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麻需求分析与育种技术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武[1](2021)在《专题导读:加强麻类作物基因组学研究,推动优异等位基因发掘及种质创新》文中认为麻类作物是指以收获茎秆韧皮纤维和叶纤维为主的作物,主要包括黄麻(Corchorus spp.)、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苎麻(Boehmeria spp.)、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 L.)与剑麻(Agave sisalana Perr. ex Engelm.),与粮、棉、油、菜并列为第五大作物群[1],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新石器至尧舜时代。我国是麻类生产大国。2009年,作为50个农产品之一的麻产品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11—2020,以二代、三代测序技术为主体,以Hi-C等技术辅助,
徐益,张力岚,祁建民,张列梅,张立武[2](2021)在《主要麻类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主要麻类作物(黄麻、红麻、苎麻、亚麻和工业大麻)参考基因组从2011年至2020年陆续完成测序,这标志着麻类作物科学已经进入基因组时代。文章首先详细概述主要麻类作物基因组测序。其次,评述了基于基因组学的麻类作物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基于参考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大量关于纤维发育、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候选基因被挖掘,以促进麻类作物纤维的物种特性和"不与粮食争好地"的逆境农业。同时不同麻类作物特异性状候选基因陆续被报道,如红麻雄性不育、亚麻种子含油量和大麻大麻素相关候选基因等。再次,麻类作物基因组测序完成为基于组学的麻类作物遗传改良提供可能:有助于麻类作物种质资源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系统解析纤维产量、纤维品质、抗病耐逆等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有助于建立高通量基因型-表型数据库,挖掘优异基因资源与创制新种质;有助于创新并集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选择、转基因等技术,建立高效的快速育种技术体系。宜选育高产高效、抗逆抗病、适宜轻简化机械化、优质专用的多用途麻类作物新品种,以满足麻类作物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适应麻类作物生产方式。尽管已经获得重要基因以及位点的信息,但如何高效率利用已有基因资源对麻类作物进行遗传改良仍需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成熟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麻类作物基因编辑体系构建及基因组选择育种等。
张浪[3](2020)在《高黄酮红麻品种的筛选及刈割方式对其饲用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红麻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许多文献均报道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疲劳等诸多功效。但目前对于红麻黄酮用于饲料化生产中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极大限制了红麻的应用。因此,本论文希望通过对红麻总黄酮提取优化以及不同刈割方式对红麻总黄酮含量影响来得到最佳刈割方式,为红麻饲用化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红麻总黄酮提取率的乙醇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研究。单因素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液料比30∶1(mL/g)。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中:乙醇体积分数79.88%,反应温度80.21℃,反应时间2.03 h,液料比30.43∶1(mL/g),两者结果基本一致,为方便试验,选择:乙醇体积分数8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液料比30∶1(mL/g)为提取工艺。在最佳提取工艺下进行三次验证试验,得到红麻中黄酮提取量分别为2.427 mg/g,2.516mg/g,2.431 mg/g,三次平行试验中平均值为2.458 mg/g,这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2.396 mg/g误差为2.52%,说明响应面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稳定可靠,能够应用于红麻中总黄酮提取。(2)通过课题组前期预实验选择6个红麻品种(便于统计标记为K1、K2、K3、K4、K5、K6),探究生长期70天、130天和160天红麻产量性状和总黄酮含量差异。分析不同取样时期内干物质产量和总黄酮含量时发现:生长期160天干物质产量>生长期130天干物质产量>生长期70天干物质产量,且品种K1在三个取样时期内干物质产量均为最高。在生长期70天时,K6叶总黄酮含量(2.647 mg/g)>K3叶总黄酮含量(2.528 mg/g)>K6叶总黄酮含量(2.342 mg/g)>K5叶总黄酮含量(2.289 mg/g)>K4叶总黄酮含量(2.185 mg/g)>K1叶总黄酮含量(2.108 mg/g)。生长期130天时,K4叶总黄酮含量(4.788 mg/g)>K6叶总黄酮含量(4.125 mg/g)>K5叶总黄酮含量(3.817 mg/g)>K3叶总黄酮含量(3.595 mg/g)>K1叶总黄酮含量(3.510 mg/g)>K2叶总黄酮含量(3.245 mg/g)。收获期160天时,K4叶总黄酮含量(1.986 mg/g)>K6叶总黄酮含量(1.912 mg/g)>K1叶总黄酮含量(1.733 mg/g)>K2叶总黄酮含量(1.686 mg/g)>K5叶总黄酮含量(1.651 mg/g)>K3叶总黄酮含量(1.521 mg/g)。生长期130天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生长期160天和生长期70天,因此选择生长期130天作为红麻最佳收获时期。(3)根据课题组前期预实验,对供试6个品种均做如下处理:选择生长期为70天且生理指标大致接近的红麻植株进行刈割,留茬高度为90 cm、120 cm、150 cm。在160天收割时期测定各红麻品种及不同留茬模式下其总黄酮和营养物质含量,比较刈割前后不同品种总黄酮含量变化。通过分析数据得到,探究不同留茬高度对干物质产量性状影响中,干物质产量趋势为:留茬高度120cm>留茬高度150cm>留茬高度90cm。当留茬高度为120 cm时,K1总干物质产量(4549.00kg/hm2)>K6总干物质产量(4176.88 kg/hm2)>K4总干物质产量(4014.39 kg/hm2)>K5总干物质产量(3959.02 kg/hm2)>K3总干物质产量(3881.98 kg/hm2)>K2总干物质产量(3671.43 kg/hm2)。总黄酮含量趋势为:留茬高度120cm>留茬高度150cm>留茬高度90cm。K4总黄酮含量(2.137mg/g)>K2总黄酮含量(1.940 mg/g)>K5总黄酮含量(1.873 mg/g)>K1总黄酮含量(1.786 mg/g)>K3总黄酮含量(1.665 mg/g)>K6总黄酮含量(1.647 mg/g)。全叶粗蛋白含量趋势为:留茬高度90 cm(13.62%~20.67%)>留茬高度120 cm(11.57%~18.70%)>留茬高度150 cm(11.51%~18.52%),对照组粗蛋白含量(11.96%~20.53%)。留茬高度90cm时,K3叶粗蛋白(20.67%)>K2叶粗蛋白(19.15%)>K5叶粗蛋白(18.38%)>K6叶粗蛋白(16.63%)>K4叶粗蛋白(15.72%)>K1叶粗蛋白(13.62%)。全叶粗纤维含量为留茬高度90 cm(16.06%~20.81%),留茬高度120 cm(15.71%~17.97%),留茬高度150 cm(14.57%~19.68%),对照试验组中粗纤维含量(18.22%~25.64%)。留茬高度120 cm时,品种K4有最大粗纤维含量(17.00%),品种K1有最小粗纤维含量(13.34%)。全杆粗纤维含量为留茬高度90 cm(30.93%~39.17%),留茬高度120 cm(37.28%~42.72%),留茬高度150 cm(39.32%~45.92%),对照试验组中粗纤维含量(41.09%~46.02%)。留茬高度为120 cm时,品种K4有最大粗纤维含量(42.46%),品种K3有最小粗纤维含量(38.00%)。红麻作为饲料用于实际生产中,应主要以粗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作为主要考察指标。综合干物质产量、总黄酮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四个因素对红麻的影响,在供试6个品种中,K3为最优品种,当留茬高度为120 cm时其有最大粗蛋白含量(20.67%),最小粗纤维含量(38.00%),总黄酮含量(1.665 mg/g),总干物质产量(3881.98kg/hm2)。
马二歌[4](2020)在《红麻CONSTANS-like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在光周期诱导中的表达分析》文中指出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一年生短日照韧皮纤维作物,对光周期反应较为敏感,开花的早晚是影响红麻纤维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发掘红麻光周期相关基因,研究光周期诱导开花的作用机制,对于提高红麻适应性、纤维产量和品质等有着重要的作用。CO(CONSTANS)基因是调控植物光周期开花的关键基因,促进或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实现植物成花转变的调控。前人已在拟南芥、棉花等植物中鉴定表明COL(CONSTANS-like)基因家族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然而,红麻Actin和COL基因家族成员的挖掘和COL基因家族短日诱导开花的表达模式等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红麻中福红2号为材料,对筛选获得的红麻Actin内参基因家族和COL基因家族进行蛋白质序列分析、保守结构域预测和基因结构分析等鉴定,利用q RT-PCR技术分析红麻Actin内参基因及COL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麻内参基因的选择与鉴定。本研究从红麻全基因组数据中筛选得到37个Actin基因家族成员,它们分布于01、02、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和18号这17条染色体上,均含有Actin基因“NBD_sugar-kinase_HSP70_actin superfamily”典型保守结构域。并对Hc ACT3,Hc ACT5,Hc ACT7和Hc ACT8这4个基因进行内参稳定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其序列长度依次是6154,4148,2851,2713 bp,与锦葵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其次是葫芦科植物,与大戟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利用内参评估软件Ge Norm、Norm Finder、Best Keeper和Ref Finder评估Actin与18S r RNA等内参基因在中福红2号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非生物胁迫(盐和干旱处理)以及激素胁迫(ABA和Me JA处理)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P2A-1和ACT5是盐和干旱非生物胁迫下最适合的内参基因;PP2A-2和ACT3是激素胁迫条件下最适合的内参基因;而在不同阶段组织样品中ACT7和18S r RNA-3是最稳定表达的基因,总体来讲,内参基因PP2A-1和ACT3是红麻所有样品中最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组合。2.红麻COL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红麻全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38个COL基因家族成员,它们均具有完整的B-box和CCT保守结构域,分别位于红麻1、2、3、4、5、6、7、8、10、11、12、13、15、16和18号这15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表明,COL基因家族可分为3类。第Ⅰ类包含Hc COL1、Hc COL4、Hc COL5、Hc COL6、Hc COL7、Hc COL8、Hc COL9、Hc COL10、Hc COL15、Hc COL16、Hc COL17、Hc COL18、Hc COL21、Hc COL25、Hc COL26、Hc COL28、Hc COL29、Hc COL30、Hc COL34和Hc COL36,均含有1个B-box,1个分化的锌指结构和1个CCT结构域;第Ⅱ类包含Hc COL12、Hc COL13、Hc COL32、Hc COL37和Hc COL38,含有1个B-box和1个CCT结构;第Ⅲ类包含Hc COL2、Hc COL3、Hc COL11、Hc COL14、Hc COL19、Hc COL20、Hc COL22、Hc COL23、Hc COL24、Hc COL27、Hc COL31、Hc COL33和Hc COL35,均含有2个B-box和1个CCT结构。选取Hc COL11、Hc COL12、Hc COL13、Hc COL19和Hc COL20基因进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红麻COL基因与双子叶芙蓉和陆地棉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3.红麻COL基因不同时期不同组织和昼夜节律表达分析。对红麻COL基因进行不同组织表达分析以及长/短日照昼夜节律表达分析,研究表明,Hc COL19在叶片和花瓣中表达量最高,5个Hc COL基因均在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在不同生育时期组织中出现差异表达,Hc COL12和Hc COL13在不同时期组织中表达量较低,而Hc COL11、Hc COL19和Hc COL20在开花期萼片和花瓣中表达量较高。在长日照(LD)和短日照(SD)条件下对红麻COL基因进行昼夜节律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c COL11,Hc COL12和Hc COL13在SD条件下基因表达量升高,而Hc COL19和Hc COL20在SD条件下基因表达量下降。Hc COL11,Hc COL13,Hc COL19和Hc COL20则在长、短日照(LD/SD)条件下表达量显着降低,黎明时分基因表达量出现稍微回升,Hc COL12在LD和SD条件下表达量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8h时表达量达到峰值,出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表明COL家族基因较多地参与红麻光周期调控的开花途径,在红麻光周期开花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可为红麻光周期调控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王琴[5](2019)在《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和药物类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造成了优质饲料的缺乏以及动物体的抗药性和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为了使养殖业健康发展,寻求新的优质饲料原料,并建立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尤为重要。苎麻嫩茎叶营养丰富,并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抗癌等功效,可以作为优质饲料原料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填补我国饲料缺口、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而且能增强畜禽的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添加,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长久以来,苎麻饲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饲喂效果方面,苎麻饲用高产优质栽培与收获技术和苎麻抑菌抗病机理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于产量与品质筛选了苎麻优异饲用资源、分析了叶片醇提取物的酚类物质组分与抗氧化活性和抗炎特性,开展了苎麻施肥与收获高度试验,并利用转录组学探讨了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分子机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苎麻饲用资源筛选及优异种质饲用价值评定根据粗蛋白质含量从134份苎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47份高蛋白种质资源,又根据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和磷含量对47份高蛋白种质资源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选出潜江线麻、芦竹青、鲁班蔸、都昌河麻、兴文小麻、临水苎麻、大竹红麻、大竹黄白麻和荔波大蔸麻9份优异苎麻饲用资源。以中饲苎1号为对照,对筛选的9份优异苎麻资源进行饲用价值评定。采用茎尖扦插水培生根扩繁,在温室培养6个月移栽至大田,大田生长1年后进行饲用产量与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都昌河麻、大竹红麻、荔波大蔸麻和大竹黄白麻4个品种的饲用产量与品质等综合表现优于中饲苎1号。2.苎麻叶酚类物质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对10个苎麻品种(选出的9份优异苎麻饲用资源和中饲苎1号)的叶片醇提取物的酚类物质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芦竹青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荔波大蔸麻和大竹红麻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各品种总酚含量在0.52-2.41 mg/g干重(DW)之间,总黄酮含量在0.43-2.50 mg/g干重(DW)之间。通过UPLC-MS法在苎麻叶中鉴定出15种酚类化合物,主要为绿原酸、芦丁、对香豆酰苹果酸、咖啡酰苹果酸、阿魏酰奎宁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素。芦竹青的绿原酸、芦丁、对香豆酰苹果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39.49μg/g DW、339.97μg/g DW和345.93μg/g DW。不同品种苎麻叶片醇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芦竹青和潜江线麻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荔波大蔸麻和大竹红麻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低,其他6个品种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居中。利用脂多糖(LPS)激发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制备炎症细胞模型,探讨了不同苎麻品种叶片醇提取物对细胞NO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叶片醇提取物对于LPS刺激状态下巨噬细胞NO的产生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苎麻叶片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3.施肥与收割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4种施肥模式H: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高化肥(N 300 kg/hm2,P 150 kg/hm2,K 300 kg/hm2);O: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L:低化肥(N 150kg/hm2,P 75 kg/hm2,K 150 kg/hm2);CK:不施任何肥料和6个收获高度(30 cm、40 cm、50 cm、60 cm、70 cm和80 cm)的2因素裂区试验,对华苎5号(5年生)的饲用产量与品质进行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华苎5号最佳饲用收获高度为50-70 cm,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高化肥(N 300 kg/hm2,P 150 kg/hm2,K 300 kg/hm2)施肥模式最优。4.利用转录组学研究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分子机制的影响对30 cm(收获10次)和70 cm(收获8次)刈割收获1年后的苎麻萝卜根进行RNA提取,并利用Illumina HiSeq TM 2000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82个,下调基因166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来自bHLH、EFR、Zinc finger、MYB、NAC和WRKY等基因家族。分析了刈割收获1年后苎麻萝卜根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增加刈割次数显着增加了苎麻根系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利用UPLC-ESI-QTOF-MS法在苎麻萝卜根中鉴定出绿原酸、原花青素二聚体、表儿茶素、原天竺葵素二聚体和原花青素三聚体等5种酚类物质,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多而升高。
白杰[6](2016)在《不同红麻品种营养价值的比较及青贮利用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麻(Hibiscus cannzzbinus L.),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作物,然而随着化纤和集装箱的发展,红麻纤维的利用受到了制约。随着中国国内畜牧养殖的高速发展,饲料产业也随之而起,优质蛋白饲料成为亟需品,多项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红麻能够成为优质的植物性蛋白饲料来源,目前国内关于红麻饲用营养价值的研究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加强红麻饲用营养价值的研究将会带来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第一部分以代表性红麻品种作为材料,对红麻留茬收获模式进行初步探究,并将7个具有代表性的红麻品种或材料为试验材料,通过留茬收获的方式对不同红麻品种的产量、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筛选出具有较高产量和营养价值的红麻品种或材料,为红麻饲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品种的选育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第二部分则对红麻青贮利用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对红麻青贮饲料中的有机酸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优化,在此基础上评估了蔗糖和甲酸两种添加剂对红麻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红麻青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60cm、90cm和120cm不同留茬高度下红麻营养价值的比较得出,留茬收获模式下红麻的产量高和营养价值较好,其中90cm留茬高度下的营养价值要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红麻适合与一般牧草相似的留茬收获模式,但是作为初步探究,该收获模式依然有很大的优化空间。2.供试红麻的7个品种或材料干物质产量为15,359.31kg/hm218,502.18kg/hm2,粗蛋白含量为8.99%16.23%,粗纤维含量为16.71%37.43%;7个品种或材料中,D(SZHP35)材料的干物质产量最高,为18,502.18 kg/hm2,粗蛋白产量同样最高,为2,027 kg/hm2;F(4A-4B)材料有较高的叶干物质产量比例,达到了44.82%,并且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或材料(P<0.05);对应分析结果显示,D(SZHP35)材料与产量性状点紧密关联,F(4A-4B)材料则与叶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关联紧密。F(4A-4B)有潜力培育成红麻饲用品种,D(SZHP35)材料可以作为优质的植物蛋白源。因此,F(4A-4B)和D(SZHP35)均是较好红麻饲用材料。3.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麻青贮饲料中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4种有机酸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采用0.02 mol/L Na H2PO4(p H=2.70)与甲醇作为流动相,在Dionex Ultimate 3000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BDS C18柱,流速1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进样体积20μL条件下对青贮样品有机酸含量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红麻青贮饲料中有机酸的测定。4.添加蔗糖或者甲酸能够显着提高粗蛋白含量(P<0.05)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降低红麻青贮饲料的p H值,实验组p H均小于4.0,乳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氨态氮含量显着降低(P<0.05),实验组均没有检测到丁酸含量,青贮发酵品质良好;且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认为,添加20g/kg的蔗糖得到的红麻青贮饲料的品质优于其他实验组,添加9m L/kg的甲酸得到的红麻青贮饲料的品质优于其他实验组。
徐建堂,祁建民,陶爱芬,林荔辉,林培清,方平平,吴建梅,张立武[7](2016)在《福建省黄红麻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发展研究报告》文中提出黄麻(Jute)和红麻(Kenaf)均为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在世界上,黄麻产量和种植面积仅次于棉花,主要在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中国和泰国等。红麻原产非洲,自1908年从印度引进栽培后,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主要纤维作物之一,福建是我国黄麻红麻三大留种基地之一。该文从我国黄红麻生产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主要品种和种植区划入手,分析了福建省黄红麻发展现状、育种水平和主要品种,以及黄红麻良种繁育、产业化开发利用对国家的贡献,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评价了黄红麻在耕地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中的作用,阐述了福建省黄红麻种子产业与资源化功能性产业研究进展。通过对福建省黄红麻种植比例及品种对纤维质量的影响、黄红麻杂种优势利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和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技术等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黄红麻学科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黄红麻学科发展目标和思路提供借鉴,提出了福建省黄红麻产业的发展战略对策。
白杰,黄思齐,李建军,唐慧娟,李辉,陈安国,李德芳[8](2015)在《红麻饲用价值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红麻作为一种传统的纤维植物,其幼嫩枝叶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其具有很好的饲用价值。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产业也随之崛起,优质蛋白饲料成为亟需品。红麻饲用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会对解决中国南方地区缺乏优质蛋白饲料的局面提供很大的帮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红麻饲用价值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为红麻饲用的研究提供帮助。
姚宏军[9](2014)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黄/红麻产量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黄/红麻是我国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目前我国位居世界第三,在我国经济作物的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大的作用;黄/红麻作物的生产特点和纤维制品除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还作为大宗商品出口美国、西欧及东南亚国家,为我国增加创汇收入。本文主要侧重在黄/红麻产业生产状况及产量预测上,首先分析黄/红麻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黄/红麻生产主要面临原料生产技术薄弱、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技术落后、副产品综合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然后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模型对黄/红麻产量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黄/红麻种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从业人员为影响黄/红麻产量的三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2001~2011年我国黄/红麻产量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模型对黄/红麻产量进行预测实证分析,在利用普通GM(1,1)模型预测黄/红麻产量的基础上,运用三种优化处理模型进行预测,得出灰色预测模型适用黄/红麻产量中长期预测,预测精度比较高,然后比较各种灰色预测模型得出的预测值增长率,联系黄/红麻生产的实际情况,选用增长率最缓慢但又比普通GM(1,1)模型预测精度高的等维新息处理法模型,求出黄/红麻产量最终预测值,发现黄/红麻产量未来呈下降趋势。最后,根据以上的预测研究结果,结合黄/红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和稳定黄/红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黄/红麻纤维良种培育,建立优质原料基地、加强对初加工研究、加强机械化的推广、提升科学技术支撑能力、充分开发副产品的利用技术、加强产业内部协调合作、加大对黄/红麻产业的政策扶持。
武耀龙[10](2014)在《红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数量性状QTL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别名洋麻、锦麻、钟麻,属于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Hibiscus)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红麻是传统工业麻纺的重要原料作物,由于其纤维具有抑菌、透气、吸湿性好等优良特性,近年来利用红麻纤维原料研发的各种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红麻的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红麻各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的研究并不透彻,因此本研究以泰红763和F71为作图亲本,以150个F2代单株作为作图群体,基于SRAP和SSR分子标记构建了一张含有18个连锁群共128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株高、茎粗、鲜皮厚、单株鲜重、单株鲜皮重、单株干皮重、节数和纤维支数这8个质量与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及QTL效应分析。旨在对红麻重要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提供研究基础,并推动红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的开展,同时也为高产、优质基因的筛选提供遗传基础。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表型性状差异和分子标记的扩增结果,从泰红763×F71、泰红763x83-20、泰红763×台农一号、Y1A1×F71.Y1A1×83-20.泰红763×83-18这6个亲本组合中,最终确定泰红763与F71为作图亲本组合。(2)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红麻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μL1O×Taq Reaction Buffer、20ng模板]DNA.dNTP220μmol/L.引物0.35μmnol/L.Taq DNA聚合酶0.5U,总体积为20μL。(3)以6个亲本DNA为模板,利用优化后的红麻SRAP-PCR反应体系对256对SRAP引物进行初次筛选,扩增出多态性条带467条,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2.67条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18.2%,共筛选出91对SRAP引物。(4)以两亲本泰红763、F71和随机选取的10个F2代单株DNA为模板对引物进行了再次筛选,91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487条条带,多态性条带共有274条,多态率为18.4%,共筛选出73对SRAP引物。同时本实验利用棉花的64对SSR引物进行筛选,有57对引物能够扩增出条带,其中有36对引物有多态性条带,共扩增出864条条带,多态率为10.24%,共选出8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5)本实验还对棉花的SSR引物在红麻上的通用性进行了研究,64对棉花SSR引物中57对引物扩增出了条带,通用性比例高达89%;36对引物具有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56%,证实了棉花SSR引物应用于红麻分子标记是可行的。(6)利用扩增出的231个多态性标记构建红麻遗传连锁,构建出了一张含有128个标记的连锁图谱,共有18个连锁群,本实验中的128个标记中有78个(占60.9%)标记是偏分离标记,偏分离比例较高,几乎每个连锁群上都具有偏分离标记,只有LG15与LG17连锁群上没有偏分离标记。整张图谱覆盖基因组的长度为2155.43cM,两个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6.09cM,最大间距为78.223cM,最小间距为0;最长的LG1长达840.424cM,含有40个标记,最短的LG18只有6.116cM,含有2个标记。(7)对8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QTL检测结果为共检测到34个QTL,分布于1、2、3、7、8、9、10和12号连锁群,34个QTL中有16个主效QTL,贡献率从12.7%至62.7%。检测到1个纤维细度QTL,贡献率为46.30%,母本泰红763起增效作用:17个鲜皮重QTL,贡献率从0.03%至21.22%,11个QTL上提高鲜皮重的等位基因来自于泰红763,另外6个QTL上F71起增效作用;1个干皮重QTL,贡献率为45.71%,F71起增效作用;2个株高QTL,贡献率分别为11.15和60.7%,泰红763起增效作用;1个鲜皮厚QTL,贡献率为38.81%,由母本泰红763起增效作用:8个单株鲜重QTL,贡献率从0.004%至41.73%,6个QTL加性效应为负值,母本泰红763起增效作用,另外2个QTL由F71起增效作用,qFWP-1、qFWP-3、qFWP-4、qFWP-5、qFWP-6和qFWP-8这6个QTL显性效应值为0,说明这些QTL表现为不完全显性;4个节数QTL,贡献率从1.1%至62.07%,3个QTL加性效应为正值,父本F71起增效作用;qNN-3由母本泰红763起增效作用,qNN-2和qNN-4的DR值介于0.8至1.2之间,主要表现为显性效应。没有检测到茎粗QTL。此外,连锁图谱中共发现5个QTL的富集区域。
二、红麻需求分析与育种技术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麻需求分析与育种技术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专题导读:加强麻类作物基因组学研究,推动优异等位基因发掘及种质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面向科技前沿,加强麻类基因组学研究 |
2 着眼作物育种基础研究,推动麻类作物优异等位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 |
3 立足特色资源,推动麻类作物高效育种技术建立与新品种选育 |
(2)主要麻类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麻类作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概况 |
1.1 黄麻基因组 |
1.2 红麻基因组 |
1.3 苎麻基因组 |
1.4 亚麻基因组 |
1.5 工业大麻基因组 |
2 主要麻类作物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1 黄麻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1.1 黄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 |
2.1.2 黄麻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 |
2.1.3 黄麻特异性状相关基因 |
2.2 红麻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2.1 红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 |
2.2.2 红麻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 |
2.2.3 红麻特异性状相关基因 |
2.3 苎麻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3.1 苎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 |
2.3.2 苎麻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 |
2.3.3 苎麻特异性状相关基因 |
2.4 亚麻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4.1 亚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 |
2.4.2 亚麻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 |
2.4.3 亚麻特异性状相关基因 |
2.5 工业大麻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5.1 工业大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 |
2.5.2 工业大麻特异性状相关基因 |
3 基于基因组学的麻类作物遗传改良 |
3.1 我国麻类作物品种改良历程 |
3.2 麻类作物育种技术的变迁 |
3.3 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对麻类作物遗传改良带来新的策略提供可能 |
3.4 麻类作物品种改良的发展趋势 |
4 展望 |
(3)高黄酮红麻品种的筛选及刈割方式对其饲用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麻简介及研究进展 |
1.1.1 红麻简介 |
1.1.2 红麻的应用价值 |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及其研究应用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及分类 |
1.2.2 黄酮化合物的性质及功能 |
1.2.2.1 抗氧化作用 |
1.2.2.2 抑菌及抗病毒作用 |
1.2.2.3 抗肿瘤和抗癌作用 |
1.2.2.4 抗炎作用 |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
1.2.3.1 溶剂提取法 |
1.2.3.2 超声波提取法 |
1.2.3.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2.3.4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2.3.5 酶提取法 |
1.3 刈割对植株性状影响 |
1.3.1 不同刈割模式对植株产量影响 |
1.3.2 刈割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累积影响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目的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红麻总黄酮提取方法优化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2.2 芦丁标准品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 红麻总黄酮提取 |
2.2.4 单因素实验 |
2.2.5 响应面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芦丁标准曲线 |
2.3.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2.1 乙醇体积分数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2.3.2.2 反应时间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2.3.2.3 液料比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2.3.2.4 反应温度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2.3.3 响应面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时期红麻总黄酮含量变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红麻试验地简介 |
3.1.2 红麻试验材料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2 测定方法 |
3.2.1 干物质产量测定 |
3.2.2 不同品种红麻总黄酮含量测定 |
3.2.3 不同品种红麻常规营养品质测定 |
3.3 不同时期红麻品种分析 |
3.3.1 不同时期红麻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
3.3.2 不同时期红麻品种总黄酮含量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刈割对不同品种红麻生长及营养品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红麻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方法 |
4.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品种红麻刈割后干物质产量分析 |
4.3.2 不同品种红麻刈割后营养成分分析 |
4.3.3 不同品种红麻刈割后总黄酮含量分析 |
4.3.4 不同品种红麻刈割后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性状对应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红麻CONSTANS-like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在光周期诱导中的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开花调控途径 |
1.1.1 春化途径 |
1.1.2 自主途径 |
1.1.3 赤霉素途径 |
1.1.4 光周期途径 |
1.2 植物光周期作用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光周期现象 |
1.2.2 红麻光周期现象 |
1.2.3 光周期作用分子机制 |
1.3 CONSTANS-like基因结构与功能 |
1.3.1 CONSTANS-like基因结构 |
1.3.2 CONSTANS-like基因功能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红麻内参基因的挖掘及表达模式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植物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常用溶液配方 |
2.2.4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物生长和处理条件 |
2.3.2 总RNA提取及c DNA第一条链合成 |
2.3.3 红麻内参基因的选择和引物设计 |
2.3.4 红麻Actin基因家族编码蛋白质理化性质 |
2.3.5 红麻Actin基因家族编码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二级及三级结构 |
2.3.6 红麻Actin基因家族编码蛋白质保守结构域预测 |
2.3.7 红麻Actin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构建 |
2.3.8 红麻Actin基因家族基因结构预测 |
2.3.9 红麻Actin基因家族基因染色体定位 |
2.3.10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 |
2.3.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红麻Actin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克隆 |
2.4.2 红麻Actin基因家族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析 |
2.4.3 红麻Actin基因家族编码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二级及三级结构 |
2.4.4 红麻Actin基因家族编码蛋白保守结构域及基因结构分析 |
2.4.5 红麻Actin基因家族系统进化分析 |
2.4.6 红麻Actin基因家族染色体定位分析 |
2.4.7 红麻总RNA质量检测 |
2.4.8 红麻内参基因荧光引物特异性分析 |
2.4.9 红麻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 |
2.5 讨论 |
第三章 红麻CONSTANS-like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植物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植物生长处理条件及样品采集 |
3.3.2 总RNA提取及c DNA第一条链合成 |
3.3.3 红麻COL基因的鉴定 |
3.3.4 红麻COL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分析 |
3.3.5 红麻COL基因编码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及基因结构预测 |
3.3.6 红麻COL基因的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 |
3.3.7 红麻COL基因染色体定位 |
3.3.8 红麻COL基因表达模式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红麻不同品种开花习性的研究 |
3.4.2 红麻COL基因的鉴定 |
3.4.3 红麻COL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分析 |
3.4.4 红麻COL基因家族编码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二级及三级结构 |
3.4.5 红麻COL基因家族编码蛋白质的同源比对 |
3.4.6 红麻COL基因家族保守结构域及基因结构分析 |
3.4.7 红麻COL基因家族系统进化分析 |
3.4.8 红麻COL基因家族染色体定位分析 |
3.5 红麻COL基因荧光引物特异性分析 |
3.5.1 荧光引物的常规PCR检测 |
3.5.2 荧光定量PCR引物溶解曲线分析 |
3.6 红麻5个COL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3.6.1 红麻COL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3.6.2 红麻COL基因生物节律钟表达分析 |
3.7 讨论 |
3.8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苎麻起源及用途 |
1.1 苎麻是优质的纤维作物 |
1.2 苎麻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 |
1.3 苎麻对土壤的修复作用 |
1.4 苎麻副产物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 |
1.5 苎麻是重要的植物蛋白饲料来源 |
1.6 苎麻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
2 栽培措施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1 施肥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2 收获高度与次数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3 施肥与刈割互作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 苎麻饲用研究进展 |
3.1 苎麻饲用品种选育 |
3.2 苎麻饲用栽培技术 |
3.3 苎麻饲用产量 |
3.4 苎麻饲用品质 |
3.5 苎麻饲喂动物效果研究 |
4 苎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4.1 苎麻酚类物质的研究概况 |
4.2 抗氧化活性 |
4.3 抗炎、抗癌及其他活性 |
5 苎麻转录组研究进展 |
6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6.1 主要研究内容 |
6.2 目的意义 |
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苎麻种质资源筛选及优异种质饲用价值评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幼苗培养 |
1.3 筛选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10个品种产量与品质比较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质资源的粗蛋白质含量 |
2.2 47份优异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结果 |
2.3 10个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2.4 10个品种的品质性状比较 |
2.5 产量与品质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
2.6 产量与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饲用资源筛选试验 |
3.2 10品种饲用产量和品质比较试验 |
第三章 苎麻叶酚类物质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样品粗提液制备 |
1.3 总酚和总黄酮的测定 |
1.4 UPLC和 UPLC-MS分析测定酚类化合物 |
1.5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1.6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 |
1.7 抗炎活性的测定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 |
2.2 酚类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 |
2.3 抗氧化活性 |
2.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2.5 相关性分析 |
2.6 主成分分析 |
2.7 抗炎活性分析 |
3 讨论 |
3.1 苎麻叶酚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 |
3.2 苎麻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
3.3 苎麻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抗炎活性 |
4 小结 |
第四章 施肥与收割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的影响 |
2.2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叶茎比的影响 |
2.3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粗蛋白产量的影响 |
2.4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NDF、ADF和 RFV的影响 |
2.5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粗灰分的影响 |
2.6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钙含量、磷含量和钙磷比的影响 |
2.7 相关性分析 |
2.8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施肥与苎麻饲用产量、品质 |
3.2 收获高度与苎麻饲用产量、品质 |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苎麻根系响应刈割强度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可溶性糖的测定 |
1.3 酚类物质的测定 |
1.4 RNA的提取及c DNA文库构建、测序和组装 |
1.5 功能注释 |
1.6 差异表达及富集分析 |
1.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收获高度对苎麻地上部生长量的影响 |
2.2 收获高度对苎麻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3 收获高度对苎麻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 苎麻根转录组数据组装 |
2.5 功能注释与分类 |
2.6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可溶性糖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 响应不同刈割强度的转录因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不同红麻品种营养价值的比较及青贮利用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红麻概况 |
1.2 红麻饲用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红麻饲用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红麻饲用研究进展 |
1.3 红麻饲用展望 |
1.3.1 饲用红麻育种 |
1.3.2 耕作技术的改进 |
1.3.3 加工技术的改良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麻留茬收获模式的初步研究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产量测定 |
2.4.2 常规营养品质测定 |
2.4.3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留茬高度下植株的产量性状分析 |
2.5.2 不同留茬高度下植株的营养品质性状分析 |
2.6 讨论 |
2.6.1 收获模式的设计 |
2.6.2 收获模式的优化 |
2.7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红麻品种营养价值的比较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设计 |
3.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相同留茬高度下红麻不同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
3.5.2 相同留茬高度下红麻不同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
3.5.3 相同留茬高度下红麻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对应分析 |
3.6 讨论 |
3.6.1 供试红麻材料的干物质产量分析 |
3.6.2 供试红麻材料的营养成分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麻青贮饲料中的有机酸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青贮饲料的制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浸提液制备提取 |
4.2.2 标准溶液配制 |
4.2.3 色谱条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有机酸色谱条件确定 |
4.3.1.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4.3.1.2 流动相与洗脱方法的确定 |
4.3.1.3 流速与柱温的确定 |
4.3.2 有机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3 检测方法的精密度与回收率测定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添加蔗糖和甲酸对红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红麻青贮饲料的制备 |
5.1.2 实验设计 |
5.1.2.1 添加蔗糖的红麻青贮实验设计 |
5.1.2.2 添加甲酸的红麻青贮实验设计 |
5.1.3 品质测定样本制备 |
5.1.3.1 营养品质测定样本制备 |
5.1.3.2 发酵品质测定样本制备 |
5.2 青贮品质分析 |
5.2.1 感官评定 |
5.2.2 营养成分测定 |
5.2.3 发酵品质测定 |
5.2.3.1 pH和有机酸的测定 |
5.2.3.2 氨态氮含量的测定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感官评定分析 |
5.3.2 营养成分分析 |
5.3.2.1 红麻青贮原料的营养成分 |
5.3.2.2 添加蔗糖红麻青贮的营养成分分析 |
5.3.2.3 添加甲酸的红麻青贮营养成分分析 |
5.3.3 发酵品质分析 |
5.3.3.1 添加蔗糖红麻青贮的发酵品质分析 |
5.3.3.2 添加甲酸的红麻青贮发酵品质分析 |
5.4 讨论 |
5.4.1 红麻青贮原料特性 |
5.4.2 添加蔗糖对红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
5.4.3 添加甲酸对红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
5.4.4 红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福建省黄红麻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我国黄红麻生产概况 |
2.1 我国黄红麻生产的发展历史 |
2.1.1 黄麻的栽培历史 |
2.1.2 红麻的栽培历史 |
2.2 我国黄红麻生产发展现状 |
2.3 黄红麻的种植区划 |
2.3.1 黄麻种植区划 |
2.3.2 红麻良种繁殖区划 |
2.3.3 红麻种植区划 |
3 福建省黄红麻产业概况 |
3.1 福建省黄红麻地位与生产现状 |
3.2 福建省黄红麻育种水平与主要品种 |
3.2.1 黄麻品种 |
3.2.2 红麻品种 |
3.3 红麻良种繁育 |
3.3.1 红麻良种繁育的特点 |
3.3.2 红麻品种退化现象 |
3.3.3 红麻种子生产体系的建立 |
3.3.4 红麻原种和生产种的生产方法 |
3.4 福建黄红麻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利用 |
3.5 黄红麻在耕地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中的作用与评价 |
4 福建省黄麻、红麻种子产业与资源化功能性产业 |
4.1 黄红麻良种繁育体系与基地建设 |
4.1.1 黄麻良种繁育的特点 |
4.1.2 黄麻良种的退化表现 |
4.1.3 黄麻良种退化的原因 |
4.1.4 防止退化的途径 |
4.1.5 黄麻留种的方法与技术 |
4.1.6 黄麻种子的收获与贮藏 |
4.1.7 基地建设 |
4.2 菜用黄麻功能性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
4.3 光钝感基本营养型杂交红麻国际化产业化发展 |
4.4 黄红麻纤维资源化功能性高效利用对产业的带动 |
5 黄红麻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
5.1 黄/红麻种植比例失调及品种对纤维质量的影响 |
5.2 黄红麻杂种优势利用亟待推动 |
5.3 黄/红麻抗逆性育种亟待加强 |
5.4 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组装与推广亟待加强 |
5.5 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技术问题 |
6 黄红麻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6.1 发展思路 |
6.2 发展目标 |
7 福建省黄红麻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
7.1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黄麻特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 |
7.2 继续开展农技人员培训与南方黄红麻品种展示观摩 |
7.3 加强黄红麻综合利用的研发 |
7.4 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 |
(8)红麻饲用价值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红麻饲用研究进展 |
1. 1 马来西亚红麻饲用研究进展 |
1. 2 日本红麻饲用研究进展 |
1. 3 巴基斯坦红麻饲用研究进展 |
2 国内红麻饲用研究进展 |
3 展望 |
3. 1 饲用红麻育种 |
3. 2 耕作技术的改进 |
3. 3 红麻饲用加工技术的改良 |
(9)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黄/红麻产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产量预测研究 |
1.3.2 国内产量预测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麻类产量相关概念 |
2.2 灰色系统理论 |
2.2.1 灰色系统理论介绍 |
2.2.2 GM(1,1)灰色模型 |
2.2.3 GM(1,1)灰色模型的优化 |
2.3 灰色系统理论用于黄/红麻产量预测分析的适用性 |
2.4 本章小结 |
3 黄/红麻产业发展综合能力分析 |
3.1 黄/红麻生产现状 |
3.1.1 黄/红麻生产总量变化状况 |
3.1.2 黄/红麻单产状况 |
3.1.3 黄/红麻播种变化情况 |
3.1.4 国外黄/红麻类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
3.2 黄/红麻综合利用状况 |
3.2.1 以麻及同类纤维为代表的特色纤维产业 |
3.2.2 以水土保持、盐碱边际土壤利用为新功能的绿色纤维产业 |
3.2.3 以麻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材料产业 |
3.2.4 以麻类作物多用途为基础的相关产业 |
3.3 黄/红麻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优质原料生产技术问题 |
3.3.2 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技术问题 |
3.3.3 初加工技术问题 |
3.3.4 麻纺装备与工艺问题 |
3.3.5 副产品充分全面利用问题 |
3.3.6 良种繁育产业化有待完善 |
3.3.7 基础科学研究仍很薄弱 |
3.4 影响黄/红麻产量生产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3.4.1 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建立与运用 |
3.4.2 各影响因子与总产量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建立 |
3.4.3 原始数据处理及关联度排序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黄/红麻产量预测分析 |
4.1 黄/红麻产量GM(1,1)灰色模型预测 |
4.1.1 GM(1,1)建模 |
4.1.2 GM(1, 1)灰色模型精度检验 |
4.2 黄/红麻产量GM(1,1)灰色模型优化预测 |
4.2.1 残差修正法 |
4.2.2 数据滑动平均处理法 |
4.2.3 等维新息处理法 |
4.3 我国黄/红麻产量预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发展和稳定我国黄/红麻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
5.1 加强黄/红麻纤维良种培育,建立优质原料基地 |
5.2 加强对初加工研究,走经济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路线 |
5.3 加强轻便高效黄/红麻纤维及种子收获机械的推广 |
5.4 提升麻类产业系统科学技术支撑能力 |
5.5 充分利用成熟的副产品利用技术,提高麻业的整体效益 |
5.6 加强产业内部协调合作,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
5.7 加大对黄/红麻产业的政策扶持,保护企业效益和提高农民的种麻积极性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得出的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红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数量性状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红麻概况 |
1.1.1 红麻的起源及其多功能用途 |
1.1.2 红麻国内外的育种概况 |
1.2 DNA分子标记技术 |
1.2.1 分子标记技术概况 |
1.2.2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及其特点 |
1.2.2.1 RFLP |
1.2.2.2 RAPD |
1.2.2.3 SSR |
1.2.2.4 SRAP |
1.4 QTL定位技术 |
1.4.1 QTL概述 |
1.4.2 QTL作图群体 |
1.4.3 连锁图谱的构建 |
1.4.4 常用QTL检测方法 |
1.4.5 分子标记技术在红麻上的应用 |
1.4.6 展望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遗传连锁图谱作图群体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作图材料 |
2.1.2 作图材料的繁育 |
2.2 作图亲本杂交组合的确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 |
3.1 正交试验设计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材料 |
3.1.1.2 基因组DNA提取 |
3.1.1.3 PCR反应条件 |
3.1.1.4 PCR反应体系及正交试验设计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红麻SRAP-PCR正交试验设计扩增结果的直观分析 |
3.1.2.2 模板DNA浓度的确定 |
3.1.3 讨论 |
3.1.3.1 基因组DNA提取 |
3.1.3.2 反应体系的优化 |
3.2 引物组合的筛选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材料 |
3.2.1.2 PCR扩增体系 |
3.2.1.3 数据记录分析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SSR引物的通用性 |
第四章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DNA提取方法与PCR反应条件 |
4.1.3 标记命名与带型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3.1 多种分析标记技术的使用对构建连锁图谱的影响 |
4.3.2 偏分离标记对遗传连锁图谱的影响 |
第五章 红麻重要数量性状的QTL定位 |
5.1 数据处理及软件参数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产量与品质性状的表型分析 |
5.2.2 QTL检测结果 |
5.2.3 QTL效应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红麻需求分析与育种技术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专题导读:加强麻类作物基因组学研究,推动优异等位基因发掘及种质创新[J]. 张立武. 作物学报, 2021(06)
- [2]主要麻类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现状与展望[J]. 徐益,张力岚,祁建民,张列梅,张立武. 作物学报, 2021(06)
- [3]高黄酮红麻品种的筛选及刈割方式对其饲用品质的影响[D]. 张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红麻CONSTANS-like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在光周期诱导中的表达分析[D]. 马二歌.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D]. 王琴.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6]不同红麻品种营养价值的比较及青贮利用技术的研究[D]. 白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7]福建省黄红麻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发展研究报告[J]. 徐建堂,祁建民,陶爱芬,林荔辉,林培清,方平平,吴建梅,张立武. 海峡科学, 2016(01)
- [8]红麻饲用价值的研究进展[J]. 白杰,黄思齐,李建军,唐慧娟,李辉,陈安国,李德芳. 中国麻业科学, 2015(01)
- [9]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黄/红麻产量预测研究[D]. 姚宏军.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1)
- [10]红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数量性状QTL分析[D]. 武耀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