mmHg,打开冷光源,见盆腔视野。再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选择不同的位置进行第2、3点穿刺,进行腹腔的探查和肿物的切除。手术结束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盆腔,检查无出血,无内脏损伤,放尽腹腔内CO2,取出腹腔镜及各穿刺点的套管针鞘,缝合穿刺口。⑦记录患者手术过程各时点(包括:入室时、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气腹时、术毕)心率、平均动脉压;⑧术中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根据心率、血压、脑电指数等调节至适宜麻醉深度。使心率和血压维持在基础值的15%左右,脑电指数控制在40-60。⑨术毕时,抽取静脉血3毫升,送患者返回病房。(3)观察指标①一般临床资料记录:姓名、体重、年龄、中医分型及舌脉、ASA分级、疾病诊断和手术方式等。②焦虑评分记录:于手术前一天及术后第三天时由患者自行评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见附录,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患者神志、情绪状况的调整作用。③血流动力学记录:入室时、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气腹时、术毕时各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调整作用。④镇痛评分记录:术中记录患者使用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小时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第三天静息状态下疼痛发生情况,以评价耳穴辅助镇痛的作用。⑤胃肠功能恢复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24小时音每分钟肠鸣次数、术后首次排气及首次排便时间,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消化系统功能恢复的调整作用。⑥术后第三天复查生化指标,以评价耳穴贴压对生理变化的调整功能。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肿瘤坏死因子(TNF—a)、β内啡肽(β-EP);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以探明耳穴贴压镇痛及氧化应激等相关作用机制。结果:1.文献研究:本评价共纳入11项RCT,共710例受试者。大多是小样本试验,而且方法学质量不高,有4项研究仅提及随机字样,没有详细交代随机方法,11项研究均为提及实施随机化隐藏,因此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仅1项试验提及“单盲法”。经Meta分析后,显示针灸辅助静脉麻醉与单纯静脉麻醉比较对气管插管即刻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势明确,其他各时点优势尚不能确定,提示针灸对机体应激时有保护作用。对麻醉药物使用量的影响优势确定,提示针灸对机体辅助镇静镇痛作用,减少麻醉药品的使用量。2.临床研究(1)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方式、ASA分级、中医证型等方面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麻醉镇静深度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三组麻醉药用量的比较,异丙酚的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的用量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组和耳穴2组分别减少了15.50%和22.73%。(4)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心率、动脉压在术中各时间点略有变化,但无显着影响。5.三组病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分,耳穴1组、耳穴2组分数低于对照组的特质问卷(T-A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术前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分数均降低,组内与术前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耳穴1、2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耳穴1组与耳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手术后第一天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的比较,耳穴1、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耳穴1组与耳穴2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三天疼痛发生情况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肠鸣音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组内比较术后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术后24小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有所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机体及早的恢复消化功能。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对各证型都可以使用,无特异性。(8)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白细胞差异虽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较术前均有升高,且对照组幅度最大,其次是耳穴1组,耳穴2组最少,说明耳穴对手术后炎症的发生有抑制趋势。(9)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耳穴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淋巴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钠离子、钾离子、血糖浓度三组之间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同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的β-内啡肽含量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各证型比较,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使β内啡肽水平升高,从而发挥镇痛的作用。(12)三组间术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三组间术后丙二醛含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抗氧化应激,抵抗细胞的损伤。结论:本研究表明,耳穴贴压辅助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作用及围手术期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是肯定的。在手术前期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通过调整体内β内啡肽、肿瘤坏死因子及丙二醛来启动抗痛系统,抵制氧化应激反应,维持机体的稳定,并降低术中麻醉药品的使用。于手术后缓解术口疼痛,促进患者肠蠕动,提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调整术后胃肠功能,帮助机体快速恢复。
二、Rising plasma nociceptin level during development of HCC:A case repor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ising plasma nociceptin level during development of HCC:A case report(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偏头痛的中医认识及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
1. 偏头痛概述 |
2.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 |
2.1 偏头痛的中医病名及内涵 |
2.2 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 |
2.2.1 偏头痛的外感致病机理 |
2.2.2 偏头痛的内伤致病机理 |
2.2.2.1 瘀血致病 |
2.2.2.2 痰湿致病 |
2.2.2.3 脏腑功能失调 |
2.2.2.4 气血不足、正气亏虚 |
2.2.2.5 伏邪理论 |
3.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取穴规律 |
3.1 循经取穴 |
3.2 局部取穴、远端配穴 |
3.3 辨证取穴 |
4.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特殊针法 |
4.1 透刺治疗 |
4.2 放血治疗 |
4.3 电针治疗 |
4.4 耳穴治疗 |
4.5 火针治疗 |
4.6 头针治疗 |
4.7 其他疗法 |
5. 针刺治疗偏头痛现代文献研究 |
5.1 针刺对脑部血流量的调节 |
5.2 针刺对血管活性因子的调节 |
5.3 针刺对内源性镇痛物质的调节 |
5.4 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节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偏头痛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方法及进展 |
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 |
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2.1 ALFF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2.2 ReHo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2.3 独立成分分析方法(ICA)及研究进展 |
2.4 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2.5 小世界网络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试验研究 |
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案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2.6 剔除及脱落处理 |
2.3 针刺治疗 |
2.3.1 针刺取穴 |
2.3.2 针具选择 |
2.3.3 针刺操作 |
2.3.4 针刺频率 |
2.4 试验数据采集 |
2.4.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 |
2.4.1.1 核磁扫描设备 |
2.4.1.2 扫描准备 |
2.4.1.3 扫描参数 |
2.4.1.4 质量控制 |
2.4.2 临床数据采集 |
2.4.2.1 基线期 |
2.4.2.2 针刺治疗期间 |
2.4.2.3 针刺治疗结束后 |
2.5 分组 |
2.6 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 |
2.6.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2.6.1.1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工具 |
2.6.1.2 数据预处理 |
2.6.1.3 数据分析 |
2.6.2 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 |
2.6.2.1 基本信息比较 |
2.6.2.2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比较 |
2.6.2.3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的差值比较 |
2.6.3 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基本信息 |
3.2 临床数据分析 |
3.2.1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的差异 |
3.2.2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的差值比较 |
3.2.3 小结 |
3.3 rs-fMRI数据分析 |
3.3.1 基线期PAG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差异 |
3.3.2 治疗前后PAG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差值的比较 |
3.4 相关性分析 |
3.4.1 基线期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3.4.2 治疗前后zPAG-FC差值与临床数据的差值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取穴分析 |
4.2 偏头痛疗效评价的选定是本研究的基础 |
4.3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与偏头痛的关系 |
4.4 不同针刺疗效的患者存在脑功能差异 |
4.5 不足与局限性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艾炷灸改善RA患者抗炎镇痛效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研究内容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研究对象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中止标准 |
1.6 病例脱落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随机方法 |
2.3 对照 |
2.4 盲法 |
2.5 治疗方案 |
2.6 血清检测 |
2.7 观察指标 |
2.8 安全性评价 |
2.9 不良事件 |
2.10 数据管理 |
2.11 质量控制 |
2.12 伦理委员会审批及临床试验 |
2.13 统计学方法 |
2.14 研究流程图 |
3 结果 |
3.1 试验完成情况 |
3.2 研究对象脱落与剔除情况 |
3.3 安全性分析 |
3.4 基线分析 |
3.5 艾炷灸治疗后结果分析 |
讨论 |
1 西医对RA的认识 |
1.1 RA的病因探讨 |
1.2 RA发病机制 |
1.3 RA的治疗 |
2 中医对RA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3 艾灸对RA的影响 |
3.1 艾灸的镇痛作用 |
3.2 灸法的选择 |
3.3 艾灸治疗RA的相关机制研究 |
4 选穴依据 |
5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 β-EP与RA |
5.2 Dyn与RA |
6 结果讨论 |
6.1 艾炷灸对RA受试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
6.2 艾炷灸对RA受试者常规检验指标的影响 |
6.3 艾炷灸对RA受试者血清中TNF-α、IL-1β的影响 |
6.4 艾炷灸对RA受试者血清中β-EP的影响 |
6.5 艾炷灸对RA受试者血清中Dyn的影响 |
6.6 β-EP、Dyn与 TNF-α、IL-1β的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镇痛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治疗图片 |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肌筋膜触发点的蛋白组学研究及针刺和静态拉伸治疗后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思路 |
4 整体实验技术路线图 |
文献综述 |
1 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
2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系统评价 |
3 针刺结合静态拉伸干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机制的研究 |
4 蛋白组学技术在骨骼肌疼痛领域的应用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基于蛋白组学探讨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生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蛋白组学探讨针刺和拉伸干预肌筋膜触发点的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本科至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组间差异蛋白质定量和分析列表 |
(4)神经源性炎症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神经源性炎症及其作用机制 |
2.1 外周机制 |
2.2 中枢机制 |
3 结论 |
(5)基于SP/NK-1R轴研究清肝凉血解毒方对银屑病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上篇 综述部分 |
综述一 银屑病从心肝论治的研究进展 |
1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历史沿革 |
2 从脏腑论治银屑病 |
3 银屑病脏腑辨证尤重心、肝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银屑病与神经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
1 银屑病神经免疫调节的临床研究 |
2 皮肤病的神经免疫调节机制 |
3 神经肽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与银屑病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焦虑复合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方对焦虑复合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的干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清肝凉血解毒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咖啡因抑制人体急性痛模型针刺镇痛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伦理审核 |
2.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来源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5 剔除与脱落受试者的处理 |
2.6 研究病例的中止 |
3.研究设备及材料 |
3.1 仪器设备 |
3.2 试验材料和试剂 |
4.研究方法 |
4.1 试验设计 |
4.2 样本含量 |
4.3 随机方法 |
4.4 盲法设计 |
4.5 干预措施 |
4.5.1 分组 |
4.5.2 人体急性痛模型 |
4.5.3 咖啡因摄入方法 |
4.5.4 针刺干预 |
4.6 观察指标 |
4.6.1 基本情况 |
4.6.2 疗效评价指标 |
4.6.3 血浆中咖啡因含量 |
4.6.4 血浆中副黄嘌呤含量 |
4.6.5 安全性指标 |
4.7 不良事件的观察 |
4.7.1 不良反应 |
4.7.2 咖啡因不良反应关系判断 |
4.7.3 不良事件的处理 |
4.8 收益与风险 |
4.9 受试者权益保护 |
4.10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10.1 数据记录 |
4.10.2 数据统计分析内容 |
4.10.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结果与分析 |
5.1 三组受试者完成情况 |
5.2 基线比较 |
5.2.1 性别比较 |
5.2.2 身高、体重、年龄比较 |
5.3 不同剂量咖啡因对人体急性痛模型针刺镇痛的影响 |
5.3.1 左侧足三里穴痛阈变化情况 |
5.3.2 左侧合谷穴痛阈变化情况 |
5.3.3 右侧足三里穴痛阈变化情况 |
5.4 三组受试者血浆中咖啡因含量比较 |
5.5 三组血浆中副黄嘌呤含量比较 |
5.6 痛阈和副黄嘌呤浓度的相关性 |
讨论 |
1.人体急性痛模型的选择依据 |
2.高效液相法检测血液中咖啡因和副黄嘌呤含量 |
3.针刺治疗急性痛 |
3.1 传统医学对针刺镇痛的探讨 |
3.2 现代医学对针刺镇痛的探讨 |
4.针刺足三里的选择依据 |
5.测痛部位的选择依据 |
6.咖啡因对疼痛的影响 |
6.1 咖啡因和疼痛 |
6.2 咖啡因剂量的选择依据 |
6.3 低剂量咖啡因和疼痛 |
7.低剂量咖啡因抑制急性痛模型中针刺镇痛效应 |
8.副黄嘌呤在咖啡因抑制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
8.1 咖啡因的吸收代谢情况 |
8.2 副黄嘌呤在咖啡因抑制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5-HT信号通路研究痛泻要方白芍防风组分缓解IBS-D内脏高敏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实验研究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选择病例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1.7 血浆5-羟色胺含量检测 |
1.8 基因芯片检测 |
1.9 统计学分析方法 |
1.10 研究结果 |
2 讨论 |
2.1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内脏高敏感的研究进展 |
2.2 5-HT信号通路与IBS-D内脏高敏感的研究概况 |
2.3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研究进展 |
2.4 研究结果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综述一 肠易激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痛泻要方治疗IBS腹泻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研究痛泻要方及其拆方缓解IBS-D内脏高敏性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5.脱落标准 |
6.病例终止与处理标准 |
二、实验方法 |
1.实验流程设计 |
2.实验分组 |
3.实验药物 |
三、观察内容 |
1.各组一般情况观察 |
2.各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观察 |
3.各组临床各症状积分比较观察 |
4.各组血浆中脑肠肽VIP、CGRP含量变化观察 |
5.各组MAPK-ERK信号通路指标表达量观察 |
第四节 标本采集与检测 |
1.标本的采集 |
2.标本的检测 |
五、实验结果 |
1.统计分析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各组性别的比较 |
2.2 各组年龄、病程的比较 |
2.3 各组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积分的比较 |
2.4 各组腹痛/腹部不适症状积分的比较 |
2.5 各组正常排便维持时间的比较 |
2.6 血浆中脑肠肽VIP含量变化的比较 |
2.7 血浆中脑肠肽CGRP含量变化的比较 |
2.8 MAPK-ERK信号通路指标ERK1mRNA表达量的比较 |
2.9 MAPK-ERK信号通路指标ERK2mRNA表达量的比较 |
2.10 MAPK-ERK信号通路指标c-fosmRNA表达量的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痛泻要方组方特点及单味药现代药理研究 |
二、痛泻要方及其拆方对IBS-D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
三、痛泻要方及其拆方对IBS-D患者血浆脑肠肽VIP、CGRP的影响.. |
四、痛泻要方及其拆方对IBS-D患者MAP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基于代谢组学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3. 治疗方法 |
综述二 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中医学对FD病名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学对FD辨证分型的研究 |
4. 中医学对FD治法的研究 |
5. 中药胃康宁的探索性研究 |
综述三 代谢组学在现代中药复方中的应用 |
1. 基于中医证型的中药复方研究 |
2. 基于西医病症的中药复方研究 |
3.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研究 |
4. 中药复方药效机制的研究 |
5.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 |
6. 中药复方毒性评价的研究 |
7. 中药复方煎煮方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一项基于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检索策略 |
3. 纳入/排除标准 |
4. 资料提取 |
5.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6.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研究质量 |
3. 统计分析结果 |
讨论 |
1. 主要结果总结 |
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3. 纳入文献书写规范化分析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动物模型评价 |
2. ~1H NMR检测结果 |
讨论 |
1. 基于代谢网络分析探讨中药胃康宁干预FD的作用机制 |
2. FD动物模型相关思考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结论 |
创新与展望 |
1. 意义与创新 |
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文献回顾 |
(一)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式 |
(二) 中医方法辅助麻醉的概述 |
(三) 中医学对针灸镇痛、麻醉的认识 |
(四) 耳穴疗法研究概述 |
(五) 针灸辅助静脉全麻作用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 一般临床资料 |
(二) 观察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耳穴穴位选择、分组 |
(二) 耳穴贴压对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 |
(三) 耳穴贴压对患者术中麻醉药品剂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
(四) 耳穴贴压对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
(五) 针灸辅助麻醉现代机制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Rising plasma nociceptin level during development of HCC:A case report(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D]. 刘大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艾炷灸改善RA患者抗炎镇痛效应的机制研究[D]. 唐玉芝.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肌筋膜触发点的蛋白组学研究及针刺和静态拉伸治疗后的改变[D]. 李丽辉. 上海体育学院, 2019
- [4]神经源性炎症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邱晓,华艳,白玉龙.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9(03)
- [5]基于SP/NK-1R轴研究清肝凉血解毒方对银屑病的干预作用[D]. 李宁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咖啡因抑制人体急性痛模型针刺镇痛效应的研究[D]. 何芮.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基于5-HT信号通路研究痛泻要方白芍防风组分缓解IBS-D内脏高敏的机制[D]. 税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研究痛泻要方及其拆方缓解IBS-D内脏高敏性的作用机制[D]. 肖兴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9]基于代谢组学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的研究[D]. 郭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D]. 万赖思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