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肾燥腹泻

阴虚肾燥腹泻

一、肾燥不合与阴虚泄泻(论文文献综述)

刘昌岩[1](2021)在《姜松鹤教授治疗泄泻经验》文中认为姜松鹤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是大连市中医药学会顾问,大连大学中医研究所所长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精研不辍,临床治疗内科、妇科等疑难杂症屡获奇效,尤其精通脾胃病的诊治,对于泄泻的治疗,姜教授重视脏腑辨证,并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泻,非独脾也"。

王延秋,杜晓泉[2](2021)在《论温肾健脾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及抗复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常见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肠病。根据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的症状属中医"久痢""休息痢"范畴,脾肾虚损是其起病及复发的根本病机。脾肾作为先后天之本,两者相济为用,提供人体运转的物质基础,两者虚损则土不壅水、火不暖土、水不润土而体内水液代谢失常,导致湿浊壅滞肠腑,肠络受损而发溃疡。临床上应用温肾健脾法可有效缓解UC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愈合,且复发率低;并且在中药口服同时联合应用中医特色疗法可以更好地促进病情恢复。而根据病机偏向不同,有健脾温肾固涩、温阳降浊化瘀、滋阴清热生津治法的不同。此外,完善该治法远期疗效及终点事件的观察,合理、个体化的联合中医特色疗法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方案。

郑玥琪,何奕坤,陈萌,潘新,胥晓芳,吴辉辉,杨光辉[3](2016)在《从“肾燥”论治围绝经期女性干燥综合征》文中研究指明干燥综合征好发于围绝经期女性,其基本病机在于肾燥。肾燥之根本在于肾阴、肾精不足,开合失司,采用补肾阴、填肾精为基本大法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干燥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失衡与干燥综合征发病有着密切联系,补肾阴、填肾精中药能够调节性激素水平,这可能是补肾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干燥综合征的机制所在。

姜寅光[4](2014)在《浅议燥胜也湿》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燥胜也湿"的含义进行论述:燥与湿同病;燥与湿相互转化;燥因收敛致干的同时伴随湿浊的产生;燥伤脏腑,脏腑失用而致湿,即燥中有湿,湿中有燥。临证应见燥及湿,见湿索燥。治燥辛润为主,辅以苦辛淡,避免滋腻;治湿证辛淡为主,辅以辛润,避免温燥。

张乾坤,牛学恩[5](2013)在《浅析内燥致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泄泻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对于内伤引起的泄泻多以湿邪困土,肠道功能失司者为多,然对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内燥而泄者,则鲜有论及,而临证之中亦可见到土寒失润,土燥不合,水寒冰洁,肾燥不合所引起的泄泻。

陈钧华[6](2013)在《《医家秘奥·脉法卷》平脉用方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通过对周慎斋《医家秘奥》一书中的《脉法卷》进行研究,探讨其中平脉用方的思想,以进一步探讨其学术特点。方法本文选取周慎斋在《医家秘奥》一书中的《脉法卷》中最常用的4首方剂,先介绍各方所针对的基本病机及组方特点,并探讨《脉法卷》中与相关4首方剂运用的条文,再附上周慎斋平脉辨证,运用相关方剂的医案,以研究周慎斋平脉用方的思想。结果①周慎斋平脉用方,以古方为主,继承前贤;②平脉辨证,针对主、次病机,用方善于加减,妥善解决病情主次矛盾的关系,对病情的来路和进退都有充分的把握,值得后人学习;③辨证论治,脉诊为重。周慎斋凭脉象的不同而诊断出病机的不同,方药亦相应不同对待;④内伤杂病,善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指导,又把五行生克关系在他的脉法中演绎出来,可堪后人师法:⑤《脉法卷》纲领为旨,条文须灵活看待,研究慎斋脉法并不能只死守条文、生吞活剥;⑥突出脉诊,并非摒弃望、闻、问三诊。即通过望、闻、问三诊收集分析病人病情的同时,尤为注重切脉的诊断意义。结论周慎斋《医家秘奥》一书中的《脉法卷》,灵活运用辨证论治思想,以脉诊为重,辨证处方用药,启示中医业者当学习其灵活运用脉诊之理论及经验,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才能造福病人,推动中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王翠芳,李峰,王玉光[7](2011)在《浅谈泄泻与脏腑的关系》文中认为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关于泄泻的论述,探讨泄泻的发生与各脏腑的关系,深入挖掘泄泻的成因,为泄泻的治疗提供帮助。结果发现泄泻虽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但与肝、肾、肺、大肠、小肠、膀胱的关系也不容忽视。认为研究泄泻,分析泄泻与脏腑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郑齐[8](2010)在《中医学“燥”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燥,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涉及五运六气、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药性理论等诸多方面。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燥”的论述,其后通过历代医家的继承与创新,使得中医学“燥”的理论内容和临床积淀日益丰富。本研究旨在比较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历代医家关于“燥”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梳理中医学燥的学术源流,阐明中医学关于燥的基础理论。1中医学“燥”的学术源流先秦两汉是中医学燥的理论肇始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家,通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在当时哲学、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以援物类比的思维方式,从燥气对自然界的影响,推演出作为致病邪气的“燥”作用于人体后的表现,从而形成了燥的医学概念和理论,集中表现于《黄帝内经》当中,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燥的理论框架。东汉末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燥的病机阐发尤详,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则治法,为后世内燥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晋唐是中医学燥的理论继承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学着作,在继承《黄帝内经》病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津伤成燥”和“肾虚致燥”的观点;在继承《伤寒杂病论》治燥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治法和方药。宋金元是中医学燥的理论创新时期。宋代在运气理论的影响下,燥的病因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燥的病机理论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观点。如注重立足脏腑讨论燥的病机变化、“阴燥”理论的提出等。治燥思想日益丰富,如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研究燥邪为患的治法、注重运用脏腑辨证针对燥的病机进行治疗等。金元时期,诸家争鸣,对燥的理论发展贡献最大的当属刘完素。他在《黄帝内经》运气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和完善了中医学六气病因病机学说,并在这一理论框架内,对燥的含义、性质、燥类病症的成因、种类、治则治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发。明清是中医学燥的理论成熟时期。明代对外燥、内燥的认识开始分别开来,燥的病因理论开始独立发展,病机理论的发展中出现了“血燥说”、“燥痰论”等新的理论,这一时期“养脾阴”、“养肾阴”等思想对内燥的治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燥的病因理论,伴随温病学派的崛起得以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以温燥、凉燥为纲领的外燥辨治理论。立足脏腑对燥的病机探讨日趋完善、深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内燥脏腑辨治理论。经历了清代之后,中医学燥的理论之外燥、内燥两大理论框架比较明确,理论内容也日渐完善。2中医学“燥”的基础理论基于对“燥”的学术源流的深入梳理,认为中医学“燥”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外燥与内燥两部分内容。2.1外燥理论外燥是一种病因概念,是指自然界燥气的变化超过人体适应能力所致的,以耗伤津液、滞涩气机、克肝伤肺为主要致病特点的一种致病因素。外燥理论则是研究这种致病因素的产生、性质、致病特点、传变规律、所导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的理论。燥邪的产生有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燥气与其相应的季节变化没有同时更迭;二是燥气发生过于强烈或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机体的适应能力;三是尽管燥气的变化正常,但是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燥邪的产生与年份、季节、地域有密切的关系。燥邪的性质燥邪的性质取决于燥气,燥气在五行属性为金,如果在五行胜复变化中是作为“克”的一方时,以金行的特点为主,称为燥之胜气、燥之本气,“其性为凉”;当作为被克的一方时,它会与火气交争,称为燥之复气,有温热之性。燥邪的致病特点有以下四点:燥性干涸,易伤津液;燥邪上受,首伤肺金;燥性肃杀,克伐肝气;燥性坚敛,滞涩气机。燥邪传变规律燥邪自口鼻而入,先侵入上焦、波及气分,然后逐渐走入中焦、由气及血,最后深入下焦、累及血分。燥邪致病的治疗总的原则就是要秉承“燥淫所胜,平以苦温”和“燥者润之”两大原则,以燥之“胜气之邪”和“复气之邪”为纲,分别以温润和凉润为法度。具体还要按照上、中、下三焦的传变次序,明辨在表在里、在气在血的不同阶段,针对具体的证候随证治之。2.2内燥理论内燥是一种病机概念,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类似于燥邪伤津耗液致病特点的一种病机变化。内燥理论是研究这种病机的产生、演变、导致的证候表现及其治疗的理论。内燥成因内燥病机形成的关键是阴津的亏损不足,造成阴津亏损不足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疾病过程中各种原因所致的阴津异常地、过量地损耗,使得阴津绝对不足;另一类是疾病过程中因脏腑功能虚损,体内有病理产物积聚,使得水液的输布出现障碍,造成阴津相对不足。内燥形成后的病机演变主要有血燥生风、血燥致瘀、燥从火化、燥极化湿等。内燥证的临床表现分为内燥本证和变证两大类。内燥本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内燥本体证候,按照形成的原因不同分为津伤内燥证和津郁内燥证。津伤内燥证按累及脏腑不同,表现各异。津郁内燥证依寒闭、阳虚、湿郁、瘀阻等病机不同表现不同。内燥变证是内燥病机进一步演变形成的证候,主要有血燥生风证、血燥成瘀证、燥极化湿证等。内燥证的治则治法治则依据“燥者濡之”、“燥者润之”原则。治法分为内燥本证的治法、内燥变证的治法两类。前者又包括滋阴润燥法、流湿润燥法、化瘀润燥法等三类具体治法。后者依据变证的具体病机,随证治之。内燥与外燥的区别和联系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概念属性不同:外燥是一种病因概念,内燥是一种病机概念。(2)证候性质不同:外燥所形成的证候属于外感疾病范畴,内燥所致的病证主要属于内伤疾病的范畴。(3)临床表现不同:二者都有对方所不具备的临床表现,彼此不能完全包容。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临床表现上相互关联。中医学“燥”的理论在形成之初,是基于取象比类的思维,结合五运六气理论建立起燥的病因理论及相关治则治法理论(后世称外燥理论)。其后,这一理论又一次被取象比类,应用到内伤疾病中出现类似燥邪某些致病特点的病症诊治中,也就产生了燥的病机理论及相关治则治法理论(后世称内燥理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后世医家认识“燥”的思维与《黄帝内经》有所差异,对燥邪的致病特点的认识不够全面,造成燥的病因概念内涵变小。笔者的研究工作,正是将后世医家外燥理论研究成果有机地统一到《黄帝内经》确立的外燥理论框架中来,并系统归纳、总结内燥理论,从而建立前后统一、内容完整的中医学“燥”的理论框架,并深刻阐述其理论内涵,为当代与“燥”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张磊[9](2008)在《基于现代文献的关于泄泻症状学及辨证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基于文献资料制定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泄泻辨证规律,制定证候诊断标准。方法:收集近十年来关于泄泻治疗的文献,对症状及证候规范后运用分类诊断试验法提取特异症状,研究各泄泻相关症状辨证意义,最后制定泄泻常见证型诊断标准。结果:通过对证候的整理提取出泄泻常见的13种证型,分析了各泄泻相关症状的诊断意义,制定了各证型的诊断标准。结论:总结了更为详细的泄泻症状诊断意义,制定了全面、规范的泄泻证型诊断标准,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及教学;创建了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制定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制定中医常见证候的诊断标准具有现实意义,并有助于对中医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周光[10](2007)在《燥证及其治法方药的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燥证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病证,自《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多有阐述,或从病因病机,或从症状证候,或从治法方药,文献资料虽然较丰富,但欠集中,各家的认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规范的系统研究且难免主观意识,同时概念及证候体系不够清晰完善,影响燥证证候的深入研究。近年来文献研究虽然受到一定关注,但恰恰在燥证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方面尚嫌不足,研究内容与方法仍然局限于传统个案分析,尚无燥证文献研究体系。本项研究为正在开展的“西北燥证”研究子课题,“西北燥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燥证有广泛的病机损害,特别在西北地区,罹患率较高,形成一种基础病证或体质特征,严重危害着广大患者身心健康。因此,燥证防治方案研究成为当前燥证研究的首要任务。发展中医学术的前提首先是继承,继承与发展中医学术必须以中医文献为基础。中医文献蕴含着丰富的临床知识,开展燥证的证候与治法、方药文献系统研究对于燥证临床防治方案的筛选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本课题针对燥证文献学系统研究的不足,运用在“西北燥证”研究、中医计量学研究和中医文献信息研究方面已积累的经验和搭建的技术平台,进行全面、系统的古今燥证文献整理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对古今燥证文献的系统查阅、信息辨识、采集编排,获取较为完整的燥证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梳理燥证概念、源流,统计分析燥证症状与证候分布的规律,探索病因病机理论和治则治法、组方用药规律,筛选目标方剂与药物,进一步总结燥证研究的思维发展脉络,寻找创新切入点,为深入开展“西北燥证”防治方案的研究提供立法、选方用药的线索和理论、实践依据。研究方法与内容:应用文献学方法,查阅秦汉至今各个时期中医学主要燥证文献资料,进行原始文献信息辨识、采集、整理和编排,其中,共查阅6310例医案,483个证候,辨识并采录了297条病因病机学信息,234条治则治法信息,110例名家典型燥证医案,129首燥证方剂,通过系统地总结整理,获取了较为完整的燥证文献资料,汇编出“中医古籍燥证文献信息条例”;应用频数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传统中医逻辑推理与类比方法、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等,就燥证概念,燥证证候规律,燥证病因病机特点与构成,燥证治则治法,方剂用药范围,古今燥证研究与创新发展思维规律等关键问题,进行梳理与统计分析,构建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的燥证证治方药理论体系。结果:1)战国至秦汉燥证研究:《内经》论述了燥证理论基础,张仲景进行了内燥证研究,提出敷布津液等治疗方法;魏晋隋唐提出燥证病因病机多样性的特点;宋代、金元各家提出了许多证治、方药经验;明清医家提出“秋燥论”证候体系;周铭心教授“西北燥证”研究拓展了燥证研究的范围与内涵;2)4310例医案和463个证候调查中兼有干燥症状的病症占24.1~24.9%,15个典型干燥症状在1073例名家病案和113个相关性证候干燥症侯群中的分布显示:舌燥、咳嗽、便结、咽燥、口渴、溲短六个症状累积频率达到85.22%以上;并在110名家典型燥证医案症状构成中所占比重亦居前;医案燥证与”西北燥证”证候的比较,主证即肺皮毛孔窍燥证与医案燥证有相关性,其余兼证则无相关性,医案燥证与“西北燥证”虽然干燥症状相似,但肝肾脏腑虚损症状“西北燥证”分布较广;同时调查显示燥证有许多“隐匿性证候”,如“抽搐,痿、痉厥、闭经”等;3)秦汉至近代63部医藉,297条相关信息及“西北燥证”研究结果显示:外燥证以燥邪为主要发病因素并与其它外因相关为各家所共识:六淫皆可化燥为病;燥邪具有时序性特点,燥气为秋令主气,秋之气候亢害过度易发外燥证;燥邪具有方域特点,燥旺于西北;内燥证病因主要由药物误治、饮食失调、情志内伤、痰湿瘀阻、劳伤失养、或外燥内传所致;“西北燥证”病因第一是方域特点,“燥旺于西北”;第二是时序特点“燥发无时,非独秋有”,“燥旺于西北,盛于四时”;第三以燥邪为主相关于其它外因,并且外因排序与分布自有规律可寻,首推燥气,次责火邪,亦关乎风与寒,新疆南疆燥而兼火,北疆燥而兼寒;第四发病又关乎西北地区居民饮食居住微小生态环境和体质因素;燥证病机损害,外燥证主要为:燥邪外袭,气不布津;燥热外袭,灼伤津液:燥热已炽,邪干肺卫清窍;燥热久羁,耗伤肝肾之阴;内燥证为:燥热内.生,耗伤阴液或食滞内停或痰湿瘀阻,津血精敷布障碍;病机损害的部位主要在脏腑,临床证候虽复杂多样但主要以脏腑燥急,功能失调证候为主;“西北燥证”为:感受途径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机损害范围涉及津液、营血、肝肾真阴,病机损害部位外关皮毛孔窍,内关脏腑。燥证分类、结构层次,外燥证包含传统皮肤孔窍干燥证和秋燥证,其中秋燥证有凉燥、温燥及不同阶段所表现出十一个常见证型:内燥证有血虚风燥等九个常见证型;“西北燥证”有皮毛孔窍干燥主证与肝肾精亏、五脏虚劳兼证并见的常见七个证型;4)秦汉至近代61部医藉,233条相关信息研究结果显示,文献中发现有32个病证,医家以燥论治。《内经》提出“燥者濡之”总则和“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的治疗大法;后世医家根据内外燥证特点和不同阶段提出“外以滋益之,内以培养之,在上清解之,在下通润之”;“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等大法;各家具体治法中应用较广并且具有特色的方法主要有流气润燥法,急下存阴法,甘寒生津法,疏卫润燥法,燥病救肝法,厚土治燥法,流湿润燥法,通上窍利小便法等;5)燥证方剂的研究结果显示:补益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解表药、泻下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八类药物的累积频率达到88.13%,是构成燥证治疗的主要药类。其中补益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解表药最为常用,四者的累积频率达到69.34%;补益药中以补气、补血、补阴药为主,占补益药物使用频率的99.%,补血与补阴加权高于补气、补阳药使用频率;四气以寒、温、平三类居多,占95.8%;五味以甘、苦、辛三味居多,占95.5%。寒与甘分别位居四气五味用药之首;归经用药中在归于肺、心、肝、脾、胃、膀胱、肾、大肠经八类药物中,其中归于肺、心、肝、脾经的四类药物累积频率达到93.57%,其中以归肺经药物使用频率最高,为38.7%,其次心经药物24.6%、肝经药物15.7%,脾经药物14.5%;全部方剂中使用频数最高前20味药物为:甘草、当归、生地、杏仁、大黄、麦冬、白芍、火麻仁、桃仁、阿胶、人参、桔梗、黄芩、熟地、薄荷、石膏、茯苓、生姜、知母、桑叶:汉唐宋、金元、明清与近现代四个时期,燥证方剂在功效、四气、五味、归经总体用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汉唐宋与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现代之间,而金元、明清与近现代却无明显差异,说明这三个时期燥证方剂在四气、五味、归经总体用药方面相一致。结论:1)战国至秦汉、魏晋隋唐、宋代、金元、明清、现代六个不同时期燥证研究的总体状况虽有不同,但医家实践资料丰富,学术脉络清晰,在证治方药均有不同发挥与创新;2)干燥症状广泛地分布于多种证候中,提示燥证可能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基础病证或体质特征,同时也进一步再次验证中医“阴常不足”理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舌燥、咳嗽、便结、咽燥、口渴、溲短六个症状为燥证共性症状;“西北燥证”的病机损害较名家医案燥证的病机损害范围广,程度严重;3)燥证病因病机呈现多样性特点,燥邪有时序与方域特点;燥证病机损伤范围广泛;外燥证、内燥证、“西北燥证”病因病机不尽相同;燥证证候分类与结构层次有外燥证、内燥证、“西北燥证”三个一级证候涵盖了19个临床常见二、三级证型;4)燥证具体的治法丰富多样,适用范围较广,燥证治则与大法,名家常用的8个具体治法及临证演化,学术构思合理,理论与实践基础充分;5)燥证方剂用药范围较广,总体用药趋于平性偏寒,补泻兼施,以补阴不足和宣散通滞为主,但同时又重视卫气。以方测证,所反映出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认识与本文三、四部分文献学术研究相一致;燥证方剂及使用频数较高药物理论清晰,名家实践依据充分,对燥证防治方案的建立及方药实验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肾燥不合与阴虚泄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燥不合与阴虚泄泻(论文提纲范文)

(1)姜松鹤教授治疗泄泻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泄泻与脾胃大肠小肠
2 泄泻与肝
3 泄泻与肾
4 泄泻与肺
5 泄泻与心
6 小结

(2)论温肾健脾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及抗复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脾肾虚损与UC的中医理论基础
2 温肾健脾法在治疗UC并预防其复发的临床应用
3 温肾健脾法在治疗UC及防其复发中应用的思路和方法
    3.1 健脾温肾固涩法
    3.2 温阳降浊化瘀法
    3.3 滋阴清热生津法
4 问题与展望

(3)从“肾燥”论治围绝经期女性干燥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 从“肾燥”论治围绝经期女性干燥综合征的理论基础
    1.1“肾燥”之起源及内涵
    1.2“肾燥”是围绝经期女性干燥综合征之发病基础
2 从“润肾燥”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干燥综合征
    2.1 补肾阴、填肾精为“润肾燥”之基础大法
    2.2 泻相火而坚真阴,为“润肾燥”之重要补充
    2.3辛润通络,另辟蹊径,圆机活法
    2.4 燥毒入络,润燥解毒
3 创设润燥解毒汤治疗干燥综合征

(4)浅议燥胜也湿(论文提纲范文)

1 燥与湿关系
    1.1 燥湿同病
    1.2 燥与湿相互转化
    1.3 燥因收敛致干伴津液停聚而为湿
    1.4 燥伤脏腑, 脏腑失用而致湿
2 探讨燥胜也湿的临床治疗意义
    2.1 对湿胜的病证治疗应注意护阴防燥
    2.2 湿胜以养阴润燥或养阴润燥为主
    2.3 对燥与湿同病互化者同治

(5)浅析内燥致泄(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寒失润 燥裂而泻
2 土燥不合 渗漏而泻
3 水寒冰结 皲裂而泻
4 肾燥不合 窍开而泻

(6)《医家秘奥·脉法卷》平脉用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补中益气汤
    (一) 方药组成、功效、煎服法、主治
    (二) 配伍分析
    (三) 周慎斋平脉用方辨析
    (四) 验案举例
    (五) 验案评析
二、生脉散
    (一) 方药组成、功效、煎服法、主治
    (二) 配伍分析
    (三) 周慎斋平脉用方辨析
    (四) 验案举例
    (五) 验案评析
三、六味地黄丸
    (一) 方药组成、功效、煎服法、主治
    (二) 配伍分析
    (三) 周慎斋平脉用方辨析
    (四) 验案举例
    (五) 验案评析
四、八味地黄丸
    (一) 方药组成、功效、煎服法、主治
    (二) 配伍分析
    (三) 周慎斋平脉用方辨析
    (四) 验案举例
    (五) 验案评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7)浅谈泄泻与脏腑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泄泻与脾胃
泄泻与肾
泄泻与肝
泄泻与肺
泄泻与其它脏腑

(8)中医学“燥”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正文
    1 中医学"燥"的学术源流
        1.1 秦汉——理论肇始时期
        1.1.1 先秦两汉文献中"燥"的含义与概念
        1.1.2 《黄帝内经》"燥"的理论框架的形成
        1.1.3 张仲景阐发"燥"的病机理论
        1.2 晋唐——理论继承时期
        1.2.1 《诸病源候论》对"燥"的病机阐发
        1.2.2 《千金要方》治"燥"之法的创新
        1.2.3 《外台秘要》等着作对"燥"的理论传承
        1.3 宋金元——理论创新时期
        1.3.1 两宋医家对"燥"的理论创新
        1.3.2 金元诸家对"燥"的理论创新
        1.4 明清——理论成熟时期
        1.4.1 "燥"的理论在明代的充实和完善
        1.4.2 "燥"的理论在清代的全面发展与成熟
    2 中医学"燥"的基础理论
        2.1 外燥理论
        2.1.1 燥气的产生和自然特性
        2.1.2 燥邪的产生
        2.1.3 燥邪的性质
        2.1.4 燥邪的致病特点
        2.1.5 燥邪致病的传变规律及病机演变
        2.1.6 燥邪致病的证候表现、治法及方药
        2.2 内燥理论
        2.2.1 内燥病机的成因
        2.2.2 内燥病机形成后的演变
        2.2.3 内燥证的临床表现
        2.2.4 内燥证的治则治法
        2.2.5 "内燥"与"外燥"的区别和联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基于现代文献的关于泄泻症状学及辨证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正文
    1 文献综述
        1.1 古代医家对泄泻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规律的探讨
        1.2 泄泻症状学及辨证规律研究现状
        1.3 数理统计方法在研究中医症状学及辨证规律中的应用现状
        1.4 存在问题与不足
    2 研究步骤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统计结果影响因素处理方法
    3 统计结果及分析
        3.1 统计结果说明
        3.2 类似证候合并理由
        3.3 泄泻相关症状诊断意义分析
        3.4 常见证型特征症状及诊断标准
    4 讨论
        4.1 对类似证候进行合并的认识
        4.2 对泄泻证型及病机的认识
        4.3 对泄泻相关症状诊断意义的认识
        4.4 对五更泄病因病机的认识
        4.5 对各个证型诊断标准的认识
        4.6 本研究方法的独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10)燥证及其治法方药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学术背景
    2.课题设计
第一部分 燥证源流
    1.燥证概念
    2.不同历史阶段燥证研究概况
        2.1 战国至秦汉时期燥证研究
        2.2 魏晋隋唐时期燥证研究
        2.3 宋代燥证研究
        2.4 金元时期燥证研究
        2.5 明清时期燥证研究
        2.6 现代燥证研究
    3.小结
    4.燥证源流与发展创新示意图
第二部分 燥证证候研究
    1.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1.2 方法
    2.结果
        2.1 典型干燥症状的出现情况
        2.2 典型干燥症状的结构与分布情况
        2.3 110例名家典型医案燥证症状构成与分布情况
        2.4 "西北燥证"症状、证候构成情况
        2.5 110例医案燥证与1008例"西北燥证"证候比较
    3.讨论
        3.1 典型干燥症状的广泛分布性
        3.2 燥证症状的结构特点
        3.3 医案燥证与"西北燥证"的证候差异
    4.小结
第三部分 燥证病因病机研究
    1.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1.2 方法
    2.结果
        2.1 历代医家关于燥证病因论述信息的分布情况
        2.2 历代医家关于燥证病机论述信息的分布情况
        2.3 历代医家关于外燥证病因病机认识
        2.4 历代医家关于内燥证病因病机认识
        2.5 "西北燥证"病因病机研究
    3.讨论
        3.1 燥证病因的多样性
        3.2 燥证病机损害的广泛性
        3.3 外燥证、内燥证、"西北燥证"病因病机差异
        3.4 燥证证候分类、结构层次与辨证要素
    4.小结
第四部分 燥证治则治法研究
    1.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1.2 方法
    2.结果
        2.1 燥证治则治法文献信息的分布情况
        2.2 燥证治则治法应用范围
        2.3 燥证治则、大法、与具体方法
    3.讨论
        3.1 燥证治疗总则
        3.2 燥证治疗大法
        3.3 燥证常用具体治法解析
    4.小结
第五部分 燥证方药研究
    1.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1.2 样本采集与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
        2.1 方剂用药范围
        2.1.1 不同功效药物使用情况
        2.1.2 不同四气药物使用情况
        2.1.3 不同五味药物使用情况
        2.1.4 不同归经药物使用情况
        2.2 不同时期方剂用药范围比较
        2.2.1 不同功效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2.2.2 不同四气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2.2.3 不同五味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2.2.4 不同归经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2.2.5 不同时期方剂用药范围方差分析
    3.讨论
        3.1 燥证方剂及各时期主要不同功效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3.2 燥证方剂及各时期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3.2.1 不同四气五味用药分析
        3.2.2 不同归经用药分析
        3.2.3 不同时期燥证方剂特点
    4.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附录1:中医古籍燥证文献信息条例(方剂索引)
附录2:中医古籍燥证文献信息条例(病因病机部分)
附录3:中医古籍燥证文献信息条例(治则治法部分)
附录4:中医古籍燥证文献信息条例(燥证医案部分)
导师评阅表

四、肾燥不合与阴虚泄泻(论文参考文献)

  • [1]姜松鹤教授治疗泄泻经验[J]. 刘昌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05)
  • [2]论温肾健脾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及抗复发中的应用[J]. 王延秋,杜晓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7)
  • [3]从“肾燥”论治围绝经期女性干燥综合征[J]. 郑玥琪,何奕坤,陈萌,潘新,胥晓芳,吴辉辉,杨光辉. 江苏中医药, 2016(12)
  • [4]浅议燥胜也湿[J]. 姜寅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11)
  • [5]浅析内燥致泄[J]. 张乾坤,牛学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18)
  • [6]《医家秘奥·脉法卷》平脉用方的研究[D]. 陈钧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3(03)
  • [7]浅谈泄泻与脏腑的关系[J]. 王翠芳,李峰,王玉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9)
  • [8]中医学“燥”的理论研究[D]. 郑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1)
  • [9]基于现代文献的关于泄泻症状学及辨证规律的研究[D]. 张磊.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11)
  • [10]燥证及其治法方药的文献研究[D]. 周光.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9)

标签:;  ;  ;  ;  

阴虚肾燥腹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