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结直肠癌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一、大肠癌端粒长度变化与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燕,王萌,刘礼剑,郑超伟,刘熙荣,李生发[1](2019)在《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RNA干扰后的大肠癌SW480细胞超微结构、端粒长度及h TERT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干预经RNA干扰后的大肠癌SW480细胞,观察其超微结构、端粒相对长度、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探讨四君子汤含药血清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大肠癌SW480细胞,经RNA干扰后,予低、中、高不同剂量的四君子汤含药血清,空白胎牛血清,美沙拉嗪含药血清,分别干预48h,运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法)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端粒相对长度、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经不同剂量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和美沙拉嗪含药血清干预后,RNA干扰后的大肠癌SW480细胞出现了自噬现象。各给药组端粒长度均明显小于空白组(P<0.05),其中四君子汤低剂量组端粒长度与美沙拉嗪组相当(P>0.05),中、高剂量组端粒长度大于美沙拉嗪组(P<0.05)。各给药组hTERT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其中四君子汤中剂量组hTERT mRNA表达明显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低、高剂量组hTERT mRNA明显高于美沙拉嗪组(P<0.05),低、中剂量组hTRE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高剂量组hTRET蛋白表达与美沙拉嗪组相当(P>0.05)。结论: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能通过诱导细胞自噬,减缓炎症反应,下调hTERT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缩短端粒长度,抑制癌细胞增殖,达到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效用。

郝思雨,于景翠[2](2012)在《Shelterin复合体与消化系恶性肿瘤》文中研究指明Shelterin复合体是端粒结合蛋白的核心成分,他的复杂调控与端粒酶、端粒延长替代途径(ALT机制)在保护端粒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端粒是包含一段重复序列的DNA-蛋白复合体,通过端粒酶募集到染色体末端,稳定染色体末端,从而防止染色体融合.端粒的保护与基因组的稳定密不可分,而基因组的不稳定是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许多研究表明端粒结合蛋白在胃癌、大肠癌和肝癌等消化系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总结Shelterin复合体在消化系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为消化系恶性肿瘤的预防及靶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曹先乾[3](2012)在《塞来昔布及丁酸盐对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塞来昔布及丁酸钠对大肠腺瘤细胞和大肠癌HCT-116细胞株抗增殖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100,200,400umol/L)、丁酸钠(0.5,1.0,2.0mmol/L)及联合用药(塞来昔布100umol/L+丁酸钠0.5mmol/L)处理对数生长期的大肠腺瘤细胞与大肠癌HCT-116细胞株,培养不同时间(24,48,72h)后收集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值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PCR-ELSA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和COX-2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1.塞来昔布及丁酸钠在一定时间范围(24,48,72h)内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大肠腺瘤细胞与大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塞来昔布与丁酸钠联合用药对大肠腺瘤细胞和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单一用药,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与丁酸钠处理大肠腺瘤细胞和大肠癌HCT-116细胞,48h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大肠腺瘤细胞与大肠癌HCT-116细胞G1期百分率明显升高,各药物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与丁酸钠联合用药组G1期比例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与丁酸钠处理大肠腺瘤细胞和大肠癌HCT-116细胞,48h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随着药物浓度越高,大肠腺瘤细胞与大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率越高,各药物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塞来昔布与丁酸钠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与丁酸钠处理大肠腺瘤细胞和大肠癌HCT-116细胞,48h后收集细胞,PCR-ELSA检测结果提示伴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大肠腺瘤细胞和大肠癌HCT-116细胞内的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不同药物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RT-PCR检测结果提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COX-2mRNA表达也逐渐降低,各药物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与丁酸钠联合用药组端粒酶活性、hTERT及COX-2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单一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塞来昔布与丁酸钠对大肠腺瘤细胞和大肠癌HCT-116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赖性。塞来昔布与丁酸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抑制效应。细胞周期阻滞可能是塞来昔布与丁酸钠抑制大肠腺瘤细胞和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机制。2.塞来昔布与丁酸钠对大肠腺瘤细胞和大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与通过抑制COX-2、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减少前列环素的合成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常金荣,陈蔚文,王建华[4](2011)在《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对大肠癌HT29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左金丸的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左金丸治疗大肠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及盐酸小檗碱进行培养,采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hTERT的表达。结果: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作用HT29细胞后,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能够降低HT29端粒酶活性,但二者无协同作用;并且端粒酶hTERT表达降低,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具有显着生长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降低端粒酶的活性,为临床治疗大肠癌提供实验依据。

蔡艳玲[5](2011)在《RNAi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含有小发夹RNA (shRNA)的针对hTERT基因的重组真核质粒pGPU6/GFP/Neo-hTERT-shRNA,并探讨RNA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的表达对大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3条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将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合成shRNA寡核苷酸片段插入到真核质粒pGPU6/GFP/Neo中,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构建好的重组真核质粒pGPU6/GFP/Neo-hTERT-shRNA,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人大肠癌SW480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效率及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不同转染时间SW480细胞中hTERTmRNA的表达水平。TRAP-PCR-ELISA法检测转染48小时后SW48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SW480细胞中hTERT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分布。TUNEL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凋亡状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MMP)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转染后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将筛选出干扰效率较好的的siRNA序列合成shRNA片段后,将其成功插入质粒pGPU6/GFP/Neo中,构成重组真核质粒pGPU6/GFP/ Neo-hTERT-shRNA。SW480细胞以质粒与脂质体比例为1:2.5、转染48h时的转染效率较高,其转染率达59%。RT-PCR结果显示,hTERT-shRNA组的hTERTmRNA表达水平在转染48h时降低较明显,与空白组、脂质体组、NC-shRNA组比较,抑制率分别是39.20%,33.28%,27.95%。TRAP-PCR-ELISA结果示,hTERT-shRNA组SW480细胞端粒酶活性显着降低18.7%,与其它三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hTERT-shRNA组被染色的阳性细胞明显少于其他组,经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灰度值后得出,转染48h后hTERT-shRNA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脂质体组和NC-shRN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示,hTERT-shRNA组G0/G1期细胞显着增加,S期细胞减少,提示hTERT-shRNA质粒转染SW480细胞后,使进入静止状态的细胞增多,细胞增殖指数下降约14.2%,与NC-shRNA组比较,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TUNEL结果示,与其他组比较,hTERT-shRNA组凋亡细胞数显着增多,凋亡指数为21.5%,明显比其他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hTERT-shRNA组可见多个含有核分裂相的细胞,细胞Rh123荧光强度明显增强,MMP显着下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示,SW480细胞体积明显缩小,表面突起及微绒毛减少,甚至消失,细胞核固缩,染色质不均匀地沿核膜下聚集,空泡增多。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hTERT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GPU6/GF P/Neo-hTERT-shRNA。它能有效沉默hTERT基因,因而能有效抑制人大肠癌SW480细胞增殖生长,降低端粒酶活性,最终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目的研究靶向hTERT基因的重组质粒pGPU6/GFP/Neo-hTERT-shRNA对人大肠癌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于裸鼠右侧腋下皮下注射人大肠癌SW480细胞建立大肠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待肿瘤长到一定大小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NC-shRNA组和hTERT-shRNA组。各组连续进行相应治疗6次后,观察肿瘤的生长状况,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hTERT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瘤组织中hTERTmRNA的表达,PCR-TRAP-ELISA法检测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所有裸鼠在接种SW480细胞第14天后,皮下肿瘤结节直径达5-7mm,成功构建了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率为100%。荷瘤裸鼠开始治疗后,hTERT-shRNA组瘤体积增长速度慢于NS组和NC-ShRNA组,并于第18天开始明显减慢。HE染结果示,hTERT-shRNA组肿瘤组织出现局部坏死区,瘤组织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示,hTERT-shRNA组肿瘤组织中hTER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可见少量hTERT蛋白阳性细胞,细胞呈浅棕色。TUNEL法检测结果示,hTERT-shRNA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分布密集,与NS组和NC-shRNA组比较,凋亡指数分别增加29.4%和31.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法检测结果示,hTERT-shRNA组hTERT mRNA表达水平较NS组和NC-shRNA组分别下降52.1%和48.3%,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PCR-TRAP-ELISA法检测结果示,hTERT-shRNA组与NS组和NC-shRNA组比较,端粒酶活性降低较明显,抑制率分别为48.5%和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质粒pGPU6/GFP/Neo-hTERT-shRNA通过下调hTERTmRNA和hTERT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大肠癌移植瘤的生长。

葛莲英[6](2010)在《端粒酶与大肠癌相关性及RNAi沉默hTERT基因治疗大肠癌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大肠癌发病占有很高的比率。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仍存在局限性,疗效不尽人意。因此,能否找到一个有效的分子治疗靶点,是丰富大肠癌治疗方法和最终应用于临床提高综合疗效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大肠癌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高达85%以上,而正常组织表达仅5%左右。端粒酶全酶由端粒酶RNA (hTR)、端粒酶相关蛋白(TPI)和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三部分组成。hTR和TPI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均有表达,与端粒酶活性无相关性。而hTERT与端粒酶的活性相一致,hTERT基因是合成端粒酶全酶的限速因素,与肿瘤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将端粒酶作为肿瘤分子靶点的研究是极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本研究从本院临床收集3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通过对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探讨端粒酶与大肠癌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验证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表达是否与端粒酶活性一致。同时回顾性分析本院178例大肠癌患者病理标本中hTERT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临床随访资料分析,阐明影响大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风险因素,明确hTERT能否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标志物及作为大肠癌治疗的分子靶点。通过RNAi沉默技术,观察hTERT沉默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最终阐明hTERT基因RNAi沉默技术对大肠癌靶向治疗的可行性。本研究将从细胞、分子和整体水平上,为开展大肠癌hTERT基因靶向治疗提供实验和临床依据。第一部分端粒酶与大肠癌相关性研究第一章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端粒酶与大肠癌相关性,进一步验证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表达是否与端粒酶活性一致。方法运用PCR-TRAP-EL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大肠正常组织各30例检测端粒酶活性、hTERT的表达水平,并研究端粒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大肠正常组织分别为83.33%13.33%3.33%,癌组织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5)。(2)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随组织分化程度变低而升高,低分化大肠癌组织中的端粒酶阳性表达率高于中分化及高分化大肠癌(P<0.05)。(3)通过用免疫组化检测hTERT的表达与PCR-TRAP-ELISA法检测得端粒酶活性相比较,显示端粒酶活性与hTERT表达具有一致性,两法检测无显着差异。结论(1)大肠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大肠癌组织中hTERT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2) h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一致。第二章端粒酶催化亚基与大肠癌预后因素分析目的通过对178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阐明hTERT表达水平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大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78例大肠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及60例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30例大肠正常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hTERT蛋白表达水平。查阅病例获得相关临床参数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hTERT表达水平与大肠癌进展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 hTERT蛋白在大肠癌组、癌旁组与大肠正常组中阳性率分别为94.4%、6.67%、3.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hTER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3)经多因素Cox模型分析,不同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hTERT表达4项指标是影响大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hTERT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呈负相关。结论hTERT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经多因素Cox分析,大肠癌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淋巴转移、hTERT表达与大肠癌患者预后存在显着性相关,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子。大肠癌组织中hTERT高表达者预后相对较差,低表达者预后相对较好。第二部分RNAi沉默hTERT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第一章hTERT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为大肠癌RNAi介导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化学合成3条hTERT基因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大肠癌细胞SW480,48h后采用RT-PCR方法筛选出一条对hTERT mRNA有明显沉默作用的siRNA。将筛选出的siRNA设计并合成shRNA寡核苷酸片段,退火形成双链后,插入到pGPU6/GFP/Neo真核表达载体中,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酶切和DNA测序证实构建的ShRNA已插入载体中。结论成功构建的hTERT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PU6/GFP/Neo-hTERT shRNA,为进一步开展hTERT基因在人大肠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及体内外RNAi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RNAi沉默hTERT基因对大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目的观察hTERT基因对SW480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GPU6/GFP/Neo-hTERT shRNA (hTERT-shRNA)用脂质体转染法导入SW480大肠癌细胞,含无效序列的pGPU6/GFP/Neo-NC shRNA (NC-shRNA)作为阴性对照,单纯SW480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等量转染试剂脂质体作为脂质体对照组,分别于转染后24h、48h、72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质粒转染效率和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RT-PCR法检测不同转染时间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TERT特异性蛋白表达;PCR-TRAP-ELISA法检测转染后48小时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分布,TUNEL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转染后细胞凋亡变化及线粒体膜电位(MMP)的改变检测。结果(1) hTERT-shRNA质粒转染24h、48h及72h比较,转染48h其转染效率明显高于24h和72h的转染效率,质粒与脂质体比例为1:2.5时,其转染效率显着高于其它各组,转染率达59%。(2)MTT检测结果显示:hTERT-shRNA质粒转染组对SW480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于转染后第2d达到峰值,增殖率减少达28.2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转染48小时的hTERT-shRNA组的hTERT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转染24h和72h组的表达量。转染48小时的hTERT-shRNA组和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NC-shRNA组比较,其抑制率分别是39.20%,33.28%,27.95%。(4)免疫细胞化学结果示:hTERT-shRNA组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灰度测量后比较发现,转染48h的hTERT-shRNA组较空白对照组灰度值下降约30.2%,同时和脂质体对照组和NC-shRNA组相比,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5)PCR-TRAP-ELISA端粒酶活性检测显示:较空白对照组相比,hTERT-shRNA转染组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了18.7%,与较其它三组之间差别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6)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hTERT-shRNA组G0/G1期细胞显着增加。与NC-shRNA组比较,hTERT-shRNA组增殖指数(PI)下降14.2%,差别有显着学意义(P<0.05)。(7) TUNEL法检测:hTERT-shRNA组凋亡细胞数显着多于对照组,因而其凋亡指数较其它组也明显增高,hTERT-shRNA组较空白对照组AI增高20%。(8)转染48h后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体积明显缩小,表面突起和微绒毛减少,甚至消失,染色质不均匀地地沿核膜下聚集。部分可见细胞核新月体,空泡形成增多。(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48h后线粒体跨膜电位(MMP)显示:hTERT-shRNA组线粒体Rhodamine123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增加约24.2%),MMP显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NAi沉默hTERT基因能有效抑抑制SW480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并降低端粒酶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第三章RNAi沉默hTERT基因治疗大肠癌移植瘤的动物实验研究目的探讨重组pGPU6/GFP/Neo-hTERT shRNA质粒对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1)经皮下接种SW480细胞株(1×107个细胞/只)建立裸鼠人大肠癌细胞移植瘤模型。(2)24只裸鼠随机地分为3组,每组8只。以瘤内接种pGPU6/GFP/Neo-hTERT shRNA简称hTERT-shRNA)质粒组为实验组,以瘤内注射pGPU6/GFP/Neo-NC shRNANC (简称NC-shRNA)作为阴性对照,以瘤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3)观察各组裸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肿瘤抑制率。(4)治疗结束后取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hTERT mRNA及hTERT蛋白表达分析,端粒酶活性及组织凋亡检测。结果(1)所有裸鼠均于7天后可见皮下肿瘤形成。(2) hTERT-shRNA组裸鼠肿瘤生长较慢,生理盐水对照组和NC-shRNA阴性对照组裸鼠肿瘤仍较快增大。(3)hTERT-shRNA组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部分肿瘤可见大片坏死区,细胞结构消失。生理盐水组和NC-shRNA组肿瘤生长良好,细胞形态不规则,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相。(4)半定量RT-PCR检测hTERT mRNA水平,发现hTERT-shRNA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和NC-shRNA阴性对照组分别下降52.1%和48.3%,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hTERT-shRNA组肿瘤组织中hTERT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蛋白表达下调。hTERT蛋白平均灰度较生理盐水组和NC-shRNA组分别降低19.9%和14%。(6)端粒酶活性检测表明,pGPU6/GFP/Neo-hTERT组较生理盐水组和NC-shRNA组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端粒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8.5%和53.0%。(7)TUNEL法检测发现,hTERT-shRNA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多于对照组,AI(凋亡指数)较生理盐水组和NC-shRNA组增加29.4%,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TERT基因的shRNA瘤内注射能延缓大肠癌细胞SW480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hTER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

胡丽娟[7](2007)在《连黛片对大肠癌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大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居第三,病因不明,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不超过40%。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来,端粒酶在细胞衰老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研究者普遍认为:端粒酶的激活是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本项目以连黛片(左金丸加青黛)为受试药,研究中药复方在对端粒酶活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寻找中药抑癌可能的新途径,这对进一步探讨中药抑癌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为今后从更深层次研究中药抑癌奠定一定的基础,也为开发新药提供了依据。1、临床试验研究目的:观察连黛片对非根治性术后或化疗后复发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端粒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hTERT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对象:35例大肠癌患者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2005.08—2006.08年间门诊及住院手术患者,经肠镜检查均为非根治性术后或化疗后复发患者。其中20例伴大肠腺瘤性息肉。研究方法:(1)采用TRAP—ELISA法检测肿瘤组织端粒酶相对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观察35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端粒酶相对活性及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同时比较其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腺瘤性息肉端粒酶相对活性及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的差异。(2)35例大肠癌患者按照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20例大肠癌患者在不改变对症支持等常规用药基础上加服连黛片中药汤剂每次50ml(含黄连6g、吴茱萸1g、青黛3g),每日两次。对照组15例大肠癌除不服连黛片外,其他与治疗组完全相同。疗程1个月,期间不使用与连黛片相类似的其它药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组织局部端粒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hTERT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增强及端粒酶hTERTmRNA的高表达。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腺瘤性息肉、大肠癌组织呈递增趋势。其与年龄、性别、大肠癌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无关,随肿瘤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2)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较对照组有改善。连黛片组在大便干或烂、腹胀或腹痛、呕吐或恶心、烦热口渴等症状优于对照组,在改善食欲、神疲乏力、口干口苦、纳呆等症状与对照组相当。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20例治疗组中显效为4例,有效为11例,无效为5例;15例对照组的显效为为1例,有效为4例,无效为10例。疗程结束后,肿瘤组织局部端粒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hTERT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在热毒内结和湿热下注二个证型的患者中,以热毒内结型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明显,肿瘤组织局部端粒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hTERTmRNA表达量下降最为明显。结论:连黛片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对辩证为热毒聚于大肠的患者的症状改善尤为明显。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改变与肿瘤密切相关的端粒酶活性及hTERTmRNA表达量。2、动物试验研究目的:观察连黛片对实验性HT29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端粒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hTERT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HT29大肠癌细胞株制作结肠癌裸鼠模型,将皮下移植的裸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在初次接种后7天进行灌胃治疗,连续灌胃一月。中药治疗组用连黛片灌胃治疗(每只灌胃2g/kg),西药治疗组用端粒酶抑制剂3’—叠氮3’—脱氧胸腺核苷(叠氮胸苷,AZT,150mg/kg)灌胃治疗,空白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动态观察各组裸鼠肿瘤体积变化,用游标卡尺测量每组裸鼠移植瘤的大小。采用TRAP-ELISA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初次接种后7天各组裸鼠皮下肿瘤大小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并用于下一步的试验。(2)一个月后治疗组裸鼠皮下肿瘤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组裸鼠皮下肿瘤块大小与空白组比较有差异;(3)空白对照组端粒酶相对活性较两组治疗组明显增强;空白对照组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增多。中药组与AZT组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改变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连黛片能抑制人大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的增值,其机制之一可能是减少hTERTmRNA的表达,从而降低肿瘤组织端粒酶的活性。提示中医药防治疗大肠癌具有一定优势,深入开展以端粒酶为靶点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必将为防治大肠癌或其癌前病变开辟新的途径。

常金荣[8](2007)在《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抗癌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大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高,尽管采用了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尽理想。现代研究者普遍认为:端粒酶的激活是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端粒酶已被广泛认为可作为肿瘤的标记物以及抗肿瘤治疗的靶点,因此目前有大量科学家致力于从端粒酶途径治疗大肠癌的研究。由于中药抗肿瘤作用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同时其毒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年中药抑制端粒酶活性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随着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表型遗传学异军突起,已成为许多学科的研究前沿,在肿瘤发生发展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诸多研究表明在肿瘤发生的过程中,除了DNA序列改变外,表型遗传修饰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其中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的最多、也是最深入的一种表型遗传修饰表达机制。端粒和端粒酶与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及细胞凋亡有关,多种转录因子参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调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对端粒酶活性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所对以吴茱萸、黄连、青黛为主药的加味左金丸及其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小檗碱、靛玉红防治胃肠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已进行了多年,研究表明,加味左金丸能降低MNNG诱发大鼠胃及十二指肠癌的发生,减轻病理损伤;小檗碱可以明显抑制BGC823、MGC803等胃癌细胞的增殖,降低集落形成率、细胞分裂指数及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促进细胞分化,降低肿瘤转移等,同时还可以抑制ras和c-erbB2基因的表达。临床方面,杨传标等观察了连黛胶囊(加味左金丸)治疗30例中晚期胃肠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表明连黛胶囊治疗胃癌、大肠癌在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显着疗效,其中对热毒(湿热)证的临床症状疗效最好。我们的课题正是在此基础上,从端粒酶活性及其逆转录酶的表型遗传修饰方面探讨加味左金丸对治疗大肠癌的分子药理机制。研究过程中发现,加味左金丸中的主要单体靛玉红的作用不太明显,故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大肠癌的抗癌作用机制。一.实验研究1.细胞培养条件的建立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研究了吴茱萸碱和小檗碱从端粒酶及其逆转录酶hTERT甲基化途径对HT29细胞的抗癌作用。选用的细胞为结肠腺上皮癌HT29细胞株,建立和稳定了整个研究工作中所需要的细胞培养条件。主要对细胞传代、细胞冻存和细胞复苏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显微镜观察了细胞形态,采用了WST-8法测定了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HT29细胞平铺于培养瓶底面积超过瓶底80%时,即可以比例1:2传代;按5×106细胞加入冻存液1ml这样的密度冻存;复苏时,液氮罐中取出的细胞,于38℃迅速在1~2min内解冻,细胞接种次日贴壁良好。生长曲线显示,细胞以1×105/ml接种后2~3日生长旺盛,此时,细胞处于倍增期前后,适合实验。2.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的作用首先在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采用WST-8方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HT29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筛选了两种药物作用的最佳时间、有效浓度。结果显示:经过筛选后,作用时间取72h,吴茱萸碱取7.5,15,30μM3个浓度,盐酸小檗碱取52.5,105,210μM3个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具有显着生长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关系和时间依赖效应关系;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出现胞体缩小,变圆,胞浆混浊,增殖变慢等生长受到抑制的形态方面的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检测结果提示:吴茱萸碱和小檗碱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性,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增加,表现为量效依赖性;荧光电镜下观察可见到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染色体边集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同时本研究还表明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单独应用有抗大肠癌的作用,而二者合用对HT29细胞产生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与单药组吴茱萸碱的抑制率比较无显着差异性,说明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其生长抑制无明显的协同作用。3.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HT29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端粒酶的激活是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已被广泛认为可作为肿瘤的标记物以及抗肿瘤治疗的靶点。许多研究表明,端粒酶在大肠癌中高表达,通过观察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HT29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人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了原位TRAP方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表明吴茱萸碱和小檗碱作用HT29细胞72h后,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且随药物浓度逐渐增大,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逐渐增强,呈剂量依赖性;而二者协同用药作用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表明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联合用药与单独作用无明显变化,进一步证明二者无明显协同作用。4.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HT29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的影响端粒酶的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衰老机制密切相关,而hTERT作为端粒酶的逆转录组分,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具有密切相关性,能够反映出端粒酶的活性,且多种肿瘤调控因子均通过对hTERT的调节来影响端粒酶的活性,是更加理想的端粒酶抑制靶点。所以我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人结肠癌HT29细胞中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抑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吴茱萸碱和小檗碱能够降低HT29细胞中的hTERT mRNA的表达,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表达逐渐降低,具有剂量依赖效应。hTERT mRNA表达代表端粒酶活性,hTERT mRNA表达下降,提示端粒酶活性降低,由此可证明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影响大肠癌端粒酶活性是通过降低hTERT表达这一途径来完成的。二.结论通过对细胞传代、冻存和复苏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稳定的HT29细胞培养条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大肠癌HT29细胞具有显着生长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能够抑制HT29细胞端粒酶的活性;能够降低HT29细胞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间接抑制端粒酶活性;二者无协同作用。三.不足之处虽然研究工作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研究方法不太成熟及时间等方面的原因,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太满意的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研究方法不太成熟,关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甲基化程度检测方面的实验未预期完成;另一方面,我们只是选取了加味左金丸的主要有效单体吴茱萸碱和小檗碱来研究其抑癌机理,并不能代表中药复方加味左金丸的抑癌作用,如果探讨中药复方的抑癌机理研究,需要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它能够真实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整体作用,实现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的结合,使实验结果和在体实验有很好的一致性,并能够为临床治疗大肠癌提供实验依据。四.展望本论文是通过对细胞生长抑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和降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这四个方面层层深入研究,证明了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大肠癌HT29细胞的抑癌作用机理,为今后从转录因子c-myc、SP1等调控基因表达更深层面去研究中药抑癌的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开发新药提供了实验依据。但本研究中表明,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在HT29细胞生长抑制及端粒酶活性检测方面,二者无协同作用,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参与了端粒酶活性的调节,有待以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谢裕安,葛莲英,刘剑仑,匡志鹏,李艳,罗小玲[9](2006)在《大肠癌端粒酶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端粒酶相关因子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outhern-blot及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PCR)测定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端粒酶催化亚基(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以及p53、C-myc的表达。结果:端粒酶活性和hTER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提高,相反,大肠癌平均端粒长度则明显缩短;低分化大肠癌组织中的端粒酶和hTERT表达明显高于中分化及高分化大肠癌;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端粒酶和hTERT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53和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肠组织、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及腺瘤性息肉,C-myc蛋白在端粒酶活性阳性的大肠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7.76%(43/49)明显高于端粒酶阴性组31.25%(5/16)(P<0.01),而p53在端粒酶活性阳性及阴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9.79%(39/49)和62.50%(10/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粒长度改变及端粒酶高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端粒酶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肿瘤细胞侵袭、肿瘤进展和转移相关;C-myc蛋白可能参与端粒酶激活。

胡丽娟,周福生,廖荣鑫,许仕杰[10](2006)在《端粒、端粒酶与大肠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端粒(telomere)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特殊结构,对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DNA完整复制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的进行,端粒DNA越来越短以至消失,造成染色体不稳定性,从而使细胞死亡。端粒酶是维持端粒长度的逆转录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端

二、大肠癌端粒长度变化与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肠癌端粒长度变化与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RNA干扰后的大肠癌SW480细胞超微结构、端粒长度及h TERT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细胞株
    1.3 药物与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药剂制备
    2.2含药血清制备
    2.3 SW480细胞培养
    2.4 干预方法
    2.5 检测指标
        2.5.1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2.5.2 荧光定量PCR
        2.5.3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 TRET蛋白表达
    2.6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RNA干扰后大肠癌SW480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3.2 各组RNA干扰后大肠癌SW480细胞端粒相对长度比较
    3.3 各组RNA干扰后大肠癌SW480细胞h TERT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2)Shelterin复合体与消化系恶性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Shelterin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
2 Shelterin复合体与消化系恶性肿瘤
    2.1 胃癌
    2.2 大肠癌与肝癌
    2.3 食管癌与胰腺癌
3 结论

(3)塞来昔布及丁酸盐对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5)RNAi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索引
前言
第一部分 sh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大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RNAi沉默hTERT基因对人大肠癌SW480细胞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端粒酶与大肠癌相关性及RNAi沉默hTERT基因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名词的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端粒酶与大肠癌相关性研究
    前言
    第一章 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端粒酶催化亚基与大肠癌预后因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RNAi沉默hTERT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靶向hTERT基因的RNAi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技术路线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讨论
        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RNAi沉默hTERT基因对大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技术路线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RNAi沉默hTERT基因治疗大肠癌移植瘤的动物实验研究
        技术路线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的创新性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综述
    综述1:大肠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2:RNA干扰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连黛片对大肠癌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端粒、端粒酶与大肠癌研究进展
        1 端粒
        1.1 端粒的由来
        1.2 端粒的功能
        1.3 端粒DNA
        1.4 人的端粒结合蛋白
        2 端粒酶
        2.1 端粒酶结构、功能
        2.1.1 人端粒酶RNA
        2.1.2 端粒酶相关蛋白
        2.1.3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3 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调节机制
        3.1 端粒的长度调节机制
        3.2 端粒酶活性调节机制
        4 端粒长度 端粒酶与肿瘤发生
        4.1 端粒长度与肿瘤发生
        4.2 端粒酶与肿瘤发生
        5 端粒酶活性抑制与肿瘤抑制
        6 端粒长度、端粒酶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诊断中的作用
        6.1 端粒长度与大肠癌
        6.2 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6.3 端粒酶在大肠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7 中医药与端粒酶
        8 展望
    第二节 中医药抗大肠癌的研究思路
        1 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治疗
        2 中医固定处方治疗大肠癌术后病人
        3 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抗大肠癌中成药
        4 中药单方制剂
        5 作用机理
        6 中医学对大肠癌肿瘤转移的认识及对策
        7结语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标本来源
        1.2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3 大肠癌西医诊断标准
        1.4 大肠癌分期方案
        1.5 卡劳夫斯基(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标准
        1.6 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
        1.7 病例纳入标准
        1.8 病例排除标准
        1.9 给药方法
        1.10 临床症状的观察与判定方法
        1.11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1.12 安全性观测: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仪器
        2.2 主要试剂
        2.3 端粒酶活性检测操作方法
        2.4 组织hTERTmRNA的提取
        2.5 荧光定量PCR反应
        2.6 资料统计
    3 结果
    4.讨论
        4.1 荧光定量PCR的原理
        4.2 荧光定量PCR的特点
        4.3 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的关系
        4.4 端粒酶hTERTmRNA表达与大肠癌的关系
        4.5 方药解析
        4.6 连黛片现代研究
        4.7 连黛片的临床意义
第三部分 动物试验研究
    1、试验资料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检测指标
        1.3.1 抑瘤率
        1.3.2 肿瘤病理形态学检查
        1.3.3 观察移植瘤端粒酶相对活性及hTERTmRNA的表达量
        1.4 检测端粒酶相对活性及hTERTmRNA表达的方法
        1.5 资料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语
第五部分 设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抗癌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中药以端粒酶为靶点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1.端粒及端粒酶
        2.端粒酶与大肠癌的相关性
        3.端粒酶在中药治疗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4.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表型遗传修饰对大肠癌端粒酶的调节作用的研究
        1 端粒和端粒酶
        2 hTERT的甲基化调节
        3 hTERT的乙酰化调节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黄连和吴茱萸及其有效成分小檗碱和吴茱萸碱抗肿瘤的研究概况
        1.黄连及其有效成分小檗碱抗肿瘤作用
        2.吴茱萸及其有效成分吴茱萸碱抗肿瘤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意义
        实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HT29细胞的培养
        引言
        1.实验材料
        2.常用溶液的配制
        3.实验方法
        4.结果
        5.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的作用
        引言
        1.实验材料与仪器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处理
        4.结果
        5.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HT29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引言
        1.实验材料与试剂的配制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HT29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
        引言
        1.实验材料和试剂的配制
        2.实验方法
        3.统计方法
        4.结果
        5.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2.不足之处
    3.展望
第三部分 附录
致谢

(9)大肠癌端粒酶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四、大肠癌端粒长度变化与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RNA干扰后的大肠癌SW480细胞超微结构、端粒长度及h TERT表达的影响[J]. 黄晓燕,王萌,刘礼剑,郑超伟,刘熙荣,李生发. 江苏中医药, 2019(03)
  • [2]Shelterin复合体与消化系恶性肿瘤[J]. 郝思雨,于景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32)
  • [3]塞来昔布及丁酸盐对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D]. 曹先乾. 大连医科大学, 2012(01)
  • [4]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对大肠癌HT29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 常金荣,陈蔚文,王建华. 辽宁中医杂志, 2011(07)
  • [5]RNAi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D]. 蔡艳玲.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9)
  • [6]端粒酶与大肠癌相关性及RNAi沉默hTERT基因治疗大肠癌的研究[D]. 葛莲英. 广西医科大学, 2010(10)
  • [7]连黛片对大肠癌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D]. 胡丽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8]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抗癌作用及机理研究[D]. 常金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9]大肠癌端粒酶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J]. 谢裕安,葛莲英,刘剑仑,匡志鹏,李艳,罗小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04)
  • [10]端粒、端粒酶与大肠癌研究进展[A]. 胡丽娟,周福生,廖荣鑫,许仕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 2006

标签:;  ;  ;  ;  ;  

结直肠癌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