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面积烧伤四肢切削痂手术中连续应用止血带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朱国强,王军成,韩树强,张慧敏,武永亮[1](2021)在《外用肾上腺素联合外用凝血酶对成人烧伤切痂创面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烧伤后切削痂手术治疗会破坏大量的微小动静脉,导致创面弥漫性出血。即使很小面积的切削痂,也会引起大量的出血[1,2]。稍大面积的烧伤切削痂手术,往往需要输血治疗来维持患者基本循环。因此采用何种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止血方法,就成为术者首要考虑的一点,也是手术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难点之一。人们通常使用外用肾上腺素盐水纱布压迫止血,但其最大的缺点是药效过后,易发生反弹性的出血。本研究尝试使用外用肾上腺素联合凝血酶对切削痂创面行压迫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创面渗血、渗液量的变化,评价该方案在烧伤切削痂手术中的价值。
杨先峰[2](2019)在《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序贯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异体皮活性对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存活率的影响目的在以往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异体皮活性对混合小皮片移植存活率的影响,为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异体皮来源:本研究采用器官捐献者皮肤,来源为因车祸等意外外伤、心脑血管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脑死亡患者自愿捐献的异体皮,平均年龄为6-55岁,捐献部位为四肢及躯干,本科室皮肤组织库加工保存。2.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参照本单位以往的临床研究进行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简述如下:自体皮片制备成0.5×0.5cm大小邮票状皮片,异体皮片制备成0.5×0.5cm或0.8×0.8cm大小的邮票状皮片,先将自体小皮片移植于创面,随后将异体小皮片均匀移植于自体皮间隔中,当自体小皮片间距为1.5cm时,扩大比例为1:16倍,当自体小皮片间距为1cm时,扩大比例为1:9倍[1]。本研究中,自体皮扩大比例约1:10倍。无活性异体小皮片移植采用氯己定(Chlorhexidine)溶液、4℃冰箱保存的异体皮,相对活性经测定为0;有活性异体小皮片移植采用液氮冷冻保存的异体皮,活性经测定为50-75%。3.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烧伤外科2010-2018年间收治的38例采用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其中采用无活性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的患者20例,采用有活性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的患者18例。收集总结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烧伤原因、烧伤面积、合并症、并发症等),观察混合移植前后细菌阳性率、创面感染情况及皮片存活率。4.创面感染情况观察:混合移植术前、术后使用无菌咽拭子采集创面分泌物标本送检,分析创面细菌种类、创面细菌阳性率(分泌物细菌阳性次数/送检次数×100%)。5.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存活率观察: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术后定期换药,换药过程中观察移植皮片存活情况,计算植皮存活率。比较采用有活性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组(A组)与无活性异体小皮片混合移植(B组)的存活率有无统计学差异。6.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Levene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选取2010-2018年间的3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67岁,年龄最小12岁;最大烧伤面积98.5%TBSA,最小烧伤面积65%TBSA;其中合并吸入性损伤29例,爆震伤12例,伴有高血压1例,伴有糖尿病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脓毒症,消化性溃疡等)12例。2.换药过程中观察移植皮片存活及扩展情况,术后3-5天首次换药可见内层纱布干燥,自异体小皮片粘附良好;术后1周,自体皮片开始向周围扩展;术后10-14天换药可见自体小皮片扩展融合良好,异体表皮大部分脱落,异体真皮清晰可见;揭除内层敷料后继续换药,自体表皮逐渐爬行,覆盖异体真皮,创面愈合良好。术后10-14天观察移植创面上皮化情况,计算植皮存活率。A组患者采用液氮保存的异体皮(50%-70%活性),植皮存活率为91.4±2.2%;B组患者采用4℃冰箱、氯己定(Chlorhexidine)溶液保存的异体皮(活性为0),植皮存活率为91.3±2.0%。经统计学检验,A组和B组植皮存活率(t=0.231,p=0.819)、存活率稳定性无统计学差异(F=0.556,p=0.461)。3.创面细菌培养显示细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色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活性异体皮组和有活性异体皮组创面细菌阳性率分别为90.53%,89.17%。结论目前,部分单位采用亲属等人员捐献异体皮进行自异体邮票皮片混合移植,因异体皮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亲属捐献异体皮涉及伦理问题尚待深入研究,且活体损献异体皮来源有限,无法覆盖大面积创面,常需多人捐献或反复捐献,并导致潜在的医疗风险。经过我们的观察表明:异体皮活性对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且采用无活性异体皮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亲属捐献异体皮带来的诸多问题,有利于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第二部分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序贯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目的Meek植皮由于不需异体皮且操作相对简便、存活率较高,已在国内较广泛应用于大面积深度创面修复。然而,对于后期大面积残余创面或污染甚至感染较重的创面,当扩大比例较大(1:6,1:9),其存活率及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年来,我们观察到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不仅扩展比例大(1:9-1:16),而且存活率高而稳定,存在的问题是移植手术操作时间长、劳动力消耗大,为避免上述两种植皮方法的缺陷、优势互补,本单位采用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序贯移植的模式修复大面积深度创面,并且与以往本单位常用的植皮模式(微粒皮-自体邮票皮序贯移植)进行对比,观察移植效果,尝试为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稳定、可靠的植皮模式。方法:1.微粒皮-自体邮票皮序贯移植:早期切削痂创面一期行微粒皮移植,创面基底条件较差时以异种皮覆盖,二期行微粒皮移植;中后期残余创面行自体邮票皮移植。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序贯移植:早期切削痂创面一期行Meek植皮,创面条件基底较差的异种皮覆盖,二期行Meek植皮,中后期残余创面行多次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2.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间长海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47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其中采用微粒皮-自体邮票皮序贯移植模式患者24例,采用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序贯移植模式患者23例。收集总结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烧伤原因,烧伤面积,并发症等),观察Meek植皮、微粒皮移植、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邮票皮移植的皮片成活率,统计并计算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3.数据分析统计:3.1植皮术后创面定期换药,换药过程中观察移植皮片存活情况,分别计算Meek植皮、微粒皮移植、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自体邮票移植的移植存活率。比较Meek植皮移植存活率与微粒皮移植存活率有无统计学差异;比较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存活率与自体邮票皮移植存活率有无统计学差异,并比较两者植皮存活率的稳定性。3.2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统计修复80%的烧伤创面(烧伤总面积TBSA×80%)的日期,计算从入院至修复80%创面所需的时间(d),并计算此段时间内所修复的烧伤面积(TBSA);比较两组之间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3.3统计并计算修复80%的烧伤创面时间内植皮手术次数、植皮手术总时间(h)及均次手术时间(h),比较两组之间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3.4分别统计修复80%的烧伤创面时间内胱抑素C、前白蛋白、体温(肛温,℃)等指标水平,比较两组之间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3.5统计并计算修复80%的烧伤创面时间内的住院费用(万元),并计算修复1%TBSA所需费用(万元),比较两组数据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Levene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选取2006-2017年间的47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大67岁,年龄最小12岁;最大烧伤面积99.5%TBSA,最小烧伤面积65%TBSA;其中合并吸入性损伤33例,爆震伤12例,伴有高血压3例,伴有糖尿病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脓毒症,消化性溃疡等)11例。2.换药过程中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分别计算不同植皮方式的植皮存活率,A组患者采用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模式,Meek植皮存活率为69.42±13.13%,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存活率为92.57±2.08%;B组患者采用微粒皮-自体邮票皮模式,微粒皮移植存活率为61.10±7.59%,自体邮票皮移植存活率为89.98±2.71%。经统计学检验,Meek植皮存活率比微粒皮植皮存活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t=2.672,p=0.010);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植皮存活率比自体邮票皮存活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t=3.651,p=0.001);经Levene检验,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与自体邮票皮移植存活率稳定性无统计学差异(F=0.881,p=0.353)。3.计算两组修复80%的烧伤创面所需的时间(d)及修复的烧伤面积(%TBSA),结果显示A组所需的时间为53(47-62)d,修复的烧伤面积为69.37±5.56%TBSA;B组所需的时间为64.6(53.25-75)d,修复的烧伤面积为68.07±8.84%TBSA;经统计学检验,A组修复时间比B组修复时间短,有统计学差异(p=0.007),修复烧伤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831)。4.统计两组患者入院至修复80%的烧伤创面时间内植皮手术次数及手术时间(h),计算植皮手术所需总时间及均次手术时间(h),结果显示A组植皮手术次数为4(3-5)次,所需的总时间为14.98±3.60 h,均次手术时间为3.81±0.74 h;B组植皮手术次数为5(4-5.75)次,所需的总时间为16.76±5.06 h,均次手术时间为3.52±0.64h;经统计学检验,A组手术次数比B组少,有统计学差异(p=0.038),植皮手术总时间(p=0.173)、均次手术时间(p=0.163)无统计学差异。5.统计并计算两组胱抑素C(mg/L)、前白蛋白(g/L)水平,结果显示A组胱抑素C水平为0.65±0.285 mg/L,前白蛋白水平为182.91±48.306 g/L;B组胱抑素C水平为1.47±0.673 mg/L,前白蛋白水平为108.43±13.387 g/L。统计并计算不同时间点的体温(肛温,℃)水平;经统计学检验,A组胱抑素C(mg/L)水平较B组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2);A组前白蛋白(g/L)水平较B组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体温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91)。6.统计修复80%的烧伤创面时间内的住院费用(万元),并计算修复1%TBSA所需费用(万元),结果显示A组所需总费用为104.95(78-162)万元,1%TBSA所需费用为1.82(1-2.19)万元;B组所需总费用为132(89.49-153.50)万元,1%TBSA所需费用为2.00(1.64-2.61)万元。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总费用(p=0.297)、1%TBSA费用(p=0.159)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切痂创面采用Meek植皮、中后期创面采用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的移植模式,植皮存活率高且稳定,可缩短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所需时间、减少植皮手术次数,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减轻能量消耗、更好的维护脏器功能。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序贯植皮模式适合用于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第三部分典型病例报道采用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序贯移植模式修复大面积烧伤患者,不仅皮片扩展比例较大,而且植皮存活率高且稳定,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植皮模式。以下两例患者为采用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模式成功救治的危重大面积烧伤患者,其中病例一为60岁的老年女性,烧伤面积为88%TBSA,其中Ⅲ°烧伤面积为80%TBSA,合并高血压、中风等病史;病例二为12岁青少年女性,烧伤面积达90%TBSA,其中Ⅲ°烧伤面积为82%TBSA,入院时创面脓毒症、感染性休克,且合并有胃全瘫、应激性溃疡。病例一:患者女性,60岁,煤气爆燃致全身多处烧伤30小时入院,烧伤面积88%TBSA,Ⅲ°烧伤面积为80%TBSA,入院后积极抗休克、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创面使用碘伏换药保痂治疗,平稳渡过休克期后,于伤后第5天行左上肢、右下肢切痂Meek植皮术,伤后第10天行右上肢、左下肢切痂术,伤后第17天行右上肢、左下肢Meek植皮术,后分别于伤后第29天、52天行2次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伤后第62天残余创面约15%TBSA(修复80%的烧伤创面的时间为伤后第62天,入院60天)。病例二:患者女性,12岁,煤气爆燃致全身多处烧伤3天入院,烧伤面积90%TBSA,三度面积为86%TBSA,入院后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创面使用碘伏换药保痂治疗,于伤后第5天行双下肢切痂Meek植皮术,后分别于伤后第13天、21天、34天行3次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伤后第53天残余创面约18%TBSA(修复80%的烧伤创面的时间为伤后第53天,入院50天)。
雷雨[3](2016)在《深度烧伤患者不同时间切削痂植皮对术后愈合效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深度烧伤患者伤后24 h内和45 d行切削痂植皮对术后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分别于伤后45 d和24 h内进行切削痂植皮;比较两组患者伤后72 h内血浆、平衡液补充量,尿量,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休克征象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伤后24、48、72 h血浆、平衡液补充量,尿量,以及休克征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烧伤患者伤后24 h内行切削痂植皮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休克征象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效果优于伤后45 d行切削痂植皮。
李培龙[4](2016)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削痂植皮失血的量化评估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目的在烧伤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中,尽管多种止血方法被应用,然而大量失血仍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术中、术后机体内环境稳定最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精确评估烧伤手术失血、适时适量输血,仍是困扰烧伤临床、影响手术安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量化评估大面积深度烧伤削痂植皮失血、输血情况,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术前备血、控制失血和术中术后合理输血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制定严谨的病例选择标准,回顾性调查2008年7月至2014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烧伤科连续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削痂植皮围术期渡过平稳成年患者的资料。采用Budny公式计算烧伤后14d内每次手术术中及术后48h内每1%削痂面积的失血量。量化评估手术失血量、输血量、Hb浓度;通过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性别、年龄、体重、烧伤总面积、深Ⅱ度面积、Ⅲ度面积、吸入性损伤、伤后削痂时间、削痂面积、止血带、创面移植物、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对削痂植皮手术失血量的影响。结果(1)共96例110次手术纳入研究,男83例,女13例,年龄(34.5±12.2)岁,烧伤总面积(71.5±16.7)%TBSA,Ⅲ度面积(46.7±22.0)%TBSA;削痂时间伤后(5.8±2.9)d,削痂(取皮)面积(35.0±11.0)%TBSA,手术持续时间(2.7±0.7)h,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术中死亡。(2)术中及术后48h内计算失血量、实际输血量分别为(121.5±27.2)、(86.3±20.5)m1/1%削痂面积,术中、术后第1、第2个24h输血量分别为(53.8±13.9)、(19.9±12.3)、(12.4±10.1)m1/1%削痂面积,术后第1、第2个24h Hb浓度分别为(97.7±11.1)、(100.3±11.7)g/L。(3)烧伤总面积、Ⅲ度面积、伤后削痂时间、削痂面积、创面移植物、手术持续时间对总失血量有显着影响(r=0.32、0.20、0.31、0.81、0.23、0.52,P<0.001-0.05);削痂面积是预测失血量的最优变量(r=0.841,r2=0.707,P<0.001),超过30%削痂面积总失血量明显增加(P<0.001),而低于此值则随削痂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失血量明显增加(P<0.001-0.05);伤后7-14d每1%削痂面积失血量较伤后4-6d明显增加(P<0.05)。肢体削痂不用止血带并改进止血方法与用止血带比较单位面积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成人大面积深度烧伤削痂植皮围术期,121.5、86.3 mL/1%削痂面积可作为其失血量、输血量预测的参考值,Hb浓度应维持在100g/L以上。伤后6d内手术、控制削痂面积<30%、快速削痂并有效止血、有效封闭创面,是减少失血的有效措施。
黄春辉[5](2016)在《成批特重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早期处理》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成批特重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早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昆山爆炸事故中的33例特重深度烧伤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6.46±6.02岁,烧伤总面积51%-99%,平均面积96.69±1.25%,Ⅲ°烧伤面积45%-96%,平均89.30±6.52%,均为爆炸伤,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不伴有明显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肿瘤及慢性内脏疾病等。入院后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静脉切开或深静脉穿刺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24h内行焦痂筋膜切开减张,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及通气功能。在休克纠正、生命体征稳定后2周内完成对全身大部分深度烧伤创面的切痂手术,切痂后创面行同种异体皮移植、自体微粒皮移植、邮票状植皮、Meek植皮等术式修复,关节部位切痂后用异种脱细胞真皮覆盖,同时辅助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悬浮床、血液透析等多种非手术方式。结果:本研究3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存活19,死亡14例。存活患者中伤后45d创面愈合6例,伤后60d创面愈合7例,伤后90d创面愈合6例。随访1年,所存活的19例患者中,10例生活能基本自理。结论:早期行焦痂筋膜切开减张,切削痂同种和(或)异体皮移植、自体微粒皮植皮和(或)Meek植皮等术式封闭创面是抢救成批特重深度烧伤病人的关键,同时联合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血液透析、悬浮床等多种非手术方式,可以改善皮片的成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
郭志谦[6](2016)在《早期磨痂联合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术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文中认为一.研究目的探讨早期磨痂联合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术在大面积(大于50%TBSA)深Ⅱ度烧伤中的临床疗效。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174医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入院的大面积深Ⅱ度烧伤60例患者,早期补液抗休克后行早期磨痂术+异种皮覆盖治疗(A组)20例,早期磨痂术+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覆盖治疗(B组)20例和保守换药(C组)20例,观察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血小板下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个月及12个月瘢痕评分等指标,瘢痕评分采用m VSS-TBSA。三.结果早期磨痂术联合脱细胞异种皮覆盖组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血小板下降时间较B组和C组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脓毒症、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和C组为低(P<0.05);换药次数较B组、C组减少。与B组和C组比较,A组患者疼痛程度较轻、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3个月及12个月平均温哥华瘢痕评分—体表面积均降低,瘢痕增生轻、关节活动度好。四.结论早期磨痂术联合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术能缩短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愈后功能。
赵耀华,杨惠光,邓海涛,袁东亮,徐丽红,黄伟琪,沈耀明[7](2012)在《中国家猪深Ⅱ度烧伤削痂创面保留变性真皮与自体皮移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烧伤创面的细菌量与植皮成活率的关系,比较保留不同变性真皮的厚度与植皮成活率有无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中国家猪7头,在每头猪脊柱一侧用直径5.5cm、厚度2cm、温度为100℃钢板作用10s,造成7个深Ⅱ度烧伤创面,分别于烧伤后24、48、72、96、120、144、168h各时相点取材,1h内进行菌种鉴定和细菌定量分析。每处创面标本切取完毕,用辊轴取皮刀削除该创面痂皮至健康组织层行自体皮移植(电动刀取皮厚度0.25mm,)妥善包扎,单笼饲养。于术后7d计算90%植皮成活率。用同样烧伤模具,在每头猪脊柱的另侧制成4个深Ⅱ度烧伤创面,将28处创面按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7个区组,每区组4处创面。电动取皮刀定量保留烧伤皮肤厚度分别为0.83mm、0.70mm、0.38mm、0.14mm,用手术刀垂直创面无序划"#"至创面渗血,每个创面移植0.25mm厚自体皮,无菌纱布、自黏弹性绷带包扎,单笼饲养,术后7d计算植皮成活率。结果烧伤后72h内创面菌量≥105cfu/g为4.8%(1/49),以单一细菌为主,植皮成活率>90%占71.40%。超过72h,创面细菌量≥105cfu/g为67.9%以两种或三种细菌为主,植皮存活率>90%占32.1%。保留不同厚度的变性真皮,植皮成活率不同,P<0.001,真皮厚度为0.14mm时,植皮成活率最高,其次为0.38mm。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3d内削痂为宜,削痂后保留变性真皮的厚度为0.1mm左右时植皮成活率较高。
杜伟力[8](2008)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微粒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猪和羊)与微粒皮复合移植后创面愈合情况,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替代同种异体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选取8块Ⅲ度创面,在伤后3-5天行切痂手术。切取自体刃厚皮片制作成微粒皮,通过漂浮法将微粒皮转移至大张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羊和猪),移植于切痂后创面,观察患者术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和微粒皮成活情况、移植后的愈合时间。结果创面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3~60天[(51±6)天]。结论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替代同种异体真皮基质,行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可替代同种异体皮。
宋淑香[9](2007)在《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手术时机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52例四肢深度烧伤病人切(削)痂植皮手术的临床治疗经过,评价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植皮的良好时机。方法将同期四肢深度烧伤按伤后手术时间分为2组,A组为伤后2472h内,B组为伤后47d,2组病人均使用止血带,对比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植皮成活率。结果2组病人术后植皮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术中单位切削痂面积出血量显着降低,手术时间缩短。结论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的良好时机为伤后2472h内,其显着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平稳渡过休克期和围手术期有重要意义。
李荻[10](2007)在《钢丝球磨痂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钢丝球磨痂手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的方法,选择2005年1月以来32例住院烧伤患儿,均为热力伤,烧伤创面以深Ⅱ度为主。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削痂治疗的16例烧伤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钢丝球磨痂治疗的16例烧伤患儿为观察组。分别对白细胞计数(入院后13-17天)、发热天数、手术情况、平均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钢丝球磨痂组与削痂组比较,发热天数、平均创面愈合天数明显缩短,白细胞能较快的恢复正常,后期植皮次数明显减少。结论:经钢丝球磨痂治疗的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减少了感染的发生,炎症反应程度较轻,创面愈合明显加快,且愈合质量提高。钢丝球磨痂,手术时间短,对小儿机体的打击小,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容易掌握。钢丝球磨痂是对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好方法。
二、大面积烧伤四肢切削痂手术中连续应用止血带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面积烧伤四肢切削痂手术中连续应用止血带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外用肾上腺素联合外用凝血酶对成人烧伤切痂创面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切痂面积比较: |
2.2 术中失血失液量比较: |
2.3 各组术后单位面积渗出量相比较: |
3 讨论 |
(2)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序贯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异体皮活性对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存活率的影响 |
资料和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治疗方案 |
三、指标观察 |
四、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一、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临床应用体会 |
二、自异体混合小皮片移植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 |
结论 |
第二部分 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序贯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 |
背景 |
资料和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治疗方案 |
三、植皮存活率 |
四、其他临床指标比较 |
五、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患者一般资料 |
二、植皮存活率比较 |
三、其他临床指标比较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典型病例报道 |
病例一 |
一、入院情况 |
二、入院诊断 |
三、救治过程 |
病例二 |
一、入院情况 |
二、入院诊断 |
三、救治过程 |
参考文献 |
综述 皮肤移植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深度烧伤患者不同时间切削痂植皮对术后愈合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伤后24、28、72 h内补液量和尿量比较 |
2.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休克征象发生率比较 |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大面积深度烧伤削痂植皮失血的量化评估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成批特重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早期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早期磨痂联合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术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
观察指标 |
统计学处理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中国家猪深Ⅱ度烧伤削痂创面保留变性真皮与自体皮移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动物模型制作: |
2. 创面细菌对植皮成活率的影响: |
3. 保留变性真皮厚度对植皮成活率的影响: |
4. 病理形态学观察: |
5. 统计学分析: |
结 果 |
1. 组织细菌定量 (表1) : |
2. 伤后时间与痂下组织菌种分布对植皮成活率的影响 (表2) : |
3. 保留烧伤组织厚度与植皮成活率的关系 (表3) : |
4. 病理形态学变化: |
讨 论 |
1. 深Ⅱ度烧伤削痂时机的探讨: |
2. 保留烧伤组织厚度与植皮成活率的关系: |
(8)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微粒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正文 |
综述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撰写论文及会议发言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钢丝球磨痂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
(一) 临床资料 |
(二) 治疗方法 |
二、观察指标及监测方法 |
(一) 一般情况 |
(二) 后期植皮情况 |
(三) 观察指标 |
(四) 统计学处理 |
三、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一、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特点及处理 |
(一) 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特点 |
(二) 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
二、钢丝球磨痂手术的形成与发展及在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优势 |
(一) 钢丝球磨痂手术的形成与发展 |
(二) 钢丝球磨痂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及优势 |
三、钢丝球磨痂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机制 |
四、钢丝球磨痂手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病理学基础 |
五、钢丝球磨痂手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 抗休克治疗 |
(二) 手术时机的选择 |
(三) 创面覆盖 |
(四) 术后护理 |
(五) 麻醉方法 |
(六) 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
(七) 有效评估烧伤深度 |
(八) 防治并发症 |
六、钢丝球磨痂手术的相关动物实验回顾 |
七、钢丝球磨痂手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大面积烧伤四肢切削痂手术中连续应用止血带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外用肾上腺素联合外用凝血酶对成人烧伤切痂创面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J]. 朱国强,王军成,韩树强,张慧敏,武永亮.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06)
- [2]Meek-自异体混合小皮片序贯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D]. 杨先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1)
- [3]深度烧伤患者不同时间切削痂植皮对术后愈合效果的影响[J]. 雷雨. 现代医药卫生, 2016(13)
- [4]大面积深度烧伤削痂植皮失血的量化评估及其影响因素[D]. 李培龙. 山东大学, 2016(02)
- [5]成批特重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早期处理[D]. 黄春辉. 苏州大学, 2016(02)
- [6]早期磨痂联合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术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D]. 郭志谦.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 [7]中国家猪深Ⅱ度烧伤削痂创面保留变性真皮与自体皮移植的实验研究[J]. 赵耀华,杨惠光,邓海涛,袁东亮,徐丽红,黄伟琪,沈耀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23)
- [8]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微粒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观察[D]. 杜伟力. 北京大学, 2008(05)
- [9]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手术时机的临床观察[J]. 宋淑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07(13)
- [10]钢丝球磨痂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D]. 李荻.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3)