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3e) 低能电子碰撞双电离实验(英文)

Ar(e ,3e) 低能电子碰撞双电离实验(英文)

一、低能电子碰撞Ar(e ,3e)双电离实验(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王忆纯[1](2019)在《低能对称(e,2e)谱仪的研制及若干分子电子动量谱学研究》文中提出电子与原子分子之间的碰撞过程是自然界的基本过程之一,在许多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这些碰撞对于理解原子和分子内部结构的行为和变化至关重要。入射电子可以与靶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碰撞,其中的电子碰撞单电离又称(e,2e)反应,由于涉及两个以上的末态粒子,(e,2e)反应成为研究多粒子关联动力学的重要体系。近年来,在低能对称条件下开展的(e,2e)研究表明,实验测量的三重微分截面与理论计算之间常常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方面,缺乏普适的、精确的理论计算方法;另一方面,现有的低能对称(e,2e)实验通常是在传统的、采用两个半球能量分析器的谱仪上完成的,效率低,实验数据的统计性差。同时,由于一次只能测量一个出射角,束流和气压的变化对数据的角分布定标带来不确定性。本论文工作的目的之一是要研制一台可用于低能对称条件的(e,2e)谱仪,谱仪采用环形能量分析器结合两维位置灵敏探测器,可以实现角度和能量的多道测量,不仅提高效率,也可以消除束流和气压的变化对角分布的影响。此外,本论文还利用2π全角度电子动量谱仪开展了若干分子的电子动量谱学测量,研究了氟苯分子的扭曲波效应和二氯乙烯分子的同分异构对轨道电子动量分布的影响。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子碰撞电离的实验原理和几何条件,并概述了电子碰撞电离实验技术的发展。绪论部分着重介绍了低能对称条件下的(e,2e)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低能对称(e,2e)谱仪的搭建。简要介绍了谱仪的总体构造,及一些主要器件的结构,并展示了谱仪的初步调试结果,包括电子枪和探测器的调试、能量刻度与能量分辨以及符合实验的调试结果。第三章简要介绍了 2π全角度电子动量谱仪和电子动量谱学的理论框架。第四章中利用电子动量谱学方法在两种入射电子能量(1200 eV和800 eV)下对氟苯分子的11个外价及6个内价轨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获得了这些轨道的电子动量分布。通过基于平面波冲量近似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揭示了扭曲波效应对实验测量的氟苯分子价壳层轨道电子动量分布的影响。第五章是利用电子动量谱学方法在1200 eV的入射能量下,测量了二氯乙烯三个同分异构分子1,1-二氯乙烯(iso-C2H2Cl2)、顺式1,2-二氯乙烯(cis-C2H2Cl2)和反式1,2-二氯乙烯(trans-C2H2Cl2)的价轨道电子动量分布。利用键振动对1,1-二氯乙烯分子的C1孤对轨道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验得到三个同分异构分子的能量-角度二维谱分布图和轨道电荷密度图,分析讨论了同分异构对轨道电子动量分布的影响。最后是对论文的总结和对低能对称(e,2e)谱仪未来工作的展望。

王珍珍[2](2019)在《水分子库仑爆炸成像及其同位素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分子在强激光电场中展现出丰富的超快结构动力学行为,库仑爆炸成像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一有趣问题的有效方案。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水分子在强激光电场中的解离性电离行为,得到了分子发生库仑爆炸前的空间构型,并进一步研究了同位素效应对分子动力学的影响。基于线偏光与圆偏光下不同价态解离通道的能量及动量的比较,讨论了分子解离过程中不同振动模式及拉伸方式的影响。同时,本论文还尝试了进行两个离子-两个电子的四体符合测量,用于研究三原子分子连续双电离过程中电子动力学。首先,通过分析水分子双电离及之后的库仑爆炸过程,发现其库仑爆炸产生的离子动量分布在0度和90度方向存在两个最大值,并且在0度方向的能量释放显着高于90度方向,同时此特征依赖于激光的偏振,他们可能来自于分子准直和多轨道电离的共同影响。进一步通过对圆偏光下两体离子动量和的分析,发现其动量和具有清晰的肩膀结构,表明两个电子同向出射起到重要的作用。HOD分子的(OH+/OD+)通道产率分支比表现出了很强的同位素效应。在线偏光下此分支比为6.8,表明O-H键更容易拉伸以及断裂,并且OH+通道的能量释放更大,而这一分支比在圆偏光时下降到4.6,这可能源于圆偏光的平面准直效应。进一步的,应用三体符合测量技术,我们对水分子进行了库仑爆炸结构成像研究。当前光强下,水分子最高可发生四次电离进而发生库仑爆炸,重构的分子键角呈现80度到170度的很宽的分布,表明水分子在电离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分子构型变化,水分子的三种振动模式均可能存在影响。重构的角度分布显着依赖于激光的偏振性质,圆偏振激光作用下低于120度的分布受到抑制,而大角度的分布基本保持不变,这可能源自于线偏光下重散射诱导的双电离贡献大,导致分子没有时间发生形变而迅速发生库仑爆炸。另外,圆偏光下三体库仑爆炸的总动能比线偏条件下大,这与线型分子截然相反。圆偏光下水分子更倾向于发生对称拉伸,而线偏光时非对称拉伸过程有很大贡献。我们证明了同位素效应在非对称拉伸过程中有显着的影响。

李刚[3](2015)在《煤热解中间体和自由基表征及反应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以类煤结构模型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技术与分子束质谱相结合探测热解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自由基和产物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半定量分析法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从煤中特定结构的热解行为出发,研究煤的热解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选用苯基醚作为模型化合物研究煤中醚键的热解行为。结果表明,苯甲醚受热先发生PhO-CH3生成苯氧基自由基,苯氧基再经过脱羰基和缩环反应生成环戊二烯基自由基。随着温度的升高,环戊二烯基进一步热解产生乙炔和炔丙基。炔丙基的复合反应不是苯生成的主要途径,苯主要是通过甲基环戊二烯脱去两个氢原子后发生扩环反应得到。苯乙醚热解后的主要产物是苯酚。在高温下,苯酚主要来自苯氧基加氢反应,但这一机理无法解释苯乙醚低温下产生苯酚的现象。结合理论计算,发现苯乙醚低温热解产生苯酚主要来自于分子内氢转移反应,其中p-H在这一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选用邻、间、对-甲基苯甲醚研究甲基的取代基效应。研究发现三种异构体的初始热解步骤都是PhO-CH3。邻甲基苯甲醚和对甲基苯甲醚的热解路径较为相似,生成的甲基苯氧基自由基通过脱去一个氢原子后发生重排反应生成具有共轭稳定结构的1-酮-6-亚甲基2,4-环己二烯和1-酮-4-亚甲基-2,5-环己二烯。间甲基苯甲基由于结构的限制不能直接生成相关的稳定产物,但可以通过自由基诱导的异构化过程生成1-酮-6-亚甲基-2,4-环己二烯或者1-酮-4-亚甲基-2,5-环己二烯。(3)选用含桥键结构的模型化合物研究煤中桥键的热解行为。发现C-C桥键的链长会直接影响化合物的热解行为。联苯在本实验研究中没有发现C-C桥键的断裂;二苯甲烷热解过程中首先发生C-H键的断裂,随着温度的升高,C-C键才开始断裂;联苄热解时,对称的C-C键首先发生断裂生成两个苄基,随着温度的升高,开始出现不对称的C-C键断裂。结合理论计算对二苯甲烷热解过程中芴的生成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芴是由二苯甲基自由基通过氢转移后闭环反应产生。此外,根据实验结果对桥键上含有杂原子的模型化合物热解机理进行了推测。(4)研制了新型真空紫外光电离和电子轰击双电离源质谱,并用它对两种褐煤样品的热解产物进行分析。实验发现H2、H2O、CO、CH4和CO2是主要的气相小分子产物,它们对应煤中相关化学键的断裂;单环芳烃是热解的主要产物,并且热解过程中伴有烯烃的产生;两种褐煤由于结构的不同造成了热解产物的差异。此外,褐煤B的热解过程中产生H2S和CH3SH,主要来自煤中硫醚键的断裂。(5)设计研制了新型常压催化反应器与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分子束质谱联用装置,并利用该装置研究了甲烷催化转化反应机理。实验中直接探测到甲基自由基和C3、C4、C7中间体,为反应机理的推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证据。研究中还发现甲烷空速对产物分布有较大影响,高甲烷空速有利于乙烯生成,而低甲烷空速(停留时间长)则有利于促进中间体成环生成芳烃。

王恩亮[4](2013)在《(e,2e+ion)符合谱仪的研制及带电粒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快电子、中能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电子碰撞与离子碰撞两部分。电子碰撞部分:在本实验室高能量分辨电子动量谱仪的基础上,加入离子成像系统,设计了一台快电子(e,2e+ion)符合谱仪,并完成了初步调试工作。通过重新设计电子学及数据采集系统,使得该谱仪能够在(e,2e)、(e, ion)、(e, e+ion)、(e,2e+ion)等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进行电子碰撞实验,从而能够进行电子动量谱学、电子激发—分子解离、分子电离解离、分子库仑爆炸等不同过程的实验研究。离子碰撞部分:利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Reaction Microscopes)对250keV的H2+与He碰撞的炮弹与靶的相互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反应生成的多个末态粒子进行多重符合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对H2++He反应的所有末态电子、反冲离子的动量进行了重构,得到了相互电离反应e-e阈值以上的多个粒子的动量关联关系,同时研究了碰撞中分子的轴取向效应。另外,利用(e,2e)电子动量谱仪进行了碘丙烷分子的电子动量谱学研究。本文共分为九章,各章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碰撞动力学进展,重点介绍最近几年电子碰撞动力学、离子碰撞动力学的最新进展;第二章介绍本文实验研究所用到的实验方法,包括电子、离子成像技术,扩散分子束技术,超音速冷靶技术,位置灵敏探测技术,电荷数字化技术,高分辨时间测量技术等;第三章介绍电子动量谱学的理论基础、实验方法,对(e,2e+ion)研究进行简要的概述,阐明本文建立(e,2e+ion)谱仪与电子动量谱学的关系及其科学目标;第四章介绍(e,2e+ion)谱仪实验装置的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思路、离子成像系统、多重符合测量系统、基于PXI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第五章介绍(e,2e+ion)谱仪的初步调试及测试结果,通过Ar的电离及CO2分子库仑爆炸过程对谱仪的离子成像系统进行了测试,基于GO4软件编写了本谱仪的离线数据处理系统;第六章介绍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的碰撞机制及运动学关系;第七章介绍250keV H2+与He的碰撞实验,详细研究了相互电离过程中n-e机制下的电子—电子—离子的动量关联问题,发现末态电子与离子在平行与垂直于炮弹的两个方向表现出不同的关联关系,本章同时研究了碰撞过程炮弹分子的轴取向对互电离截面的影响;第八章介绍碘丙烷分子的电子动量谱学研究,研究发现碘丙烷分子内部原子核的快速运动对其电子动量分布有较大影响,同时从电子动量分布的角度对分子内相互作用及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第九章对整个博士工作期间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郝小雷[5](2012)在《强激光场中原子的电离问题》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超强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以及飞行时间谱仪、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COLTRIMS)等测量技术的应用,使得强激光场中的原子电离成为原子分子物理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实验中所采用的激光光强的增加,微扰论已经不再适用,实验上报道的阈上电离(above-threshold ionization, ATI)中的低能结构(low energy structure, LES)以及非次序双电离(nonsequential double ionization, NSDI)中的电子关联等现象有待理论上的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数值求解三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方法对隧穿区域内ATI过程中低能电子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半经典再散射模型对NSDI中电子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电子的经典效应,例如长程库仑势,在电离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时一些量子效应,例如共振以及电子波包的扩散,对电离过程也有影响。主要内容如下:通过数值求解三维含时薛定谔方程,对ATI过程中的低能电子特性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随着波长和光强的增加,较高能量的低能峰(high-energy low-energy structure, HLES)越来越明显,该结果与实验报道(Nat. Phys.,2009,5,335; Phys. Rev. Lett,2009,103,093001)一致。计算结果也表明,能谱中在小于1eV处还出现了一个比较尖锐的峰(very-low-energy structure, VLES),并且其与纵向动量分布中的双峰结构有对应关系。进一步计算表明,HLES和VLES对原子势有明显的依赖性,将长程势换成短程势以后,两个结构都消失了。因此我们认为长程库仑势在HLES和VLES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发现,在隧穿区域内共振通道依然对ATI过程有贡献,它会干扰经典效应引起的纵向动量分布的双峰结构,使得实验中的双峰结构没有单纯考虑经典效应时那么明显。我们把描述线极化场中NSDI的半经典模型推广到了椭圆极化场。我们研究了椭圆极化场中氖原子的NSDI过程,得到了二价氖离子的产率随椭圆偏振度的变化关系,该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我们还研究了不同偏振度下比率Ne2+/Ne+对波长的依赖关系:在短波区域,比率随着波长的增加快速上升,并且不依赖于偏振度;在长波区域比率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并且这个最大值依赖于偏振度。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出发,由于不确定性原理,电离过程中电子初始波函数应该具有有限宽度的动量,这样会导致波包在随后的运动中发生扩散。之前人们在半经典模型中已经考虑了电子波包的横向扩散效应对NSDI的影响[Phys. Rev. A,1996,54,R2551],在本文中我们对半经典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即通过引入隧穿电子的非零纵向初速度来模拟电子波包的纵向扩散效应。我们发现非零纵向初速度对双电离过程中的单次返回碰撞轨道(single return collision, SRC)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对于z轴方向(极化方向)的动量关联分布,非零纵向初速度使分布的中心区域明显减少。对于x轴方向(椭圆极化情况中的次极化轴方向)的动量关联分布,考虑非零纵向初速度后$RC的分布明显变窄了。在线极化情况下考虑非零纵向初速度后电子动量关联分布与实验符合得更好。我们用半经典再散射模型计算了线极化场不同光强下氖的电子动量关联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两种经典碰撞轨道(single return collision, SRC和multi return collision,MRC)在不同光强区域内对NSDI的贡献不同:在低光强下SRC占据主导地位而在高光强下MRC占据主导地位。通过与量子S矩阵理论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现有的S矩阵理论中忽略了离子势对电子的影响,这就使得该理论中没有包含离子对电子波包的库仑聚焦作用,从而导致MRC的贡献被低估。

陈林[6](2009)在《离子和气相原子,表面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及能损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的实验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在巴黎的LCAM实验室,完成了在掠射条件下离子-表面散射的能损的测量和大角度散射的条件下电荷转移的研究;二是在兰州大学完成了离子-原子碰撞的电荷转移的研究。本论文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在第一章描述了离子-表面/原子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和相关概念。在第二章描述了本论文使用的实验仪器和技术。在第三和第四章,完成了1-4keV H+,He+和F-离子在金表面散射的表面沟道和能损的研究。实验上发现能损依赖于表面的方位角的改变,同时在能谱图上观测到多峰结构。考虑了表面不均匀电子气的离子轨迹和相关能损谱的模拟得出多峰结构源于不同的轨迹类型。能损的计算和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在第五章描述了Li+离子在Au(110)和Ag/Au(111)表面散射的电荷转移。实验上发现中性化份额对入射能量,出射角度,以及方位角均有依赖。其次在高功函表面如此有效的中性化是和传统的共振电荷转移模型相矛盾的。因此根据最近的理论研究成果,修正了传统的共振电荷转移模型,并给出了和实验结果大致相符的计算结果。我们用STM研究了Au(111)基底上生长超薄Ag膜,同时利用低能Li+离子背散射研究了电荷转移过程。入射离子中性化份额随入射能或出射能的增大而单调的减小,且并没有得到像人们预期的由于超薄膜Ag和基底Ag电子结构,能带结构的差异而引起中性化份额的不同。相比传统的jellium模型,改进的模型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符合的很好。在第六章介绍了MeV Cq+离子和Ar靶碰撞的电荷转移的研究,给出了入射离子丢一个电子情况下的靶电离截面比的标度,研究发现入射离子丢(俘获)一个电子的情况的靶电离截面比或靶多电离与单俘获截面比均强烈依赖于入射离子的电荷态,而且随入射能的变化,各个反应道的变化激烈。实验上还观测到入射离子丢一个电子的情况下的靶多电离与纯单电离截面比随入射能量有振荡结构。在第七章我们还修改了过垒模型来处理多电荷态离子和氢原子和氦原子靶在中能区碰撞情况下的俘获和电离截面。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快速估算截面的方法,具有解析的表达式,容易理解物理实质,关键是能够给出正确的截面值。

孙建敏[7](2006)在《某些分子超激发态和广义振子强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用角分辨的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研究了NO和N2分子超激发态以及O2和N2O分子价壳层跃迁的广义振子强度。阐明了该方法是研究分子超激发态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也同时阐明了分子的广义振子强度能为研究势能曲线的避免交叉以及电子态相对振动强度分布的异常行为提供丰富的物理信息。 在第一章中,首先介绍了快电子能量损失谱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光学振子强度、广义振子强度和微分散射截面的物理概念。接着简单介绍了广义振子强度的实验测量方法和绝对化方法:最后介绍了分子超激发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分子超激发态的主要实验方法。 在第二章中,用角分辨的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在2500 eV的入射电子能量和100 meV的能量分辨下,得到了NO分子在能区135 eV以下、散射角度范围为0°-8°(角度间隔2°)的绝对双微分散射截面谱。首次测量到一个振动分辨双电子激发的超激发态,同时也测量到一个内价跃迁的超激发态,并计算了这个内价跃迁的广义振子强度。并基于目前的实验工作和理论分析,对测量到的超激发态和荧光光谱中[Chem.Phys.293,65(2003)]出现的超激发态给出了可能的识别。 在第三章中,用角分辨的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在2500 eV的入射电子能量和100 meV的能量分辨下,得到了N2分子在能区100 eV以下、散射角度范围为0°-6°(角度间隔2°)的绝对光学振子强度密度和广义振子强度密度。首次报道了23 ev处跃迁的广义振子强度,并讨论了此跃迁的动量转移依赖特性。 在第四章中,用角分辨的快电子能量损失谱仪以及O2和He混合气体的方法,在2500 eV的入射电子能量和约100 meV的能量分辨下,研究了O2分子价壳层跃迁的广义振子强度以及广义振子强度比。首次得到了到A′3△u跃迁在较宽K2区间的广义振子强度,并且发现此跃迁的峰形参数不随散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给出了它的能级位置和自然线宽,分别为5.99±0.62 eV和1.144±0.11 eV,从而为Campbell等人[Phys.Rev.A 61,022706(2000)]提出的解谱方法的应用以及在低能电子碰撞下得到Herzberg pseudocontinuum三个重叠电子态各自的微分散射截面提供了可能性。本工作得到了到Schumann-Runge连续区和E3Σu-,v′=0和1跃迁的广义振子强度,并基于Dillon等人[J.Chem.Phys.102,1561(1995)]的计算,定性地解释了目前得到的E3∑u-,v′=0和1的广义振子强度随K2的变化趋势,指出了我们和Newell等人[J.Phys.B 13,4877(1980)]得到的E3∑u-,v′=0的广义振子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可能原因是Newell等人[J.Phys.B 13,4877(1980)]没有考虑气压效应造成的。本工作还得到了较大K2区间E3∑u-,v′=0和1的广义振子强度比,发现在1<K2<2a.u.区间广义振子强度比出现了极小值,并对Dillon等人[J.Chem.Phys.102,1561(1995)]的计算进行了合理地预测。

贾昌春,A.Lahmam-Bennani,A.Duguet,L.Avaldi,M.Lecas,C.DalCappello[8](2002)在《低能电子碰撞Ar(e ,3e)双电离实验(英文)》文中认为通过Ar(e,3e)五重微分截面 3维图的理论与实验比较发现 ,在低能电子入射的情况下 ,理论与实验存在较大的偏差

二、低能电子碰撞Ar(e ,3e)双电离实验(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能电子碰撞Ar(e ,3e)双电离实验(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低能对称(e,2e)谱仪的研制及若干分子电子动量谱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子碰撞电离简介
        1.1.1 (e,2e)实验原理
        1.1.2 (e,2e)实验的几何条件
    1.2 电子碰撞电离的实验技术
        1.2.1 (e,2e)谱仪的发展
        1.2.2 反应谱仪
        1.2.3 电子动量谱学
    1.3 低能电子碰撞电离研究现状
    1.4 论文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低能对称(e,2e)谱仪
    2.1 谱仪的总体构造
    2.2 电子枪系统
    2.3 环形电子能量分析器及电子光学系统
    2.4 位置灵敏探测器
    2.5 谱仪的电子学系统
    2.6 供电系统
    2.7 数据采集与处理
    2.8 谱仪的初步调试
        2.8.1 电子枪调试
        2.8.2 位置灵敏探测器调试
        2.8.3 能量刻度与能量分辨
        2.8.4 符合调试结果
    2.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电子动量谱学的实验与理论简介
    3.1 2π全角度电子动量谱仪简介
    3.2 电子动量谱学理论框架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氟苯价轨道电子动量分布扭曲波效应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束缚能谱和能量-角度二维谱
        4.3.2 轨道电子动量分布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二氯乙烯同分异构分子电子动量谱学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和理论计算过程
    5.3 iso-C_2H_2Cl_2分子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束缚能谱和能量-角度二维谱
        5.3.2 价轨道的电子动量分布
        5.3.3 iso-C_2H_2Cl_2分子Cl孤对轨道键振动效应
    5.4 cis-C_2H_2Cl_2分子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束缚能谱和能量-角度二维谱
        5.4.2 价轨道的电子动量分布
    5.5 trans-C_2H_2Cl_2分子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束缚能谱和能量-角度二维谱
        5.5.2 价轨道的电子动量分布
    5.6 同分异构对轨道电子动量分布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2)水分子库仑爆炸成像及其同位素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原子在强场中的电离
        1.1.1 多光子电离与隧穿电离
    1.2 分子在强激光电场中的电离解离
        1.2.1 强场中分子的电离
        1.2.2 强场中分子的解离
        1.2.3 水分子库仑爆炸研究进展
        1.2.4 库仑爆炸在分子成像中的应用
第二章 实验装置
    2.1 超高的真空系统
    2.2 超音速分子束的原理
    2.3 动量成像谱仪
        2.3.1 质谱仪
        2.3.2 粒子探测器
        2.3.3 反冲离子电子动量测量原理
    2.4 动量符合及数据筛选
第三章 强场诱导三原子分子解离性电离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设计
    3.3 水及重水的双电离研究
        3.3.1 水分子两体库仑爆炸
        3.3.2 水分子双电离中的同位素效应
    3.4 NO_2分子体系的双电离研究
        3.4.1 研究背景
        3.4.2 实验设置
        3.4.3 双电离过程研究
第四章 水分子的库仑爆炸成像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水及重水的库仑爆炸结构成像
    4.3 偏振依赖的水分子库仑爆炸
第五章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煤热解中间体和自由基表征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煤的热解
        1.1.1 煤热解过程
        1.1.2 煤热解机理
        1.1.3 影响煤热解的因素
        1.1.4 煤的结构模型
    1.2 煤热解分析方法
    1.3 分子束技术
    1.4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1.4.1 飞行时间质谱的发展
        1.4.2 飞行时间质谱的基本原理
        1.4.3 飞行时间质谱常见的电离源
        1.4.4 飞行时间质谱的性能参数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6 选题依据和设计思想
        1.6.1 选题依据
        1.6.2 设计思想
2 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研制及理论方法
    2.1 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研制
    2.2 热解炉温度校正
    2.3 分子束取样
    2.4 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
    2.5 真空紫外单光子阈值电离
    2.6 离子探测器
    2.7 半定量分析法
    2.8 理论方法
3 苯基醚类模型化合物热解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热解产物的光电离质谱
        3.3.2 热解产物的相对浓度
        3.3.3 醚类模型化合物热解的共性
        3.3.4 酚的形成
        3.3.5 取代基对热解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含桥键结构模型化合物热解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3.1 二芳香烷烃热解研究
        4.3.2 桥键含杂原子模型化合物热解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原位双电离源质谱研制及褐煤热解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位双电离源质谱研制
        5.2.2 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5.2.3 热重分析
        5.2.4 FTIR分析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5.3.1 电子轰击质谱分析
        5.3.2 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质谱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甲烷催化转化反应中间体诊断及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质谱与催化反应器偶联装置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催化产物的光电离质谱
        6.3.2 催化产物相对浓度变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创新点
    7.2 创新点摘要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e,2e+ion)符合谱仪的研制及带电粒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子碰撞动力学进展
        1.1.1 基于传统谱仪的电子碰撞动力学
        1.1.2 高能电子碰撞电子动量谱学
        1.1.3 基于反应谱仪的电子碰撞动力学
    1.2 离子碰撞动力学进展
    1.3 其他进展及碰撞动力学发展趋势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实验技术
    2.1 反应谱仪的电子、离子成像技术
        2.1.1 成像系统与粒子动量重构
        2.1.2 三维聚焦成像系统
    2.2 扩散分子束技术
    2.3 超声射流技术
    2.4 位置灵敏探测技术
        2.4.1 电阻阳极
        2.4.2 延迟线阳极—多击响应探测技术
    2.5 电荷数字化方法
        2.5.1 波形采样
        2.5.2 电荷—幅度转换
        2.5.3 电荷—时间转换
    2.6 高精度时间测量技术
        2.6.1 前沿定时甄别
        2.6.2 过零定时甄别
        2.6.3 恒比定时甄别
        2.6.4 TAC+ADC方案
        2.6.5 TDC方案
    2.7 本章总结
第三章 (e,2e)电子动量谱学与(e,2e+ion)测量概述
    3.1 (e,2e)反应与原子分子轨道成像
    3.2 (e,2e)电子动量谱学的基本理论
    3.3 (e,2e)电子动量谱学的实验方法
        3.3.1 几何条件安排
        3.3.2 电子动量谱仪的发展
    3.4 由(e,2e)到(e,2e+ion):取向分子的电子动量谱测量
        3.4.1 分子取向测量的基本方法
        3.4.2 (e,2e+ion)实验进展
第四章 (e,2e+ion)符合谱仪的设计
    4.1 高分辨(e,2e)电子动量谱仪介绍
    4.2 总体设计
    4.3 离子透镜的设计与电子光学模拟
    4.4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4.4.1 快电子的散射、触发过程
        4.4.2 慢电子符合探测过程
        4.4.3 离子符合探测过程
        4.4.4 其他分析
        4.4.5 数据采集时序
    4.5 电子学插件的选择
    4.6 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e,2e+ion)谱仪的调试与数据处理
    5.1 采集卡的性能测试
        5.1.1 时钟信号的性能测试
        5.1.2 电荷测量卡(QDC)的性能测试
        5.1.3 时间测量卡(TDC)的性能测试
    5.2 各路探测器的信号耦合与前端处理
    5.3 离子探测器的调试与刻度
    5.4 离子成像系统的测试
        5.4.1 质量分辨
        5.4.2 动量分辨
        5.4.3 CO_2不同解离通道的识别:离子—离子符合谱方法
        5.4.4 CO_2~(2+)完全库仑碎裂过程的动能分布
        5.4.5 CO_2~(2+)完全库仑碎裂过程的角关联
    5.5 离线数据处理系统介绍
        5.5.1 数据格式
        5.5.2 处理软件介绍
    5.6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离子碰撞机制与碰撞反应的运动学简介
    6.1 离子碰撞机制
        6.1.1 低能碰撞
        6.1.2 高能碰撞
        6.1.3 相对论碰撞
    6.2 离子碰撞运动学
第七章 250 keV H_2~+与He碰撞的相互电离过程研究
    7.1 相互电离碰撞动力学研究现状
        7.1.1 MPTI过程反应机制的区分
        7.1.2 MPTI过程准(e,2e)实验
    7.2 实验与数据处理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7.3.1 电子的动量分布
        7.3.2 反冲离子动量分布
        7.3.3 MPTI多体关联动力学
        7.3.4 MPTI过程的分子轴取向效应
    7.4 本章总结
第八章 1-碘丙烷分子的电子动量谱学研究
    8.1 背景介绍
    8.2 实验与理论计算
        8.2.1 束缚能谱
    8.3 电子动量分布
    8.4 自旋—轨道耦合与分子内相互作用比较
    8.5 本章总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工作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强激光场中原子的电离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强超短脉冲激光
    1.3 强激光场中原子电离的研究进展
        1.3.1 阈上电离(ATI)
        1.3.2 非次序双电离(NSDI)
    1.4 强激光场中原子电离的重要机制:再散射机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ATI光电子谱中的低能结构
    2.1 引言
    2.2 求解三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数值方法介绍
    2.3 ATI光电子谱中的低能结构
        2.3.1 激光参数对低能结构的影响
        2.3.2 长波长激光中共振对ATI的影响
        2.3.3 低能结构形成的原因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NSDI中的电子动力学
    3.1 引言
    3.2 半经典模型简介
    3.3 电离电子的轨道分类
    3.4 椭圆极化场对NSDI的影响
    3.5 隧穿电子纵向初速度对NSDI的影响
        3.5.1 线极化情况
        3.5.2 椭圆极化情况
    3.6 SRC和MRC对NSDI的贡献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离子和气相原子,表面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及能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离子-表面和离子-原子碰撞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离子-表面相互作用
        1.1 两体碰撞模型
        1.2 沟道效应
        1.3 离子-表面相互作用的电荷交换过程
        1.3.1 jellium模型
        1.3.2 像电荷相互作用
        1.3.3 共振跃迁
        1.3.4 Auger跃迁
        1.4 轨迹计算模型
        1.5 离子的阻止本领
    第二部分:离子-原子碰撞
        1.6 Bohr-Lindhardt模型
    文献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技术
    第一部分:Orsay的实验仪器
        2.1 概述
        2.2 超高真空系统
        2.3 离子源
        2.4 主靶室和准备室
        2.4.1 溅射离子枪
        2.4.2 蒸发器
        2.4.3 操纵杆和样品架
        2.4.4 飞行时间装置
        2.4.5 直接反冲TOF谱仪(DR-TOFS)
        2.4.6 静电能量分析器
        2.5 扫描隧道显微镜谱仪
        2.6 样品的准备
    第二部分:兰州的实验仪器
        2.7 概述
        2.8 探测反冲离子
        2.9 探测散射离子
        2.10 数据获取
    文献
实验结果和讨论
    第一部分:离子-表面相互作用
        第三章 H~+和He~+离子在Au表面散射的表面沟道和能损研究
        3.1 引言
        3.2 H~+和He~+离子在Au(111)表面的散射
        3.2.1 H~+在Au(111)表面散射的离子份额
        3.2.2 He~+和H~=离子的能损
        3.3 H~+离子在Au(110)表面的散射
        3.3.1 H~+在Au(110)表面散射的离子份额
        3.3.2 H~+离子的能损
        3.4 讨论
        3.5 结论
        文献
        第四章 F~-离子在(1×2)-Au(110)表面散射的表面沟道和能损研究
        4.1 引言
        4.2 F~-在Au(110)表面的散射
        4.2.1 F~-在Au(110)表面散射的离子份额
        4.2.2 F~-离子的能损
        4.3 讨论
        4.3.1 能损的计算
        4.3.2 Z_1依赖的能损
        4.4 结论
        文献
        第五章 Li~+离子在Au(110)表面和Ag/Au(111)表面散射的电荷转移过程
        5.1 引言
        5.2 Li~+离子份额与入射能量,出射角以及方位角的关系
        5.3 表征在Au(111)基底生长的Ag超薄膜
        5.3.1 STM图像
        5.3.2 Li~+离子在Ag/Au(111)上的中性化
        5.4 讨论
        5.4.1 Li~+在Au(110)表面的中性化
        5.4.2 Li~+离子在Ag/Au(111)表面的中性化
        5.5 结论
        文献
    第二部分:离子-原子碰撞
        第六章 MeV C~(q+)离子与Ar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靶的多电离伴随着入射离子单电子丢失
        6.2.2 靶的多电离伴随着入射离子单电子俘获
        6.3 结论
        文献
        第七章 电荷交换截面的理论估算研究
        7.1 引言
        7.2 理论模型
        7.2.1 扩展的过垒模型(Ⅰ)
        7.2.2 扩展的过垒模型(Ⅱ)
        7.3 结论
        文献
总结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某些分子超激发态和广义振子强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快电子能量损失谱学的实验方法和分子超激发态
    1.1 快电子能量损失谱学方法简介
    1.2 光学振子强度、广义振子强度和微分散射截面
    1.3 广义振子强度的实验测量方法及绝对化方法
        1.3.1 实验测量方法
        1.3.2 绝对化方法
    1.4 研究分子超激发态的主要实验方法简介
        1.4.1 分子超激发态的一些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1.4.2 研究分子超激发态的主要实验方法简介
第二章 NO分子超激发态结构的研究
    2.1 研究现状
    2.2 实验测量条件和过程
    2.3 理论方法简介
    2.4 结果与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N_2分子超激发态结构的研究
    3.1 研究现状
    3.2 实验测量条件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O_2分子几个价壳层跃迁的广义振子强度
    4.1 研究现状
    4.2 实验测量条件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N_2O分子价壳层跃迁的广义振子强度
    5.1 研究现状
    5.2 实验测量条件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低能电子碰撞Ar(e ,3e)双电离实验(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2 Experiment and Results

四、低能电子碰撞Ar(e ,3e)双电离实验(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低能对称(e,2e)谱仪的研制及若干分子电子动量谱学研究[D]. 王忆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2]水分子库仑爆炸成像及其同位素效应研究[D]. 王珍珍. 吉林大学, 2019(11)
  • [3]煤热解中间体和自由基表征及反应机理研究[D]. 李刚.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4](e,2e+ion)符合谱仪的研制及带电粒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动力学研究[D]. 王恩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5]强激光场中原子的电离问题[D]. 郝小雷. 山西大学, 2012(12)
  • [6]离子和气相原子,表面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及能损的研究[D]. 陈林. 兰州大学, 2009(10)
  • [7]某些分子超激发态和广义振子强度的研究[D]. 孙建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4)
  • [8]低能电子碰撞Ar(e ,3e)双电离实验(英文)[J]. 贾昌春,A.Lahmam-Bennani,A.Duguet,L.Avaldi,M.Lecas,C.DalCappello.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2(S1)

标签:;  ;  ;  ;  ;  

Ar(e ,3e) 低能电子碰撞双电离实验(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