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营养不良不同组织基因CTG重复数的比较

强直性营养不良不同组织基因CTG重复数的比较

一、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不同组织基因中CTG重复数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柯孬,潘学峰[1](2021)在《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不稳定性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扩增或缺失不稳定性与50多种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与疾病相关的三核苷酸重复拷贝数的增加或减少,影响了特定基因的表达,或因之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RNA和蛋白质已成为相关疾病的共有病理机制。现有的研究表明,疾病相关的三核苷酸重复拷贝数的改变有可能起因于相关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的异常DNA复制、修复、重组以及基因转录。有关人类遗传学研究也提示,发生在疾病相关的三核苷酸重复DNA部位的异常DNA复制、修复、重组或基因转录确有可能在三核苷酸重复DNA不稳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根据本课题组的研究经验,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疾病相关三核苷酸重复不稳定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碱基突变不稳定、重复单元的扩增和缺失不稳定,以助更好地理解疾病相关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不稳定性的分子机制。

王子燚,孙慧,李希希,霍龙文,王猛,于雪凡[2](2020)在《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不稳定性在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DM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其发病的核心机制是由于DM1蛋白激酶(DMPK)基因3’未翻译区域的胞嘧啶-胸腺嘧啶-鸟嘌呤(CTG)扩增所引起的转录RNA功能的改变,由此引起的下游事件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由于具有极大的遗传变异性及临床异质性,因此给临床诊

沈宏锐,靳陶然,孟雁欣,赵哲,邴琪,胡静[3](2019)在《81例强直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强直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点,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病科自200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1例强直性肌病患者的临床、骨骼肌活检病理特点,以及其中55例患者经分子生物学方法明确的致病基因。结果 (1)81例患者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47例,非萎缩性肌强直(NDM)34例。(2)DM患者切片病理染色中多见特征性的中心核、核聚集和肌浆块,伴纤维变性、坏死;NDM缺乏特征性病理改变。(3)基因分析患者中DM1型患者32例,DM2型患者3例;先天性肌强直(MC)9例,先天性副肌强直(PC)5例,6例未能明确分型。共发现7个CLCN-1新发致病突变位点和3个SCN4A新发致病突变位点。结论 (1)强直性肌病是一组复杂的单基因遗传病,肌强直为共同特征性表现,可出现多系统受累;(2)骨骼肌活检病理分析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基因分析是其诊断和分型诊断的金标准。

邹永周[4](2017)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Ⅰ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呼吸功能改变规律》文中认为目的:为观察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1)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呼吸功能改变特点,为DM1的诊断和呼吸功能的干预提供更多依据。方法:1.总结15例DM1患者的临床特点;2.利用常规进行组织学、酶组织化学染色,包括苏木精-伊红、改良Gomori三色、高碘酸Schiff反应、油红“O”脂肪染色、琥珀酸脱氢酶、还原型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三磷酸腺苷酶(pH4.3,4.6,10.4和10.6)、细胞色素氧化酶和非特异性酯酶等染色方法诊断DM1并分析DM1患者的病理学特点;3.利用三引物-PCR的方法对DMPK基因的CTG重复次数进行测定;4.研究15例DM1患者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肺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高呼气流速、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残气容积、一氧化碳肺弥散功能、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等肺功能和呼吸功能指标。结果:1.DM1患者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双手力弱和/或肌强直。除了骨骼肌受累常见,还可出现心脏、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眼睛、神经系统等改变;2.15例DM1患者骨骼肌病理中出现轻-重度间质增生13例,明显核内移现象11例。13例在HE、NSE染色中出现肌膜下肌浆物质;NADH染色显示8例出现Ⅰ型肌纤维占优势;MGT染色6例可见破碎红纤维;ATP酶染色资料表明5例以Ⅰ型肌纤维占优势;COX染色出现COX阴性肌纤维5例;3.所有DM1患者DMPK基因的CTG重复次数均大于50次,统计显示CTG重复数远高于正常对照组(DM1组:124±16,正常对照组:18±3,P<0.05);4.与健康正常对照组比较,DM1呼吸功能异常组的VC%pred、FEV1%Pred、MVV%Pred、FVC%Pred、TLC%Pre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FVC、RV%Pre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1患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常染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呼吸功能异常可以出现在DM1早期的患者中,有必要在诊断DM1时,即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

王燕琳[5](2017)在《基因修复DM1型患者ips细胞系及体外评估DM1患者骨骼肌功能指标的建立》文中认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是由DMPK基因的3’非编码区(3’UTR)中异常扩增的CTG重复序列引起的进行性致死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特异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携带该患者的全套遗传信息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为阐明疾病发病机理、筛选新型靶向药物和研究移植治疗新方法提供可靠的疾病模型和理论依据。基因编辑技术能够高效率定点修复iPS细胞携带的致病突变基因,为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随着iPS细胞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患者特异细胞移植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DM1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但是,目前尚未有基因修复DM1 iPS细胞系的报道。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修复病人自身来源的iPS细胞的基因突变,获得不受伦理和来源限制的iPS细胞为未来进行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健康细胞来源。但是在将其运用于临床细胞移植治疗之前必须在体外进行有效性检测,而目前在临床应用之前缺乏简单且敏感的检验指标在体外评估干预治疗对DM1骨骼肌功能影响。本项研究第一部分是拟建立经基因修复的人类DM1 iPS细胞系,消除致病突变和逆转疾病表型为进一步开展自体干细胞治疗提供细胞来源。通过TALEN技术在DMPK基因CTG重复序列上游的特异性位点插入多腺苷酸化信号(PAS),提前终止重复扩增序列的转录并消除毒性突变转录物。我们发现经过基因修复治疗的DM1 iPS细胞能够继续保持多能性,可在体内分化为畸胎瘤,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和心肌细胞。通过对畸胎瘤、神经干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分析。我们发现基因修复的细胞DM1的表现型得以逆转。本研究第二部拟建立简单且敏感可用于体外评估骨骼肌肌母细胞功能的检验指标。通过体外培养正常人和DM1病人来源的肌母细胞,观察体外骨骼肌再生(肌管的形成)情况,探讨DM1骨骼肌再生过程中有无新的异常病理现象,研究其病理变化过程,评估肌母细胞功能,为建立潜在的新型体外评估治疗效果的检测指标提供依据。目的:1.建立经基因修复的人类DM1iPS细胞系,在体内诱导分化为畸胎瘤,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和心肌细胞,研究其多能性、表型及基因型的改变,为未来自体细胞移植提供健康的细胞来源。2.体外观察DM1肌母细胞骨骼肌再生的病理现象,研究新的病理现象,建立潜在的新型评估骨骼肌细胞功能的检测指标。方法1.构建基因修复所用携有多腺苷酸化信号(PolyA signals,PAS)的供体(公司构建),培养并转染DM1 iPS细胞,使用TALEN技术导致位点特异的DNA双链断裂,通过同源重组将PAS整合到DMPK基因CTG的上游,挑选分离阳性克隆并进行表型和遗传学鉴定,筛选经基因修复成功的克隆。2.将正常人、患者及已修复的DM1 iPS克隆分别在体内诱导分化为畸胎瘤,进行HE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其多能性,RNA荧光原位杂交(FISH)观察有无RNA聚集体形成。3.将正常人、患者及已修复的DM1 iPS克隆体外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心肌细胞,应用FISH观察有无RNA聚集体形成,研究早期及晚期细胞可变剪接的逆转情况。4.体外培养正常人及DM1患者的肌母细胞,通过免疫荧光观察肌母细胞肌管形成纵向过程:包括肌母细胞增殖,早期肌管形成和晚期肌管形成。5.FISH和免疫荧光研究DM1肌母细胞核内RNA聚集体在肌管形成中动态变化过程。6.共同培养不同百分比的正常和DM1肌母细胞,观察不同组合改善DM1骨骼肌再生情况来验证我们提出的核聚集和肌管形成指数作为干预效果验证的评估指标。7.通过三次独立重复实验获取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统计学显着性。结果1.成功将PAS正确整合到DMPK基因CTG重复序列上游,消除了DM1 iPS细胞中的毒性RNA转录和聚集体的形成。2.经基因修复的DM1 iPS细胞克隆(13-3克隆和33-4克隆)成功形成畸胎瘤,其形成的畸胎瘤中没有毒性RNA聚集体的产生。3.经基因修复的DM1iPS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心肌细胞核RNA聚集体消失并逆转了基因的异常剪接。4.体外成功培养正常人及DM1患者的肌母细胞,DM1肌母细胞无增殖能力异常。5.DM1肌管形成早期出现核内RNA聚集体累积和异常核聚集。6.DM1肌管形成晚期可见肌节功能障碍和肌原纤维变性7.正常肌母细胞与DM1肌母细胞混合培养改善了核聚集现象,验证了核聚集指数可用于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经基因修复的DM1iPS细胞系,促进了DM1患者的自体干细胞治疗发展。2.异常的核聚集指数和肌原纤维变性可能是简便且敏感反映DM1骨骼肌细胞异常功能的检验指标。

李懋[6](2016)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的临床特点和microRNA的差异表达》文中认为目的:1.分析和总结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 DM1)患者骨骼肌和多系统受累特点,提高对该病复杂临床表现的认识水平。2.分析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正常DMPK等位基因CTG重复序列拷贝数的分布特点,丰富对中国汉族人DM1发病率的认识。3.验证在DM1中存在异常表达的miRNA,探索其在DM1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选取2009年3月一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经分子诊断确诊为DM1的患者85例,回顾性分析其肌肉受累程度及多系统受累特点。2.采用PCR片段长度分析法对197名中国北方汉族人(62名DM1患者和135名健康体检者)正常DMPK基因CTG重复片段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将该分布特点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和其他种族人群进行比较。3.选取12例DM1患者的活检股四头肌标本为实验组,12例(年龄和性别匹配)骨科手术患者的正常股四头肌标本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标本间miR-196a、miR-182、miR-451、miR-200c, miR-146a, miR-133a、miR-1, miR-206, CELF1, MBNL1, CELF2和MYF5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验证;4.选择荧光素酶实验对miR-196a和miR-182与CELF2的调控关系进行验证。结果:1.85例DM1患者(男52例,女33例)中47例有阳性家族史;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最常见(60%)。肌强直、肌无力、肌萎缩的发生率分别为96.50%、92.90%、68.60%,主要以头面诸肌、颈前肌、肢体远端肌受累明显。69例完成了MIRS分级,1级2例、2级7例、3级24例、4级33例、5级3例,患者MIRS分级和病程(r=0.352,P=0.003)及年龄(r=0.242,P=0.045)具有相关性。MIRS分级与起病年龄(r=0.036,P=0.771)之间无明显相关性。MIRS分级≥4的患者与≤3的患者病程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0.0(2.3,18.8)年和4.0(2.0,1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570,P=0.010);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37.9士10.5岁和33.3±13.3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9,P=0.110);73例完成了多系统受累的评估,其中60例存在多系统受累,病程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7.0(2.3,11.0)年;13例不伴多系统受累,病程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4.0(2.0,13.5)年,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456,P=0.029)。2.62名DM1患者和135名无症状亲属中共检出332个正常DMPK等位基因,所含CTG拷贝数从5到32不等。其中CTG拷贝数为5的频率最高(24.40%),其次为12拷贝(22.90%),13拷贝(18.70%),11拷贝(17.80%)和14拷贝(5.10%),大等位基因(CTG≥19)的出现频率为2.70%。3. miR-196a、miR-182、miR-146a、miR-200c在DM1中低表达;CELF2、MYF5在DM1中高表达;miR-1、miR-133a、miR-206、miR-451、CELF1和MBNL1在DM1中未发现差异表达。TargetScan提示CELF2可作为miR-182和miR-196a勺靶基因,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196a和miR-182可调控CELF2的表达。结论:1.典型的DM1为青中年隐袭起病,阳性家族史有助于诊断。肌强直以舌肌和大鱼际最敏感,叩击这两个部位有助于不典型肌强直症状的检出。患者病程越长,MIRS分级越高,合并多系统损害的可能性越大。骨骼肌以外,白内障发生率最高,对本病有一定的提示作用。2.正常DMPK基因CTG序列在中国北方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与南方人群略有不同,DM1的流行病学特征需要进一步行多地区、多民族的大样本研究加以明确。3. miR-196a、miR-182可与CELF2的3’UTR区结合,调控CELF2的表达,进而参与DMl的发病机制。

刘晶[7](2016)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及MRI表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检查、X线检查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评估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ystrophia myotonica1,DM1)患者的口腔健康状态和颌面部咀嚼肌群(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受累情况,研究颌面部咀嚼肌群的异常与咬合关系、面型、张口度和咬合力等方面改变的关系,探索DM1异常咬合关系的矫治以及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的有效方法。方法:1研究对象入选与分组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病科的10名DM1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已进行致病基因检测和骨骼肌活检,患者已签订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1)临床标准:四肢远端肌群表现为肌强直、肌无力或肌萎缩,有斧状面容;血清CK正常/轻度升高;肌电图检查出现典型肌强直电位,伴/不伴肌病电位;2)活检骨骼肌病理上出现典型中心核、核聚集和肌浆块;肌纤维大小不一,I型肌纤维萎缩为主,Ⅱ型肌纤维优势;3)基因分析:经改良PCR高GC含量片段检测证实19号染色体q13.3上DMPK基因外显子中3’非翻译区中CTG重复序列的发生异常扩增。对照组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口腔健康查体人群从中随机选取口腔状况良好的20名成人作为对照组。所选的研究对象均无全身重大疾病史。2总结分析1)设计调查表,总结分析DM1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家族史、起病方式、四肢骨骼肌受累情况、基因检测结果、血清CK、肌电图、饮食偏好(烙饼、米饭、面条)及有无张口呼吸习惯等;2)由同一名检查者检查并记录受试者的口腔状况,包括恒牙龋失补指数(DMFT)、简化牙石指数(CI-S)、咬合关系和最大开口度;3)对受试者制取口腔牙列印模测量腭弓宽度和腭弓最大高度,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下颌平面角;4)用咬合测力仪测量并记录受试者的最大咬合力;5)由同一名影像技师在相同标准条件下对受试者拍摄颌面部MRI,根据肌肉受累范围和脂肪化程度判定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受累程度。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作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准设为α=0.05,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资料分析10例DM1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患者发病起始症状主要是肌强直(50%),其次是肌无力(30%),其他原因(20%);80%患者自述喜欢吃面条等类型较软食物;60%患者睡眠时有张口呼吸习惯。2口腔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组、对照组的DMFT分别是4.30±2.41、1.45±1.28,CI-S分别是7.30±3.06、1.70±1.34;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DMFT和CI-S均较对照组变大。3面型及颜面部特点的对比分析3.1咬合关系分析研究组的患者中有6例表现为近中牙合,其中有4例伴有前牙开牙合;4例表现为正常牙合,其中2例伴有前牙开牙合。3.2下颌平面角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下颌平面角分别是31.73±2.08°、27.89±1.81°,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颌平面角均较对照组变大。3.3最大开口度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最大开口度分别是3.51±0.22cm、4.59±0.32cm,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最大张口度均较对照组变小。3.4腭弓宽度和最大腭高度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男性腭弓宽度分别是33.88±1.31mm、39.01±2.45mm,女性腭弓宽度分别是33.93±1.55mm、36.86±1.21mm;两组男性之间以及两组女性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女,研究组腭弓宽度均较对照组变小。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男性最大腭高度分别是20.20±1.04mm、16.44±0.54mm,女性最大腭高度分别是18.93±0.80mm、15.34±0.48mm;两组男性之间以及两组女性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女,研究组最大腭高度均较对照组变大。4最大咬合力的测定和统计学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男性最大咬合力分别是422.70±63.41N、550.29±27.62N,女性最大咬合力分别是365.22±34.42N、454.85±20.87N;两组男性之间以及两组女性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男性和女性之间无显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女,研究组最大咬合力均较对照组变小。5咀嚼肌核磁共振图像采集与分析所有患者行颌面部的MRI检查,选择轴位图像对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进行分析可知,90%患者的咬肌出现高信号的改变,70%患者翼内肌出现高信号改变,80%患者出现翼外肌的高信号改变;在所有病例中受累肌肉双侧情况是相似的。受累肌肉呈现点状或片状增强信号(T1-WI及T2-WI上均呈高信号改变),失去了特征性的均一信号强度,肌肉轮廓和相邻脂肪对比不明显,肌肉边缘轮廓不清晰。在大多数受累肌肉中,弥散性的增强信号,与皮下脂肪组织相似。在压脂序列下,没有观察到咀嚼肌发生炎症和水肿样变化。肌肉受累程度多集中在1、2、3级的程度。对照组所有人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均未见上述特征性的异常信号。结论:1由于DM1患者在青壮年期间即出现以咬合不良为主的颌面部异常,影响正常咀嚼和吞咽功能,因此提示应早期进行干预治疗。2 DM1是氯离子通道异常的离子通道疾病,因此在进行口腔颌面正畸治疗前配合使用钠通道阻断剂(卡马西平、美西律)的药物治疗,可缓解全身肌强直症状,以提高正畸治疗的精准度。3由于DM1患者骨骼肌受累并常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加重对口腔健康状况的不良影响,因此应重视患者早期的口腔护理。4对于特异容貌、伴咬合关系异常的口腔正畸患者,应积极进行颌面部MRI检查,如发现咀嚼肌群存在可疑病变时,应考虑是否患有全身性骨骼肌疾病的可能,并建议患者进一步明确诊断,以防漏诊。

李懋[8](2013)在《正常DMPK基因CTG序列多态性初探及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icroRNA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初步分析正常DMPK等位基因CTG序列拷贝数的分布特点,丰富对中国汉族人CTG序列多态性的认识。2.基于芯片平台筛选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肌肉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croRNA和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microRNA与差异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microRNA在DM1中参与的重要功能和通路,为阐明microRNA在DM1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更直接的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三重引物PCR(triplet primed PCR, TP-PCR)对53名临床拟诊为DM1的患者及8名无症状亲属行基因诊断,分析正常DMPK等位基因CTG拷贝数的分布趋势。2.选取4例来自DM1患者的活检肌肉标本为实验组,4例来自骨科手术病人的正常肌肉标本为对照组,通过RNA提取、microRNA芯片和全转录本芯片检测,筛选出两组间的差异microRNA和差异基因;利用TargetScan6.2预测差异microRNA的靶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及信号通路的显着性分析;将显着性功能和信号通路所对应的差异基因与靶基因进行对比,找出交集基因,探索其与microRNA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1.53名DM1患者和8名无症状亲属中共检出69个正常DMPK等位基因,所含CTG拷贝数从5到32不等。其中CTG拷贝数为11的频率最高(23.19%),其次为5拷贝(18.84%),12拷贝(14.49%),8拷贝(13.04%)和13拷贝(13.04%),大等位基因(CTG≥19)的出现频率为8.70%。2.建立了DM1患者肌肉组织microRNA和基因的差异表达谱:⑴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已知microRNA23个(上调6个,下调17个,fold-change>2,p<0.05);⑵差异基因135个(上调23个,下调112个,fold-change>2,p<0.05)。3.差异基因的显着性功能(Gene Ontology, GO)分析发现173个显着性功能(p<0.05),其中上调基因显着性功能77个,主要包括细胞分化、神经系统发育和多细胞有机体发育;下调基因显着性功能96个,主要包括RNA剪切、mRNA转运和转录调节。4.显着性信号通路分析得到32条显着性信号通路(p<0.05),其中上调基因显着性信号通路11条,主要包括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黑素生成和糖酵解/糖异生等;下调基因显着性信号通路21条,主要包括剪切体、DNA复制、RNA降解、胰岛素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5. MicroRNA与显着性靶基因的功能调控网络显示10个microRNA处于调控的关键位置,所调控的靶基因参与了多细胞有机体发育、RNA聚合酶II启动子介导的转录调节和RNA剪切等功能。结论:1.正常DMPK基因CTG序列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DM1的流行病学特征需要进一步行多地区、多民族的大样本研究加以明确。2.再次证明microRNA在DM1中存在着异常表达,并且可能参与调控部分在DM1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功能和信号通路。

王占军,黄旭升[9](2012)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诊断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分为DM1和DM2两型,分别由位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蛋白激酶(DMPK)基因的3′非翻译区的不稳定的CTG三核苷酸重复片段异常扩增和位于锌指蛋白9(ZNF9)基因的第一个内含子中CCTG四核苷酸重复片段异常扩增引起。DM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有相当难度,分子诊断对DM的确诊有重要作用。现对DM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王占军[10](2011)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的临床研究和分子诊断方法探索》文中指出目的:1.分析和总结DM1的临床特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2.探讨DM1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1.回顾性分析26例由分子诊断确诊为DMl患者的临床资料。2.对29例临床诊断为DM患者采用常规PCR与Southern blot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子诊断。3.对29例临床诊断为DM患者采用TP-PCR方法进行分子诊断。结果:1. 26例由分子诊断确诊为DM1患者由12个家族史阳性的家系和12个散发病例构成。临床表现有肌无力、肌萎缩、肌强直和多系统受累。2. DM1的分子诊断:(1)使用PCR方法扩增DMPK基因CTG重复序列:在全部29例临床诊断为DM患者中有1例显示为两个正常大小的条带,其余均为一个正常大小条带;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肌强直患者显示为正常大小的两个条带,30名正常对照中有2人显示为一个正常大小条带,其余均为两个正常大小条带。(2)地高辛标记探针的Southern blot:所有检测的样本在3400bp左右出现正常大小的明确条带。1例在4000bp左右出现明确CTG扩增的条带,3例出现大于3400bp的涂片样条带。这4例样本结果与TP-PCR结果一致,为DM1阳性。(3)同位素α-32P标记探针的Southern blot:4例临床诊断DM并为TP-PCR所证实为DM1的患者样本,在3400bp左右出现正常大小的明确条带,并且在3400-4400bp之间存在CTG异常扩增的条带。1例临床诊断为DM患者及其父母只在3400bp左右出现正常大小的明确条带,这3例样本的TP-PCR结果亦为阴性。(4)TP-PCR法分析DM1型DMPK基因片段长度结果:全部29例临床诊断为DM的患者中26例TP-PCR结果为阳性。30例正常对照中TP-PCR结果均为阴性。(5)使用PCR方法扩增ZNF9基因CCTG重复序列:全部29例临床诊断为DM的患者,两位患者的父母4人,1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肌强直患者,30例正常对照,共64例。其中有8例显示为一个正常大小条带,其余均为两条正常大小条带。结合DMPK分子诊断结果,全部排除了DM2型。结论:1.DM分为DM1和DM2型,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不等,诊断难度大。成年型DM1特征:青中年隐袭起病,病程进展较缓慢;常有明显的家族史;全身多组肌群出现肌萎缩、肌无力和肌强直,以面部、颈部、肢体远端肌肉为主,伸肌比屈肌严重,其中肌强直在舌肌表现非常敏感;全身多系统受累,其中男性早秃是本病的突出体征之一;肌电图结果显示肌强直电位和肌源性受损是本病的特征表现;发现核内移,中心核,肌浆块,Ⅰ型纤维萎缩和Ⅱ型纤维肥大是其肌肉病理的特征。2.简单串联重复序列异常扩增GC含量高,片段长度大,由于优势扩增效应,单纯PCR无法对大多数DM患者进行基因诊断。本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普通PCR和基因组DNA的Southern blot技术;TP-PCR方法分子诊断确诊了26例DM1,由此说明使用TP-PCR方法进行DM1分子诊断是一种可靠,简单,易行,容易推广,定性的临床分子诊断方法。此外成功进行了Southern blot确诊DM1,说明我们采用PCR法自行制备的用于检测DMPK基因的探针是有效的,其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有待于通过其大量的应用加以进一步检测。

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不同组织基因中CTG重复数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不同组织基因中CTG重复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不稳定性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不稳定诱发的细胞毒性与疾病病理关联
2 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不稳定性的分子机制
    2.1 非B型DNA二级结构介导的扩增机制
        2.1.1 DNA滑脱复制机制
        2.1.2 DNA解链元件
        2.1.2. 1 H-DNA与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不稳定
        2.1.2. 2 G4偶联体与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不稳定
        2.1.2. 3 含错配的发卡结构与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不稳定
        2.1.2. 4 基于非B型DNA二级结构的其他机制
    2.2 三核苷酸重复DNA不稳定性扩增的其他机制
        2.2.1“ori-shift/switch”模型
        2.2.2 R-环介导的扩增机制
        2.2.3 不忠实同源重组促发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不稳定
3 结语与展望

(2)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不稳定性在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CTG重复序列的不稳定性及相关机制
2 错配修复途径在DM1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3 CTG重复扩增数目的多少与临床异质性之间关联紧密
    3.1 CTG大小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
    3.2 CTG大小与心血管系统相关并发症
    3.3 CTG大小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
    3.4 CTG大小与眼部相关并发症
4 总结与展望

(4)强直性肌营养不良Ⅰ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呼吸功能改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药品
    2.3 自配试剂
    2.4 主要仪器
    2.5 研究方法
        2.5.1 肌肉活检及染色方法
        2.5.2 肌肉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方法和步骤
        2.5.3 TP-PCR
        2.5.4 呼吸功能、肺功能检测
    2.6 统计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临床特点总结
    3.2 病理结果
    3.3 基因结果
    3.4 肺功能检测结果
    3.5 呼吸肌功能检测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DM1患者的临床特点
    4.2 病理特点
    4.3 DM1发病机制的讨论
    4.4 关于DM1患者的肺功能讨论
    4.5 DM1患者呼吸肌并发症的处理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5)基因修复DM1型患者ips细胞系及体外评估DM1患者骨骼肌功能指标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基因修复DM1型患者iPS细胞系的建立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讨论
    5.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建立体外评估DM1患者骨骼肌细胞功能的指标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I型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的临床特点和microRNA的差异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临床及CTG多态性特点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ICRORNA的表达验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文献综述 MICRORNA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MICRORNA概述
    MICRORNA与DM1
    MICRORNA与DM2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7)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及MRI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及其口腔颌面部表现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正常DMPK基因CTG序列多态性初探及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icroRNA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MICRORNA 概述
    MICRORNA 与 DM1
    MICRORNA 与 DM2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DM1型
    1.1 分子生物学特征
    1.2 分子诊断方法
        1.2.1 PCR结合Southern blot方法:
        1.2.2 Triplet repeat primed PCR (TP-PCR) 方法:
        1.2.3 Small-pool PCR (SP- PCR) 方法:
        1.2.4 RNA-荧光原位杂交方法 (RN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RNA-Fish) :
2 DM2型
    2.1 分子生物学特征
    2.2 分子诊断方法
        2.2.1 PCR结合Southern blot的方法:
        2.2.2 PCR 重复含量测定 (PCR repeat assay) 的方法:
        2.2.3 PCR与Southern blot和PCR重复含量测定相结合的方法:
        2.2.4 RP-PCR方法:
        2.2.5 显色原位杂交技术 (CISH) :
        2.2.6 荧光原位杂交 (FISH) :

(10)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的临床研究和分子诊断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和历史
第一部分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不同组织基因中CTG重复数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三核苷酸重复DNA序列不稳定性机制研究进展[J]. 吕柯孬,潘学峰. 遗传, 2021(09)
  • [2]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不稳定性在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中的作用[J]. 王子燚,孙慧,李希希,霍龙文,王猛,于雪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08)
  • [3]81例强直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J]. 沈宏锐,靳陶然,孟雁欣,赵哲,邴琪,胡静.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9(01)
  • [4]强直性肌营养不良Ⅰ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呼吸功能改变规律[D]. 邹永周. 南昌大学, 2017(03)
  • [5]基因修复DM1型患者ips细胞系及体外评估DM1患者骨骼肌功能指标的建立[D]. 王燕琳. 郑州大学, 2017(05)
  • [6]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的临床特点和microRNA的差异表达[D]. 李懋.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6(02)
  • [7]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及MRI表现[D]. 刘晶.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4)
  • [8]正常DMPK基因CTG序列多态性初探及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icroRNA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 李懋.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3(S1)
  • [9]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王占军,黄旭升.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2(02)
  • [10]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的临床研究和分子诊断方法探索[D]. 王占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1(10)

标签:;  ;  ;  ;  ;  

强直性营养不良不同组织基因CTG重复数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