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药信息进入新世纪的希望

让中医药信息进入新世纪的希望

一、让中医药信息迈进希望的新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肖辉英[1](2021)在《我国古籍保护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文中提出

刘慧鸿[2](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认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潘雪[3](2020)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及补肾解郁调冲法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系统查阅、整理国内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相关文献,并通过对PCOS与心理应激相关性的分析阐释,为临床诊治PCOS提供参考依据及新思路。2通过横断面研究分析PCOS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慢性心理应激为切入点,对各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人格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PCOS中医各证型与慢性心理应激的关系,明确“肾虚肝郁”在PCOS中的重要病机作用,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基础。3应用来曲唑联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法建立动物模型证实慢性心理应激对PCOS的重要影响;以此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殖与心理应激方面指标,探讨补肾解郁调冲方对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疗效机制;以内质网应激(ERS)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通路PERK-ATF4-CHOP为研究新靶点,探讨补肾解郁调冲方对PCOS合并慢性应激大鼠的疗效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对309例PCOS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采集及整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变化、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PCO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不同证型PCOS患者在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肾虚肝郁型PCOS与发病相关因素、焦虑抑郁情况及人格特征的依存关系。2实验研究以CUMS方法模拟慢性心理应激,以来曲唑构建PCOS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慢性应激组(CUMS)、PCOS组、PCOS合并慢性应激组(PCOS+CUMS)。以行为学、卵巢组织病理学、血清性激素、海马组织神经递质等为指标进行模型对比及评价。应用PCOS+CUMS动物模型进行疗效机制研究。除正常组外,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英-35组、单纯补肾(即补肾)组、补肾解郁调冲(即补肾解郁)低、中、高剂量组。进行行为学检测,测定各组大鼠卵巢体积、卵巢质量;以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测定血清LH、FSH、FT水平;HPLC-ECD测定海马组织中NE、5-HT 及 5-HIAA 水平。选取补肾解郁低、中、高剂量组中疗效较佳的组别与其余各组进行疗效机制研究,以Tunel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GRP78、CHOP蛋白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中CHOP、GRP78、PERK、ATF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1)本研究有效病例为309例,27-33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5.34%),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91.26%),脑力劳动者居多(75.4%);肥胖患者占比为36.89%,67.96%的患者无运动习惯,月经紊乱者占比为95.47%,有不孕病史者占29.13%,其中原发性不孕者占不孕症患者的64.44%,继发性不孕者为35.56%;(2)309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占比最高(37.22%),其次为痰瘀互结证(23.30%)、脾虚痰湿证(20.39%)、肾虚血瘀证(19.09%);(3)不同证型间文化程度、工作性质、BMI存在差异(p<0.05);大专及以上者在肾虚肝郁证中占比最高(95.65%);脑力劳动者在肾虚肝郁证、脾虚痰湿证中占比较高,分别为80.95%、80.87%;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PCOS患者BMI高于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p<0.05);(4)在SF-36方面,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活力(VT)维度得分较低;存在焦虑状态者占PCOS患者总人数的28.8%,抑郁状态者占40.13%;(5)不同中医证型在VT及MH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肾虚肝郁证VT维度及MH维度得分低于脾虚痰湿证(p<0.05);肾虚肝郁型PCOS患者SF-36心理健康总分低于其余3个证型,SAS及SDS评分高于其余3个证型(p<0.05);(6)各中医证型间EPQ-RSC中E、N、P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证的E维度得分最高,肾虚肝郁证最低;肾虚肝郁证的N、P维度得分最高,脾虚痰湿证最低;(7)进一步对中医证型占比最高之肾虚肝郁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BMI、抑郁情况、神经质N与肾虚肝郁证有关(p<0.05)。年龄偏小(以34-40岁为参照)、体重偏低(以超重、肥胖为参照)、抑郁状态与肾虚肝郁证呈正相关;高中及中专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参照)、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以无业参照)、情绪稳定或人格为神经质中间型(以情绪不稳定者为参照)与肾虚肝郁证呈负相关。2实验一PCOS组、PCOS+CUMS组大鼠体质量、血清FT水平、LH/FSH比值高于空白组(p<0.05);PCOS+CUMS组较PCOS组卵巢组织多囊样改变更加明显;CUMS组、-PCOS+CUMS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偏嗜度及海马组织中NE、5-HT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5-HIAA含量、5-HIAA/5-HT比值高于空白组(p<0.05);3实验二(1)体质量、卵巢体积及卵巢质量: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左侧卵巢体积及卵巢质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达英-35组、补肾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左侧卵巢体积及卵巢质量明显减小(p<0.05);(2)卵巢组织病理学:模型组可见多个囊状扩张卵泡,颗粒细胞排列松散,层数减少;补肾解郁中、高剂量组可见正常形态的卵泡及黄体,囊性扩张卵泡少见,颗粒细胞排列整齐,层数较模型组增多;(3)性激素:模型组大鼠LH、FT水平及LH/FSH比值较正常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达英-35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FT水平明显降低(p<0.05),达英-35组及补肾解郁中、高剂量组大鼠LH水平、LH/FSH比值明显降低(p<0.05);补肾组在LH水平方面较模型组降低(p<0.05);4实验三(1)行为学:模型组大鼠水平、垂直运动得分及蔗糖偏嗜度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大鼠垂直运动得分、蔗糖偏嗜度虽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补肾解郁中剂量组、补肾组大鼠垂直运动得分较治疗前呈升高趋势;补肾解郁中剂量组蔗糖偏嗜度升高幅度最大;(2)神经递质:模型组大鼠NE、5-HT含量较正常组降低,5-HIAA含量升高(p<0.05),而5-HIAA/5-HT比值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及补肾解郁各剂量组NE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大鼠5-HT、5-HIAA含量及5-HIAA/5-HT比值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补肾解郁中剂量组5-HT含量最高,补肾解郁高剂量组5-HIAA含量最低;5实验四(1)颗粒细胞凋亡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较正常组卵巢颗粒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达英-35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卵泡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2)GRP78、CHOP、PERK、ATF4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中GRP78、CHOP蛋白主要表达于颗粒细胞层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RP78、CHOP、ATF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模型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达英-35组、补肾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GRP78、ATF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补肾解郁中剂量组CHO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文献综述,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心理应激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药在治疗PCO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结合心理应激因素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及优势。2临床研究证实,肾虚肝郁证是PCOS常见的中医证型;肾虚肝郁型PCOS患者存在更大的精神压力及心理负担,且易具有内向,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等人格倾向,“肾虚肝郁”与PCOS患者的慢性心理应激状态具有密切关联;年龄偏小、体重偏低、存在抑郁状态、情绪不稳定者辨证为肾虚肝郁证的可能性更大,临证治疗中应重视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3来曲唑联合CUMS诱导的PCOS合并慢性应激状态动物模型较传统PCOS模型大鼠卵巢病理改变、内分泌及行为学变化、神经递质方面更贴近临床,可作为研究PCOS合并心理应激的病理及药效学机制的可靠动物模型,并进一步证实了慢性心理应激与PCOS相互影响。4补肾解郁调冲方可促进模型大鼠体内生殖内分泌环境恢复平衡,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改善行为学表现;该方的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抑制PERK-ATF4-CHOP信号通路,下调GRP78表达,进而延缓ERS介导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有关。

安丽丽[4](2019)在《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PDGF、VEGF及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治疗IgA肾病大鼠的可能机制,为临床运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治疗IgA肾病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检测尿液分析均阴性者进入实验,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中药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脂多糖+四氯化碳+蓖麻油的方法,复制IgA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蒸馏水灌胃一次,贝那普利组每日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灌胃一次,中药组每日给予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中药汤剂灌胃一次,持续4周。实验期间定时检测大鼠尿液分析、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在第14周始,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及肾组织,以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质蛋白(HDL)等生化指标,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及肾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lk-1表达情况。结果: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正常组一般状态较好;其余3组造模开始后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萎靡不振或躁动不安、活动异常减少或增多、易激惹、摄食减少、毛色晦暗、毛发稀疏等表现。贝那普利组、中药组在给予相应治疗后一般状态较模型组好转。2.4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质蛋白(HD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期间正常组无异常蛋白尿出现,其余3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贝那普利组、中药组给予相应治疗后较模型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着下降(P<0.05),中药组、贝那普利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光镜或免疫荧光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发现,正常组大鼠没有肾脏病理改变,模型组病理改变最明显,贝那普利组、中药组肾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5.通过免疫荧光或RT-PCR观察大鼠肾组织中的PDGF、VEGF及受体Flk-1表达发现,模型组、贝那普利组、中药组较正常组表达明显增强(P<0.05);贝那普利组、中药组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减弱(P<0.05);贝那普利组、中药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可显着降低IgA肾病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从而保护肾脏功能,并且其作用效果相当于盐酸贝那普利。2.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可显着减轻IgA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损伤,延缓本病的进展,并且其作用效果相当于盐酸贝那普利。3.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可显着降低IgA肾病大鼠肾组织中PDGF、VEGF及受体Flk-1的表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维持肾小球基底膜的稳定性,减轻肾脏病理改变,来延缓疾病的进展,并且其作用效果相当于盐酸贝那普利。

曾钦[5](2018)在《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构建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中医养生置于大时代背景及当代传播的现实基础之上,以中医养生学为研究主旨和理论引导,综合运用多种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从传播生态的视角对中医养生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环境、传播主客体、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和现象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考察分析,探索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构建策略,以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上,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添砖加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五个层次展开。首先,确立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界定中医养生学和传播学相关概念的内涵,厘清生态学、传播生态学的学术源流和核心理论,根据对中医学和生态学在整体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以及和谐发展观三个维度一致性的分析,探讨二者的理论融合机理,建立起研究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支撑。明确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研究的主旨与方向,就是要透过传播现象的表征去挖掘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特点与规律,以整体性和动态连续性的生态观为出发点,充分考察中医养生传播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子构成的传播环境、传播者和受传者构成的传播主体,以及传播媒介等因子的特点和彼此的关联性,构建出营造中医养生传播平衡生态的策略。然后,从历时性的角度回顾了中医养生传播的历史嬗变。中医养生传播历时数千年,横跨多个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的前工业文明、由西方建立的工业文明,以及当前所处的后工业文明,或称为信息—生态文明。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态营造了不同的传播生态,也使中医养生传播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在历史阶段划分上,将中医养生传播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两大阶段,并细分为原始社会至夏商周、秦汉至隋唐、宋金元至鸦片战争以前、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以中医养生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与主要传播活动为脉络,梳理和探究中医养生传播的历史轨迹。紧接着,从共时性的角度,围绕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五大生态因子展开研究。传播环境方面,我国地大物博的自然条件为中医养生提了的良好的物质环境,璀璨纷呈的古代哲学与科技水平奠定了中医养生传播的丰沃文化土壤,源远流长的民风民俗为中医养生创造了广阔的传播空间;传播主体方面,中医养生的传播者具有能动性、代表性和时代性三大特点,受传者则表现出广泛性、目的性和类群性的特征;同时,根据社会阶层与身份的差异,将传播主体划分为官方主体和民间主体两大类,再细分为帝王与方士、士大夫阶层、官办医学教育机构、医学世家、民间医生这五大主要类型进行分别阐述;传播客体方面,根据中国古代哲学的认知分类方式,从两个维度分析中医养生传播信息的特性,即“道”维度上的独特性和抽象性,以及“器”维度上的先进性和庞杂性;传播媒介方面,中医养生传播也呈现出与一般媒介不同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人为核心的示现媒介和以文本为载体的再现媒介。随后,对当代中医养生传播生态进行综合考察。通过分析纷繁复杂的中医养生传播现象,挖掘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发展动力和传播机制,将当代中医养生传播生态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中医养生传播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化特点,建立了良好的传播政治生态环境;其次,在全球消费文化驱动下,中医养生商品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在助推中医养生传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传播乱象丛生、消费主义横行等负面问题;第三,在多元传播媒介的营造下,中医养生传播开始“去中心化”,既迎来了巨大的传播机遇,也面临信息泛滥、把关人缺失等问题的挑战。最后,在对中医养生传播的漫长历史和复杂现实做出回顾与反思后,提出了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传播生态策略。第一,培“土”——通过夯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提供持续稳定的政策法规保障,来创造健康良性的传播环境生态;第二,炼“金”——通过完善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制定中医养生标准化产品和服务体系,创建紧跟时代发展的传播信息生态;第三,引“水”——针对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这四大中医养生传播者存在生态位“缺位”、“错位”、“重叠”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以创建多元有机的传播者生态。第四,植“木”——通过树立“绿色传播”价值观、建立互利共生的媒介关系、倡导以人为本的专业主义,营造平衡和谐的传播媒介生态。第五,育“火”——中医养生信息得以传播的生命线就是它的群众性,只有通过培育广大受众理性的中医养生文化素养和需求,才能实现中医养生传播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本文认为,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构建策略研究,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传播生态视角为这一创新尝试开辟了崭新路径。构建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策略,既是对中医养生传播在生态文明社会的意义探寻,也包含了对传播媒介技术和手段层面的思考,更是对传播生态系统整体平衡结构的试验性摸索。只有在中医理念的引领下,综合运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智慧和现代传播的方法,才能推动当代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平衡健康发展。

迟笑怡[6](2018)在《基于中医学“护场”理论探讨原发性肺癌相对低代谢区占比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筛选并分析与肺癌预后相关的因素,利用PET/CT成像技术,寻找肿瘤中具有中医学“护场”功能的相对低代谢区域,分析其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将其量化及可视化,为临床肺癌治疗策略的改进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临床107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18F-FDGPET/CT显像结果,通过测量病灶18F-FDG代谢指标SUV、SUL,利用PET/CT后处理软件计算病灶GTV与肿瘤代谢体积MTV,并计算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总体积比值。(2)回顾性分析107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总中位生存期、总生存率;将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免疫细胞浸润、肿瘤SUVmax、肿瘤体积、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肿瘤总体积百分比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末次随访生存状态作为生存结局,将生存时间和生存结局作为因变量,采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将各自变量采用Log rank进一步分层分析,利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将18例存在免疫细胞浸润的患者作单独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的因素筛选出来,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患者代谢参数测量方法一致性分析肺癌病灶的SUVpeak-自动测量结果的差异为Og/ml,重复性为100%;肺癌病灶的SUVpeal-手工受操作者的影响明显,同一个医生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医生间测量结果不同;处理软件自动测量病灶SUVpeak-自动避免操作者的影响,同时能够自动避开空洞、炎症组织的干扰,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及重复性。(2)各自变量单因素分析男性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女性患者;随着临床分期接近晚期,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降低;手术治疗可以更好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周边存在免疫细胞浸润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随着SUVmax的增高,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降低;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降低;肿瘤低代谢占总体积比值越大,患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3)各临床分期分层分析:早期与中晚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比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随着临床分期接近晚期,患者肿瘤的体积明显增大,中晚期随着肿瘤体积增大、SUVma的增高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降低;早期与中晚期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大于50%的患者可获得比其余患者更长的生存时间。(4)不同手术方式分层分析:接受手术的患者,患者术前临床分期越早,对于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越有利;对于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分期的早晚对于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未见明显的影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肿瘤体积明显低于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但肿瘤的大小无论在手术治疗组还是非手术治疗组,对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时间都未见具有明显的影响;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着反应患者肿瘤代谢活性的SUVmax的增大,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下降;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大于50%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比其余患者更长的生存时间。(5)不同肿瘤体积分层分析肿瘤体积小于120cm3的患者在临床中多选择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而肿瘤体积较大者(≥120cm3),多已失去手术机会,手术未让患者受益;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肿瘤SUVmax也呈明显增高的趋势,仅在肿瘤体积在17-119.9cm3范围时,SUVmax的变化会对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产生影响;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超过50%的患者无论肿瘤负荷多大,均可使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6)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分层分析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超过50%者在临床各期、无论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其生存时间均长于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小于50%的患者,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多出现在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超过50%的患者中,且可带给肿瘤患者更长的生存时间。(7)多因素分析结果COX回归结果显示,X 2=85.919,P=0.000,模型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变量中对患者生存有显着影响的分别为:性别(P=0.056)、年龄(P=0.053)、治疗方式(P=0.033)、肿瘤SUVmax(P=0.021)、是否存在免疫细胞浸润(P=0.024)、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P=0.000);其中SUVmax(RR=1.621,3.391)为危险因素,随着SUVmax标准化摄取值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死亡危险;而接受手术治疗(RR=0.575)、存在免疫细胞浸润(RR=0.461)及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RR=0.206)则为保护性因素,病灶局部存在免疫细胞浸润,病灶中相对低代谢区占总病灶体积的比例超过50%,使得患者能从中带来更大的获益。(8)18例存在免疫细胞浸润的患者分析18例存在免疫细胞浸润患者的总中位生存期为20.00±1.50月;早期患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多为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大于50%的患者,且生存时间长于低代谢区占比小于50%的患者。[研究结论](1)以大体肿瘤体积减去MTV(40%SUVmax)所对应的肿瘤代谢体积占大体肿瘤体积的百分比表示在肿瘤中处于相对低代谢区的范围,发现该范围超过大体肿瘤的50%时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从功能上与中医学“护场”相对应;(2)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面,SUVmax为危险因素,随着SUVmax标准化摄取值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死亡危险;接受手术治疗、存在免疫细胞浸润及肿瘤相对低代谢区占比则为保护性因素,病灶局部存在免疫细胞浸润,病灶中相对低代谢区占总病灶体积的比例超过50%,使得患者能从中带来更大的获益。

毕晓涛[7](2018)在《基于文献整理的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整理近10年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文献,分析中医药对EMT的用药规律,为EMT治疗提供有效、精准的用药选择。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EMT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行统计,归纳EMT的用药规律。结果:1.文献统计统计情况本研究共检索到文献1018篇,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剔除不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154篇。2.药物使用频率及归经、四气和五味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活血化瘀药出现的频次最高,其次为补虚药、清热药、行气药、止血药等。药物多归肝经,性多温,味多辛甘。3.聚类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药对组合体聚类主要有没药-血竭、牡丹皮-大血藤、党参-牛膝、桂枝-茯苓、当归-赤芍、桃仁-香附、三棱-莪术;3味药组合体聚类主要有没药-血竭-红花、皂角刺-乌药-柴胡、淫羊藿-熟地-菟丝子、甘草-白芍-川芎、五灵脂-蒲黄-延胡索、莪术-三棱-丹参;5味药组合体聚类主要有三七-夏枯草-水蛭-党参-牛膝、蒲黄-五灵脂-香附-延胡索-桃仁。药物的主要功效为祛瘀定痛、行气散结、温肾益气。4.因子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2个因子所对应药物为:(F1:香附、白芍、菟丝子、淫羊藿、熟地;F2:莪术、三棱;F3:甘草、白芍、柴胡、三七、夏枯草;F4:川芎、桃仁、红花、熟地;F5:当归、赤芍、川芎;F6:没药、血竭;F7:延胡索、五灵脂、蒲黄;F8:延胡索、桂枝、牛膝;F9:丹参、香附、皂角刺;F10:水蛭、夏枯草;F11:黄芪、党参;F12:牡丹皮。)分析结果显示药物主要功效为祛瘀定痛、行气散结、温肾益气。结论:1.“瘀”是EMT的基本证候要素,病理性质有因虚致瘀和因实致瘀之别,其病理因素多与瘀、虚有关。2.EMT的中医治疗以祛瘀定痛、益气活血、温肾散寒为主,用药以甘味补益、辛味发散、温性散寒和入归肝经药物为主。3.当归、赤芍、丹参、莪术、延胡索、川芎、三棱、甘草、香附、桃仁是治疗EMT的高频药物。4.治疗EMT常用药对有没药-血竭、牡丹皮-大血藤、党参-牛膝、桂枝-茯苓、当归-赤芍、桃仁-香附、三棱-莪术、水蛭-夏枯草、黄芪-党参。

马莉[8](2014)在《基于药性组合的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构建》文中提出今天的医学模式正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医学模式发生转变,人体生命周期中的特殊规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医学任务也逐渐由防病治病转化为维护和增强健康,因此亟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中医药以其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的传统诊疗特色,在个性化健康服务中颇具优势,然而现有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信息整合不够全面、服务水平不够专业、服务内容个性化特征不明显、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因此构建一个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平台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利用中医药传统知识服务大众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中医药健康知识的融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健康知识的融合模型以及健康方案数据库。并进一步基于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构建了基于病-症-证的主动辨证系统,实现了结合辨证结果进行个性化健康方案的自动推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药性组合的个性化药膳配方设计,实现了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与完善。综上所述,本文明确了基于药性组合的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核心功能以及系统流程,并选取了构建系统的最佳技术,分析了平台的总体架构、核心子系统和技术路线。重点讨论了平台的应用思路及产业化前景。本文为中医药健康知识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平台界面友好、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进行极具个性化、专属性极强的健康方案推荐,便于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同时基于药性组合模式的药膳配方设计也为药膳研究提供了明确可行的方案,为药膳产业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本课题充分挖掘中医药健康知识宝库,基于药性组合进行知识整合、知识发现与知识创新,开辟了实现个性化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途径。

王玲[9](2014)在《李今庸咳喘病辨证施治规律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1.目的和意义李今庸先生是我国当代着名的中医药学理论家、临床家和教育家,全国中医院校本科教育中《金匮要略》课程教学的奠基人和该教材的主要撰稿人、全国《内经》学界造诣精深、成就丰硕的知名专家,展示和弘扬他的学术思想和成才经历,对巩固我校学术领先地位,保持鲜明的中医特色和优势,提高学科整体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正确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的理论源自中医药学的传统理论,上至《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隋唐、宋金元时期及至当代多位名医的着作当中蕴含了大量的呼吸病学的内容。系统整理先生的学术理论,尤其是关于肺系疾病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必将进一步强化中医经典教学,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好地服务临床工作。2.研究方法2.1广泛研读先生着作:《古医书研究》、《读古医书随笔》、《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内经选编》、《读医心得》、《中医学辩证法简论》、《金匮要略讲解》、《新编黄帝内经纲目》、《湖北医学史稿》、《奇治外用方》、《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中医临床家李今庸》、《中医药学发展方向研究》、《舌耕馀话》、公开发表的论文,全面收集有关反映其学术思想的文献。在文献选择上一方面是先生的原着,再是有关先生学术思想总结的学术论文。2.2整理分析从众多文献中总结先生研究古医书的方法及学术成就、临证经验、对中医药理论的阐发、其在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扞卫中医药地位、探讨中医药如何正确发展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之后,访谈先生本人,征求他对相关问题的意见。3.研究结果3.1先生在多年的临床、科研与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在临床诊疗当中,先生对肺系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厚的经验。他非常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临床对理论的检验作用,所以,先生首先从经典着作中整理了关于肺系疾病的理论,深入探究,以之指导临床。同时,他把多年的诊疗经验着之于文,先后撰写三篇文章论述咳喘。在这些文章中,先生系统归纳了咳喘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和治疗,为我们治疗咳喘病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在《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中,先生收人了十一则咳喘病医案。在选择病例时,因机证治相同者则选一例,这11例实质上是11个类型,体现了同病异治的辨证论治思想。在60多年的中医临床医疗工作中,先生形成了他独特的医疗风格、完整的临床医学思想,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医疗上,他坚持了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治疗疾病,以人为本,尤其善治疑难、危重病证。他善用经方,也常用时方,更喜用单验方。先生陆续出版了《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中医临床家李今庸》、《奇病外治方》等临床方面的着作,向读者系统介绍了其临证经验。临证当中,先生用药方小量轻,以简制胜,提出了“方不在大,对症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则良”等经典性语言。3.2在中医教育学上,先生开创和建立了两门中医经典学科教育。其一,在全国中医界开创和建立了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现代学科的教育。先生是全国中医本科教育中,最早开设《金匮要略》课程和自编《金匮要略》教材的专家,1963年,他主持编写了全国第二版中医教材的《金匮要略讲义》,属我国早期《金匮要略》学科的主要带头人。其二,对《黄帝内经》的杰出贡献:先生是当代《黄帝内经》学科研究的着名专家。他创建和发展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理论《黄帝内经》现代学科教育(包括中医基础学科的建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运用考据学原理,对《黄帝内经》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考证,解决了历来存在的大量疑难问题;对《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给予了正确阐明,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其研究成果已被多版《内经》教材引用,并为古籍研究所采纳。先生以《内经》中的中医教育学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中医教育学现状,认为中医药学是一门特殊学科,所以在教育对象上必须要有所选择,要择人而教,因材施教,宁缺勿滥。先生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过渡到注重质量,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3.3先生将清朝乾嘉时期所兴起的治经学方法,引入到古医籍的研究整理之中。他依据训诂学、校勘学、音韵学、古文字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方言学、历史学、文献学和历代避讳规律等相关知识,对古医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先生一直致力于古医籍研究,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有关中医学文字研究考证的着作《古医书研究》,既有对成书的年代和地点的考证,又有义考、句考、字考,还有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对一些悬而未决、众说纷纭的问题,先生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少观点使人发蒙振聩。《古医书研究》一书在2003年出版之后,先生并没有停止对古典医籍的探究,在相关杂志上先生又发表了《读黄帝内经札记》、《读伤寒论札记》、《甲乙经析疑》、《神农本草经药名新诂二则》系列论文共二十余篇。对古医书中有问题的文字、内容,细心疏爬。他治学态度严谨,一言之取舍必有于据,一说之弃留必合于理。其研究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中医经典着作以及隋唐以前典籍中有关医学的内容。每有得则笔之以文。从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他发表了诸如“析疑”、“揭疑”、“考释”、“考义”这类文章100多篇。3.4关于中医在当代应如何发展,先生多次向湖北省政府及党中央提案商讨中医发展,他强调中医一定要保持自身特色,在发展过程中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提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检查手段,来延伸中医药学望、闻、问、切“四诊”,积累资料,以中医药学理论及其思维方式为指导思想,综合分析,找出新的规律,把它纳入辨证施治中,以发展辨证治疗。先生多次论述,中医学与西医学产生、发展的条件不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医学理论体系,有其各自的哲学基础,两者不能互相取代,只能在发展的基础上互相取长补短。要使中西医学真正、有机结合,必须等待两种医学各按其内部规律发展到医学模式的转变,“届时中西医两种医学始有结合成为一个具有辩证思维形式的新的医药理论体系”。至于如何才能完成这两种转变,那就必须努力促使“西医中国化”、“中医现代化”。

王海燕[10](2014)在《中国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疾病谱和健康保健需求的变化,推动中医药产业以其独特优势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中国西部是中医药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的天然优势。研究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欠发达地区创新产业发展路径、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现实意义重大,战略意义深远。本文围绕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主题,构建了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投入系统、研发创新系统、政策支撑系统、循环交换系统(即IRPE系统)现状,系统地提出了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如下:以系统论视角,创造性地构建了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IRPE系统,提出了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首次对西部中医药产业进行全面评价,提出了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化重构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首次对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构建了西部中医药产业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系统地对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度进行集成,构建了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提出了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构想;通过重构中医药产业系统,分析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演进规律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探索宏观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内微观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机制,丰富了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内容和视野。

二、让中医药信息迈进希望的新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中医药信息迈进希望的新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及补肾解郁调冲法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患病情况
        2 病因
        3 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并发症
        6 诊断标准
        7 治疗
        8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1 病名源流
        2 中医病因病机
        3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4 中医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 PCOS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
        2 PCOS患者的心理特征
        3 心理应激与PCOS之间的内分泌关联
        4 心理障碍是PCOS的重要并发症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心理社会因素、人格特征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前言
    1 研究材料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补肾解郁调冲方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状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补肾解郁调冲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卵巢形态学、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补肾解郁调冲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海马神经递质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补肾解郁调冲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卵巢PERK-ATF4-CHOP凋亡通路的影响PERK-ATF4-CHOP凋亡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总结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PDGF、VEGF及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DGF、VEGF及受体Flk-1与IgA肾病相关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学和传播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态学
        二、传播生态学与媒介生态学
    第二节 中医学和生态学的理论融合机理
        一、整体系统观的一致性
        二、动态平衡观的一致性
        三、和谐发展观的一致性
第三章 中医养生传播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古代中医养生传播
        一、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
        三、宋金元至清末鸦片战争以前
    第二节 近现代中医养生传播
第四章 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传播环境
        一、地大物博的自然条件提供的物质环境
        二、璀璨纷呈的古代哲学与科技奠定的文化土壤
        三、源远流长的民风民俗创造的传播空间
    第二节 、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传播者和受传者
        一、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定位、特性与分类
        二、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主要传播主体
    第三节 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传播信息
        一、中医养生传播信息的两个维度
        二、中医养生传播信息的特性
    第四节 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传播媒介
        一、以人为核心的示现传播媒介
        二、以文本为载体的再现传播媒介
第五章 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现实观照
    第一节 民族复兴背景下中医养生的意识形态化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
        二、从“中国梦”到“中医梦”
    第二节 消费文化驱动下的中医养生的商品化
        一、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
        二、中医养生商品化带来的传播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数字传播营造下的传播去中心化
        一、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当代媒介传播生态
        二、数字传播生态下的机遇与挑战
第六章 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构建策略
    第一节 培“土”:创造稳定良性的传播环境生态
        一、夯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
        二、提供持续稳定的政策法规保障
    第二节 炼“金”:创建紧跟时代的传播信息生态
        一、完善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
        二、制定中医养生标准化产品和服务体系
    第三节 引“水”:建构多元有机的传播者生态
        一、当代中医养生的主要传播者
        二、中医养生传播者的生态位问题与解决思路
    第四节 植“木”:营造平衡和谐的传播媒介生态
        一、树立“绿色传播”价值观
        二、建立互利共生的媒介关系
        三、倡导以人为本的专业主义
    第五节 育“火”:培育“理性生态人”
        一、从“经济人”到“理性生态人”
        二、中医养生传播受众的“理性生态人”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6)基于中医学“护场”理论探讨原发性肺癌相对低代谢区占比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综述一“护场”理论的源流与现代应用研究进展
        一、“护场”理论的提出
        二、“护场”理论的发展
        三、“护场”理论对于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意义
        四、“护场”理论在现代中医外科学中的应用
        五、“护场”理论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指导意义
        六、展望
    综述二 从肿瘤治疗发展史探讨肿瘤治疗模式的改进
        一、外科手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历程
        二、放疗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发展历程
        三、从细胞毒药物、分子靶向到免疫治疗时代
        四、展望
    综述三 肿瘤免疫微环境对肿瘤进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一、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组成
        二、肿瘤免疫微环境抗肿瘤作用
        三、肿瘤免疫微环境与免疫逃逸
        四、免疫治疗
        五、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排除标准
    3、临床病历资料的收集
    4、影像学资料的收集
    5、电话随访收集患者生存状态,对资料进行整理并做生存分析
    6、起始事件及终点事件
    7、样本量估算
    8、统计分析
二、结果
    1、病例分析
    2、患者代谢参数测量方法一致性分析
    3、各自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4、各自变量的分层分析
    5、各自变量的多因素分析
    6、18例存在免疫细胞浸润患者分析
三、结论与讨论
四、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文献整理的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药性组合的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研究背景
        1.1.1 个性化健康服务的重大意义
        1.1.2 中医药在个性化健康服务领域的应用优势
    1.2 文献综述——研究现状
        1.2.1 个性化健康服务的研究进展
        1.2.2 中医药健康服务研究进展
        1.2.3 食疗—药膳配方设计研究现状
    1.3 前言——本文主要思路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中医药健康知识融合初步研究
    2.1 研究背景
        2.1.1 中医药信息学发展趋势
        2.1.2 中医药知识服务具有重大需求
        2.1.3 药性理论为中医药知识服务开辟新途径
    2.2 研究现状
        2.2.1 中医药知识服务现状
        2.2.2 药性理论研究现状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方法
        2.4.1 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搜集与整理
        2.4.2 中医药健康知识融合思路探讨
    2.5 研究结果
        2.5.1 中医药健康知识融合模型
        2.5.2 中医药健康方案知识库的建立
    2.6 研究结论
    2.7 应用思路探讨
第三章 基于主动辨证的健康方案推荐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灵魂
        3.1.2 开发辨证系统的必要性
    3.2 研究现状
        3.2.1 中医辨证系统研究进展
        3.2.2 目前中医辨证系统存在的不足
        3.2.3 中医辨证系统的发展趋势
    3.3 研究目的
    3.4 研究方法
        3.4.1 疾病、证、症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3.4.2 主动辨证模型的构建
    3.5 研究结果
        3.5.1 主动辨证系统的构建
        3.5.2 基于主动辨证结果的个性化健康方案推荐
    3.6 研究结论
    3.7 应用思路探讨
第四章 基于药性组合的药膳配方设计方法研究
    4.0 研究背景及现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基于药性组合与膳食宝塔的药膳配方设计
        4.2.2 基于优化算法的药膳配方定量研究
    4.3 研究结果
    4.4 研究结论
        4.4.1 药膳配方的合理性论证
        4.4.2 药膳配方适应性调整与优化
    4.5 应用思路探讨
第五章 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构建
    5.1 需求分析
    5.2 平台功能定位
    5.3 平台功能模块的划分
    5.4 平台设计与搭建
        5.4.1 平台设计原则
        5.4.2 平台开发及特点
    5.5 平台运行实例
    5.6 平台应用评价
    5.7 小结
第六章 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应用研究与讨论
    6.1 糖尿病个性化健康方案推荐
    6.2 糖尿病个性化药膳配方研究
    6.3 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应用思路探讨
        6.3.1 基于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健康管理服务
        6.3.2 基于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保健品电商服务
        6.3.3 基于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移动健康服务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整合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李今庸咳喘病辨证施治规律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目的和意义
    2.研究思路
    3.研究内容
    4.研究方法
1.李今庸先生传记
    1.1 家世
    1.2 师承、学医经历
    1.3 成才之路分析
2.李今庸呼吸病学思想
    2.1 考证经典医籍中的呼吸病学文献
        2.1.1 心系急则气道约
        2.1.2 肺痈
        2.1.3 先淅然厥起毫毛
    2.2 专论咳喘病
        2.2.1 咳喘病的历史沿革
        2.2.2 咳喘病的病因病机
        2.2.3 咳喘病的辨证论治
        2.2.4 咳喘病经验方
    2.3 典型病历
        2.3.1 肺痈治疗验案
        2.3.2 肺癌舌缩入喉治疗验案
3. 阐发中医药理论
    3.1 营卫理论
    3.2 胆腑理论的临床意义
    3.3 六淫实为五淫
    3.4 “阴阳经脉气血多少”
    3.5 我国古代对疫病的防治
4. 杂病治疗思想
    4.1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4.2 重视辩证施证
    4.3 善于化裁运用经方
    4.4 用药轻灵,务求精专
    4.5 喜用单验方
    4.6 临证强调综合治疗
5.古医书研究成就
    5.1 考据学简介
    5.2 考据学成就
        5.2.1 倡导用考据学知识研究中医古籍
        5.2.2 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5.2.3 医文结合,强调临床与文献相参
        5.2.4 科学、综合运用校勘和训诂方法
        5.2.4.1 以古证古,排除主观臆断
        5.2.4.2 考订文字,熟练运用字形
        5.2.4.3 立足史学,运用避讳、方言学知识
        5.2.5 旁征博考,自出新说
6.关于中医学发展的思索
    6.1 中医在当代应如何发展
        6.1.1 多次提案商讨中医发展
        6.1.2 中医一定要保持自身特色
        6.1.3 中医应借鉴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6.1.4 及时批驳有碍中医发展的言论
    6.2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思考
        6.2.1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渊源
        6.2.2 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
        6.2.3 中西医结合的实际成效
7.中医教育学思想
    7.1 薪火相传,重视师承教育
    7.2 熟读医书,强调立足经典
    7.3 重视师资,培养高素质教师
    7.4 教育对象,从有教无类到非其人勿教
8.课题的创新点和现实意义
    8.1 课题的创新点
    8.2 现实意义
9.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10)中国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机
        1.1.1 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空前历史机遇
        1.1.2 中医药产业极具竞争优势
        1.1.3 中医药产业发展与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医药产业研究现状
        2.1.1 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1.2 医药产业转移研究
        2.1.3 医药产业发展博弈理论研究
        2.1.4 医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2.2 中医药产业研究现状
        2.2.1 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研究
        2.2.2 中医药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战略研究
        2.2.3 中医药产业现代化研究
        2.2.4 中医药国际化研究
        2.2.5 中医药产业集群化研究
        2.2.6 中医药产业发展支持环境研究
第三章 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3.1 系统理论
        3.1.1 系统概念
        3.1.2 系统理论
    3.2 区域产业系统
        3.2.1 产业系统研究
        3.2.2 区域产业系统结构
        3.2.3 系统论发展趋势与区域产业系统特点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1 可持续发展概念
        3.3.2 可持续发展研究
        3.3.3 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
    3.4 产业发展理论
        3.4.1 产业结构理论
        3.4.2 产业关联理论
        3.4.3 产业分工理论
        3.4.4 产业组织理论
        3.4.5 产业空间发展模式理论
        3.4.6 产业竞争力理论
        3.4.7 产业发展定量分析理论
        3.4.8 产业政策理论
    3.5 中医药学相关理论
第四章 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产业与中医药产业
        4.1.1 产业概述
        4.1.2 中医药产业
    4.2 西部中医药产业现状分析
        4.2.1 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4.2.2 西部中医药产业评价
    4.3 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4.3.1 西部中医药产业内部影响因素
        4.3.2 西部中医药产业外部影响因素
第五章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与机制研究
    5.1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性分析
        5.1.1 西部中医药产业整体性分析
        5.1.2 西部中医药产业开放性分析
        5.1.3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要素相关性分析
        5.1.4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结构有序性分析
        5.1.5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性分析
    5.2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构建
        5.2.1 完善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的必要性
        5.2.2 构建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的外部条件
        5.2.3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重构原则
        5.2.4 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重构
    5.3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运行机制
        5.3.1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信息反馈机制
        5.3.2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鲁棒机制
        5.3.3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自适应机制
        5.3.4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自我调节机制
        5.3.5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自催化机制
        5.3.6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自我发展机制
第六章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6.1 动力投入系统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6.1.1 C-D 生产函数
        6.1.2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经济增长计量模型
        6.1.3 模型参数估计
    6.2 研发创新系统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6.2.1 因子分析方法概述
        6.2.2 西部中医药产业影响因子分析
        6.2.3 西部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6.2.4 聚类分析结果及分析
        6.2.5 结论与建议
    6.3 政策支撑系统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6.3.1 产业政策与产业转移
        6.3.2 中医药产业区际转移演化博弈理论分析
        6.3.3 西部医药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6.3.4 西部地区承接中医药产业转移对策
    6.4 循环交换系统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6.4.1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理论
        6.4.2 对外开放、专业化分工与产业发展超边际理论分析
        6.4.3 对外开放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6.4.4 医药制造业对外开放度与利润额相关性分析
        6.4.5 医药制造业对外开放度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性分析
        6.4.6 对外开放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思考
第七章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7.1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7.1.1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阶段
        7.1.2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路径
        7.1.3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定位
    7.2 资源对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带动作用
        7.2.1 地缘优势带动中医药产业
        7.2.2 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集群
        7.2.3 文化优势引领产业发展
    7.3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功能提升
        7.3.1 提高各子系统发展能力
        7.3.2 以价值链重塑中医药产业系统产业链
        7.3.3 发挥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协同效应
        7.3.4 以商业模式创新加速中医药产业系统升级
    7.4 促进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开放
        7.4.1 内部生成开放型结构
        7.4.2 开放中医药产业各子系统
        7.4.3 扩大系统与外部环境开放
    7.5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7.5.1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基本发展模式选择
        7.5.2 构建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第八章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8.1 强化西部中医药产业动力投入系统
        8.1.1 改进中医药原材料供应能力和可持续性
        8.1.2 保障中医药人力资源充裕
        8.1.3 提升产业资金吸纳能力
    8.2 提升西部中医药产业研发创新系统
        8.2.1 提升中医药产品创新能力
        8.2.2 推动西部中医药市场创新
        8.2.3 以文化创意实现中医药产品营销创新
        8.2.4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8.2.5 创新西部中医药产业管理体制
    8.3 完善西部中医药产业政策支撑系统
        8.3.1 完善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8.3.2 促进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支持政策有效整合
        8.3.3 增强政府执行能力,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8.4 改进西部中医药产业循环交换系统
        8.4.1 改进西部中医药产业营销体系
        8.4.2 提高中医药产业物流水平
        8.4.3 打造中医药信息服务平台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西部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与制约要素并存
        9.1.2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尚未达到可持续
        9.1.3 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亟需系统化重构
        9.1.4 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应扬长补短
        9.1.5 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需选择合理路径与模式
        9.1.6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应抓住机遇加大开放
        9.1.7 西部中医药产业政策支撑是可持续重要条件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9.2.1 研究不足
        9.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四、让中医药信息迈进希望的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古籍保护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D]. 肖辉英. 辽宁大学, 2021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及补肾解郁调冲法干预的实验研究[D]. 潘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方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PDGF、VEGF及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D]. 安丽丽. 河北中医学院, 2019(01)
  • [5]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构建策略研究[D]. 曾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基于中医学“护场”理论探讨原发性肺癌相对低代谢区占比对患者预后的影响[D]. 迟笑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基于文献整理的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药规律研究[D]. 毕晓涛.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1)
  • [8]基于药性组合的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构建[D]. 马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9]李今庸咳喘病辨证施治规律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10]中国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海燕. 天津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让中医药信息进入新世纪的希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