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一、Strobilurin类杀菌剂(论文文献综述)

李薇[1](2021)在《14C-苯醚菌酯在黄瓜中的吸收运转、定向积累和代谢研究》文中指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以甲氧基丙烯酸酯为活性基团,可通过与真菌线粒体复合体III中的细胞色素bc1的Qo位点相结合来阻断呼吸电子链传递达到杀菌效果的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因其高效广谱的杀菌活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自开发以来便在全球范围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多种植物病害对其产生了抗药性,且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药残留问题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威胁也日益严峻。因此,深入研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环境行为归趋,探索高效环境友好的该类杀菌剂新型替代品,从而延缓抗性问题、延长使用寿命,已经成为全球亟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之一。苯醚菌酯是我国研发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各地田间试验显示,苯醚菌酯对多种植物病害均表现出高效的杀菌活性,且所需的田间施药量显着小于同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然而有关苯醚菌酯在其登记作物黄瓜中的吸收运转与代谢规律尚不清楚,鉴于此,本论文以放射性14C标记的苯醚菌酯为研究对象,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分析仪器,研究了苯醚菌酯在登记作物黄瓜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规律,分析鉴定了其在黄瓜植株中的代谢产物,明确了其在黄瓜中的代谢途径,为更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苯醚菌酯的环境安全性、膳食风险性提供了数据支撑,为更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苯醚菌酯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其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药物研究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研究思路和技术体系。主要结果如下:(1)两种剂型(悬浮剂,SC;乳油,EC)的14C-苯醚菌酯在三叶期黄瓜植株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规律。施药480 h后有28.2%(SC)和31.2%(EC)的14C-苯醚菌酯被吸收进入三叶期黄瓜植株,且绝大部分积累在受施叶片中。标记叶亚细胞分布试验表明细胞壁是苯醚菌酯的主要贮藏部位。两种剂型被吸收的苯醚菌酯均可在植株中发生双向运转并系统地分布在植株各部位,其中标记叶上部叶的定向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下部叶,表明苯醚菌酯更易向顶运输。SC苯醚菌酯在植株各部位的残留量与残留浓度均显着高EC剂型,因此SC苯醚菌酯比EC苯醚菌酯的环境安全性更高。(2)14C-苯醚菌酯在成熟期黄瓜植株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规律。在成熟期黄瓜植株营养器官中,超过80%的14C-苯醚菌酯积累在受施叶片中不易发生运转,各营养器官按残留浓度由高至低排序为:标记叶>下部茎>新生叶>上部茎>根部。14C-苯醚菌酯在生殖器官中的定向积累总量显着低于营养器官,且主要分布在标记果实中。其中,标记果实果皮中的14C-苯醚菌酯最高残留浓度达1.3 mg kg-1,而在标记果实的果肉中的残留浓度则不高于0.027 mg kg-1;新生果实中14C-苯醚菌酯的积累量极低,最高残留浓度仅为0.005 mg kg-1。苯醚菌酯在黄瓜果实中的日摄入量估计值最高为0.0017 mg(kg bw)-1 day-1,远低于其日允许摄入量(0.1 mg(kg bw)-1 day-1),表明食用在田间推荐剂量下施用苯醚菌酯后的黄瓜果实所带来的膳食风险较低。(3)14C-苯醚菌酯在成熟期黄瓜植株中的残留、产物组成与代谢途径。14C-苯醚菌酯在成熟期黄瓜植株标记叶、标记果实果皮以及果肉部位的结合残留量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其可提态残留量随时间逐渐降低,各部位按最终可提态残留量的高低排序如下:标记果实果皮>标记叶>标记果实果肉。苯醚菌酯母体在成熟期黄瓜植株不同部位的半衰期不同,在标记叶、果皮、果肉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4天、11天和10天。对14C-苯醚菌酯可提态残留组成进行分析,共发现鉴定了苯醚菌酯母体及其6种代谢产物:酸式苯醚菌酯(BKM-M1)、羟基化苯醚菌酯(BKM-M2)、乙酯化苯醚菌酯(BKM-M3)、脱甲基的乙酯化苯醚菌酯(BKM-M4)、羟基化苯醚菌酯与葡萄糖的轭合物(BKM-M5)、脱甲基的乙酰化羟基苯醚菌酯(BKM-M6)。在标记果实果肉部位中发现了苯醚菌酯母体以及其中4种代谢产物(BKM-M1、BKM-M2、BKM-M5和BKM-M6),且各产物最高残留浓度仅为0.012 mg kg-1,远低于OECD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在标记叶和标记果实果皮部位发现了苯醚菌酯母体及其6种代谢产物。根据残留含量占比与最高残留浓度,苯醚菌酯在成熟期黄瓜植株标记叶中的残留定义为苯醚菌酯母体,在标记果实果皮部位的残留定义为苯醚菌酯母体、BKM-M1和BKM-M2。根据各代谢产物结构与动态含量变化推测了苯醚菌酯在黄瓜中可能的代谢途径包括I相代谢和II相代谢共3条。代谢途径1:母体首先发生脱甲基反应形成I相代谢产物BKM-M1,再与植物体内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形成II相代谢产物BKM-M3,再发生脱甲基反应形成II相代谢产物BKM-M4。代谢途径2:母体首先发生羟基化反应形成I相代谢产物BKM-M2,再与一分子葡萄糖发生轭合反应形成II相代谢产物BKM-M5。代谢途径3:I相代谢产物BKM-M2的羟基发生乙酰化并脱去一分子甲基形成相应的II相代谢产物BKM-M6。

华乃震[2](2020)在《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重量级产品——氟嘧菌酯》文中研究表明氟嘧菌酯是一种新型Strobilurin类杀菌剂,其与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等Strobilurin类杀菌剂具有不同的药效活性基团,但具有同一水平的杀菌活性。氟嘧菌酯具有广谱、快速内吸、高效、低毒、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等特性;对植物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渗透作用。介绍了氟嘧菌酯的作用机制、开发进展和市场、应用特点、合成、剂型产品和应用示例。

俞秀强[3](2020)在《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农用抑菌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杀菌剂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为农业生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年来,杀菌剂的抗性问题日趋严重,而且农作物细菌真菌病害混发是常见现象,但细菌真菌兼治的杀菌剂品种缺乏。因此,理想的杀菌剂应该具有高效性、广谱性、低风险、不易产生抗药性而且满足真菌细菌兼治等特点。为此,从天然产物中获取灵感是创制出符合当下需求的新型杀菌剂的有效方法。所以本研究从天然杀菌化合物Antidesmone得到启发,以天然香料麦芽酚为原料,设计合成了33个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并测试了它们的抑菌活性,以期获得理想的杀菌剂候选物。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测定表明,大多数此类化合物表现出显着的离体抗真菌活性。尤其是化合物23在50μg mL-1浓度下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90%以上的抑菌活性,优于商用杀菌剂嘧菌酯。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吡啶酮环上的羟基和甲基对化合物的杀菌活性至关重要;不同的芳基对化合物的活性影响很大,其中苯环上的对位烷基取代对化合物的活性最佳,并且空间位阻越大或碳链越长,化合物的活性越强;苯环上的间位二取代显着增强了化合物的活性,并且间位二卤素取代和对位的烷基取代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活体盆栽实验证明化合物23在400μg mL-1浓度下对黄瓜靶斑病、黄瓜霜霉病、小麦赤霉病和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同时,化合物23对于芒果蒂腐病和香蕉炭疽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200μg mL-1浓度下,防治效果分别为88.89%和93.57%)。芒果采后保鲜实验结果表明,第14天时,化合物23(200μg mL-1)对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达到87.91%,延长了芒果的保鲜时间。抗细菌活性测定发现化合物22和23还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白叶枯病。化合物22和23的离体抗细菌活性分别为84.54%和83.93%(100μg mL-1),与中生霉素相当(86.09%)。在200μg mL-1浓度下,化合物22和23的活体治疗活性(分别为49.30%和52.42%)和保护活性(分别为50.37%和52.70%)甚至高于中生菌素(治疗活性和保护活性分别为42.90%和40.80%)。考虑到化合物23作为保鲜剂的应有潜力,我们还评估了其对LO-2细胞系(正常人体肝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化合物23对LO-2细胞系的细胞毒性非常弱,在浓度高达2000μg mL-1时对细胞抑制率仅为29.68%。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首次被报道具有防治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效果,其新型的骨架结构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前景。化合物23具有高效广谱的抗真菌活性并兼具优异的抗细菌活性,其新颖的结构也可能具有新的作用机制,因此符合理想杀菌剂的特点,值得作为潜在的农用化学杀菌剂进一步开发。

班思凡[4](2019)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检测技术研究与风险评估》文中认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病害都有效,是目前全球杀菌剂市场最受欢迎的一类杀菌剂。在施药后,农药不仅会直接残留在农产品中,还会通过迁移、转化和累积,扩散于空气、渗透进土壤、汇入河流,最后通过食物链对不同等级的生物造成危害,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目前关于果蔬和地表水中多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检测方法较少,特别是关于我国自主研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检测方法很少。因此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基质中多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快速、高效、准确的痕量检测方法十分有必要。本研究选择啶氧菌酯、氟嘧菌酯、苯氧菌胺、肟醚菌胺、肟菌酯、醚菌胺、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9种常见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丁香菌酯、氯啶菌酯、烯肟菌胺、唑菌酯、烯肟菌酯5种我国自主研制的杀菌剂为研究对象:(1)建立了西瓜、苹果、葡萄、柑橘、李子、油桃、番茄、黄瓜、甘蓝、辣椒、马铃薯11种代表性果蔬作物中1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1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0.1100μg/kg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95,西瓜、番茄、黄瓜基质中5、10、100μ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61.2%105.3%,LODs为0.012.00μg/kg,LOQs为0.046.66μg/kg。11种果蔬中1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LODs为0.015.11μg/kg,LOQs为0.0217.04μg/kg。(2)建立了地表水中1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1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0.5200μg/kg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8。在5、10、100 ng/L添加浓度下,14种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的回收率为62.1%110.0%,LODs为0.0030.30 ng/L,LOQs为0.011.00 ng/L。(3)从北京随机抽取3个超市和3个农贸市场的11种果蔬样品进行检测。11种果蔬中1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残留浓度在0.0259.13μg/kg之间,超市样品的残留浓度为0.0259.13μg/kg,农贸市场样品的残留浓度为0.0217.92μg/kg;超市和农贸市场样品中杀菌剂的检出率为37.6%和35.7%;超市样品和农贸市场样品均检出9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沿北京清河自上游到下游抽取10个点对地表水中1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残留进行分析。10个河水样品中每个样品均有农药检出,共检出9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浓度为0.024.50 ng/L。(4)对果蔬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的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11种果蔬样品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为0.0001%0.0937%,平均值为0.0132%,远低于100%;啶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在苹果、葡萄、李子、油桃、番茄中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在0.000002%0.439%之间,远低于100%。表明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在可接受收范围内。

张灿,高续恒,周俞辛,刘西莉[5](2019)在《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抑制剂作用机制和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复合物Ⅲ是真核生物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上的重要功能复合体,以复合物Ⅲ为靶标开发的呼吸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真菌和卵菌病害防治。根据该类杀菌剂作用位点的不同,将复合物Ⅲ抑制剂分为QoI、QiI和QioI 3类,其中QoI类杀菌剂种类较多,且抗药性问题突出。本文总结了复合物Ⅲ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抗性分子机制,主要包括药剂靶标蛋白细胞色素b(cyt b)G143A和F129L的氨基酸取代、旁路氧化途径中交替氧化酶基因(AOX)的过量表达以及运输体机制等,旨在为该类杀菌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曹杨羊[6](2019)在《含苯基吡啶的Strobilurin类似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嗜球果伞素A(Strobilurin A)是一种从蘑菇中发现的天然抗生素,在离体或者温室条件下表现出了广谱的杀菌活性,但其光稳定性差、易挥发,不适宜作为农用杀菌剂使用。20世纪80年代,以Strobilurin A为先导结构分别创制出了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剂嘧菌酯和醚菌酯,从而掀起了 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研究热潮。该类杀菌剂作用机制独特、活性高、杀菌谱广、毒性低、对环境友好,因而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商品化的Strobilurin类杀菌剂达到了十余种,已然成为最大的农用杀菌剂之一。Strobilurin类杀螨剂也已上市,但是Strobilurin类除草剂还没有开发成功。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作用靶标为细胞色素bc1复合物,该复合物在植物的呼吸系统和光合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通过对现有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有可能创制出新型Strobilurin类除草剂。吡啶基苯氧甲基苯基肟醚乙酸衍生物是本课题组首先发现的一类具有除草活性的含Strobilurin类活性基团的新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将苯基吡啶结构引入到醚菌酯活性结构中,系统地开展了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合成出了四大系列的醚菌酯衍生物,其中包含了 73个吡啶环结构修饰的2-(取代吡啶基苯氧甲基)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25个活性结构替换的2-(取代吡啶基苯氧甲基)苯基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72个与吡啶环相连苯环结构修饰的2-(4-吡啶基取代苯氧甲基)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40个连接苯基吡啶结构和Strobilurin类活性结构之间桥链结构修饰的2-(取代吡啶基)苯基桥连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所有合成的醚菌酯衍生物的结构均经过NMR和HRMS确证,其中化合物I-36还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得到它的绝对构型。通过先导结构的优化和除草活性温室盆栽普筛和初筛试验,其中化合物I-35和I-36在37.5 g a.i./ha剂量下对鲤肠、苘麻和反枝苋等杂草的抑制率约为100%,优于对照药剂硝磺草酮,其他结构修饰的化合物的药效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由此揭示了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当吡啶环上的取代基为3、5位双取代时的醚菌酯衍生物的除草活性最好,吡啶环4、6位双取代的醚菌酯衍生物的除草活性次之,吡啶环单取代的醚菌酯衍生物的除草活性最差;含有肟醚乙酸酯活性结构的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要优于含有甲氧丙烯酸酯活性结构的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与吡啶环相连苯环上没有基团修饰的此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最佳;桥链中氧原子不被硫原子、氮原子、亚硫酰基和磺酰基替换的此类化合物除草活性最佳,碳链的增加反而降低了此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同时也证明了吡啶环对于醚菌酯衍生物保持除草活性的重要性。通过构效关系研究和结构优化,成功得到了具有超高除草活性的化合物1-35和I-36。系统地对化合物I-35和I-36进行除草活性验证试验,其中包括除草活性的普筛试验、初筛试验、作物安全性试验、选择性试验、杀草谱试验、使用适期试验、田间药效试验和毒性试验等,结果表明,化合物I-35和1-36在15 g a.i./ha剂量下对苘麻、反枝苋、小藜等阔叶杂草的抑制率接近100%,对小麦安全,在小麦和小藜之间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88.93和57.15,选择性很好,化合物I-35和I-36均具有较广的杀草谱;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I-35在100-2 00 g ai/ha剂量处理下,对小麦田碎米荠、雀舌草、繁缕等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与对照药剂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5 g/ha处理的防效相当,1-36在100-200 g a.i./ha剂量处理下,总草鲜重防效为88.6%-92.8%,显着高于对照药剂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0 g/ha处理或与之相当;同时,化合物I-36对大鼠的LD50值大于5000 mg/kg bw,属于微毒级别,生态毒性试验显示对鸟类和蜜蜂等安全。综上所述,本文合成的一系列含苯基吡啶的Strobilurin类似物表现出了良好的除草活性和安全性,其中I-35和I-36可以作为候选除草剂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为创制出作用机制新颖的Strobilurin类新型除草剂奠定了良好基础。

吴萍[7](2017)在《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环境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杀菌剂是一类具有独特作用方式、环境友好性、显着增产和增效作用的杀菌剂品种,是继三唑类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之后的又一类农用杀菌剂。随着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市场份额逐步增长,该类杀菌剂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以嘧菌酯、醚菌酯和氰烯菌酯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在水体、土壤、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和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了氰烯菌酯对水生生物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为评价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使用安全性提供了科学参考数据。本论文研究了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的水解作用。结果表明,三种农药的水解速率为:醚菌酯>嘧菌酯>氰烯菌酯,其中醚菌酯水解较快,嘧菌酯和氰烯菌酯较难水解。碱性条件下有利于该类杀菌剂的水解,水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中性条件下,氰烯菌酯平均活化熵为-256.29 J.mol-1·K-1,水解反应活化熵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采用人工氙灯作为光源,研究了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水中的光解作用。水中醚菌酯和嘧菌酯光解半衰期分别为1.04 h和1.76 h,均属易光解农药;氰烯菌酯在水中光解半衰期为17.8 h,较难光解。氰烯菌酯光解速率和溶剂的极性无关,甲醇对氰烯菌酯的光解主要起促进作用,丙酮对氰烯菌酯则表现出光猝灭作用。腐殖酸对氰烯菌酯的光解起猝灭效应,光猝灭率与腐殖酸的浓度呈正相关。双氧水对氰烯菌酯光解起敏化效应,氰烯菌酯光解速度与双氧水浓度呈正相关性,当浓度为8.0 minol·L-1时,光解速率是氰烯菌酯单独光解的1.31倍。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鉴定了三种农药水中的主要降解产物,推断出醚菌酯降解产物主要有KP1和KP2,嘧菌酯主要有6种水解产物和12种光解产物,氰烯菌酯降解产物主要有AP1、AP2和AP3。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水中及水中光照条件下的降解主要是脱烷基、醚键断裂、羟基化和水解反应。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江西红壤、东北黑土和太湖水稻土中的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农药在土壤表面均较难光解,其光解速率顺序为:醚菌酯>嘧菌酯>氰烯菌酯。三种农药在汞灯条件下的降解速率远快于氙灯条件下,在水中光解远快于土壤表面光解。可见,光照强度和光解介质直接影响农药的光解速率。醚菌酯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速率顺序为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嘧菌酯为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江西红壤,氰烯菌酯为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江西红壤。醚菌酯在三种供试土壤中降解均较快,水解可能是其主要降解途径。嘧菌酯和氰烯菌酯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有机质含量高、偏碱性的东北黑土和太湖水稻土更有利于其降解。对江西红壤中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降解产物进行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定,鉴定醚菌酯土壤降解产物有6种,嘧菌酯有AP3、AP4和AP7等4种,氛烯菌酯有7种,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土壤中降解主要发生脱烷基、水解和氧化等反应。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水-沉积物系统中降解半衰期均小于1个月,属于易降解农药。三种农药在厌氧水-沉积物系统中降解快于好氧条件下,这与其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一致。此外,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越高,越有利于该类农药的降解。采用振荡平衡法和土壤薄层层析法对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和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土壤中吸附能力较差,其吸附强弱顺序均为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江西红壤。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土壤中的吸附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呈显着正相关。根据McCall分类法,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不同土壤中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 kJ·mol-1,属物理吸附。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东北黑土和太湖水稻土中的GUS值均小于1.8,不易淋溶;在江西红壤中,嘧菌酯GUS值大于2.8,属于易于淋溶性农药,氰烯菌酯GUS值为2.63,属于中等淋溶性农药。土壤薄层试验结果表明,醚菌酯在土壤中迁移性较差,嘧菌酯和氰烯菌酯在三种土壤中均属不移动级。吸附在东北黑土和太湖水稻土中的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较难解吸,在江西红壤中相对较易解吸,这与它们的吸附特性一致。总体上,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土壤中的迁移性较弱。醚菌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极短,不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嘧菌酯和氰烯菌酯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能长期持留在土壤中。以嗜热四膜虫作为评估氰烯菌酯毒性作用的模型生物,通过电子显微镜成像和基因测序技术,对氰烯菌酯作用嗜热四膜虫的生长进行分析,以及对嗜热四膜虫转录组进行了大规模测序,探讨了氰烯菌酯的毒性分子作用机制。四膜虫在低浓度0.25、2.5和25 μM氰烯菌酯5天暴露浓度后,其生物量、体长、体宽和纤毛数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5 μM氰烯菌酯处理后的四膜虫共有1571个差异基因,且显着富集于87个GO term上,涉及生物代谢、生物调节、细胞组分合成、分解代谢等过程,氰烯菌酯对四膜虫的毒性影响可能主要与抑制四膜虫功能蛋白的合成、活性及含氮化合物的转化合成有关。暴露于氰烯菌酯中的四膜虫基因表达发生了显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遗传信息调控和代谢途径等方面,同时,ABC-2转运家族蛋白基因的上调表明四膜虫可能通过上调外排泵来增加对氰烯菌酯的外排作用从而降低氰烯菌酯对自身的伤害。

刘少华,董璞,郭亚运,位思齐,胡国飞,陈晓飞[8](2016)在《Strobilurin类杀菌剂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介绍了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发现历程、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特点,以及近几十年该类杀菌剂侧链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

李丹[9](2016)在《常用农用杀菌剂对热带爪蟾胚胎的毒性及其联合效应》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两栖类动物种群衰退引起了各方关注。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被认为是诱发两栖类衰退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类主要农药类型,杀菌剂的使用量近年不断增加,特别是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类)和琥珀酸脱氢酶类(SDHI类)为代表的新型杀菌剂种类和数量增加迅速。而相关的生态毒理学资料十分有限,关于这些新型杀菌剂对两栖类动物的发育毒性则鲜有报道。本文以热带爪蟾胚胎为动物模型,选取肟菌酯、嘧菌酯、吡唑萘菌胺、联苯吡菌胺、戊唑醇和腈菌唑分别代表Strobilurin、SDHI和三唑类三类常见的杀菌剂。系统研究它们单独或联合暴露对热带爪蟾胚胎的致死和致畸效应,以探明其对两栖类胚胎的发育毒性及其生态风险。首先对六种杀菌剂分别进行48小时的FETAX暴露实验,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实际浓度用于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六种杀菌剂对胚胎均有不同程度的致死效应和生长抑制作用。属于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肟菌酯和嘧菌酯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37μ g/L和196.59μg/L;SDHI类的吡唑萘菌胺和联苯吡菌胺的LC50为2.87mg/L和1.84mg/L;三唑类的戊唑醇和腈菌唑的LC50均大于9mg/L。结果表明Strobilurin杀菌剂的毒性最强,致死浓度与自然水体的环境浓度接近,反映其对两栖类动物具有现实的生态毒性风险。SDHI类毒性次之,但在较高浓度下仍然能诱发胚胎死亡。三唑类毒性最小,在环境浓度下对两栖动物的胚胎基本无毒。其次,系统分析了这六种杀菌剂对胚胎的致畸作用和畸形表型特征。结果显示肟菌酯和嘧菌酯的半数致畸浓度(TC50)分别为2.28 u g/L和84.13 μ g/L;吡唑萘菌胺和联苯吡菌胺的TC50为0.31 mg/L和0.14 mg/L;戊唑醇和腈菌唑的TC50分别为2.76mg/L和8.98 mg/L。 Strobilurin类和SDHI杀菌剂诱发的胚胎畸形的特征较为相似,总畸形和畸形级数均与暴露浓度呈正相关。主要的畸形表型包括头部变小、鳍变窄、唾液腺位移、晶状体浑浊、色素减少和泄殖腔膨大。Strobilurin类和SDHI杀菌剂的致畸指数在2.3-13.3范围,表明其较强的致畸毒性。而戊唑醇和腈菌唑诱发的畸形轻微,且致畸浓度远高于环境浓度。最后.通过等毒性配比法设计Strobilurin类和SDHI杀菌剂同时暴露来研究其联合毒性作用。三种Strobilurin杀菌剂,肟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多组联合暴露后,基于致死和致畸浓度分析的相加指数(AI)值均在-0.12到10.11范围,表现为协同或相加效应。两种SDHI杀菌剂联合暴露后,基于胚胎致死和致畸毒性的Al值分别为0.79和99,表现为协同效应。而Strobilurin类和SDHI杀菌剂之间的联合暴露后测得的Al值在-1.34到0.03之间,表现为相加或拮抗作用。联合暴露诱发的胚胎畸形的特征与单一暴露基本一致,畸形率与暴露浓度级别呈明显正关联。杀菌剂的协同或相加作用会增加其对两栖类动物的危害,并在更低的浓度水平诱发动物的致死和致畸毒性。本文基于三类常见杀菌剂的比较研究表明,Strobilurin类杀菌剂能在接近环境浓度水平下诱发两栖类胚胎的致死或致畸毒性,其现实的生态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还发现Strobilurin类或SDHI杀菌剂的联合暴露能导致胚胎发育毒性的协同或相加效应,这使得杀菌剂在更低的浓度水平上危害两栖类动物的生存及发育。这两类杀菌剂类似的畸形表型为进一步探讨线粒体靶向农药的致畸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和支持。

毛达杰[10](2014)在《含苯基吡啶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成功开发是杀菌剂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作为继苯并咪唑、三唑类杀菌剂之后的又一类高效、广谱的杀菌剂,它们具有超高活性和环境安全性,且作用机制独特。遗憾的是,经过了多年的田间施用以后已经出现了抗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性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复配虽然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但开发新的与现有Strobilurin类杀菌剂作用机制不同的新化合物才是根本。为了发现具有更好生物活性的新型Strobilurin类化合物,本论文在详尽总结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同时含取代苯环和含氮杂环的新型Strobilurin类化合物114个,其中含苯基吡啶基团的化合物有94个,含苯基二氢吡啶的化合物有12个,另有4个含苯基喹啉基团的化合物和4个含苯基吡嗪基团的化合物。所有合成的这些新型Strobilurin类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并都通过1H NMR、ESI-MS和IR等分析方法确证了结构,也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含苯基吡啶基团的肟醚乙酸酯类和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两大系列化合物,分别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进行详细叙述。这两章的内容以平行叙述的方式展开,其中的第二、三、四、五节各自对应一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分别为含Hantzsch吡啶衍生物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含2-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含3-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和含4-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第二章的第一节研究了中间体(E)-2-氯甲基-α-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①)的合成,第三章的第一节研究了中间体N-甲氧基-N-2-溴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②)的合成。论文对含Hantzsch吡啶衍生物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合成了中间体Hantzsch 1,4-二氢吡啶和环己酮并Hantzsch 1,4-二氢吡啶,并将它们氧化得到了苯基吡啶化合物和苯基喹啉化合物,再将它们与①和②进行取代反应得到Strobilurin类化合物。生测结果表明:含Hantzsch吡啶衍生物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杀虫和除草活性。论文对含2-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采用金属钯催化碳氢活化引入酯基后水解的方法合成了中间体2-(吡啶-2-基)苯酚和(2-(吡啶-2-基))-1,3-苯二酚,再将它们与①或②进行取代反应得到Strobilurin类化合物。生测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较差。论文对含3-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用含卤取代吡啶和3-羟基苯硼酸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得中间体3-取代吡啶基苯酚,再将它们与①或②进行取代反应得到Strobilurin类化合物。生测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黄瓜霜霉病有独特的抑制活性,其中的化合物Ⅱ 4ag在5mg/L浓度下,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抑制率达到了 80%,与嘧菌酯82%的活性水平相当;化合物Ⅰ 4an在100 mg/L浓度下对超过5种测试靶标表现出超过95%的抑制率;化合物Ⅱ4aa、Ⅱ4bd、Ⅰ4ad、Ⅰ4aj、Ⅰ4ak 在 500mg/L 浓度下对粘虫表现出100%的致死率。论文对含4-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用含卤取代吡啶和4-羟基苯硼酸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得中间体4-取代吡啶基苯酚,再将它们与①或②进行取代反应得到Strobilurin类化合物。生测结果表明:化合物Ⅰ 5ac在100 mg/L浓度下对5种测试靶标表现出100%的抑制率;化合物Ⅱ 5a在500 mg/L浓度下对粘虫表现出100%的致死率;不过该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一般。本论文对苯环与吡啶环的连接位点和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规律:取代苯环的3位连接吡啶环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杀菌活性较好,吸电子取代基对其活性有促进作用,一般吸电性越强,对应化合物活性越好;取代吡啶环的2位连接苯环的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或杀虫活性,取代基氯和甲基对活性有促进作用。三氟甲基对于活性有特殊的促进作用。

二、Strobilurin类杀菌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robilurin类杀菌剂(论文提纲范文)

(1)14C-苯醚菌酯在黄瓜中的吸收运转、定向积累和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与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研究现状
        1.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创制历程
        1.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市场情况
        1.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1.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抗性问题
    2 苯醚菌酯的研究现状
        2.1 苯醚菌酯的概述
        2.2 苯醚菌酯商用剂型
        2.3 苯醚菌酯的合成路线
        2.4 苯醚菌酯在环境中转化归趋
    3 农药在植物中的代谢研究
        3.1 酶介导下农药在植物中的三相代谢研究
        3.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植物中的代谢研究
    4 同位素示踪技术
        4.1 同位素示踪技术概述
        4.2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药研究中的应用
    5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两种剂型的~(14)C-苯醚菌酯在三叶期黄瓜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
    1 材料与仪器
        1.1 苯醚菌酯
        1.2 实验试剂
        1.3 供试植物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14)C-苯醚菌酯在黄瓜三叶期植株中的分布试验
        2.2 ~(14)C-苯醚菌酯在标记叶片中的亚细胞水平分布试验
        2.3 同位素放射性自显影试验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14)C-苯醚菌酯的吸收
        3.2 ~(14)C-苯醚菌酯质量平衡
        3.3 ~(14)C-苯醚菌酯及其代谢产物在黄瓜三叶期植株中的分布
        3.4 ~(14)C-苯醚菌酯在黄瓜三叶期植株各形态器官中的残留浓度动态变化·
        3.5 ~(14)C-苯醚菌酯及其代谢产物在黄瓜三叶期植株中的运转
        3.6 ~(14)C-苯醚菌酯及其代谢产物在标记叶片中的亚细胞分布
        3.7 ~(14)C-苯醚菌酯在植株内的放射性自显影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4)C-苯醚菌酯在成熟期黄瓜中的吸收运转和定向积累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
        1.2 试剂和药品
        1.3 供试植物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14)C-苯醚菌酯母液的配制
        2.2 ~(14)C-苯醚菌酯的引入与取样
        2.3 样品处理
        2.4 ~(14)C-苯醚菌酯质量平衡分析
        2.5 ~(14)C-苯醚菌酯及其代谢产物在黄瓜成熟植株中的分布分析
        2.6 ~(14)C-苯醚菌酯及其代谢产物在各器官的浓度分析
        2.7 可食部位食品安全性分析
        2.8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14)C-苯醚菌酯的质量平衡与吸收
        3.2 ~(14)C-苯醚菌酯在成熟期黄瓜植株中的分布
        3.3 ~(14)C-苯醚菌酯在成熟期黄瓜植株各器官中的残留浓度
        3.4 ~(14)C-苯醚菌酯在成熟期黄瓜中的食品安全性评价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4)C-苯醚菌酯在成熟期黄瓜中的残留、产物组成与代谢途径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
        1.2 试剂和药品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提取及可提态残留测定方法
        2.2 样品结合态残留测定方法
        2.3 样品纯化方法
        2.4 仪器分析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合残留
        3.2 可提态残留
        3.3 放射性组分分析
        3.4 放射性组分的结构鉴定
        3.5 苯醚菌酯在黄瓜中可能的代谢途径
        3.6 苯醚菌酯母体在成熟期黄瓜植株标记叶和标记果实中的消减规律
        3.7 苯醚菌酯除母体外各代谢产物含量动态变化规律
        3.8 苯醚菌酯各代谢产物残留浓度动态变化规律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2)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重量级产品——氟嘧菌酯(论文提纲范文)

1 氟嘧菌酯作用机理
2 氟嘧菌酯的开发进展和市场
3 氟嘧菌酯应用特点
4 氟嘧菌酯合成方法
5 氟嘧菌酯理化性质和剂型
6 应用示例
7 结语

(3)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农用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杀菌剂的概述
    1.2 新农药创制的方法
    1.3 天然产物在农药创制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及设计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化学材料
        2.1.2 生物材料
        2.1.3 实验仪器
    2.2 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2.3 抗真菌活性测定
        2.3.1 离体抗真菌活性测定
        2.3.2 盆栽实验
        2.3.3 芒果蒂腐病保护活性测定
        2.3.4 香蕉炭疽病保护活性测定
        2.3.5 芒果采后病害保护活性测定
    2.4 抗细菌活性测定
        2.4.1 离体抗细菌活性测定
        2.4.2 盆栽实验
    2.5 细胞毒性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3.2 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
        3.2.1 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离体抗真菌活性和结构-活性关系分析
        3.2.2 化合物23 的盆栽药效
        3.2.3 化合物23 对芒果蒂腐病的保护活性
        3.2.4 化合物23 对香蕉炭疽病的保护活性
        3.2.5 化合物23 对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
    3.3 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抗细菌活性
        3.3.1 化合物22和23 的离体抗细菌活性
        3.3.2 化合物22和23 的盆栽药效
    3.4 化合物23 的细胞毒性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检测技术研究与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简介
        1.2.1 甲氧基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介绍
        1.2.2 14 种甲氧基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理化性质
    1.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毒性和登记状况
    1.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前处理方法
        1.4.1 固相萃取(SPE)
        1.4.2 凝胶渗透色谱(GPC)
        1.4.3 搅拌棒吸附萃取法(SBSE)
        1.4.4 固相微萃取(SPME)
        1.4.5 QuEChERS方法
    1.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检测方法
        1.5.1 气相色谱法(GC)
        1.5.2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1.5.3 液相色谱法(LC)
        1.5.4 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1.5.5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1.6 技术路线
    1.7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2章 果蔬和地表水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样品前处理
        2.2.4 测定条件
        2.2.5 分析物的添加回收试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LC-MS/MS仪器条件的优化
        2.3.2 基于QuEChERS方法检测果蔬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2.3.3 基于固相萃取法检测水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果蔬和地表水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残留检测
    3.1 引言
    3.2 果蔬中14 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检测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果蔬样品上机检测
        3.2.4 结果与讨论
    3.3 地表水中14 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检测
        3.3.1 样品采集
        3.3.2 样品前处理
        3.3.3 水样上机检测
        3.3.4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果蔬中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残留的膳食风险评估
    4.1 引言
    4.2 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计算
    4.3 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计算
    4.4 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的计算
    4.5 结果与讨论
        4.5.1 残留水平分析
        4.5.2 农药残留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
        4.5.3 现有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适用性
    4.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6)含苯基吡啶的Strobilurin类似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研究概述
    1.1 引言
    1.2 新农药创制概述
    1.3 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研究综述
        1.3.1 Strbilurin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1.3.2 Strobilurin类杀菌剂概述
        1.3.3 Strobilurin类杀虫杀螨剂概述
        1.3.4 具有其他活性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概述
    1.4 论文设计的目的、方案和预期目标
        1.4.1 论文设计的目的
        1.4.2 论文设计的方案
        1.4.3 论文设计的预期目标
第二章 2-(取代吡啶基苯氧甲基)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部分
        2.3.1 对吡啶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2.3.2 对(联)芳香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2.3.3 2-溴甲基-α-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的合成
        2.3.4 肟醚乙酸酯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5 除草活性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化学合成
        2.4.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2.4.3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取代吡啶基苯氧甲基)苯基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部分
        3.3.1 对吡啶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3.3.2 2-溴甲基-α-甲氧基亚甲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的合成
        3.3.3 甲氧丙烯酸酯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4 除草活性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化学合成
        3.4.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4.3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4-吡啶基取代苯氧甲基)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部分
        4.3.1 取代吡啶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4.3.2 2-溴甲基-α-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的合成
        4.3.3 苯环结构修饰的肟醚乙酸酯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3.4 除草活性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化学合成
        4.4.2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
        4.4.3 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取代吡啶基)苯基桥连苯基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药品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部分
        5.3.1 对吡啶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5.3.2 对吡啶基苯硫酚中间体的合成
        5.3.3 对吡啶基苯胺中间体的合成
        5.3.4 对吡啶基苯甲醇中间体的合成
        5.3.5 2-溴甲基-α-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的合成
        5.3.6 桥链结构修饰的肟醚乙酸酯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3.7 除草活性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化学合成
        5.4.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5.4.3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
        5.4.4 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候选除草剂I-35和I-36的生物活性评价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药品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部分
        6.3.1 对吡啶基苯酚中间体的合成
        6.3.2 2-溴甲基-α-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中间体的合成
        6.3.3 I-35和I-36的合成
        6.3.4 I-35和I-36的生物活性评价试验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化合物I-35和I-36的普筛试验结果与讨论
        6.4.2 化合物I-35和I-36的初筛试验结果与讨论
        6.4.3 化合物I-35和I-36的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6.4.4 化合物I-35和I-36的选择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6.4.5 化合物I-35和1-36的杀草谱试验结果与讨论
        6.4.6 化合物I-35和I-36的使用适期试验结果与讨论
        6.4.7 化合物I-35和I-36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与讨论
        6.4.8 化合物I-35对抗性播娘蒿的活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6.4.9 化合物I-36的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6.4.10 化合物I-36的生态毒理试验结果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环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复合污染
        1.2.2 农药混用后的环境行为
        1.2.3 农药的环境效应
        1.2.4 原生动物四膜虫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
    1.3 三种甲氧基丙烯菌酯类杀菌剂研究现状
        1.3.1 醚菌酯
        1.3.2 嘧菌酯
        1.3.3 氰烯菌酯
第二章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水中的降解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缓冲溶液和农药标准溶液配制
        2.3.2 水解实验
        2.3.3 光解实验
        2.3.4 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的分析方法
        2.3.5 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水中降解产物分析
        2.3.6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的水解特性
        2.4.2 pH对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水解作用的影响
        2.4.3 温度对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水解作用的影响
        2.4.4 氰烯菌酯水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活化熵
        2.4.5 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在水中的光降解
        2.4.6 氰烯菌酯在有机溶剂中的光降解
        2.4.7 H_2O_2和腐殖酸对氰烯菌酯光降解的影响
        2.4.8 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水中可能的降解途径的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土壤中的降解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试剂
        3.2.3 试验土壤
    3.3 试验方法
        3.3.1 土壤表面光降解
        3.3.2 土壤降解试验
        3.3.3 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土壤降解产物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在土壤表面的光降解
        3.4.2 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在土壤中的降解
        3.4.3 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土壤中可能的降解途径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2.1 试剂
        4.2.2 水-沉积物系统
        4.2.3 仪器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好氧试验方法
        4.3.2 厌氧试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醚菌酯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作用
        4.4.2 嘧菌酯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作用
        4.4.3 氰烯菌酯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作用
        4.4.4 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土壤中的迁移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
        5.2.1 仪器设备
        5.2.2 试剂
        5.2.3 供试土壤
    5.3 试验方法
        5.3.1 预试验
        5.3.2 正式吸附试验
        5.3.3 解吸试验
        5.3.4 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土壤中的迁移性
        5.3.5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水土比选择
        5.4.2 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在土壤中的吸附
        5.4.3 醚菌酯、嘧菌酯和氰烯菌酯在土壤中的解吸特性
        5.4.4 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土壤中的迁移
    5.5 小结
第六章 氰烯菌酯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
        6.2.1 仪器设备
        6.2.2 试剂及工具酶
        6.2.3 细胞株
    6.3 试验方法
        6.3.1 标准溶液配制
        6.3.2 四膜虫的培养
        6.3.3 四膜虫氰烯菌酯24h暴露实验
        6.3.4 四膜虫氰烯菌酯5d暴露实验
        6.3.5 毒性效应评价
        6.3.6 毒理机制研究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氰氛烯菌酯24h急性暴露
        6.4.2 氰烯菌酯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6.4.3 氰烯菌酯对四膜虫形态的影响
        6.4.4 转录组分析
        6.4.5 讨论
    6.5 小结
全文结论
创新点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Strobilurin类杀菌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发现
2 Strobilurin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3 Strobilurin类杀菌剂结构特征
4 Strobilurin类化合物侧链结构研究
    4.1 芳香烃类
    4.2 芳香醚类
    4.3 芳香苄醚类
    4.4 芳香苄基肟醚类
5 结论

(9)常用农用杀菌剂对热带爪蟾胚胎的毒性及其联合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农用杀菌剂概况
    1.2 杀菌剂毒性研究进展
    1.3 两栖类生物的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杀菌剂对热带爪蟾胚胎的致死效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和溶液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
        2.1.4 胚胎获取
        2.1.5 胚胎的暴露试验
        2.1.6 形态学观察与相关指标测量
        2.1.7 数据统计
    2.2 结果
        2.2.1 暴露实际浓度的确定
        2.2.2 杀菌剂暴露对胚胎存活率的影响
        2.2.3 杀菌剂暴露对爪蟾胚胎体长的影响
    2.3 讨论
3 杀菌剂对热带爪蟾胚胎的致畸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
        3.1.2 胚胎获取
        3.1.3 胚胎的暴露试验
        3.1.4 形态学观察与相关指标测量
        3.1.5 数据统计
    3.2 结果
        3.2.1 strobilurin杀菌剂的致畸效应
        3.2.2 SDHI杀菌剂的致畸效应
        3.2.3 三唑类杀菌剂对爪蟾胚胎形态的影响
        3.2.4 三类杀菌剂诱发爪蟾胚胎的畸形表型
        3.2.5 三类杀菌剂诱发胚胎致畸效应的浓度水平
    3.3 讨论
4 杀菌剂联合暴露对热带爪蟾胚胎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试剂
        4.1.2 浓度设置
        4.1.3 胚胎获取
        4.1.4 胚胎的暴露试验
        4.1.5 形态学观察与相关指标测量
        4.1.6 数据统计
    4.2 结果
        4.2.1 Strobilurin杀菌剂联合暴露对爪蟾胚胎的发育毒性
        4.2.2 SDHI杀菌剂联合暴露对爪蟾胚胎的毒性
        4.2.3 Strobilurin和SDHI杀菌剂联合暴露对热带爪蟾胚胎的毒性
        4.2.4 杀菌剂联合暴露毒性作用评价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含苯基吡啶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研究概述
    第一节 新农药创制概述
    第二节 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市场现状
        1.2.1 杀菌剂的市场现状
        1.2.2 商品化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开发与销售
    第三节 Strobilurin类化合物创制概述
        1.3.1 天然抗生素先导的发现和第一例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创制
        1.3.2 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分类与合成
    第四节 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及抗性研究
        1.4.1 作用机制
        1.4.2 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抗性
    第五节 论文设计的思路、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引言
    第一节 中间体(E)-2-氯甲基-α-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的合成
        2.1.1 仪器和试剂
        2.1.2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2.1.3 实验部分
        2.1.4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含Hantzsch吡啶衍生物基团的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2.2.3 实验部分
        2.2.4 结果与讨论
        2.2.5 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三节 含2-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
        2.3.1 仪器和试剂
        2.3.2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2.3.3 实验部分
        2.3.4 结果与讨论
        2.3.5 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四节 含3-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
        2.4.1 仪器和试剂
        2.4.2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2.4.3 实验部分
        2.4.4 结果与讨论
        2.4.5 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五节 含4-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肟醚乙酸酯类化合物
        2.5.1 仪器和试剂
        2.5.2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2.5.3 实验部分
        2.5.4 结果与讨论
        2.5.5 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引言
    第一节 中间体N-(2-溴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
        3.1.1 仪器和试剂
        3.1.2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3.1.3 实验部分
        3.1.4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含Hantzsch吡啶衍生物基团的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3.2.3 实验部分
        3.2.4 结果与讨论
        3.2.5 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三节 含2-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3.3.1 仪器和试剂
        3.3.2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3.3.3 实验部分
        3.3.4 结果与讨论
        3.3.5 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四节 含3-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3.4.1 仪器和试剂
        3.4.2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3.4.3 实验部分
        3.4.4 结果与讨论
        3.4.5 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五节 含4-取代吡啶基苯基团的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3.5.1 仪器和试剂
        3.5.2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3.5.3 实验部分
        3.5.4 结果与讨论
        3.5.5 目标化合物结构表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Strobilurin类杀菌剂(论文参考文献)

  • [1]14C-苯醚菌酯在黄瓜中的吸收运转、定向积累和代谢研究[D]. 李薇. 浙江大学, 2021(01)
  • [2]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重量级产品——氟嘧菌酯[J]. 华乃震. 世界农药, 2020(10)
  • [3]N-芳基吡啶-4-酮类化合物的农用抑菌活性研究[D]. 俞秀强. 海南大学, 2020(02)
  • [4]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检测技术研究与风险评估[D]. 班思凡.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5]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抑制剂作用机制和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张灿,高续恒,周俞辛,刘西莉. 农药学学报, 2019(Z1)
  • [6]含苯基吡啶的Strobilurin类似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D]. 曹杨羊. 浙江工业大学, 2019
  • [7]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环境行为研究[D]. 吴萍.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Strobilurin类杀菌剂研究进展[J]. 刘少华,董璞,郭亚运,位思齐,胡国飞,陈晓飞.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6(09)
  • [9]常用农用杀菌剂对热带爪蟾胚胎的毒性及其联合效应[D]. 李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6)
  • [10]含苯基吡啶基团的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毛达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