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练太极拳骨骼健康的多年随访研究

老年人练太极拳骨骼健康的多年随访研究

一、习太极拳老人骨健康状况的多年追踪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元[1](2021)在《12个月不同形式体育运动对男性强戒人员骨密度和体质状况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许多研究中表明,毒品会对药物依赖者的身体产生损害,长期吸食毒品会使药物依赖者产生不同程度的骨量流失,因此本研究以太极拳类运动太极康复操和健心康复操以及中高强度间歇运动为干预手段,探讨两种运动形式对强戒所中毒品依赖人员的骨密度以及身体体质的影响情况,通过比较两种运动对强戒人员骨密度以及体质状况改善的优劣性,找到更适合强戒所使用的运动方法,为强戒人员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在上海市高境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120名符合标准的男性强戒人员作为干预对象,采用随机设计分组法将120名干预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太极拳组进行太极康复操和健心康复操;中高强度间歇训练组进行大强度、多项目的间歇训练。两组均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干预,每周训练3次(周一、周三、周五),每次训练60分钟,训练共持续12个月。在实验前、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体质以及骨密度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俯卧撑、骨密度。测试结果通过SPSS22.0进行分析,中高强度间歇训练组与太极拳组的基线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组别的交互比较采用2(太极拳组、中高强度间歇训练组)*5(基线、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等级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研究结果:(1)对两组对象进行基线骨密度测试的结果发现,太极拳组骨量减少的对象所占比例达到了70%,骨质疏松对象所占比例达到了18.3%;中高强度间歇训练组骨量减少的对象所占比例达到了61%,骨质疏松的对象所占比例达到了22%,两组人员骨密度的基线情况充分反映出戒毒所中强戒人员骨量流失的严重性。(2)12个月的太极拳运动使强戒人员的骨密度水平较基线时出现了显着提高,T值的均值由基线时的-1.98提升到了-1.12,F(4,180)=0.551,P<0.001;12个月的中高强度间歇训练也使强戒人员骨密度水平显着提高,T值均值由基线时的-1.92增长到-0.91,F(4,168)=0.421,P<0.001,中高强度间歇训练组的提升幅度略高于太极拳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长期的中高强度训练和太极拳训练均可提高强戒人员的骨密度水平,减少骨量流失。(3)12个月的太极拳训练使太极拳组的强戒人员在肺活量、握力、选择反应时、俯卧撑以及闭眼单脚站立时间等方面出现了显着提升,效果与中高强度间歇训练接近,太极拳组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较中高强度组提升更为明显。结论:(1)长期的太极拳训练与中高强度间歇训练均可显着提升强戒人员骨密度水平,两种运动效果接近,但是太极拳相较于中高强度间歇训练更加安全,更适合作为强戒所恢复强戒人员骨密度水平的运动处方。(2)长期的太极拳训练和中高强度间歇训练均可提升强戒人员的心肺功能以及反应能力,两种运动效果接近。(3)长期的太极拳训练与中高强度间歇训练均能提高强戒人员的平衡能力,太极拳的效果优于中高强度间歇训练。(4)长期的中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太极拳训练均能提高强戒人员的上肢力量,中高强度间歇训练的效果优于太极拳。

张志雷[2](2019)在《太极拳锻炼对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身心康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苯丙胺类兴奋剂(ATS)等新型合成毒品已经代替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成为现阶段中国的主流毒品,ATS滥用可产生严重的情绪问题和高危行为,危害个人健康及社会稳定。在联合国的倡导下,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体育介入药物滥用研究,研究显示身体活动和锻炼影响的多巴胺受体激活、多巴胺浓度增加,这与药物滥用具有相同的奖赏途径;同时大量研究证实了太极拳锻炼对正常人群及慢性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效益;所以设计太极拳干预ATS依赖者康复的锻炼方案,检验干预效果,对促进ATS依赖者康复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为四个研究进行,研究一设计太极拳锻炼方案,要求锻炼方案普遍适用于戒毒场所ATS依赖者。研究二至研究四分别用三个平行对照实验检验太极拳锻炼的效果。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实验设计组间因素为组别(太极拳组、对照组),组内因素为测试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实验分为一次性锻炼干预实验(太极拳组35人,对照组33人)和中长期锻炼干预实验,其中中长期锻炼干预实验分为男子干预(太极拳组38人,对照组38人)和女子干预(太极拳组39人,对照组40人)两个实验。数据全部导入SPSS20.0软件,依赖者分类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计数数据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调查结果中各变量的关系使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验结果中两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纳入协方差。结果基于运动干预药物依赖和太极拳健康促进的研究实践,确定了太极拳中长期锻炼方案设计,锻炼内容为由24式自主改编的太极拳;运动强度控制为55-75%HRmax(最大心率),频率为每周锻炼5次以上,时间为每次20-60分钟,周期为锻炼6个月以上,评价指标为体适能、心理健康、睡眠、药物渴求。实验结果显示一次性太极拳锻炼后ATS依赖者活力激发(P=0.010,η2=0.100)、心理愉悦性升高(P=0.006,η2=0.114),防止了心理活力性降低(P=0.038,η2=0.065),增加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对于依赖者保持心理健康,减少药物使用的诱发因素具有重要作用。中长期太极拳锻炼促进了ATS依赖者平衡控制能力(男子P=0.014、η2=0.064,女子P=0.006、η2=0.095),提高了整体健康感(男子P=0.029、η2=0.100,女子P=0.027、η2=0.058)、生命活力(男子P=0.030、η2=0.056,女子P=0.026、η2=0.062)和精神健康(男子P=0.016、η2=0.061,女子P=0.018、η2=0.069);具有性别差异的效果是男子改善了特质焦虑(P=0.028、η2=0.053),并且睡眠时间变长(P=0.003、η2=0.088),睡眠效率提高(P=0.036、η2=0.053),女子表现为心率降低(P=0.003、η2=0.091)和柔韧素质提高(P<0.001、η2=0.223)。锻炼的奖赏效益和身心效益可能作用于药物渴求,依赖者药物渴求下降明显(男子P=0.048、η2=0.048,女子P<0.001、η2=0.176),促进了康复。结论研究认为太极拳锻炼方案本质上是健康行为干预,促进ATS依赖者的生理与心理康复,可能影响ATS滥用的不健康行为,有助于行为方式的改善。ATS依赖者滥用药物是生理、心理、行为的综合反应。太极拳锻炼的过程也是依赖者身心康复和行为转变的过程,若养成牢固的长期锻炼习惯,可能促进依赖者逐步实现健康观念替代、社交人群替代、生活习惯替代,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这对于依赖者最终戒断药物、防止复吸具有最要意义。

邓晓琴[3](2018)在《运动与骨健康》文中提出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第一部分理论卷系统厘清运动与骨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索现阶段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前沿、热点以及其可能的动态发展趋势,探讨运动促进骨健康可能的机制,从而为丰富和完善运动健身理论提供科学依据。(二)第二部分实证卷探讨运动对不同人群骨健康影响,以进一步厘清运动对骨健康的影响在不同人群中的具体表现,从而为不同锻炼人群的科学锻炼提供参考,为制定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OP)运动方案提供扎实的实证依据。二、研究方法(一)第一部分理论卷1.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关于“运动、骨健康、骨密度、骨强度、骨代谢、OP”等相关文献,了解关于运动与骨健康及OP的主要研究进展,明确运动影响骨健康的关键因素。2.Meta分析法:采用Review Manager(RevMan)5.3软件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对有效提取的与“运动与骨健康”主题吻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进行分析,以期确定运动与骨健康的关系。3.知识图谱(Cite Space):采用CiteSpace5.0.R2SE软件对目前运动与骨健康相关文献索引资料进行可视化分析,力求探索现阶段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前沿、热点以及其可能的动态发展趋势。(二)第二部分实证卷1.问卷调查法:问卷涉及基本生理或病理状况、工作性质、饮食、睡眠、身体活动量、基本心理状况等方面,掌握实验参与者健康状况及基本生活方式。2.访谈法:与受试对象的教练员或任职体育教师面对面地交谈,对运动训练方案及受试者相关情况等进行口头调查收集事实材料。3.数理统计法:实验研究部分采集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6.0 for windows软件包在计算机上统计处理,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P<0.05为显着性标准。4.实验法:主要为太极拳运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各组实验对象的进入、退出标准制定;主要检测指标选择(一般体质检测指标、骨强度)及检测时间点安排。(1)运动与中年人骨健康(实验一)受试总共参与人数249名,其中190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84名因故退出试验。将106名受试分为太极组、对照组,其中太极一组21人(干预前没有规律性太极拳锻炼),太极二组56人(干预前就已进行过两年或以上规律性太极拳锻炼),对照组29人。太极组进行每周至少三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60分钟左右为期两年的集体性太极拳干预。对照组不安排计划性体育锻炼。以问卷方式结合口头询问方式了解参与试验者的顺应情况。(2)运动与绝经后女性骨健康(实验二)将50名受试(组1:健康绝经后女性,32人;组2:非健康或有既往骨折史绝经后女性,18人),按其主要锻炼方式,分为长期太极拳锻炼组(组1为17人、组2为6人)、太极拳加其他有氧运动锻炼组(以下称之为混合组)(组1组2均7人)及安静对照组(组1为8人、组2为5人)。混合组受试除进行太极拳锻炼外,还进行包括跳舞、快走及瑜伽在内的体育锻炼项目。三组受试在同一时间地点,由同一实验员进行安静状态下桡骨远端的骨强度测量。(3)运动与老年人骨健康(实验三)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8名受试分为试验组39人,对照组9人。试验组包括长期太极拳锻炼组17人、太极拳加其他有氧运动锻炼组(以下称之为混合组)22人。混合组受试除进行太极拳锻炼外,还进行包括跳舞、快走、散步、门球、健身气功、形体这些有氧运动项目。三组受试在同一时间地点,由同一实验员进行安静状态下桡骨远端的骨强度测量。(4)不同锻炼程度大学生骨健康(实验四)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6名受试分为试验组70人,对照组36人。试验组包括运动训练专业(运训组)44人,体育教育专业(体教组)26人。三组受试在同一时间地点,由同一实验员进行安静状态下桡骨远端的骨强度测量。(5)专业运动训练人群骨健康(实验五)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3名受试分为试验组27人,对照组106人。试验组主要为运动员,对照组包括运训组44人,体教组26人,对照组36人。四组受试在同一时间地点,由同一实验员进行安静状态下桡骨远端的骨强度测量。三、研究结果(一)Meta分析结果1.运动与骨密度:I2=61%,P<0.00001;均数差MD=0.02,95%CI(0.02,0.03);总效应检验Z=7.34,P<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运动与骨量:I2=76%,P<0.0001;均数差MD=0.29,95%CI(0.03,0.54);总效应检验Z=2.22,P=0.0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运动与骨代谢:I2=71%,P<0.00001;标准化均数差SMD=0.16,95%CI(-0.09,0.41);总效应检验Z=1.22,P=0.22,P>0.05,无统计学意义。(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1.国内运动与骨健康研究:领域研究文献数量随年份呈相对稳定的上升趋势,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体育科技等期刊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比较高。领域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及医疗机构,郑陆、金宏义、卜淑敏、段晓丽等研究者发文量比较多。关键词共词可视化图谱、领域研究高频及高中心性关键词、热点时区可视化图谱及领域研究高频主题词可明确反映国内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热点、前沿及可能的趋势。2.国外运动与骨健康研究:领域研究文献数量随年份呈相对稳定的上升趋势,从期刊从属国家来看,美国相关期刊对这一领域研究很重视,从来源期刊载文数来看,国际骨质疏松杂志、力量与训练研究杂志、运动训练医学和科学杂志等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关注度比较高。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研究所及医院,宾夕法尼亚州联邦高等教育系统位居榜首。被引频次位居前列的作者有Frost HM、Deng HW、Cummings SR、Heinonen A等。领域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关键词共词可视化图谱、领域研究高频及高中心性关键词、高共被引文献呈现出国外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三)运动促进骨健康的机理结果——以太极拳为例运动促进骨健康主要是运动对骨成分及骨结构的影响以及运动对骨代谢及其调节因素的影响,结合太极拳运动特征,其促进骨健康主要通过三种调控体系:(1)力学调控体系(2)神经-心理-免疫调控体系(3)化学调控体系。其中,力学调控体系属于外在调控,即太极拳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于骨骼本身而产生的健骨效益;神经-心理-免疫调控体系及化学调控体系属于内在调控,即通过心理健康调设与养气合神统一来促使体内各项机能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影响骨骼健康状况。(四)实证研究结果1.运动与中年人骨健康(实验一)(1)太极一组干预之前,与对照组相比,骨强度各值(Speed of Sound,SOS值;T值;Z值)都没有差异,通过两年系统的太极拳锻炼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骨强度各值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太极一组干预前后自身对比,SOS值和T值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与此同时,对照组自身前后对比,骨强度各值没有显着性差异。(2)太极二组干预之前,与对照组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干预后的太极二组与对照组比较,骨强度各值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太极二组自身前后对比,骨强度各值没有显着性差异;与此同时,对照组在干预前后,骨强度各值都没有发生变化。(3)干预后,太极组男性与女性相比,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变化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2.运动与绝经后女性骨健康(实验二)(1)健康绝经后女性太极组、混合组与对照组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差异都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2)非健康或有既往骨折史绝经后女性,太极组与对照组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混合组与对照组比较,骨强度各值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性水平。(3)健康与非健康或有既往骨折史绝经后女性同组内骨强度数据比较,骨强度各值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运动与老年人骨健康(实验三)(1)太极组老年人与对照组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差异都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混合组(太极拳加其他有氧运动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SOS值、T值的差异达到非常显着性水平,Z值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2)太极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相比,Z值存在显着性差异。4.不同锻炼程度大学生骨健康(实验四)(1)运训甲组、乙组男性与体教组男性相比较,Z值具有显着差异性;与对照组男性相比,骨强度各值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与此同时,体教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相比,骨强度各值均没有显着性差异。(2)运训甲组、乙组女性与体教组女性及对照组女性相比较,骨强度各值的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与此同时,体教组女性与对照组女性相比,骨强度各值均没有显着性差异。(3)体育组男性与女性相比,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相比,骨强度各值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4)受试者中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骨强度值相比,SOS值和Z值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5.专业运动训练人群骨健康(实验五)(1)运动员组与运训组,运动员组与对照组相比,SOS值有非常显着性差异,T值有显着性差异。(2)运动员组男性与运训组男性相比,SOS值、Z值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与对照组男性相比,SOS值达到显着性差异,Z值达到非常显着性差异。体教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相比,SOS值、Z值具有显着差异。运训组男性与体教组男性相比,SOS值、Z值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与对照组男性相比,Z值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3)女性各组骨强度值比较,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4)女运动员月经规律组与月经不规律组比较,骨强度各值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性;对照组比较,骨强度各值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性。四、研究结论(一)Meta分析结论运动有助于骨健康,能提高或维持人体骨密度、骨量,但运动对人体骨代谢的调节作用易受运动形式及所测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敏感性分析的前后结果没有本质上的变化,说明结果较为可信。(二)知识图谱分析结论1.国内运动与骨健康: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骨密度、骨代谢、骨质疏松三大方面。研究重心从仅仅关注骨质疏松本身到相关干预措施的探索,被试选择从骨质疏松症多发人群到骨峰值快速增长阶段人群过渡。2.国外运动与骨健康:研究热点为骨密度及骨质疏松两个方面。运动与骨健康研究集中在3个热点研究群,按人群特征划分,包括绝经前后女性、儿童和青少年、青年人和中年人。研究重心由骨质疏松治疗向骨质疏松预防过渡,被试选择由罹患骨质疏松主要风险人群向潜在风险人群再向普通人群转移。(三)运动促进骨健康的机理结论——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促进骨健康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1)力学调控体系(2)神经-心理-免疫调控体系(3)化学调控体系。这三大调控体系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影响,各体系发挥最大效能且体系间良好运作才能更好的促进骨骼健康。(四)实证研究结论1.长期系统的规律性太极拳锻炼不仅可以提高中年及老年男性骨强度值,还可以减缓骨强度因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2.长期坚持多种运动方式联合锻炼的中年及老年人群的骨强度值优于坚持单一运动方式锻炼的同龄人群。3.长期坚持适宜的运动对绝经后女性的骨强度产生良性影响;无论是否有规律性运动锻炼,中年男性和女性在骨强度值上并无明显差别,即中年人群的骨强度值无性别差异。4.规律性的适宜的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骨强度值,但是,运动总负荷量过大则对骨强度产生不利影响;女运动员的月经正常与否对骨强度值没有明显影响。

张玲莉,柯丹丹,吴伟,陆大江[4](2017)在《太极拳对人体健康体适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太极拳是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最深的一个拳种,其拳理核心是太极学说,它是以太极说为中心,包括无极说、阴阳说等理论在内的中国古典哲学体系,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和健身特色〔1,2〕。研究发现〔1,38〕,太极拳作为一种身心运动正逐渐被国外所认可,其既可作为一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运动方式,也可以作为某些健康问题的干预手段。体适能是最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体质研究新词,它分为健康体适能、竞技体适能

张玲莉,吴伟,余竹生[5](2015)在《太极拳运动对骨量骨密度及骨转换标志物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太极拳作为一种身心运动正逐渐被国外所认可,其既可作为一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运动方式,也可以作为某些健康问题譬如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手段。目的:分析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骨密度以及血液和尿样本中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Taichi,bone mass,bone mineral density,bone turnover biochemical markers,bone formation,bone resorption,estrogen,alkaline phosphotase,PICP,PINP,pyridinoline";中文检索词为"太极拳;骨量;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形成;骨吸收;雌激素;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C端)前肽和氨基末端(N端)前肽;吡啶啉"。收集太极拳运动对骨骼影响的相关文章48篇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总结太极拳对老年人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骨密度等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发现太极拳通过影响骨转换相关激素、调节雌激素和细胞因子来维持人体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由于动物学实验行不通,加之涉及到机制研究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蛋白和RNA定位定量、细胞活性增殖分化实验一概无法进行,所以太极拳对骨骼的影响机制研究较少,仅仅只能从血液和尿液中骨转化生化标记物的水平来判断,虽然生化标志物较之于骨密度较早地出现变化,多项研究也结合骨密度指标,进一步推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来维持老年人的骨量,但是太极拳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的影响尚未明确。

顾家续[6](2014)在《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对心脏机能的改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全球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骤增,制约着人们的体质健康和生活水平。心血管疾病的患发与心脏有着较大关系,心脏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血管的健康,目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已不再仅仅依靠药物治疗,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适宜强度的运动对于心脏的作用明显,改善了心脏的功能,人体心血管系统就有较好的改善,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对心脏功能的作用效果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通过对健康成年人在相同时间不同速度的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心率、摄氧量、主观运动感觉等生理指标值的检测,及其与健身跑运动的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不同速度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的强度大小与变化特点,旨在探究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心脏机能能力的影响效果,为太极拳运动在大众健身中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依据。本研究以体育院校25岁左右的成年健康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能熟练打下整套二十四式太极拳。受试者分男子和女子组,分别在不同时间进行普速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慢速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和慢速健身跑运动、快速健身跑运动各十分钟,通过相关仪器测得不同运动方式过程中和恢复期反映运动强度的主要生理数据,包括运动心率、摄氧量和主观运动感觉,并对各组间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与健身跑不同,并非打的速度越快强度则越大,适宜的减慢速度反而会会增加其运动强度。普速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的强度较小,慢速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和慢速健身跑运动属于中小强度运动,快速健身跑属于中等强度运动。所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对健康成年人心脏机能能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更适合老人、体质较弱人群、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改善身体机能能力者练习。健康成年人如果想通过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改善心脏功能,必须合理的控制好运动速度、运动时间和拳架高低,并结合健身跑运动共同进行,才会有更好的健身效果。

张真真[7](2014)在《从中医养生视觉论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中医养生视觉论述了太极拳对身体阴阳调和、气血经络通畅以及脏腑协调等方面的影响,对慢性疾病、血压、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睡眠、食欲、面色等改善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和分析,从中医养生理论角度进一步探析了太极拳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使练习者能够理解太极拳的养生哲理,为进一步推广太极拳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发挥太极拳的作用,让更多的习练者受益。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查找以及实地的调查,得出太极拳的主要练习人群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对中老年人练习者练习前后以及练习者与无任何体育运动者之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太极拳对缓解慢性疾病、血压、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睡眠、食欲、面色等改善的情况,由此得出了在调和习练者阴阳、气血、疏通其经络以及协调其脏腑等方面太极拳具有良好的作用。其中对精神状态的分析采用SF-36量表中的计分方法来进行数理统计,睡眠效率引用PSQI中的公式来计算,具体详见正文。同时通过文献资料法从中医养生理论角度探析太极拳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从而为本论文做理论上的铺垫。结果:(1)练习者练习前后以及练习者与无任何体育运动者的收缩压对比,P均为0.000,小于0.01的非常显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练习者自身舒张压的对比P=0.04,小于0.05的显着差异,练习者与无任何体育运动者舒张压P=0.14,大于0.05,说明差异的本身不具有显着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抽样误差。(2)从慢性疾病的改善效果来看,87%认为太极拳可以改善慢性疾病,13%认为没有改善。(3)练习者睡眠效率,练习前后自身对比P=0.041,练习者与无任何体育运动者对比P=0.04,都小于0.05的显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性。(4)通过太极拳的锻炼,86%认为健康状况比之前好,11.2%认为健康状况跟之前差不多。2.8%认为没有之前好。(5)练习者练习前后以及练习者与无任何体育运动者面色、精神状态、食欲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性。(6)引入Brog量表来衡量太极拳运动的强度,73.8%主观感觉在11~13之间,是中老年人最适合的运动强度。结论:(1)太极拳锻炼能调和习练者的阴阳,使其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即阴阳平衡状态。主要体现在太极拳可以改善中老年人慢性疾病,使血压趋于正常水平,并且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提高身体健康状况。(2)太极拳运动能调和习练者的气血、畅通其经络,使其处于气血平衡、经络畅通的健康状态。很多中老年人面色发黄、发红,通过太极拳的一段时间锻炼之后,大部分恢复到常色即健康状态。面色正常即气血调和、充足,所以气血的盛衰与运行在面色中都能体现出来。疾病产生的可写成主要原因是经络不通,或者经络被堵塞。疾病的改善也0是经络畅通的标志之一,经络通畅主要体现在关节肌肉的疼痛、灵活性、运动能力等方面。(3)太极拳对人体脏腑有极大的改善,可以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使各器官功能正常的发挥。人体气血情况可以通过面色看出来,同时面色还可以反映出脏腑的功能状态。食欲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消化能力,运动也会影响消化系统,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消化能力增强也会影响其它功能的发挥。

杨慧馨[8](2011)在《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太极拳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注重形神合一,强调内外并重,能够全面提高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业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良好健身运动方式,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本研究鉴于大众对太极拳科学健身指导的需求,依托太极拳良好的健身价值,通过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论证与制定,以及处方系统的开发,为中老年人提供科学准确、优质高效的太极拳健身指导,同时也为太极拳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健身、造福于世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思路,拓宽太极拳健康促进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引入传统哲学、医学、养生学思想,以及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老年学等学科理论,层层递进,分析论证了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方案。主要研究结论:1.太极拳形、意、气共同炼养的运动特点,有别于强调形体锻炼的西方体育,是当代人追求身心健康,陶冶性情的良好健身方式,其健身价值日益突显。2.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传统医学、养生学思想论证了太极拳健身效益的产生机制,结合陈、杨、吴、孙、武等各派太极拳的技法特点,提炼分析了柔、缓、松、静、连、稳、圆、整八个太极拳健身要素,并论证了健身要素的整体涌现性特征。3.根据博采众长、简单易学、局整结合的原则,从松、稳、圆、连四个太极拳健身要素,以及针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平衡机能和消化系统的机能特点,课题组编创了两个系列共十套太极操。4.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属于中小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具有明显的架势依赖性特征。本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同时还显示,24式太极拳锻炼使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发生了较好的适应性改变。野马分鬃、倒卷肱、云手三个动作时在120-130s之间心率、摄氧量达到稳定状态;三个典型动作运动强度相似。5.太极拳运动处方的制定,不能单纯将运动强度作为运动量的评价指标,应更多从太极拳技术特点和功能价值的角度组合太极拳动作内容。6.提出了易于操作,适应机型面宽的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系统的研发思路,该系统包含锻炼者基本信息、处方条件、运动处方、运动内容说明、生活方式指导五个部分。

韩衍金[9](2011)在《杨式太极拳搂膝拗步动作肌肉运动与经络关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肌电测试仪器,测试太极拳搂膝拗步动作中主要用力肌肉、肌肉放电顺序和持续时间指标,分析太极拳搂膝拗步动作肌肉运动与相关穴位、经络的关联,探讨太极拳动作中蕴含的中医经络学理论及健身理念。采用Megawin6000导表面肌电测试仪(芬兰,Mega公司)及(QUALISYS——MCU500)红外线远射测试系统对三名优秀太极拳运动员进行上肢、下肢共三十二块肌肉进行测试。实验为单组样本实验,数据统计采用平均数±标准差。实验结果:(1)左手搂膝动作,手三阳经经穴支沟、阳溪、阳谷穴处的肌肉手指伸肌群肌电在第二阶段为139.86±24.97uvs,第三阶段为445.60±23.35uvS,是主要的用力肌肉。(2)右侧上肢第二阶段,与右侧手三阴相联系的手指屈肌群肌电值为75.68±9.60uvs、肱二头肌肌电值为68.05±13.19 uvS,与手三阳经相联系的手指伸肌群肌电值为75.68±9.60 uvS、与手阳明大肠经曲池穴相关的肱桡肌肌电值为65.71±11.67 uvS。第三阶段,与手三阳经脉相联系的指伸肌群肌电值为356.22±18.76uvs,与手三阴经脉相联系的肱二头肌肌电值为286.08±9.44uvs、肱桡肌肌电值为245.65±76.38uvs。(3)左侧下肢第二阶段,与足少阳胆经脉环跳穴相联系的臀大肌肌电值为74.16±10.65uvs,与足阳明胃经伏兔穴相联系的股直肌肌电值为87.78±25.13uvs。第三阶段,与足太阳膀胱经委中穴相联系的腓肠肌肌电值为163.42±34.77 uvS。与足太阴脾经血海穴相联系的股四头肌(内)肌电值为819.29±237.45 uvS。(4)右侧下肢第二阶段,与足太阴脾经血海穴相联系的股四头肌(内)肌电值为617.49±110.74uvs,与足阳明胃经风市穴联系的股四头肌(外)肌电值为411.65±59.99uvs。第三阶段,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相关联的胫骨前肌肌电值为1252.39±192.36 uvS。结论:(1)左侧搂膝动作主要与手三阳经相联系,右臂屈肘外旋及推掌动作与手三阴、手三阳经相联系。(2)左脚上步成左弓步动作与足三阳经相关联,右腿单脚支撑与蹬伸动作与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足太阳膀胱经相关联

张静[10](2011)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骨量和骨代谢相关激素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人到了中老年阶段,骨骼系统内部结构和成分以及内分泌功能都发生变化,骨量和性激素水平逐渐减少。为了尽量降低中老年人骨量和性激素下降的速度,预防骨质疏松症、骨折和跌倒的发生,本研究选择了运动负荷不大、中等强度的太极拳运动,纵向和横向研究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跟骨骨密度和桡骨骨强度以及性激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太极拳运动对骨密度和骨强度影响的可能健身机制。本研究选择了115名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纵向跟踪研究分为2组,实验组32人(太极拳初学者,实验周期6个月,每周练习3次,每次60分钟),男性16人,女性16人;对照组32人,男性16人,女性16人,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六个月太极拳练习前后跟骨骨密度、桡骨骨强度和性激素的变化;横向研究为杨式组、陈式组和快走组各17人(练习年限>=3年,每周至少3次,每次45—60分钟),均为女性,观察杨式组、陈式组和快走组跟骨骨密度、桡骨骨强度和性激素的变化;并进一步观察骨量的变化与性激素变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Sahara型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受试者的左跟骨进行检测,选取指标为BMD、BUA、SOS。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omnisense 7000SP骨强度仪,测定左前臂桡骨超远端(腕关节处)骨强度,选取指标为SOS、T值和Z值。睾酮和雌二醇数据由美年健康体检中心完成,测定方法为化学发光法。研究结果:纵向跟踪研究发现,实验组经过六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跟骨骨密度指标BMD、BUA、SOS和桡骨骨强度指标SOS、T值和Z值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跟骨骨密度各指标自身前后比较有上升趋势,但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后各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桡骨骨强度指标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提高,其中男性指标SOS和T值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桡骨骨强度6个月后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女性下降非常显着(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性激素都有下降,但实验组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存在差异(P<0.05);性激素与跟骨骨密度指标成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着(P>0.05),与桡骨骨强度指标成正相关,其中只有雌二醇与各指标相关显着(P<0.05)。横向研究发现:杨式组、陈式组与快走组的跟骨骨密度指标BMD值、BUA值和SOS值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杨式组和陈式组与快走组桡骨骨强度指标SOS值、T值和Z值存在显着性或非常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三组雌二醇无显着性差异(P>0.05)。杨式组和陈式组的跟骨骨密度和桡骨骨强度及性激素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快走组跟骨骨密度指标BMD和雌二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 6个月的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中老年人的跟骨骨密度和桡骨骨强度。2.杨式太极拳组和陈式太极拳组的桡骨骨强度明显优于快走组,说明不同形式的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桡骨骨强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3.杨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运动均能够增强中老年人跟骨骨密度和桡骨骨强度,但两种太极拳对中老年人骨密度和骨强度的影响效果不具有显着性差异。4. 6个月太极拳练习后,中老年人的性激素具有下降的趋势;杨式太极拳组和陈式太极拳组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太极拳练习能够有效改善中老年人性激素水平。5.太极拳练习后,睾酮、雌二醇与跟骨骨密度呈正相关,但不具有显着性;睾酮、雌二醇与桡骨骨强度呈正相关,且雌二醇与桡骨骨强度呈显着性正相关,说明太极拳练习后中老年人骨量的改善可能与太极拳对中老年人性激素的影响有关。

二、习太极拳老人骨健康状况的多年追踪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习太极拳老人骨健康状况的多年追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2个月不同形式体育运动对男性强戒人员骨密度和体质状况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骨相关知识
        2.1.1 骨相关概念
        2.1.2 骨密度的测量方法
        2.1.3 骨密度测量部位
        2.1.4 骨质疏松症(OP)现状及其危害
        2.1.5 毒品对骨密度的影响
    2.2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
        2.2.1 不同运动形式对骨密度的影响
        2.2.2 运动强度对骨密度影响
        2.2.3 运动时间对骨密度的影响
    2.3 太极拳的功效
        2.3.1 太极拳对戒毒人群的影响
        2.3.2 太极拳对骨密度的影响
    2.4 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功效
        2.4.1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
    2.5 总结
3.研究方案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来源
        3.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研究结果
    4.1 实验人员变化
    4.2 实验对象基本信息
    4.3 两组戒毒人员骨密度数据比较
        4.3.1 两组戒毒人员基线数据比较
        4.3.2 太极拳组和中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实验前中后期测试数据比较
    4.4 两组戒毒人员体质数据比较
        4.4.1 两组戒毒人员基线体质数据比较
        4.4.2 两组戒毒人员实验前中后期体质数据比较
5.分析与讨论
    5.1 12 个月太极拳和中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强戒人员骨密度的影响
    5.2 12 个月太极拳和中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强戒人员体质状况的影响
        5.2.1 太极拳和中高强度间歇运动对BMI的影响
        5.2.2 太极拳与中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5.2.3 太极拳与中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力量素质的影响
        5.2.4 太极拳与中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5.2.5 太极拳与中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反应素质的影响
6.结论
7.研究不足与建议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附录

(2)太极拳锻炼对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身心康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名词解释
    1.2 ATS滥用国内外形势与危害
    1.3 ATS依赖者治疗现状
    1.4 体育运动与药物依赖
    1.5 太极拳健康促进研究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的提出与创新点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2.4.1 访谈法
        2.4.2 实验法
        2.4.3 问卷调查法
        2.4.4 测试法
        2.4.5 数理统计法
    2.5 研究主要内容框架
    2.6 研究假设
3 研究一:设计ATS依赖者太极拳锻炼方案
    3.1 理论依据:ATS依赖者身心健康与药物渴求的关系
        3.1.1 目的
        3.1.2 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实践依据一:运动干预药物依赖者的锻炼方案分析
        3.2.1 目的
        3.2.2 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实践依据二:太极拳运动干预慢性病患者的锻炼方案分析
        3.3.1 目的
        3.3.2 方法
        3.3.3 结果
        3.3.4 讨论
        3.3.5 小结
    3.4 设计太极拳锻炼方案
        3.4.1 设计锻炼内容
        3.4.2 设计锻炼方案要素
4 研究二(实验一):一次太极拳锻炼对依赖者情绪的影响
    4.1 目的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设盲
        4.2.3 太极拳干预
        4.2.4 工具
        4.2.5 数据的采集
        4.2.6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
        4.3.1 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4.3.2 一次太极拳锻炼对情绪的影响
        4.3.3 一次太极拳锻炼对心境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5 研究二(实验二):中长期太极拳锻炼对男子依赖者身心康复的效果
    5.1 目的
    5.2 方法
        5.2.1 被试筛选与分组
        5.2.2 设盲
        5.2.3 太极拳干预
        5.2.4 工具
        5.2.5 数据的采集
        5.2.6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
        5.3.1 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5.3.2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体适能的影响
        5.3.3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情绪的影响
        5.3.4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5.3.5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睡眠的影响
        5.3.6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药物渴求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对改善体适能的效果
        5.4.2 对改善情绪的效果
        5.4.3 对提高生命质量的效果
        5.4.4 对改善睡眠的效果
        5.4.5 对降低药物渴求的效果
    5.5 小结
6 研究三(实验三):中长期太极拳锻炼对女子依赖者身心康复的效果
    6.1 目的
    6.2 方法
        6.2.1 被试筛选与分组
        6.2.2 设盲
        6.2.3 太极拳干预
        6.2.4 工具
        6.2.5 数据的采集
        6.2.6 统计学分析
    6.3 结果
        6.3.1 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6.3.2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体适能的影响
        6.3.3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情绪的影响
        6.3.4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6.3.5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睡眠的影响
        6.3.6 太极拳运动干预对药物渴求的影响
    6.4 讨论
        6.4.1 对改善体适能的效果
        6.4.2 对改善情绪的效果
        6.4.3 对提高生命质量的效果
        6.4.4 对改善睡眠的效果
        6.4.5 对降低药物渴求的效果
    6.5 小结
7 总讨论与总结
    7.1 总讨论
    7.2 局限与展望
        7.2.1 局限
        7.2.2 展望
    7.3 应用
    7.4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学习经历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3)运动与骨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理论卷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骤及思路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骨健康相关名词
        二、知识图谱相关名词
        三、Meta分析相关名词
    第二章 运动与骨健康Meta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文献检索
        五、文献筛选流程
        六、文献数据提取
        七、文献评价方法
        八、异质性检验方法
        九、分析模型选择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检索结果
        二、纳入文献的特征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四、运动与骨健康Meta分析结果
        五、小结
    第三章 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热点及动态趋势
        第一节 国内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热点及动态趋势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国外运动与骨健康领域研究热点及动态趋势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四章 运动对不同人群骨健康影响的研究热点
        第一节 国内运动与中年人群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国外运动与中年人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国内运动与中老年人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四节 国内运动与老年人群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五节 国外运动与老年人骨健康研究热点及动态趋势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六节 国内不同锻炼程度大学生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七节 国外不同锻炼程度大学生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八节 国内专业运动训练人群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九节 国外专业运动训练人群骨健康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五章 运动促进骨健康的机理——以太极拳为例
        一、前言
        二、运动与骨健康
        三、太极拳与骨健康
        四、太极拳健骨机理
        五、太极拳健骨调控体系之间的关系
        六、结语
第二部分 实证卷
    第六章 运动对不同人群骨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骨强度指标的测量
        第一节 实验器材与操作方法
        一、实验器材
        二、骨强度测量方法
        第二节 运动与中年人骨健康(实验一)
        一、研究对象
        二、太极拳运动干预方案
        三、骨强度测量方法
        四、结果
        五、分析与讨论
        六、结论
        第三节 运动与绝经后女性骨健康(实验二)
        一、研究对象
        二、骨强度测量方法
        三、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
        第四节 运动与老年人骨健康(实验三)
        一、研究对象
        二、骨强度测量方法
        三、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
        第五节 不同锻炼程度大学生骨健康(实验四)
        一、研究对象
        二、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四、结论
        第六节 专业运动训练人群骨健康(实验五)
        一、研究对象
        二、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四、结论
    第七章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附录1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
    附录2 表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一)
    附录3 表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二)
    附录4 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调查问卷
    附录5 专业运动训练人群健康状况和运动习惯调查问卷
    附录6 部分骨强度现场测试照片
    附录7 部分受试者问卷调查填写照片
    附录8 部分太极组锻炼照片
    附录9 实验团队与部分被试教练员合影照片
在校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4)太极拳对人体健康体适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太极拳对身体成分的影响
    1.1 太极拳可提高骨密度和骨矿含量
    1.2 太极拳可降低体脂,提高肌力和肌耐力
    1.3 太极拳可改善关节活动度
2 太极拳对人体平衡能力的影响
3 太极拳与其他运动的比较
    3.1 与有氧运动比较
    3.2 与抗阻运动比较
    3.3 与协调运动的比较

(5)太极拳运动对骨量骨密度及骨转换标志物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 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检索人相关内容
        检索时间范围
        检索数据库
        检索词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1.3质量评估
2 结果Results
    2.1太极拳可维持人体骨密度和骨矿含量
    2.2太极拳可增加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
    2.3 太极拳维持或增加骨量的调节机制
        2.3.1太极拳对骨转换相关激素的影响
        2.3.2太极拳通过调节雌激素和细胞因子来维持骨量
3 结语Conclusion
作者贡献
利益冲突
伦理问题
文章查重
文章外审
学术术语
作者声明
文章版权

(6)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对心脏机能的改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太极拳运动价值的研究现状
        2.1.1 太极拳运动的技击价值
        2.1.2 太极拳运动的健身价值
        2.1.3 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
        2.1.4 太极拳运动的时代价值
    2.2 太极拳运动对全身各机体影响的研究现状
        2.2.1 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2.2 太极拳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2.2.3 太极拳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2.4 太极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3 太极拳不同练习方法的研究
    2.4 太极拳与其它健身方式的对比研究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咨询法
        3.2.3 实验测试法
        3.2.3.1 身体形态指标及测试方法
        3.2.3.2 生理机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3.2.4 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心脏机能能力的评价指标
    4.2 改善心机能所需的时间
    4.3 反映心脏机能能力的生理指标
        4.3.1 运动心率
        4.3.2 摄氧量
        4.3.3 主观运动强度(RPE)
    4.4 不同速度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受试者各生理指标变化
        4.4.1 不同速度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心率指标变化
        4.4.2 不同速度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过程中摄氧量指标变化
        4.4.3 不同速度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过程中 RPE 指标变化
    4.5 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跑运动过程中生理指标变化对比分析
        4.5.1 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跑运动的心率变化对比分析
        4.5.2 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跑运动摄氧量变化对比分析
        4.5.3 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健身跑运动 RPE 变化对比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从中医养生视觉论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医养生的相关研究
        2.1.1 中医养生概念
        2.1.2 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
        2.1.3 中医养生的健身效果
    2.2 太极拳的相关文献研究
        2.2.1 太极拳的概念
        2.2.2 太极拳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2.2.3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2.3 太极拳体现出中医养生理论
        2.3.1 中医养生
        2.3.2 中医养生与太极拳关系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基本情况
        3.1.2 研究对比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专家访谈法
        3.2.2 文献资料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和分析
    4.1 太极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1.1 太极拳对人体阴阳平衡的影响
        4.1.2 太极拳对调和气血影响
        4.1.3 太极拳对经络畅通的影响
        4.1.4 太极拳运动对脏腑协调的影响
    4.2 中医养生理论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体现
        4.2.1 阴阳平衡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体现
        4.2.2 五行变化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体现
        4.2.3 气血调和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体现
        4.2.4 经络通畅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体现
        4.2.5 脏腑协调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体现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1
附件 2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8)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4.1 运动处方的研究现状
        1.4.2 太极拳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2 太极拳价值论
    2.1 太极拳技击与健身价值的发生与演变
        2.1.1 "发生学"的启示
        2.1.2 太极拳技击价值的发生与弱化
        2.1.3 太极拳健身价值的发生与突显
    2.2 太极拳健身价值的实现载体--形、意、气
        2.2.1 重视形炼的健身运动
        2.2.2 强调用意的调神特质
        2.2.3 关注调气的内养功法
        2.2.4 形意气的相互关系
    2.3 小结
3 太极拳健身要素的提炼与分析
    3.1 提炼太极拳健身要素的理论基础
        3.1.1 有氧运动--柔和缓慢
        3.1.2 调理气血--形圆体松
        3.1.3 脊柱保健--转腰旋脊
        3.1.4 平衡机能--虚实转换、步走弧形、立足平稳
        3.1.5 神经调节--意连心静
        3.1.6 心理调适--恬淡虚静
        3.1.7 腹式呼吸--细匀深长
        3.1.8 身心合一--整体运动
    3.2 太极拳健身要素的提炼与分析
        3.2.1 健身要素的提炼
        3.2.2 健身要素的分析
        3.2.3 健身要素的整体涌现性--健身效益
    3.3 小结
4 太极操编创
    4.1 太极操编创缘起
        4.1.1 继承与创新的需要
        4.1.2 简约与实用的结合
        4.1.3 普及与推广的基础
    4.2 太极操编创依据
        4.2.1 太极拳健身要素的特点
        4.2.2 中医经络学说
        4.2.3 中老年人亚健康常见问题
    4.3 太极操编创原则
        4.3.1 博采众长的原则
        4.3.2 局整结合的原则
        4.3.3 简单易学原则
        4.3.4 针对性原则
    4.4 太极操内容介绍
        4.4.1 太极操动作名称
        4.4.2 神经系统功能操
    4.5 小结
5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
    5.1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理念探讨与概念界定
        5.1.1 运动处方的由来与发展
        5.1.2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理念探讨
        5.1.3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概念界定
    5.2 太极拳运动强度研究
        5.2.1 他山之石
        5.2.2 科学探骊
    5.3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5.3.1 最优化原则
        5.3.2 整体性原则
        5.3.3 动态性原则
    5.4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依据
        5.4.1 中老年人年龄分期与生理心理特点
        5.4.2 锻炼者的学龄与技能发展特点
    5.5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具体说明
        5.5.1 运动强度
        5.5.2 运动持续时间和频率
        5.5.3 运动内容
    5.6 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系统的研发思路
        5.6.1 系统概述
        5.6.2 系统模块与功能
        5.6.3 系统特点
    5.7 小结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9)杨式太极拳搂膝拗步动作肌肉运动与经络关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医学相互联系,互相影响
        1.1.2 太极拳养生保健以中医脏腑经络为基础
        1.1.3 杨式太极拳动作特点符合中医理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经络学相关理论
        2.1.1 经筋与肌肉
        2.1.2 经筋与经脉
        2.1.3 肌肉与穴位、经脉
    2.2 太极拳肌肉运动健身理论
    2.3 太极拳肌电、生物力学分析相关研究
    2.4 中医与太极拳运动理论
    2.5 中医经络与肌肉运动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验法
4 实验结果
    4.1 搂膝拗步动作上肢测试结果
        4.1.1 搂膝拗步动作上肢肌肉积分肌电
        4.1.2 搂膝拗步动作上肢肌肉肌电持续时间及激活时间
    4.2 搂膝拗步动作下肢测试结果
        4.2.1 搂膝拗步动作下肢肌肉积分肌电
        4.2.2 搂膝拗步动作下肢肌肉肌电持续时间及激活时间
    4.3 搂膝拗步动作上、下肢测试结果
        4.3.1 搂膝拗步动作上、下肢肌肉肌电测试结果
        4.3.2 搂膝拗步动作上、下肢肌肉肌电持续时间及激活时间
5 分析与讨论
    5.1 有关概念的界定
        5.1.1 经络系统
        5.1.2 经络与肌肉空间位置关系
    5.2 搂膝拗步动作上肢肌肉运动与相关穴位、经络分析
        5.2.1 左侧上肢肌肉运动与相关穴位分析
        5.2.2 右侧上肢肌肉运动与相关穴位分析
        5.2.3 搂膝拗步动作上肢、胸腹整体分析
    5.3 搂膝拗步动作下肢肌肉运动与相关经络分析
        5.3.1 左侧下肢肌肉与相关穴位分析
        5.3.2 右侧下肢肌肉与相关穴位分析
        5.3.3 下肢肌肉与相关经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完善太极拳拳法理论体系
        6.2.2 加强太极拳现代生理学、解剖学、运动学研究
    6.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1 专家、学者访谈姓名一览表
    附2 运动员基本信息调查表
    附3 十二经筋肌肉
    附4 十二经脉体表循行及图
    附5 五输穴经穴与合穴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骨量和骨代谢相关激素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太极拳基本理论
        2.1.1 太极拳的概念
        2.1.2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运动强度
        2.1.3 太极拳运动健身功效的研究
        2.1.3.1 太极拳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
        2.1.3.2 太极拳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研究
        2.1.3.3 太极拳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的研究
        2.1.3.4 太极拳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的研究
        2.1.3.5 太极拳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的研究
        2.1.3.6 太极拳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
        2.1.3.7 太极拳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的研究
    2.2 骨相关知识
        2.2.1 骨与骨代谢
        2.2.2 骨量、骨密度和骨强度相关知识
        2.2.3 中老年人骨骼特点
        2.2.4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
        2.2.4.1 单光子、双光子和单能 X 线吸收测量法
        2.2.4.2 双能 X 线吸收测量法
        2.2.4.3 定量 CT
        2.2.4.4 定量超声
        2.2.4.5 定量磁共振
    2.3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研究现状
        2.3.1 运动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
        2.3.2 运动对桡骨骨密度的影响
    2.4 太极拳对骨密度的影响
    2.5 性激素相关知识
        2.5.1 性激素与骨代谢
        2.5.2 运动对性激素的影响
    2.6 小结与展望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2.1 运动方案
        3.2.2.2 样本采集
        3.2.2.3 测定指标
        3.2.2.4 测试时间
        3.2.2.5 实验器材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实验组和对照组骨量测试结果
        4.1.1 实验组和对照组跟骨骨密度比较
        4.1.1.1 实验前两组跟骨骨密度测试结果
        4.1.1.2 实验后两组跟骨骨密度测试结果
        4.1.1.3 实验前后实验组跟骨的骨密度测试结果
        4.1.1.4 实验前后对照组跟骨骨密度测试结果
        4.1.2 实验组和对照组桡骨骨强度测试结果
        4.1.2.1 实验前两组桡骨骨强度测试结果
        4.1.2.2 实验后两组桡骨密度测试结果
        4.1.2.3 实验前后实验组桡骨骨强度测试结果
        4.1.2.4 实验前后对照组桡骨骨强度测试结果
    4.2 实验组和对照组性激素测试结果
        4.2.1 实验前两组性激素测试结果
        4.2.2 实验后两组性激素测试结果
        4.2.3 实验组实验前后性激素测试结果
        4.2.4 对照组实验前后性激素测试结果
    4.3 性激素与骨密度、骨强度的相关性结果
        4.3.1 性激素与跟骨骨密度的相关性
        4.3.2 性激素与桡骨骨强度的相关性
    4.4 不同类型的太极拳运动与快走组骨量、性激素变化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5.1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跟骨骨密度的影响
    5.2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桡骨骨强度的影响
    5.3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性激素的影响
    5.4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跟骨骨密度和桡骨骨强度影响的机制探讨
        5.4.1 生物力学机制
        5.4.2 性激素机制
        5.4.3 其他因素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四、习太极拳老人骨健康状况的多年追踪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2个月不同形式体育运动对男性强戒人员骨密度和体质状况改善研究[D]. 王天元.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太极拳锻炼对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身心康复的研究[D]. 张志雷.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3]运动与骨健康[D]. 邓晓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太极拳对人体健康体适能的影响[J]. 张玲莉,柯丹丹,吴伟,陆大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09)
  • [5]太极拳运动对骨量骨密度及骨转换标志物影响[J]. 张玲莉,吴伟,余竹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51)
  • [6]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对心脏机能的改善效果研究[D]. 顾家续. 武汉体育学院, 2014(01)
  • [7]从中医养生视觉论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D]. 张真真.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8]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 杨慧馨. 上海体育学院, 2011(12)
  • [9]杨式太极拳搂膝拗步动作肌肉运动与经络关联的研究[D]. 韩衍金. 北京体育大学, 2011(09)
  • [10]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骨量和骨代谢相关激素影响的研究[D]. 张静. 上海体育学院, 2011(01)

标签:;  ;  ;  ;  ;  

老年人练太极拳骨骼健康的多年随访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